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576部分

鉴宝人生-第576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上面两个原因,楚琛如果和老前辈一起鉴定。都是他先看,结果也是他先说,免得老前辈们说错了,他不方便改口。
另外,有些专家做鉴定的时候还会彼此帮忙掩护。比如说,有位专家,他拥有很高的名气,但他只会研究不会鉴定实物,而另外一位专家在实战鉴定中所向披靡,却因为名气的原因,别人不喜欢找他鉴定,于是两人就搭档鉴定,各取所需。
最后一个规则其实和刚才说的人性有关,那就是鉴定结果一定要让客户满意。只要仿得不太离谱,全都“看老”,自己省心省力,买方卖方皆大欢喜。
所以说,古玩鉴定需要专家,但不能依赖,更不能盲目偏信,不然就有可能会因此而吃亏,甚至吃大亏。
其实,楚琛虽然对这种事情没有深说,从小耳濡目染的吴可多少也能猜的到,她呵呵一笑道:“这世上啊,就是真君子少,伪君子多,这些人也只有吃了大亏才能让他们长记性。”
说到这,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笑眯眯的说道:“阿琛,你之前为什么看都没看就说要把那箱子铜墨盒都买下来?不会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吧?”
这种关系到异能的事情,楚琛不能照实说出来,就说道:“这有什么秘密,我只是觉得铜墨盒现在的价格,并不能体现它真实的价值,就准备买下来收藏喽。”
吴可对楚琛的这番话很赞同,她问道:“那能涨多少?”
楚琛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几年后,像刚才那个陈师曾参与制作的铜墨盒,应该能值五六万吧。”
“不是吧,能涨这么多?”吴可相当的惊讶,一只铜墨盒价值五六万,这五六十只铜墨盒少说也得值一百万吧,而买下这些铜墨盒,花的钱不过才十万而已,这赚钱速度,实在太惊人了。
“具体能不能涨这么多,我也不能确定,不过我这么认为也是有依据的。”
楚琛笑着解释道:“首先一点,现在虽然收藏铜墨盒的人也多了起来,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这一点从铜墨盒的市场价格就能看得出来。也就是说整个收藏界,对铜墨盒都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铜墨盒的收藏地位与其具有的艺术、历史附加值极不相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古玩只有经过了研究、宣传、流通、拍卖、炒作,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铜墨盒离这个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听到这里,吴可就说道:“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等有人开始注意到的铜墨盒的收藏价值了,那铜墨盒的价值就开始水涨船高了。可是,你怎么就肯定,几年后就有人开始注意到铜墨盒的价值呢?”
楚琛微微一笑:“古玩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许多人特别是有钱的老板都开始涉足这一行,好东西早晚有一天会被买光的,那市场上原先并不被大家看好的品种就会进入大家的视野。所以我认为,像铜墨盒这样做工精致的文房用品,肯定会深受大家的欢迎……”
铜墨盒由于是文房用品,在出现之后,就深得当时的文人甚至是名人的喜爱,他们得到一只精美的铜墨盒,往往要在上面题诗画画,然后请工匠把诗画刻下来。有的文人还把自己的作品刻在铜墨盒上,广赠亲朋好友。
清末民初之时,墨盒更是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把玩的物件,当时把获得一方精美墨盒视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
由于铜墨盒小,在上面作画写字必须十分细致认真,所以,铜墨盒上的作品通常都是作者的精品和力作,而且由于金属不易损坏,这就是长久保存的基础。
正是因为可以长久保存的特点,铜墨盒就成了庆贺寿诞、喜结良缘、学有所成、等重大纪事的馈赠礼物和纪念品。
如“某某雅玩”、“某某雅正”、“某某成立纪念”等等,因此刻铜墨盒成为我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它与许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都有关系。
这也让铜墨盒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铜墨盒盛行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写字的人都要用它,人因物用,物因人贵,一些遗留下来的墨盒可以发掘出许多故事,这也增加了铜墨盒的收藏价值。
“诸如此类,铜墨盒还有许多值得收藏的原因,所以我认为,要不了多久,铜墨盒的价格肯定会体现它应有的价值。”
楚琛接着说道:“当然,就像古玩有好有坏一样,铜墨盒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刻画精细的铜墨盒,都值得收藏,刻画粗陋的,可以放弃。但要注意弄清什么是粗陋,比如说齐白石的画,寥寥几笔,看起来好像很粗,其实精妙无比。”
“另外,还要看铜墨盒的材料质量。高质量的铜墨盒,铜质精纯,虽经百年,光泽不减,即使用高倍放大镜观看,也看不到砂眼和杂质。著名人物用的多数都是这种。一般平民百姓用的,质量就差多了,基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接下来,楚琛又讲了一些收藏铜墨盒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两人在饭店的门口下了车,他刚好把这些都给吴可说了一遍。
项发财车停的早,他正好听了个尾声,就笑呵呵的说道:“楚老师,既然您这次买了这么多铜墨盒,能否拿几个给我讲解一下,?”
