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2部分

鉴宝人生-第32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幅作品,既然是吴裱,那会不会刘老就没办法把其中的画揭出来了?这点到不用担心,因为其核心的装裱技术其实是差不多的。
这点还要感谢装裱行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装裱的时候用的糨子,遇水是可以化开的,这样后人在需要的时候,才能重新揭出画心。
刘老笑着说道:“裱画的人到是有心了,居然想到用一幅张肩的真迹来掩饰里面的画,一般人哪会想到画下面还会藏着一幅画。不过你们也是运气好,这沾到的水里面,应该含着一丝油xìng,不然下面的画sè哪有这么容易显示的出来。”
听刘老这么一说,楚琛和吴叔就面面相觑,这一点,当时他们到没想到,不过一想也确实如此,如果只是普通的水,干过之后就是一块黄斑,那样也显不出下面的画sè来。
想到这里,楚琛不由的暗骂了一声,那小周到底有多么不靠谱,居然在吃饭的时候看画,只要是对作品存着一点珍惜想法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出这种事情来。
“小楚,一会揭画的时候,有可能对这幅张肩的画,造成损伤,你是怎么一个打算?”刘老问楚琛道。
楚琛想了想,有些犹豫的说道:“刘老,我到不是可惜那万把块钱,只是觉得这么一幅画,坏了怪可惜的,不过咱们还是按重要的来吧。”
刘老听了楚琛的选择,高兴的说道:“小楚你这态度不错,不光是在书画方面,对待其它的古玩,像这种情况,咱们还是要尽可能的把价值低的也要保留下来,因为这些也都是先人的汗水和艺术的结晶,咱们有条件就要保护好它们。”
“不过,小楚你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在怀疑我的水平啊?”说到最后,刘老又开起了玩笑。
看着楚琛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模样,刘老大笑道:“你这小子,演戏都演的这么夸张,快去帮我烧一壶开水过来,然后拿到我隔壁的工作室来。”
开水的作用是把整幅画淋洗一遍,这样,不但可以把整副画表面的浮尘给清洗掉,最关键还是要把之前着过水的地方清洗干净。当然这种方面只能把刚沾上几多久的水渍给清理掉,如果时间长了,已经渗透到画里面了,就只能用药水了。
当楚琛拿着刚烧好的开水走到刘老的工作室时,他把画轴的天轴地杆等等都已经拿掉了,只剩下了一幅画卷。
刘老把画卷放到案子上,周围围上毛巾,然后用一个喷壶把画卷淋湿了,等画卷润湿了,然后把刚才烧好的开水,整个就倒了上去,这步是为了之前着水的地方给洗掉,并把古画rì久天常沾上的灰尘杂质也同样给洗去了。
刘老小心翼翼的把画卷整理好,然后又小心翼翼的用毛巾蘸着画上的水,拧入一边的盆里面,楚琛在一边眼瞅着拧出来的水都是黄汤子,这就是从画上洗下来的脏东西。
之后,刘老用相同的步骤来来回回好几次,才把整幅画卷给弄的稍稍干爽了一点。
整个弄完了之后,刘老直起腰来扭了扭,毕竟年纪有点大了,刚才弯着腰好长一阵子,感觉有些不舒服,看着边上三人担心的眼神,刘老笑道:
“好了,我到底也练过,没那么娇气,现在咱们来看看,下面那幅画,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话音刚落,刘老就拿出一把镊子,从一个角上开始试揭,这一揭立刻就揭出了薄薄的三张纸,大家见此非常兴奋,认为这三张纸,应该就是第一张画的画心纸,托心纸,还有第二张画的画心纸。
“不对,就事应该没这么简单。”
刘老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又用镊子在第一层纸上试揭,果然没一会,第一层纸就又被分成了两张,而第二张纸则应该是一张白纸,起到隔离两张画的作用,而第三张纸,又被分成了两张。
这样,整个从上往下数,共有五层纸,第一层是《石竹图》的画心纸,第二层是它的托心纸,第三层是一张空白的纸,第四层是第二幅画的画心纸,第五层是第二幅画的托心纸。
“高手啊!”
