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16部分

鉴宝人生-第316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华解释道:“这位先生,不瞒你说,那两方田黄印胚是上个月我转让给唐掌柜的,所以对他的价格多少有些好奇。”
“俞先生,这里多少有些不便,要不咱们到包间里面再谈吧?”
“行!……”
接下来,一行人又回到了刚才的那个包间,随后楚琛让服务员给大家都上了杯茶。
双方先是做了个自我介绍,又交换了名片,此时楚琛才了解,原来这位俞华是一名古玩倒爷,专门做低买高卖的生意。
喝了两口茶,楚琛就感叹道:“俞先生,这两方印胚说来还真不便宜,如果是在国内的话,最少可以降一到两层,如果不是我有需要的话,还真不会买!”
“你多少钱买的?”
“一百八十万!”楚琛用手比划了一下。
“什么?”听到这个价格,俞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
看到俞华如此惊讶的模样,楚琛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俞华既然是倒爷,那总不见得连田黄的市场行情都不知道吧?
“俞先生,这两方印胚以品质来说,市场价应该在五千一克吧,就算低也低不到哪去!”
俞华苦笑道:“我平常一直都做得书画和文房用品方面的生意,偶尔搞点玉器一般不是和田玉就是翡翠,这田黄的行情我还真不是太过了解!当时,我听信了唐辉的话,只不过是以三千一克的价格出售的,而且唐辉还说凑个整数,给了我九十万,我还千恩万谢的,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卖给他了。”
听他这么说,楚琛和刘思哲就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这卖东西就算不知道行情,总要货比三家吧,哪有既不知道行情,又不到别的地方问问的道理。
俞华到也看出了两个人的疑惑,也许是心事憋的久了,忍不住就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
刚才说过,俞华是位倒爷,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倒爷,而是位跨国际的倒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拿货都喜欢到国外的各大古玩市场去拿。
就和之前楚琛想的一样,现在许多国外古玩店的老板,对国内的行情还不太了解,因此价格便宜不说,捡漏的机会也要比国内和香江多了许多。
而且国外市场虽然有赝品,但比起国内来,那真是好多了,正因为如此,俞华才会甘心做一名国际性的古玩倒爷。
另外国外的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俞华也会经常光顾,这是因为中小型拍卖会的实力有限,拍卖宣传不到位,而且小型拍卖会的掌眼师傅也是参差不齐,说不定就走了眼,这样无疑就给俞华带来了捡漏的机会。
就这样倒了几年的古玩,到是让俞华从一穷二白变成了小有资产,有了自己的房产,儿女也可以拥有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了。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次,俞华参加一次小型拍卖会,在拍卖会的预展上,他居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只乾隆年间的青花粉彩瓶,居然和他家祖传的一模一样,当然,要说相同也不对,因为拍卖会上的这一只的图案是和他家的相反的。
也就是说,拍卖会上的这一只和他家的那一只,应该是一对!
这个发现让他非常的激动的兴奋,要知道,古玩这东西成双成对的价值,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当然,前提是这只青花粉彩瓶一定要是真品才行。
不过俞华觉得这只青花粉彩瓶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大,不然的话,怎么可能那么巧,正好和他家的那只会是一对呢?当然,巧归巧,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于是他就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这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找到(续三)

俞华向工作人员打听了那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好在原主人并没有要求保密,工作人员也就很痛快的说了出来。
当然,就算是原主人要求为他保密,俞华也有办法把信息问出来,小拍卖行嘛,在些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大公司的,而且他可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一些不是太过涉密的事情还是能够问的出来的。
原来,这只瓶子是法兰西一女子家里祖传的东西,据说是在清末明初那会,她的曾祖父在远东地区花了一点小钱买到的。因为起初家里人都没有发现这个花瓶的巨大价值,所以一直用来插花当作摆设,看起来到也挺美观。
有一次,女子新谈了一个男朋友,请他到家里来坐客,她男朋友看到这个花瓶后觉得这只瓶子颇为不凡,建议她拿到拍卖行鉴定一下。专家们看过后惊奇地表示,这个花瓶制造于中国清代乾隆年间,至少价值70万欧元。
可惜的是,这对瓶子应该有一对,如果能够找到另外一只的话,那价值至少可以有180万欧元。女子一听居然有这种好事,当然就迫不及待的委托拍卖行帮她拍卖了。
