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电子重生 >

第48部分

电子重生-第48部分

小说: 电子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的则是商业环境和历史机遇的问题。

    周硕相信,如果中国能够在1995年就开始全力进行追赶,凭借自己带来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提早推广软件工程思想。到时候国际软件离岸外包中心,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具体的建议嘛,我觉得火炬计划就不错。”周硕托着下巴说道:“火炬计划在88年引入了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就非常适合培养这样的软件外包企业。选择一个区域建设一个高新技术软件园,以火炬计划为依托,引入一到两所计算机专业有优势的大学,形成人才优势。然后为弱小的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基础服务,以及融资和信息咨询等帮助。简化官府手续和提供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和关注,通过两三年的时间逐渐的培养起一批初级的软件外包企业,就可以形成自行发展的良性循环了。”

    ps。小说书友qq群:257941626

第七十二章 网络实验室

    从周硕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吴浩心里火热火热的,在他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条中国软件业迅猛腾飞的金光大道一般。他实在没有想到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调查,竟然不经意间挖出来一座金矿!

    不,一座金矿的产值哪里有一座软件园的高?它挖的不是黄金,而是美金啊!如果软件园计划最终真的能够实施,他简直不敢想象自己会得到多大的政治资本。

    且不说吴浩马不停蹄的奔回了帝都,周硕也抓紧时间开始指导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工作。

    1994年12月网景1。0浏览器已经发布上市,由此网景公司已经奠定了它70亿美元市值的最后一块基石。而在他们自我膨胀准备开发操作系统触摸了微软屁股之前,“六耳im”必须取得足以让微软正视的成绩。

    十二个前六十四所软件室的研究员,现在的六耳软件公司员工以及他们的经理邵世明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工作着。

    在一职高新扩建的机房里,他们困了就把两三张椅子拼在一起倒头就睡,饿了就泡上一袋泡面还吃的津津有味。这1994年的泡面可是好东西,黄袋的三鲜伊面那是永远百吃不腻的。

    周硕往往一来到机房,立刻就会被这些人团团围住,你一个问题我一个问题的丢过来,没有一两个小时根本走不出机房。虽然周硕已经用不着自己动手编程了,不过开发文档终究还是他写的,架构还是他设计的,软件的基础算法和原理也都是脱胎于他的通信模块,随口说上几句往往就能让研究员们思考上半天。

    当然,工作的具体内容他就说不了太细了,毕竟im软件并不是他的研究方向,在大方向上指点一下已经是能力所及了。更多的他也就是给大家打打气、鼓鼓劲儿,许诺一下完工奖金、住房奖励或者餐饮条件这一类的事情。

    总算这年代的人都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对他们来说,和外面一票的待岗前同事相比,天底下还有什么比有工作做更幸福的呢?

    不过六耳im的开发工作终究是以邵世明为主的,周硕只是偶尔去一两次。可是电缆调制解调器的研究工作,那就非他带头不可了。

    相对于六耳im来说,电缆调制解调器被他寄予了更高的厚望。

    周硕前世供职的华星集团,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美国思科公司。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也集中在数字数据通信方面。但是想打入美国市场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思科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而发展,尤其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强大。

    想要在他们户口里拔牙,绝对不能硬敌,借力打力就成为周硕的最佳选择。

    而这个借力的对象,就是美国的传媒集团。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趋势是明显的,互联网的强势崛起对传统的有线电视网运营商冲击巨大。他相信,如果提前给这些传媒巨头们一个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用电视网融合三网,而不是被互联网融合。

    电缆调制解调器既是这样一份送给传媒巨头们的厚礼,也是一柄从背后插向思科的短剑!

    在电话网络普遍只有56kbps的年代里,突然杀出来一只最低速率也是2mbps的老虎,周硕很想看到那时候众多网络设备厂商会是一付什么样的脸色。

    “从今天起,周校长就开始负责咱们网络实验室的全面工作了。”黄石站在台上大声的说道。

    随着黄石的话音一落,台下上百名研究员纷纷交头接耳起来。网络实验室是六十四所最大的一个实验室,不光是研究数字网络技术,光电和无线网络技术也都在它的研究范围之内。

    “同志们安静一下,有什么话题一会儿解散了再讨论啊。这个开发工作呢,是经过了上级部门同意的,大家要团结一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

    周硕见到下面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眼见着黄石似乎有压不住的趋势,连忙夺过话筒来说道:“大家好,我是周硕,从今天开始负责网络实验室的工作。首先我宣布,所有网络实验室的研究员工资额外增加30%!”

