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327部分

鉴宝人生-第327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开业,楚琛准备把他的收藏的那些珍品出来让客人们欣赏一下,也算是展示一下他的实力,他收藏的那些极品当然是不能卖的,因此,总要准备一些精品和珍品,以供客人选择。
不过楚琛的底蕴毕竟太浅,当然,这里说的底蕴。并不是那些极品,如果说极品,那他随便拿出两样出来,别人都要羡慕嫉妒恨不可。这里说的底蕴指的是古玩店可以出售的精品,或者一些楚琛并不打算收藏的珍品之类的物件。
要知道,楚琛是想把自己的店打造成精品古玩店,因此,可不能像小摊贩那样经常只是出售普通的东西。但因为楚琛毕竟发迹的时间太短,虽说在吴叔和老五的帮助下。已经有了一些拿的出手的精品和珍品。但这些东西的数量还是太少。
如果明天前来的那些客人买走了许多,那接下来店里应该怎么办?这也正是吴叔担心的地方。
听吴叔这么说,楚琛连忙摆了摆手道:“不用,不用。我先想想办法再说。对了,我去江香之后,有没有收到一些精品或者珍品啊?”
“收到三件!”吴叔笑吟吟的比划道。
楚琛闻言大喜道:“有这么多?”
吴叔笑着点头道:“也是运气好。有一个老板,因为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于是就想把一些古玩出售了还债。他的那些东西中,有两样算是小珍品,另外老五还收到了一件精品。”
楚琛喜不自禁的笑道:“那算上还先收到的两件,就已经有五件了,到时我家里还有一些可以拿过来,已经够了!走吧,咱们去把那三样东西拿出来让我欣赏一下,免得我明天一问三不知,那脸就丢大了。”
大家莞尔一笑,随后楚琛就和周文平一起,向保险库中走去。
不过楚琛刚刚出门,就见一位店员急匆匆的走上了楼。
“老板,下面有一个名叫孙大有的老爷子,说要想见您!”
“哦!”
楚琛停了下脚步,稍微一想,就想起来,这孙大有就是那位孙女得了白血病的那位老者,于是他连忙说道:“你去请他上来吧!”
“好的!”店员应了一声,随后就匆忙下楼去了。
因为孙大有要来,楚琛就让老五一起和周文平去把东西拿出来,而他则先是为孙大有泡了杯茶。
没一会,那位孙大有就拎着个布袋子走了进来,随后先是向楚琛深深的行了个大礼:“楚老板,上次真是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我那孙女很可能就没了!”
楚琛连忙上前把孙大有扶了起来:“孙老,您真是折杀我了,咱们那天也只是公平买卖,您并不用这样感谢我!”
孙大有摇了摇头道:“我不是说的那事,我是谢谢您给我的那个电话,正因为对方的帮忙,所以我孙女才能尽早做手术,要是晚一会,很可能她的命就没了。”
原来,孙大有的孙女因为急性白血病,需要尽快手术,不过他们原先住的医院水平有限,手术虽然可以做,但成功率实在不能保证,而且关键一家子的干细胞和他孙女的都不匹配,但干细胞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时就能找到的。
随后,一家人就商量着转院,于是孙大有就想起了楚琛给的那个电话。
苗主任一听是楚琛的关系,立马就大开方便大门,再他的帮助下,也很快找到了干细胞,随后马上就动了手术。正是因为治疗的及时,小女孩才有了康复的可能,不然她很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了。
虽说这事算起来是苗主任的功劳,而且孙大有一家也对他表示了感谢,但如果不是楚琛的话,那堂堂一所大医院的班主任,怎么可能这么尽力的来帮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所以,等到孙女一有好转,孙大有就过来感谢楚琛,也算是凑巧,楚琛今天正好来店里,如果早点过来的话,估计他就要扑了个空了。
听说孙大有的孙女恢复的还不错,楚琛恭喜了他之后,笑着说道:“这事还是苗主任的功劳,我可不敢居功!”
“您千万别这么说!”孙大有摆了摆手道:“我实话实说,要不是您的关系,苗主任也不可能那么尽心尽力,这可都是您的人情!我呢也拿不出好东西送您,知道您喜欢古玩,家里正好还有两样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您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盒子,推到了楚琛面前。
不过楚琛并没有先把盒子打开,而是说道:“孙老,东西我可以收,但咱们得有言在先,如果只是小玩意,那我收下到是无妨,但如果东西价值很高,那我一定要给您钱才行,不然的话,您还是拿回去吧!”