楚琛笑着点头道:“这没问题。”
项发财高兴的说道:“那咱们先吃饭,这事等吃过饭到您的店里再说。”
“行……”
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大家就驱车前往楚琛的古玩店。
当楚琛和段学峰一起扛着那箱铜墨盒到了店里时,发现元弘建今天也在店里,此时,他和吴叔等人可能也刚刚吃过午饭,正在喝茶聊着天。
热情的打过招呼,元弘建就笑着问道:“楚老师,您这一箱子是什么东西啊?”
“一箱铜墨盒。”
“铜墨盒?”大家听了楚琛的回答,都觉得有些奇怪,怎么楚琛突然想起收藏铜墨盒了?
楚琛看到大家奇怪的神色,就笑道:“我也是正好遇到,再加上觉得铜墨盒升值的空间不错,就全都买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七章 白石款铜墨盒

楚琛把箱子打了开来,说道:“一箱铜墨盒。”
“铜墨盒?”大家听了楚琛的回答,都觉得有些奇怪,怎么楚琛突然想起收藏铜墨盒了?
楚琛看到大家奇怪的神色,就笑道:“我也是正好遇到,再加上觉得铜墨盒升值的空间不错,就全都买下来了。”
“哎!”元弘建听了这话,双手一拍,表情显得有些兴奋,说道:“这铜墨盒我以前也了解过一点,据说许多名人都用过,不过因为大家都不太在乎这东西,我从来都没买下来收藏的想法。既然楚老师您这么说,那今后我可得注意一下才行,不然错失了发财的机会,那就后悔莫及了。”
楚琛摆了摆手,笑道:“这事只是我的猜测,可不能做准,到时你亏了可别怨我啊!”
元弘建哈哈一笑道:“楚老师,就算亏了我也不会怨您,再说了,就凭现在的古玩行情,无非是赚的多赚的少而已,亏肯定不会亏的,而且这东西便宜啊,买一件青花瓷的钱可以买上好几件,我觉得肯定不会吃亏,还说不定有什么惊喜呢。”
项发财了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趁现在没人买便宜的时候就多买几件。不过,这鉴定方面的学问,还要麻烦楚老师帮忙讲解一番了。”
“可以……”楚琛笑着点了点头,接着就把刚才对吴可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又给大家介绍了一遍。
元弘建听的津津有味,到最后,他竖起大拇指道:“楚老师。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有了底。等会儿我就去市场上看看。”
楚琛闻言连忙说道:“元老,您还是先研究一段时间再说吧。这铜墨盒虽然赝品不多,可并不是没有。”
元弘建听了这话,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是几百几千块的东西,还能有假?”