看到整幅画被分成了五层,刘老不禁感叹了一句,而边上的三人也同样都点了点头。要知道这里可是有五层纸,而其厚度,居然和平常装裱过画卷的厚度差不多,可见当然装裱这幅画的人,用心之深,手艺之高,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见此,刘老有些语重心常的对楚琛道:“小楚啊,接下来的活计就有些麻烦了,你看这里居然能揭出五层来,这个纸有些薄,这样揭起来就有些困难了,你可要做好思想装备。”
原先刘老以为最多只有三层纸,因此揭起画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不过现在有五层纸,那难度可就大大增加了,因此,他不得不又专门提醒了楚琛一句。
“行”
楚琛考虑都没考虑,就应了下来,“刘老您尽管上手,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哈哈,小楚你这个心态好,不过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一定尽量把两幅画都保全下来。”
刘老听完楚琛所说,非常的高兴,接下来,他把揭画的步骤和三人说了一遍,然后拿出一瓶秘制的揭洗药水,准备开始正式揭画。
第一步,是用揭洗药水闷画,不过因为要注意第二幅,所以闷的时间不宜过长,等闷的差不多了,刘老的想法是,先从第二层开始揭,这么做是为了确保第一幅的万无一失。
第一幅揭下来以后,要尽快把它翻身、排平,并揭去托心纸,之后把第一幅的画心修整一下,然后托心上墙。
第一幅画处理好之后,再重新涂上新药液,继续闷第二幅,这是因为第一次闷画的时间短,再加上中间有一层空白的纸的关系,很可能挡住了药力的下渗。
闷画完成之后,就可以揭去空白纸,然后翻身、排平,再揭去第二幅画的托心纸,清洗、修整、最后托心上墙,这样下来,整个步骤就完成了。
随着刘老揭裱工作一步一步地展开,证明他的方案还是很合理的,第一幅画并没有发生意外,完好无缺的展示在了大家的面前。



第五十二章 揭画(下)

    虽然这个步骤之后,刘老已经显的有些疲惫,不过之后的工作,他进行的还是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当那张空白纸慢慢的被揭开的时候,一幅同样以石和竹为题材的画作,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在场的所有人,当看到这副作品,无不激动和惊叹莫名,因为此画的作者实在是太有名了,可以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现在揭画的步骤还没有最终完成,因此大家也只能先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等着刘老把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再说。
“这……这,居然是郑燮'xiè创作的竹石图!”
当整个揭画的步骤完成之后,刘老不顾疲惫的身体,带着极其兴奋的神情,拿起放大镜就凑了上去,并喃喃自语着。
郑燮或许有一些人会不认识,不过提到他另外一个名字,郑板桥,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郑板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其中最为出名和家喻户晓的一位清代书画家。徐悲鸿曾这样评价他:“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
郑板桥诗文书画俱佳,恣情山水,多与sāo人游;最爱画竹石,凛凛有生气,可以说其在画史地位和后世影响都是首屈一指。
此幅竹石图,从款识可以看的出来,应该是一幅郑板桥送给友人的作品,rì期是康熙壬午年五月,也就是一七六二年农历五月份。而这个时期,正是他艺术最成熟期,用笔老辣多变,画面疏朗而意境幽远,可谓是诗书画印四绝集于一身。
而数个钤印和鉴藏印的名字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从这点和字迹来看,几乎可以断定,此画是出自郑板桥手中的真迹。
当然,不管是书画,还是古玩的鉴定,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还要细细的鉴赏,绘画的手法,还有其中表现出来的意境,只有这些能和郑板桥的绘画特点,一一确认,才可以真正断定画作本身的真伪。
只见,画中岩石之前立有修竹几丛,好似浑然天成,给众人呈现出一副自然之趣的景象。
修竹被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但其中却透露出一股苍劲之力,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而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
据郑板桥自题的《墨竹图》记载:“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从中可以看出,他画竹的手法是从书法用笔中得来,此图体现的尤为明显。
再看,那高竹瘦叶撑满了整幅画面,其以淡墨黄体瘦笔来处理;画面最重处的肥叶选择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不但与高竹和岩石区别了开来,又加重了画面感,可谓是“真气、真趣、真意”。
看完了竹,再来看石,郑板桥画石主要自倪瓒画法而来,以简劲线条勾轮廓而不加渲染;又用斧劈皴简单皴擦,且“石不点苔”,与兰竹相得益彰,凭添雅气。
画中岩石虽以简单的几笔皴擦出来,却给人一种坚挺的感觉,这里可以用他的一首诗来概括,“只有青山是我家,峰根岩缝并秋砂。因兹秉得坚刚xìng,历尽东风瘦不斜”。
岩石的意境,完全体现出了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生平他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难,这种风骨,他都未有丝毫的改变。
整幅作品的意境,正是画家本人jīng神之写照,是可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因此,纵观整幅作品,可以断定,这幅竹石图,是郑燮郑板桥创作的真迹,而且此画尺寸巨大和之前张肩的石竹图尺寸相当,可谓是非常罕见,可以说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
“好啊,不愧是板桥先生的佳作,看着就有一股自甘淡泊、孤高而不攀附权贵的气节,油然而生,令人不可自拨。”观赏完整幅作品,刘老长舒一口气,情不自禁的赞叹了出来。
在场的另外三人,闻言之后,也都赞同的点头不已,吴叔更是拍了拍楚琛的肩膀,激动的说道:
“小琛,你这是走大运了啊!”