    他的话说完,下面顿时一片安静。周硕心里自嘲,现在咱穷的也只剩下钱了,有谁不服的直接钞票打过去保准无往不利。

    “我将主要负责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一切日常事务全部照旧,请大家放心。”

    这时候才有人想起来台上站着的可不只是一家职业高中的校长而已,周硕的赚钱能力在六十四所简直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软件室那几十个人,每月能创造四五十万美元的价值!一个月的产值就够六十四所维持一年的运行开销了。

    一个对所有人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领导,有什么抵制的必要呢?何况他又不可能一直在网络实验室呆下去,项目成功之后委托关系自然就解除了。

    想及此,任何人都打消了心中争权夺利的念头。

    “这是网络实验室的主任付晓晨,这是副主任李驰,这是光电项目负责人赵瑞劳……”黄石挨个的给周硕介绍起网络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周硕跟在他的身后亲切的和他们挨个握手。

    走了一圈下来,周硕不禁感叹网络实验室的庞大,光是头头脑脑就有十多个,多的他连名字都记不全,只能勉强记住几个和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相关项目的负责人。

    欢迎仪式完毕,黄石自行离去。周硕和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网络实验室的大楼。

    让众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周硕对付晓晨说道:“付主任,能不能为我介绍一下咱们六十四所目前数字通信的研究情况?”

    “嗯。”付晓晨似乎有些寡言少语的感觉,点了点头,就向前面走去。

    周硕连忙跟在他的身后,好不容易追了上去。却又见他一拐,进了一间实验室。

    “这里是通信工程项目组的实验室,我们正在进行模拟调制系统的试验。主要还是以跟踪国外技术为主,目前已经实现了14。4kbps传输速度的modem。”说到这里,付晓晨略微有些骄傲的指着一台机器说道:“这是因为我们使用了回声消除技术,解决了信号本机回声的问题。”

    “哦,你们已经能够实现回声消除的算法了?”周硕还真是有些好奇,回声消除技术是挡在窄带modem发展上的一只拦路虎,这种技术能在高速传输时判断所收到的信号是来自本机的回声还是来自其它modem的,这样便解消了提升网速的同时容易造成的信号回声问题。

    这项技术发明之前,美国人用了14年才把modem的传输速度从原来的14。4kpbs提升到28。9kbps,在这项技术发明之后,不过两年速度就提升到了56kbps。

    付晓晨有些尴尬的笑道:“是软件室的于琼实现的。”

    周硕微微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却有些后悔将于琼放到了美国,早知道她有这么好的技术,就应该让她一直留在实验室才对。

    周硕在实验室里转了一圈,皱了皱眉道:“如果要开发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似乎实验室里似乎没有数字存储示波器?”

    付晓晨迟疑道:“可以用普通的模拟示波器代替嘛,多做几次就可以了。”

    周硕摇摇头道:“这不行,会影响开发进度的!”

    “哪——”付晓晨为难的说道:“让同志们多加几次班吧,不过加班费周校长可不能省。”

    周硕叹道:“加班肯定是要的,不过设备也不能省。咱们时间很紧,我的计划是三个月内拿出试验型号来,半年之内一定要投产。付主任给我列一份设备清单,不要给我省钱,立刻去买就是了!”

    付晓晨这才真的认清周硕的狗大户本质,喜笑颜开的说道:“那还得加上高频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函数信号发生器,有的设备实验室里都是用了十来年了,能不能也换一换?”

    “换!”周硕大手一挥,说道:“宁可机器等人,咱们绝不能因为设备耽误开发进度!”

    从六十四所回到一职高,周硕将刘桂芳叫了过来。

    “哎?刘姐,你这是怎么,捡到钱了?”周硕看到满面春风的刘桂芳忍不住问道。

    “呵呵,我今天啊,简直比捡到钱还高兴!”刘桂芳坐在周硕办公桌前,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神秘的说道:“校长,你猜我看到什么了?”

    周硕无奈的笑道:“这上哪猜去,我又不是算命的。”

    刘桂芳不依不饶的说道:“我今天去教育局领期末统考的命题试卷来着,你再猜猜?”

    “嗯?”周硕隐隐猜到一个可能,问道:“是不是有谁倒霉了?”

