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574部分

鉴宝人生-第574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楚琛看到刘老所收藏的《松鹤图》时,刘老还感叹说,画的笔墨有些太淡了,不太像是虚谷的风格,正是如此,那幅画才会被当作是赝品,被刘老捡了漏。现在看来,其实正是受了揭二层的影响才导致的那种情况。
如果书画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便会有作伪者对其“揭二层”。
从工序来看,“揭”只是其第一步,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等揭完之后,作伪者便会对照上一层书画的画意,在下层纸上做一些补笔、重新填墨、润色、装裱、加盖印章,有些是在原作印泥轮廓处依照原样画出印章,再用旧纸、旧绫精裱而成。
眼前这幅画应该就是这么做的,可能是有些地方没有力透纸背,因此,这些地方才和原作并不相同。
楚琛看完了这幅作品,不由暗赞了一声,刚才说过,作伪者必须将原作意境烂熟于心,等完成“揭二层”后,要将第二层伪作进行美化全色。
而这幅画的作者,可以说是此道高手,如果不是楚琛早就看过那幅原作,肯定会以为,这幅画是虚谷的真迹,因为无论是用笔还是意境,简直太像了。
可惜“揭二层”就是一种书画的作伪方法,就算那作伪者画的再好,也不能否认这幅作品是赝品的事实。(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四章 揭二层(续)

楚琛看到眼前这幅画的时候,虽然相当的震惊,不过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因此,大家并没有从楚琛的表情中发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老常看到楚琛那慎重的模样,心里很是得意,等楚琛抬起头来,他就笑问道:
“楚老板,这幅画还能入得了您的眼吧?”
考虑到今天过来就是当掌眼师傅的,楚琛就直截了当的说道:“老常,我呢,就实话实说了,这幅《松鹤图》我师傅那也有一幅,而且除了小部分不一致之外,其他地方都一模一样。”
“什么?!楚老板,你不会搞错了吧?”
老常听了这话脸上当即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其他人也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楚琛摇了摇头:“抱歉,事实就是如此,而且两幅画的题识和铃印的位置都一样。”
听到这里,大家面面相觑,过了半响,项发财皱着眉头问道:“难道这画是复印的?看着不像啊!”
“说是复印也对,不过这比复印复杂多了。”说到这,楚琛看了看老常。
凭老常的经验,听到楚琛这么说,哪还想不到楚琛说的到底是什么,他皱着眉头说道:“楚老板,您说这画是‘揭二层’?”
“‘揭二层’?什么意思?”项发财闻言有些疑惑的问道。
“‘揭二层’其实就是一种作伪的方法……”楚琛把‘揭二层’的意思,给大家解释了一遍。
“不是吧,一幅画还能揭成两幅画。这得多高超的技艺才能够办得到?”听了楚琛的解释,吴可等人脸上都露出了相当震惊的表情。
楚琛说道:“‘揭二层’当然不容易。作伪者需要经过揭裱、修补、全色等相当繁复的步骤才能制作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来……”
一般来说,想要“揭二层”。需要的步骤很像是古书画修复中的“揭旧”,必须先观察旧书画的破损程度、时代特征等,而后经过挑刮污点、方裁画心、洗污、揭、修补、全色等工序。
挑刮污点、方裁画心,是先将画面上的尘土、霉点、黑点或者水痕等一些轻浮于表面的污渍用刀尖轻轻挑起、刮去。一般使用刀口锋利的角刀或马蹄刀,操作时需非常谨慎,施力既轻又匀,沿污点口边缘逐渐地刮净。然后,裁去残旧的四周,把画心边缘裁齐。
之后是清洗。此时一般用开水。因为如果是年代较近的书画,用冷水可能出现跑墨的现象。但对古画来说,它的颜色不会轻易被水冲刷、掉落。
由于宣纸和墨的粘牢度都非常强,所以首先要用开水将纸泡透,再将宣纸中的浆糊泡开。用开水泡过后,再在画心上面附一层塑料膜,再浇开水,四周用毛巾展开压好,过几天浇一次。
夏天。浇水的时间间隙会长一些,但要防止书画发霉。据曾深谙“揭二层”的装裱师说,修一些旧画,有时要泡个半个月。但它的颜色是不会脱落的。
清洗过后,就是“揭二层”的重点步骤了。
“揭”是指揭去原裱件的覆背纸和画心托纸。平时揭旧,是将书画泡水后一点一点地搓掉覆背纸和画心托纸。几乎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地揭。但揭二层必须要整张揭。揭层越多,笔墨越淡。