“这……”孙大有显得有些犹豫,毕竟是孙女的再造之恩,就算几千上万的东西,送给楚琛他也心甘情愿,至于说会是价值几十上百万的东西,他可并没有想过,因为他心里压根不觉得这次拿来的小东西会是这么珍贵的宝贝。
吴叔也劝解道:“老先生,有道是礼轻情谊重,当时小琛给你电话的时候,也不是冲着财去的,如果你的礼物太过贵重,那也显得太市侩了,你说是不?”
孙大有一想觉得有理,就点头道:“那好吧,如果是几千上万的东西,那您就直接收下吧,毕竟我孙女的命,总不见得就值这点钱吧?”
“行!”
楚琛也没有太过矫情,直接应了下来,随后他把其中一只盒子一打开,当时他的脸上就露出了惊容,原来,里面放着的是一只铜胎画珐琅彩鼻烟壶。
鼻烟壶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了我国,后来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当时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族无法在马背上用烟筒吸烟,鼻烟正合适在马上吸闻,很快就流行开来。
为了使鼻烟壶坚固耐用,游牧民族多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发展到后来,我国的鼻烟壶,已经成为了非常精美的工艺品。
它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鼻烟和鼻烟壶在我国流行,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尤其是康雍乾三世,更是达于巅峰。自康熙以来大力提倡珐琅制品,并在清内务府专设“珐琅厂”烧制珐琅器,使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宫廷工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品。
而眼前这只鼻烟壶,就是乾隆年间内务府的产物。
乾隆一朝,中外交往日盛,工艺品中画西洋的题材增多,铜胎画珐琅人物烟壶尤其如此。此壶色彩华丽,双面云纹开光西洋人物花卉图,人物呼应自然,色彩艳丽。工匠绘制时注意了人物衣着褶皱的处理,细腻、流畅,华贵而柔美。
这件御制铜胎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是乾隆时期代表之作,数量极其稀少,可谓是收藏界的宠儿,十分珍贵。(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八章 谢礼(下)

看到居然是这么一只价值近三百万的鼻烟壶,楚琛惊讶之余,只能摇头苦笑,这么珍贵的东西,却被孙大有看成是价值最高不过成千上万,他对古玩的行情未免也太不了解了!
看来自己得好好提醒他一下,家里如果还有什么东西的话,还是拿到他这里来看一看,不然损失几百万,就算是他想想都觉得心疼。
楚琛看到吴叔盯着他手中的鼻烟壶张望不已,就把东西重新放回盒内,笑着说道:“吴叔,您看看吧!”
吴叔连忙伸出双手,从盒子里取出了那只珐琅鼻烟壶,托起来,对着灯光,细细鉴赏,嘴里则不停地啧啧赞叹着。
孙大有看到两人的表情,哪还不明白自己拿来的东西肯定是一件了不得的东西,这让他有些迷糊,问道:“这不就是鼻烟壶嘛,我邻居几个月千买了一个,不过才千百块,虽然我这鼻烟壶上的小人看上去画的不错,不过想来也贵不了多少吧?”
楚琛摇了摇头道:“孙老,这鼻烟壶也有好坏的,您这可是乾隆皇帝时御制的鼻烟壶,非常珍贵。”
“那到底有多珍贵?”孙大有好奇的问道。
“我估计有三百万左右吧!”楚琛朝着回来的周文平和老五点了点头,随后回道。
“什么!”孙大有听到楚琛说的价值,当即就张大了嘴巴,才五六公分的小东西,居然能值这么多钱,他震惊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过了半响。孙大有才回过神来,有些张口结舌的说道:“楚老板。您不会是骗我的吧,这么一点点大的东西。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价值?”
老五说道:“孙老,我们老板怎么可能会骗您呢,您是对古玩的市场不了解,所以才觉得它贵,但市场上的价值,就是我们老板说的这样,毕竟我们老板不可能和钱过不去吧,您说是不!”
孙大有听老五这么说,心里也已经相信这个事实。这让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东西他是准备送给楚琛的,最后搞得好像是上门推销一样,实在让他的脸上有些难堪。
楚琛一眼就看出了孙大有的想法,他微笑着说道:“孙老,说起来我还要谢谢您呢,像这样的鼻烟壶可是非常难得的,我平时就是想买也买不到,却没想到您会送上门来。难怪我今天出门的时候。看到门前有喜鹊在叫!”
虽然知道楚琛说的比较夸张,不过孙大有心里确实不像刚才那么尴尬了,他笑呵呵的说道:“楚老板,您喜欢就好。不过这价钱嘛,肯定不能像您说的那么贵,毕竟您说的是市场价。咱们之间可是友情价嘛!”
“那我就先谢谢您老了!”
楚琛朝他哄手谢过之后,说道:“不过这价钱的事情。还是等我把下面一件东西看完了再说吧!”