    “哈!”刘桂芳一拍手,嬉笑道:“还能是谁,王主任和李科长这对难兄难弟呗。”

    “呵呵。”周硕默默摇了摇头,那天看他们俩的表演,他就有预感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真是太解恨了,这俩人挪用教育局的公款炒股,没想到却赔了个底朝天。年底查账终于藏不住了,今天当着教育局所有员工的面被市纪委给带走了……”

    周硕没有再听刘桂芳说些什么,只是心里感叹着,自己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走了这么远啊……

第七十三章 研发

    黄石今天睡了个懒觉,最近六十四所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他这精神头也就越发饱满起来。

    原来晚上睡不着觉,要不然就是梦多易醒。没办法啊,全六十四所好几百口人和后面上千人的家庭都压在他的肩膀上。手里没有钱,闭上眼睛全是噩梦。

    现如今,黄石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啦。还是老人说得好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他唱着小曲,度着方步,自得其乐、晃晃悠悠的进了六十四所的大门。突然听到里面一阵嘈杂的声音,不由得脖子一缩,躲在一边看了过去。

    没办法,以前被员工们闹饷落下的病根,平常研究所都是挺安静的,要是突然热闹起来了,八成都是出了什么麻烦事。

    东张西望了一会儿,黄石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连忙招收将他叫了过来。

    黄石愁眉苦脸的问道:“我说老赵,这些人又是在闹啥咧?”

    老赵一脸羡慕的说道:“网络实验室的高频信号发生器,d3574型的!”

    “你们一帮人,就在那看这个?”黄石不解的问。

    “不止咧,还有数字存储示波器,还有函数信号发生器,还有好多好多台电脑……”

    老赵说着将手指向一个方向,双眼放光简直要流下口水来。

    黄石顺着他的指引,赫然看到自己刚才没注意的一片空地上,果然放着小山般的一堆设备。从设备的包装上看,不少还是思科生产的大型交换机,光这一样恐怕就得十多万。

    实验设备的周围,网络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疯了一样。流着口水摸摸这个瞧瞧那个,那眼神简直就像见到了自家媳妇一般。说不定有些老夫老妻的,对自家媳妇都没有这么大的兴致了。

    “老付,你这发了财啦?哪来的这么多洋落?”见到不是职工们在闹事,黄石纳闷不已的走上前去,拦住正在经过的付晓晨问道。

    付晓晨早就笑的眉毛不是眉毛,嘴巴不是嘴巴了。见了黄石情不自禁的抓着他的手说道:“谢谢所长将周校长介绍给我们网络实验室啊,这些全都是他支援过来的!”

    黄石目瞪口呆道:“这些全是?”

    “可不是咧,我估摸着三四百万说不准都打不住哦!”付晓晨摸着一台频谱分析仪的壳子,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黄石和付晓晨说话的声音,立刻惊动了设备旁边其他实验室过来看热闹的研究员。他们这下见到了黄石,纷纷跑过来将他围住,拽着他吵吵嚷嚷的喊道。

    “所长,我们光学测试实验室也愿意和周校长搞合作啊,你给去说说?”

    “所长,我们材料室也愿意啊,你看能找个什么项目不?”

    “我们红外技术室可以做红外数据传输技术啊,这个项目怎么样?”

    对于这些研究员来说,涨工资、涨福利那还都是让人眼馋而已。但是这么大笔的设备投入,那简直就要把他们肚子里的蛔虫都勾出来不可了。

    有那之前对国家研究所去给私企打工还颇有微词的,这时候全都转变了口吻。恨不得主动要求去被剥削压迫、委身下嫁。

    这边黄石被围着,网络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可没闲着,百多号人三下五除二的将设备都搬进了实验楼。

    亲眼见着设备都安顿好了,周硕这才从机房里钻了出来。付晓晨带着网络实验室的全体员工齐齐聚集在会议室里,等待着他的到来。

    周硕一只脚踏进会议室,在付晓晨的带领下所有人都开始热烈的鼓起掌来。

    密集的掌声经久不息,仿佛必须由这样的仪式,才能将网络实验室众人们心中的激动之情表达出来。

    是啊,自从六十四所建立起来,网络实验室,不,甚至是六十四所都没有这样大批的添加过设备。这满屋子的老旧设备,哪一个不是水滴石穿一般攒起来的,不是大家从嘴里抠出来的?

    六十四所的研究员们,何尝这么阔气过?

    不把手心拍疼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