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569部分

鉴宝人生-第569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吴可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公司的管理没有实际经验根本不可能管理的好,为了今后管理好楚琛的产业,她当然得事先汲取一些经验才行。
把吴可送到公司,楚琛一边驾车往摊主电话里说的地点驶去,一边琢磨着要给吴可买辆车代步。他现在的事情比较多,就算他愿意天天接送吴可,也有分身乏术的时候。到时吴可没车子多少有些不便。
买车对楚琛来说非常简单,直接到段学峰那买就可以了,他想了想,就准备明天带吴可去一趟挑选一辆她喜欢的车子。
一路无事,楚琛先是去接了那摊主,随后就在摊主的指引下,驱车前往位于京城南郊他朋友的家中。
摊主本名汪明才,两人闲聊了几句之后,他就问道:“楚老板。你应该认识大傻吧?”
“当然认识,怎么,他出了什么事了?”楚琛闻言有些好奇,他本来就准备打探一下。大傻为什么没给他打电话,现在听了这话,暗想。难道大傻出什么问题了?
“是啊,大傻被人给杀了。” 汪明才长叹一声。
“啊!怎么回事啊!”楚琛听了这话。当即脸上就露出了震惊之色,怎么才几天功夫。居然出这种事情了。
“说起来,这事还是大傻自己贪财惹的祸……”汪明才把事情的缘由,给楚琛简单的说了一遍。
原来,在楚琛买了大傻那件法器的当天中午,大傻的家人回家后发现大傻被反绑着,已经没了气,于是就急忙拨打了110和120。案发现场一片混乱,屋内物品有被人翻动的痕迹。家人查看后初步判断,至少有三件古玩不见了。
办案人员对案发现场进行调查走访后得知,这段时间,一直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经常到大傻家中。
正好大傻住的小区有监控,办案人员立即调取了小区院内那段时间所有的监控录像。他们发现,一男子于当天早上进入小区,过了一个多小时,他离开时手里提着东西,此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重点嫌疑人。
第二天,办案人员就确定了男子的身份,而那人居然还没有离京,于是马上开始行动,把嫌疑人抓捕归案了。
经过审讯,嫌疑人交待说,他和大傻是在一家古玩市场上认识的,大傻说自己手头有一些古玩想要出手,正好他有“收货”的朋友,双方随后在一起商量倒卖古玩。
于是四月份的时候,嫌疑人就带着大傻一起去了他朋友那,他朋友对大傻带去的东西到也满意,就都买了下来。嫌疑人说,大傻之前跟他说,会给10%的提成,但事成之后,大傻却只给了一半,另外一半,被他百般推脱,一直没要到。
上个星期天,他去大傻家想讨回剩下的那部分,双方发生争执,他顺手抄起客厅电视机旁边的酒瓶,在大傻的后脑勺上拍了几下,结果当场大傻就不行了,于是他就把现场伪装成入室抢劫杀人的痕迹……
听到最后,楚琛觉得大傻可惜的同时,奇怪的问道:“汪老板,那大傻为什么不付剩下的佣金?”
“还不是他贪心呗。”汪明才说道:“据那人交待,说是大傻嫌他朋友砍价砍的太狠,赚的钱太少了一些,于是就想把剩下的那一半拿来补偿。”
楚琛听了觉得非常无语,说道:“大傻这么做有些不厚道吧。”
汪明才有些可悲的说道:“谁说不是呢?大傻这人就是视财如命,完全钻到钱眼里去了,真是要钱不要命。”
楚琛长叹了一声,大傻这家伙也算是咎由自取,不过这么一来,他又到哪去找剩下的线索呢?
“看来,剩下的那些宝藏和我无缘喽!”楚琛有些郁闷的想道。……
汪明才朋友家,是一户小型四合院,装修的比较古色古香,楚琛感觉很不错。
汪明才的朋友名叫武仁民,他看到楚琛和汪明才前来,就把两人带到了客厅,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拿来水果零食让两人品偿,非常之热情。
最后,还是汪明才表示,先把事情办好了再说,武仁民才笑着带领两人去了他的收藏室。
收藏室内的浅绛彩瓷为数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精品,虽说,浅绛彩瓷在当时的市场并不值钱,但想要收藏为数不少的精品,也是相当不容易的。用武仁民的话来说,这投瓷就要搞精品,这样才能升值快。
要说,武仁民的理念还是正确的的,不过,他没想到,这些浅绛彩瓷的升值速度,万万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于是这些精品,就只能便宜楚琛了。
楚琛对武仁民收藏的这些浅绛彩瓷,都非常满意,而且武仁民给出的价格也比较合适,于是他干脆就打包一起购买了下来,这让武仁民非常激动,连连对楚琛表示感谢,对楚琛比刚才更热情了。
因为量大,楚琛就和武仁民签定了协议,并当场付了钱。不过,一共上百件瓷器,楚琛的车肯定装不下,于是他就给董胖子打了个电话,让董胖子派辆车过来,帮他把这些瓷器运回去。
趁此期间,汪明才就在房间里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老武,看来你的收藏又多许多啊!都有些日新月异的感觉了。”
武仁民哈哈一笑道:“没办法,现在古玩市场也是日新月异,我得抓紧时间屯货啊,不然哪有钱赚?”