刘老闻言之后,却摇头说道:
“子平,我到有些不同意你的看法,要是没有小楚的眼力,光说运气这画也到不了他的手中。你想,当时你也在那里,要说得到的机会你还比小楚大,就因为你眼力没他好,所以最终提到这画的人不是你,而是他。”
楚琛闻言之后,连忙说道:“这确实是我的运气,要不是偶然看到,我也不会对那处地方在意……”
话还没说完,吴叔就打断道:
“小琛,刘老说的对,的确是我眼力没你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你吴叔我也老了,看着你成长就是我最大的乐趣,再说我还把不得你的眼力厉害呢,不然我怎么能欣赏到许多平rì不曾见的古玩珍品?”
“吴叔,你……”
见楚琛还想解释,刘老也打断他道:
“小楚,你吴叔说的对,我们这代人终归要老去的,到时可就指望着你来接我们的班了。小楚,说实在的,你是我目前见到的年青人中,古玩这方面的天赋无疑是最好的一位,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才,能接我们的班,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见楚琛又开始谦虚,刘老就笑道:“不过,路遥知马力,如果你能不骄不躁,一直像现在这样表现下去,那说不定咱们今后还可以更深入的交流下去。只是,你这老是喜欢谦虚的毛病得改改,年青人嘛,就应该自信一点。”
这番话,楚琛听闻之后,顿时想到一个他心里想都不敢想的可能,差点欢呼雀跃起来,好不容易压住激动之情,开口说道:
“刘老,其它的我也不多说,今后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人,一定不让您老失望。”
“好了!”
刘老挥了挥手,笑道:“小楚,你也别这么严肃,咱们这行啊,讲究一个兴趣,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然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后他又笑咪咪的问道:“小楚,这幅板桥先生的作品,你准备怎么处理?”
这幅竹石图,论画家的笔力和表现出来的意境,这不用多说,那肯定是顶级的。而且这么多年来,其本身一直被巧妙的隐藏了起来,就品相来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看上去好像还停留在画家创作的时候一般。
因此,这幅画作,无论以哪方面来说,都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如此珍品,对许多藏友来说,哪怕一生就只收到这么一幅,那已经是相当不简单了。
因此,以楚琛内心的想法,不说对作品本身的喜欢,就以作品的珍惜程度来说,他也希望是自己珍藏。不过看到刘老也确实对此画不掩喜爱之情,他此时就有些犹豫,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决定。
考虑了良久,他才带着一丝犹豫和歉意,开口说道:“刘老,我内心真的很喜欢这件作品,实在有些难以割舍。”
“小琛……”刚才刘老的意思吴叔也听明白了,如此好的机会,可不要白白的错过了,因此当他听到楚琛这个决定,就有些着急起来。
不过刘老却打断了他的话,笑道:“小楚的这个决定,我就一个字,好!原先我还担心,你会为了讨好我这个老头子,而把这幅作品又转手给我,这样我虽然会开心,但你对古玩收藏的态度,那就不得不让我怀疑了。”
“古玩这行,如果没有对古玩由衷的喜爱,那他就算成就再大,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位商人,这种人,说实话,我并不会喜欢。”
“小楚,从这个决定看来,你对古玩的态度,并没有让我感到失望。你有对古玩热爱的基础,再加上你自己的天赋,我相信,你会在古玩这行越走越远的。”
楚琛原先对自己的这个决定总有些但心,怕刘老会不高兴,听他说完之后,心里不禁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心有余悸。他原先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幕原来是刘老对他的考验,还好自己并没有为一时的得失,而放弃心中的想法。
而吴叔闻言之后,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实在是有些关心则乱。
“好了,小楚的这两幅画,就先放在我这,我帮你裱好。”说到这里,刘老疲惫之sè尽显,到底是年纪大了,耗费的jīng力多了,体力就有些跟不上来。
楚琛闻言大喜,不过想了想,还是问道:“刘老,不知这个装裱费用怎么算?”
“好了,难道老头子我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