听完了前因后果,俞华的心里非常的兴奋,显然,拍卖会上的这只瓶子,和自己家中的那一只正好是一对,而且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家的那只瓶子居然会那么值钱,足足近五百万hkd啊。
早知道这样,他当初就不应该听老父亲的话,把它卖了自己这些年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当然。如果把它卖了,自己也就遇不到这种好事。成不了千万富翁了(按当时汇率,180万欧元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hkd)。
既然如此。这只瓶子他肯定是要买下来的,不过他也不是莽撞之人,下决定之前,还拍了照片让他相熟的专家鉴定了一番,对方说以照片来看应该是件真品。这当即就让他吃了颗定心丸,于是开始调集资金。
这些年的生意做下来,除了买了房子之外,俞华还有两三百万的存款,不过这这点钱。肯定是买不下那只瓶子的,于是他又向朋友借了三百万,凑了将近六百万,他觉得这点钱应该可以买到那只瓶子了,如果还不够那也只能算了。
拍卖会进行的波澜不惊,只有那只瓶子出现的时候,算是掀起了一个**,只是让俞华有些郁闷的是,其中有一个家伙一直和他顶杠。到最后他虽然是把瓶子买下来了,不过算上手续费,差不多把他的钱花了个精光。
郁闷过后,俞华就开始激动起来。他连忙回国,带着家里的那只青花粉彩瓶一起,前往香江嘉德这家世界著名的拍卖公司。因为他深知,像这样的珍贵之物。只有上大型的拍卖会,才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拍卖公司的专家给了他当头一棒,他的两只瓶子都不到代,而且应该都是清末明初那会仿制的。
这个结果实在让俞华太意外,也觉得太残酷了,要知道他拍下了这只瓶子可是背了三百万khd的债!
于是从拍卖公司出来后,他连忙又请了几位专家帮他鉴定了一番,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这虽然给他带来了一些希望,但别人都知道他的那两只瓶子有问题,想要卖出去那是千难万难。
没办法,俞华只能出售手中的一些存品拿来还债,而且他卖的急,因此价钱都比较低,而那两方田黄印章,也正是在此期间被他卖给唐辉的。
听了俞华的述说,楚琛和刘思哲多少有些唏嘘,古玩这行,许多人觉得国内拍卖行有高仿,因此比较相信国外拍卖行的东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商业发达的社会,拍卖会难道就一件高仿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据有关人士统计,大拍的赝品率在10%上下,最高达到15%左右。
这还是大拍,如果是小拍的话,那赝品率可能会更高。
所以说,去古玩拍卖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要擦亮眼睛,不然万一没看出是赝品,那损失可比在小摊那打眼惨重多了。
此时,俞华忿忿的说道:“我一直听别人说,唐辉那家伙比较黑,不过以前他虽然给的价不高,但也不是太离谱,而且他付钱也比较爽快,所以一直以来我大部分东西都是卖给他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黑到这个地步,以后打死我就算东西卖不出去,也不会卖给他的!”
说实在的,楚琛也很是不齿唐辉这样的做派,作为长期的生意伙伴,你就是不准备雪中送炭,那也不用做趁火打劫的举动吧?稍微赚点钱那确实无可厚非,但你出的价钱比市场价少了四五成那人品就有些问题了。
当然唐辉怎么样,和楚琛也没什么关系,他以后肯定是不会再跟这种人打交道了,不过俞华既然有这种表态,那他肯定是要抓住这个机会的。
“俞先生,您也知道我开了一家古玩店,不知道您愿不愿意,今后把东西转让给我,当然,价格方面我肯定是不会让您吃亏的。”
对此,俞华当然不会不答应,只是想要他轻易相信楚琛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对此,楚琛也没有多说,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相信,只要俞华能够长期保持和他生意上的来往,也就会了解他的为人处事的。
“俞先生,不知道您的那块山子……”
“哦!你看我,差点忘记正事了!”俞华朝楚琛歉意一笑,随后就把东西拿了出来。
山子,其实就是雕刻上或园林中以山石为主要造型的那类物件。眼前这个山子体积并不大。高度差不多只有十公分左右,以白玉白玉。通体镂雕而成,器表四周有鲜红的颜色。楚琛姑且称之为提油。
山子的正面雕琢一道人,头顶髻发,五官阴刻线雕刻而成,身穿道袍,右手拿一拂尘做沉思状,左手自然下垂,脚着道鞋。道人右侧有一位侍童头梳双髻,阴刻线简饰五官,身上也着道袍。双手合掌而立,亦沉思不语。
左侧一鹤扭头仰视,状甚好奇,其身后松枝茂密,云朵漂浮其间,湖石巧布,下亦阴刻朵朵云卷纹缭绕,整器雕琢精细。另器底有一空洞,可供穿插接合。
此山子雕工细腻工整。不过整体来看,雕刻的线条稍感细弱。从山子的工艺和题材,还有包浆等仔节来看,应该是一件宋代时南方精心雕刻的山子。
不过让楚琛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这个提油的颜色。居然会如此的红,一般来说,提油虽然有红色。但或深或淡,颜色总归会有些偏。这样的鲜红色他除了血玉之外,还真没看到过。
那会不会这块玉就是血玉?楚琛仔细看过觉得并不像。至于狗玉、羊玉那色泽不会像块玉这样显得非常滋润。最后他经过仔细鉴别,并且用上了异能,猜测还是提油的可能性大一点,至于为可会提出了这种鲜红色,那就不得而知了。
“俞先生,不知道这件山子的价格如何?”楚琛把东西放回去之后,就开口问道。
“一口价十万hkd!”俞华语气很坚定的说道。
这个价不便宜也不贵,买下来到也合适,不过买古玩总不可能不还价的,于是楚琛沉吟了一会,问道:“不能再便宜一点?”