汪明才摇了摇头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老话吗?我劝你一句,这事还是要慢慢来,别打了眼,赚的那些钱都打了水漂。”
武仁民笑道:“老汪,这方面我也有数的,我一般就买些我在行的东西,另外,我买的渠道也有保障,比如说梁老板、老温、还有老常……”
听到这,汪明才连忙打断了他的话,说道:“等等,你怎么还去老常那买东西啊?”
武仁民闻言有些奇怪,问道:“怎么?老常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老常那的东西还算不错吧,价格又便宜。”
汪明才说道:“老芋头难道没告诉你,老常上次打了眼,进了几件仿品吗?就凭他的性格,你以为他会把那几件仿品留下来,自己承受损失吗?”
武仁民听了这话,惊讶之余,顿时有些急了:“啊!老芋头没跟我说啊!糟了,前天我还去老常那进了几件货,老汪,快帮我看看东西到底对不对。”
说着,他就连忙从一旁的博古架上拿下了几件东西,放在房间里的桌子上,请楚琛和武仁民帮忙鉴定,接着,他又跑去拿别的东西。
楚琛和汪明才正在鉴定的时候,武仁民又从墙角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了一匹锦缎跑了过来。
武仁民有些焦急的问道:“老汪,这几件东西怎么样啊?”
汪明才说道:“老武,这方面楚老板是专家,你应该先问问他。”
“你看我,都急晕头了。”武仁民拍了拍额头,连忙问道:“楚老板,我这几个东西怎么样啊?”
楚琛回道:“其他我还没看,不过这只青花罐,我看不好!”
楚琛说的青花罐为直口,颈部有一周花卉纹,瓜楞形身体,绘有龙凤图案,寓意“龙凤呈祥”,底部书“大明万历年制 ”六字楷书款。
这只青花罐使用痕迹明显,看上去好像有一种用了很久,脏东西都跑到瓷器缝里去了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八章 下乡寻宝不容易

武仁民闻言急切的说道:“啊!怎么会,老常当时还信誓旦旦的跟我说,这东西是他从一户祖上在清庭当过大官的农民家里买到的。”
汪明才闻言皱了皱眉头,他和武仁民是从小到大的朋友,看到武仁民这么失态,就语重心长的说道:“老武,咱们这行打眼没什么,只要能够吸取教训就行了,就凭你现在这样的心态,将来还是会吃亏的。”
武仁民听了这话,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一笑道:“我只是没想到老常居然会骗我。”
汪明才摇了摇头:“你呀,就是太容易相信人了,老常不是不想骗你,只是想从你手里多赚点钱而已,现在他钱赚够了,准备移民了,当然就能骗多少是多少了。”
武仁民显得相当的惊讶,说道:“老常准备移民了?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汪明才闻言一脸无语的说道:“周围人差不多都已经听到这个消息了,你居然还不知道?”
武仁民有些尴尬的说道:“这不是最近去乡下收了点货嘛,昨天晚上我才回来。”
汪明才闻言长叹了一声:“你居然又去乡下收货了,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你的好。”
武仁民摆了摆手道:“老汪,你放心好了,我又不是傻子,哪有那么容易次次都上当啊!”
“你呀……”汪明才手指虚点了他几下,说道:“算了,这事等看过这几件东西。再跟你说。”
“行!”
武仁民点了点头,心里对汪明才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自己这位朋友太过杞人忧天了。当然,他也知道这是为他好,准备一会听听朋友到底有是怎么说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接着,他就把注意力转了过来,问楚琛道:“楚老板,我这只青花罐到底有什么问题啊?”
刚才趁两人谈话期间,楚琛又看了其他东西。听见这话,他就说道:“咱们先不说其它,就说罐子上这种用的很旧的痕迹,其实是做出来的,不过做旧的人比较厉害,看起来很自然,但用的有可能还是咱们熟知的那个方法。”
楚琛说的方法,是用高锰酸钾溶液,掺入少许红糖。涂遍器身,底部足圈重点,约48小时后用干布擦拭。所有露胎处、开片处几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觉得底足颜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细砂纸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视觉上给人以误差。
当然,说起来挺简单。真要做的以假乱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武仁民的这只青花罐上的做旧,看起来确实比较自然,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很容易就打了眼。当然,如果不是这样,武仁民也不可能买下来。
武仁民闻言有些惊讶的问道:“楚老板,您是说做色吗?”