“补”在古书画修复中是将古迹的残缺处配补上适宜的材料。但在“揭二层”中却是对第二层伪作进行笔墨的大修大补。
这一步相当的重要,书法作品能够以假乱真。都是靠的这一步,作伪者先要选用与原作字画纸张的纹理、颜色最接近的纸张;其次要对墨色浓淡有充分的把握,尤其是一些枯笔更要牢记,以确保修补的艺术效果与原来不差分毫。
如在修古书画时,虽是填色,但此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只图快,往往会造成修补完的古画有一深一浅的色块,而回淡很难弄,也最影响画作效果。
另外,古旧书画的纸还需做旧,这样才能在对光时,使两张书画的反光度基本一样。作伪者一般用马蹄刀将补洞边沿处的纸修成一个斜角,或把纸可以刮得更薄,把后补的纸边缘也是修成斜角或刮薄,粘合后修补的漏洞在背光时就基本看不出来了。
“全”就是为古旧书画的残损、失色、走笔处补色、接笔,是对前面各道工序的综合检验,也是揭裱水平的集中体现。
因为每幅书画乃至局部随着岁月时间的推移; 都会有深浅气韵的变化,甚至细小处会有多种颜色因素在里面; 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因此,补全需要控制颜色的深浅,连水分都要注意,
还有,在全色一环中既要考虑书画的整体又要注意局部。如果过分注意局部的颜色; 全色后会出现明显的色块,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统一性。如果只做大面积的单一色全色; 全色部分会显得比其他部分呆板; 也影响画面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古书画修复者和作伪者用同样的办法,就是把整体部分的底色一般做三到四层; 而局部颜色则做更多层; 少则四五层,多则**十层。因此; 即使是一平方尺大小的书画也要调上数十遍颜色,而每一块全色的色差都应有所不同。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在修复中如遇到画意缺损就需要接笔;这就要相当熟悉原作者的笔意特点和风格 进行接笔补全,另外,“揭二层”伪作还需要“补气”。对于人物的线条、山石、树木等不是简单的添上墨或颜色; 而是将画意的气韵连接起来。
经过揭裱、修补、全色等二十几道工序; 一幅原来面貌全非、残破不堪的书画就会变得完整、和谐、牢固,这虽然更利于古旧书画的保存,但是此法也成为“揭二层”者的秘籍。
所以说。想要“揭二层”做的好,除了要有相当的技艺。作品的挑选也非常重要,因此。晚清‘海派’画家之中,喜欢用浓墨重彩的,就入了那些作伪者的视野。
除了眼前这幅画的作者虚谷之外,另外还有吴昌硕的作品一般很容易被“揭二层”,因为其喜用浓墨重笔,所以只要能揭二层下来,伪作一定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
还有赵之谦长于书法,线条把握精到,富有金石气的笔法勾勒画面。粗放厚重而妙趣横生。同时,他还喜欢用生纸作画,颜色也相当浓重艳丽。此类书画虽不易模仿,但让作伪者有揭二层的可趁之机。
听了楚琛详细的解释,项发财显得相当惊讶,说道:“我去,这么繁复的步骤,也亏的那些人做的出来的,我觉得创作一幅画也没有这么困难吧?”
“确实不容易。”楚琛说道:“就像这幅画。除了拥有娴熟高超的揭画技艺之外,还得拥有相当高超的绘画技巧,一般的画家很难将虚谷在这幅画中展现的意境刻画的出来。”
“民国时期,作假盛行多与‘揭二层’有关系。很多重宣做得非常精细,从外表看是很薄的一张,但接触水之后才会发现原来是两张。用“揭二层”复制古旧字画对揭裱水平的要求很高。因为如果稍有懈怠。便会弄巧成拙,不但所揭之书画神采全无。就连原迹也可能毁于一旦,那就得不偿失了。”
项发财闻言有些不可思议:“既然他的画技和揭裱水平都这么高超。那干嘛还作伪,直接自己画不就行了,或者凭借他的揭裱水平,完全可以混口饭吃嘛。”
“你这不是废话嘛!”段学峰笑道:“又不是所有画家都有虚谷那样的名气,到了现在,同等名气的画家就更少了。再加上一些人空有技艺,没有相应的人品,为了钱做这种事情有什么奇怪的?”
“这到也是。”项发财点了点头,做为生意人以及曾经的穷人,他知道人一但受了利益的驱使,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不然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罪犯了。
“嗯哼!”
这时,老常轻咳了一声,等大家都看向了自己,他才开口道:“楚老板,我没有对刘老不敬的意思,就算这画是‘揭二层’,那您怎么判断我这幅是‘混子’呢?”