俞华连连摇头道:“不行,一般我做生意,一口价就是一口价,如果您觉得贵的话,那就算了!”
“那就这个价吧!”楚琛装作想了想,才点头道:“不知俞先生您是想要支票还是转账?”
“那就支票吧!”俞华想了想说道。
前一阵,楚琛听了赵齐瑞的建议,也去办了个人支票业务,这次还是他第一次使用,“刷刷刷”没一会他就签好了支票,并递了过去。
俞华对支票很熟悉,没一会就验明了真伪,于是就打算告辞而去了。
楚琛当然不能让他轻易就离开,不然那个机关盒到哪去找?于是他连忙说道:
“俞先生,请稍等一下,不瞒您说,我的古玩店元旦开张,现在店里的货还不多,不知道您那里还有没有可以出手的古玩?”
俞华沉吟了一会,随后说道:“我家里确实还有十几件东西,但质量高的很少,就怕不合你的意啊!”
楚琛呵呵一笑道:“合不合意总要先看过再说,而且这些东西我是要出售的,不合我的意,但可以合顾客的意嘛!只是您的那些东西都是真货,价钱也适中的话,我可以把它们都买下来。”
俞华听到楚琛这么说,哪还会不答应,直接说道:“行,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于是接下来,一行人在俞华的带领下,乘坐出租车来到了他位于九龙的家中。
俞华家是一套八十平米的住房,在香江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不过要知道,他还有一位老母亲,另外算上妻子和两个儿女,就有五口人了,还要拿出一些地方用来放他的古玩,因此八十平米还是有些拥挤的,当然,就算如此,在香江也算不错了。
虽然是圣诞假期,不过可能是因为知道家中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一家人都没有出去游玩,楚琛他们进来的时候,除了老人在自己的房间睡觉之外,其他人都坐在客厅看电视。
楚琛他们进来之后,俞华就给家人稍稍介绍一下说是来买古玩的,这让一家人都觉得有些振奋,连忙请楚琛他们入座,随后给他们泡了茶,而俞华则去把他说的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
俞华拿出来的东西以文房用品居多,加起来有十一件之多,除此之外,还有两幅古画,一块玉牌。这让楚琛多少觉得有些失望,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面,他并没有看到他想要的那只机关盒。
失望过后。楚琛觉得到也很正常,毕竟那么一个奇怪的盒子。如果俞华真得得了,那多少总要研究一下。不过万一他打不开盒子,想要暴力破解那就完了。
要知道,机关盒可是不能强行开启的,因为这样会触发里面的机关,从而把里面的藏品给破坏。
想到这,楚琛觉得心里很是焦急,但让他觉得无奈的是,他又不能马上问起相关的事情,不然免不得要引起俞华的怀疑。最后他只能按下焦急的情绪,拿起桌上的东西看了起来。
就像俞华说的那样,他的这些东西确实品质一般,除了两件文房用品,还有那块玉牌之外,包括那两幅画作的其它东西,都只是些一般货色,总价不超过六万rmb。
剩下的两件文房用品,分别为一件清代道光年间的印盒。还有一件为乾隆年间雕刻的发晶砚滴。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用来置放印泥。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
俞华的印盒为道光年间烧制的青花印盒。分盖、身两部分,子母口相接,花瓣造型。盖面隆起,浅圈足。比例协调,极具美感。
此盒内壁施白釉。盖身外壁分绘八宝纹,间以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繁而不乱,层次清晰。胎体细腻洁白,青花发色鲜艳,底足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楚琛把这只印盒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确实是件真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