楚琛点头道:“对,就是做色,你看这里……”
说着,他就把青花罐上的一些做旧的特征,以及一些破绽给一一指了出来。
“哎!”武仁民听了楚琛的解释,长叹了一声,满脸的苦涩,不过他的心态还算不错,很快就调整好了,接着就让楚琛帮忙看一看其他的东西。
武仁民运气还算不错,一开始拿来的几件东西,除了那只青花罐,其他几件都是真品,这让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肉痛,用他的话来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剩下的这几件东西升的值,才能弥补青花罐的损失。
接下来,剩下最后一件东西,就是武仁民最后拿出来的一匹锦缎。
汪明才看到那匹锦缎就有些惊讶的说道:“这应该是云锦吧。”
武仁民略微有些得意的说道:“对,就是云锦,这匹云锦就是我这次下乡的收获。”
云锦产自金陵,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到了元代,云锦成为皇家服饰的专用品,以后织锦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清代的时候,云锦的品种已经相当繁多,为此清政府特意在金陵设立了“江宁织造署”,云锦的织造盛极一时。
云锦主要分为“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生产过程极为复杂,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选料、染色、络丝、打线、络纬、上机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妆花的织造费工费时。
长期以来,云锦一直保留着传统的织造方法,每台织机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作业,熟练工人忙碌一天末叶只能织造出五厘米长的云锦。
云锦在织造中还大量使用纯金线和纯银线,并且配以五彩丝绒线、金翠交辉的孔雀羽绒等稀有名贵锦线,这种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的制作,在纺织业是十分罕见的,从而也使得云锦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早在古代就有“寸锦寸金”的比喻。
元、明、清三朝,“金陵云锦”一直是宫廷御用的供品,一直由官府垄断生产,这在文献中是有记载的。如清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说顺治初年定,御制礼服,及四时衣服,各宫及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礼部定式,移交金陵等三处织造恭进。
比如皇帝龙袍,就照例由当时如意馆第一流工师精密设计作出图样,经过皇帝亲自审定认可后,才派专差急送金陵,由织造监督,计算出各道工序,每件衣服用料若干,用工若干作成后 按时派专官护送回京。
今存“金陵云锦”文物上的款识就真实地反映了官府严密督办的情况,如金陵博物院和金陵云锦研究所中收藏的作为贡品的锦缎匹料的缎尾就有:“江南织造臣庆林”、“江南织造臣增崇”、“江南织造臣七十四”、“江宁织造局内造”、“江南织局内造”等款识。
像武仁民的这匹云锦,底下留的款识,就是“江南织造臣七十四”。
楚琛看过之后。就说道:“武老板,这匹云锦您是多少钱买的?”
“三万块!”武仁民有些得意的比划了一下。
看到朋友这幅表情。汪明才就皱了皱眉,说道:“老武。今后不懂的东西,你还是别买了。”
武仁民听了觉得有些奇怪:“怎么,这可是妆花云锦,三万还贵啊!”
汪明才说道:“这虽然是妆花,但其实是芙蓉妆。”
武仁民闻言有些不惊讶:“这和妆花有什么区别?”
汪明才解释道:“芙蓉妆,也是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但配色上不如通常妆花和金宝地那样复杂;在同一段上下左右相邻的两个单位花纹一样,而配色也一样,只是在全件料子上分出几段不同的颜色。”
“所以制织的速度也比较快些。过去象这种织法的妆花,花样多用芙蓉花,因此叫做‘芙蓉妆’。后来虽不用芙蓉花,凡是这种织法的织物,仍叫‘芙蓉妆’。你这匹云锦,就是用的这种织法织制出来的。”
“另外,最重要一点,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匹云锦应该是最近几年制作的。楚老板,我说的对不对?”
楚琛点头道:“确实如此……”
说到这,他就解释了一下这么判断的依据。
听到最后,武仁民的脸上的肌肉不禁抽搐了一下。过了半响,他才郁闷的说道:“难道乡下真没什么好货了吗?”
“到不是说农村一件好东西都没有,但好东西少。一般东西多。”
汪明才说道“许多人都以为,农村还藏着许多好东西。他们一般都觉得,农村受在那段特殊时期受到的冲击小。很多东西还在。其次,农村的古董早已从地主家转移到贫下中农手里,农民不识货,要价低。还有,农民老实,不会做假,从他们手里能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