孙大有点头道:“行,你尽管看。不过这盒子里是幅画,可能是早年保管方面的问题,上面有几个蛀孔,本来我都不想拿过来的,我儿子说这幅画看上去好像年代已经很长了,让我带过来,说兴许您会喜欢!如果是件破烂的话,您可别在意啊!”
“不会,不会,您老别多心了!”
楚琛笑着摆了摆手,随后把盒盖打了开来,里面放着的是一张折叠起来的画纸,看起来确实年代已经有些久远了,而且因为保存不善的关系,画纸上面看上去有些霉点和蛀孔,好在情况看来不是太严重,让楚琛的眉头松展了不少。
小心的把纸张展开,画卷上的内容顿时就映入了众人的眼帘,不过当大家看到内容时,全都大吃了一惊,周文平更是惊呼了一声:“《枯木竹石图》!”
大家之所以这么惊讶,正是因为画卷上的内容,和苏轼所作的《枯木竹石图》非常的相像。
整个画面除了旁边的两处题跋之外,只作一枯树,树下几根细草,一顽石如拳,石后一二稀疏小竹。
那棵枯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主杆曲而歪斜,在主杆的三分之一处,有一粗枝折断,三分之二处主杆大方向不合常理的扭曲缠绕,树梢极力向上,极象鹿茸的造型,那奇怪的模样好似胸中盘郁一般。
苏轼,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一般来说,大家都注意的是苏东坡的文学上的造诣,把他称为我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上的成就之高,并不在文学成就之下。而在我国绘画史上,苏轼的地位甚至远远超过两宋时期的许多著名画家和理论家。
苏轼在这一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与表兄文同、挚友米芾等共同提倡的“士夫画”,即文人画。他们的宗旨与追求相当明确,主要是反对院体重工整、精丽的风格,主张逸笔草草,不着力求工。
“士夫画”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求诗、书、画融为一体,使绘画文学化,开辟了我国古典绘画中文人画传统理论之先河。
不过可惜的是,在苏轼的诗书画作品中,画作传世的很少,就说周文平惊呼的《枯木竹石图》现在就已经流往了岛国,难得一见,让楚琛等人甚感遗憾,这也是为何大家会那么惊讶的根本原因。
不过马上吴叔就皱着眉头说道:“不对,这虽然和《枯木竹石图》很像,但一些画法和技巧却有所不同,而且表现出来的意境也不太一样。”
1079年,苏轼的政治对手,断章取义地引用苏轼的诗句来罗织政治罪名,导致了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一次,如果不是宋神宗祖上有“不杀文士”的遗训和他骨子里对苏轼才华的欣赏,苏轼难逃此劫。最后,苏轼被贬黄州。
而《枯木竹石图》正是因此而生,画卷之中充满了悲观抑郁的情绪,让人看久了都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但眼前的这幅画,除了悲观抑郁之外,其中更是包含了极其凄恻苍凉之意,就好像是一个风烛残年;拖着病弱之躯的老者,即将离开人世一般,看的楚琛他们的心中都不断的升腾出抑郁悲凉之意,很是难受。
不过,很快大家就有了发现,明白了为何这幅画会有这样的意境,因为从旁边提拔的诗词来看,苏东坡当时画这幅画的时候,已经是命不久矣,而那首诗词,正是他写的绝命诗。
为什么苏东坡临死之前会画下这幅作品并提诗?这让大家觉得非常奇怪。
当楚琛看到另外一人的提拔,才恍然道:“原来这幅画是苏东坡临死之前送给黄庭坚的!”
“这苏东坡怎么想到临死之前,会送一幅这样的画给黄庭坚?”老五奇怪的问道。
“苏东坡送黄庭坚这么一幅画,到也正常!”楚琛想了想后,说道。
当初,苏轼第一次在黄庭坚的外舅孙觉坐上见到黄庭坚的诗文,就惊其超逸绝尘,孙觉便请苏轼为其扬名,苏轼大笑:“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去接近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接近他,逃名而不可得,何须扬名?”
黄庭坚三十四岁时,写了两首诗寄给苏轼,苏轼回书《答黄鲁直》:“我一直诚恐不能与君结交,而君今日不惜辱没才华,如此礼待我,喜愧之怀,几乎难以承受。”
当时苏轼已经名动四海,黄庭坚不过是暂露头角,可见苏轼何等赏识黄庭坚,自此二人惺惺相惜。也正因为苏轼的赏识,带累黄庭坚一生坎坷。
一年后,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差点被杀头,黄庭坚虽然与苏轼未曾谋面,但与其酬来唱往,被罚了二十斤铜。
七年后,因为新帝登位,苏轼似乎时来运转,与黄庭坚同被招回京师,两人神交已久,却初次相见。不过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