“老话说的好,空口无凭。我认为它是‘混子’也是有依据的。”
楚琛解释道:“老常,想必您也知道,掦二层的时候,作伪者总会出现各种问题,那就需要修补之后才能让两张书画达到几乎两张完全相同的感觉,如在跑墨、缺洞方面的修补以及处理第二层揭后出现的浮毛等等。”
“一旦跑墨,不管是伪作还是原本,都算是一劫,很难修复。补漏和处理浮毛较为容易,补漏不用赘述,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处理浮毛是在第二层揭纸半干时,将其反铺在桌上或者玻璃上再刷实,就完全平坦了。”
“我承认,这幅画在这方面做的相当出色,但在修补方面做的并不到位,比如说这几处地方,就达不到虚谷的水平,并且用笔等方面也很别扭,这一点,对照这几处地方,想必大家应该能够看的出来……”
说话间,他把这幅画的一些破绽一一指了出来,看得老常一脸的颓然。
这时,项发财开口问道:“楚老师,这画技可以培养,但钤印怎么处理?”
“印泥很难渗透到第二层,如对原作进行浸泡压平后,印章在第二层虽隐约有现但颜色浅淡,几乎辨不清阴文,这一点确实是“揭二层”的先天不足。因此,就需要仿制印章。”
楚琛点头道:“这种事情在以前算是个难题,不过现在有高科技,作伪者几乎可以原样做出印章来。另外,旧字画用的是老的印泥,因为才百多年的时间,现在也还可以找到。所以,印章也就不再成为‘揭二层’的瓶颈。”
看到项发财连连点头表示了解,站在一旁的老常就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了想,说道:“这揭二层虽然是一种作伪方法,不过揭出来的画不能否认是原作者画的吧?”
老常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无非是说,就算他的这幅画是揭二层,但同样出自虚谷的笔下,价值也不低。
项发财嘿嘿一笑,不过笑容中带着鄙夷:“老常,如果你这幅画是第一层,那你这么说我也不反对,但你这画可是第二层,而且还是经过修补的,能和虚谷的亲笔画比吗?至多也就算是一幅半成品吧!”
老常张了张嘴,想辩解却找不到相应的理由。如果没有修补过,那在这个时候,他还能理直气壮的说,这幅画就算没有真迹的价格,那也相差无几,但没办法,谁叫他这幅“揭二层”先天不足呢?
这时,项发财看了看时间,已经快要十一点了,他有些平耐烦的说道:“老常,虽说你这幅画确实也有价值,但这种东西,我是不会要的。你还有没有好东西,有的话就拿出来,我们还有事情,没空在这里耗着。”
老常听了项发财所言,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楚琛能够看出这幅画是“揭二层”,原先的那位下家可看不出来,但项发财如果硬要这幅画他也拒绝不了,现在项发财既然不要,那正中他的下怀。
但接下来,老常又开始苦恼了,他这里已经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补偿给项发财,这可怎么办?
思来想去,老常只能说道:“项总,我这实在没什么好东西了,如果您不信的话,我可以带您去我的收藏室。”
“那就看看吧!”
项发财听了这话,马上就大手一挥,先前这两件东西的结果,让他觉得老常的眼力实在不咋滴,说不定老常剩下的东西中有什么看漏了眼的,正好能够让火眼金睛的楚琛帮忙找出来。当然,就算没有,他也不会就这么放过老常。
“这胖子动作到是挺快的。”
楚琛暗自嘀咕了一句,他原本是想让项发财把这幅画收下来,然后买下来让刘老看看,但项发财的回应非常的迅速,让他连使眼色的机会都没有。既然如此,他也只能等会有机会再说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五章 柳暗花明

众人跟着老常走进了他的收藏室,只见,偌大收藏室里面,就零零散散的还剩下几样东西,有些桌椅更是缺胳膊断腿,虽然看起来年份比较久了,但就凭桌椅的损坏程度,以及所用的材质,就知道屋子里的这些家具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
项发财看了看四周,就撇了撇嘴,问道:“老常,你这就这些破烂了?”
老常讪讪一笑道:“就这些了,要不您几位先随便看看,具体的等一会再说?”
“行了,行了,那就选看看吧。”项发财挥了挥手,接着就示意了一下,让大家自由行动。
楚琛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博古架上已经空荡荡了,其它的一些家具之类的大件,他也没什么兴趣,当他看到架子旁边有两个箱子,心神微微一动,就带着吴可径直走了过去。
箱子一个是纸箱一个是木箱,楚琛打开那只木箱,里面居然是一箱子的铜墨盒,他估算了一下,上下几层算起来,至少应该有五六十块,光是制作材料,都是好份量,难怪要用木箱子装着。
吴可拿起其中一只墨盒,看了看,说道:“这铜制的墨盒还真不多见呢,而且盒盖上面的翠竹纹看起来很有味道,应该是名家制作的吧?”
楚琛接过墨盒一看,说道:“是陈师曾的创作的画,也算是名家之作,很不错的一件东西。”
吴可闻言有些欢喜的说道:“既然是名家所作,这只墨盒应该挺值钱的吧?”
楚琛微微一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