吴叔笑道:“只要能够赚钱的东西,有什么不能仿的,而且正因为大家都觉得铜墨盒没有赝品,才更容易上当受骗。”
楚琛接过话道:“是啊,现在铜墨盒的造假手段虽然不多,但也有三种。一是当代的仿品,这种器物很好识别,只要多看老物件就能看的出来。另外就是后加刻,方法是在老铜墨盒上加刻新的文字或图画。”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铜墨盒,有一部分素面无工。作伪者就选用这种铜墨盒进行造假。他们在铜墨盒素面上加刻文字或图画。购买者在进行鉴定的时候往往会被铜墨盒六个平面的包浆所迷惑,因而上当。这种作伪方法,一般只要认真看刻工,现在的仿刻者不可能达到过去刻制的水平”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后假刻。后假刻就是在老铜墨盒上用现代腐蚀工艺伪造刻工。先选择旧的素面铜墨盒。然后用电脑技术,将要仿制的内容印写在铜墨盒上,最后用化学腐蚀的方法伪造刻工。种赝品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稍不注意。就要上当受骗。”
吴可问道:“那怎么防范呢?”
楚琛回道:“还是看刻工,过去的刻铜墨盒有明显的刀痕,刻沟内深浅不一。行刀处较深,收刀处较浅。用放大镜看,还能看到两刀的接合处有明显的交错痕迹。现代腐蚀工艺造成的刻沟行笔处和收笔处深浅一致。刻沟直下,有如悬崖,笔画间无接刀痕,刻沟底部不平整,有腐蚀不一致而造成的凹凸不平的现象。”
项发财听了楚琛的介绍,说道:“现在科技水平高了,但作伪方法也厉害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元弘建摇头一叹:“哎!谁说不是呢,我从入行到现在,都打了无数次眼了,就我买的那些赝品和真品一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我那伴都整天埋怨我,让我别再买古玩了,不然哪天她一不高兴就不让我回家。”
吴叔听了就笑道:“那你还经常买东西,不怕你老伴真把你关门外啊?”
元弘建哈哈一笑道:“没办法,咱玩古玩已经上了瘾,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虽说我不至于像别人那样,痴迷的连家都不顾,但让我放弃肯定办不到。我有时都在想,等我去世的时候,会不会就给后辈留下一堆古玩。”
“那好啊,给后辈留了一座金山嘛。”
楚琛笑呵呵的说道:“不过,我觉得咱过日子,最主要还是要舒服,这古玩嘛,只不过是一种兴趣爱好,如果把家里的金钱都投入到这行去,从而降低了生活品质,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像其他的兴趣爱好一样,收藏也有瘾,有了瘾便难戒。有些收藏家本来穷的叮当响,还要买,买了又不想卖,你纵有座金山又怎么样,也会挖空的。在这个行道里,亿万富豪也是穷光蛋,有多少钱都不够的,更别说没钱的藏家了。
特别是这些年不光是盗墓猖獗,胜过以往任何朝代,而且,越来越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又有不少的古墓和地下沉积物被掘出,光因为这两种原因出土的藏品,都数不胜数,如果只进不出,那就算金山银山,自己也只能天天过苦日子。
所以说,别说是现在,就算是楚琛没得到异能之前,他的收藏理念也是以保证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前提,从不盲目。唯一一次盲目买了那件唐三彩,还打了一次眼,把他之前赔的钱都亏空了,如果不是他运气好得了异能,估计现在都还在为买房而奋斗着呢。
闲聊了几句,大家就把目光转到眼前这些铜墨盒上面,准备把铜墨盒从箱里拿出来,好好的欣赏一下。
“咦!这是真的假的?”
大家一边看一边探讨,上面几层铜黑盒都拿了出来,这时。老五拿起放在最底下的一只铜墨盒,当他看到墨盒上面的图案时。他脸上顿时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是一件民国期间制作的铜墨盒,材质为白铜。包浆特别厚实,上面刻的是 “石榴”图案。不言而喻,这个题材取“多子多福”之意。
图案上方刻一只石榴的底部,下方刻一只石榴的侧面,成熟的颗颗石榴籽已裂出,弯曲的树枝和错落有致的叶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落款为“白石老人”,这字正是白石先生的手写体,下钤刻“白石”方印。精妙入微。
看到墨盒的全貌,项发财也不禁惊呼了一声:“齐白石款的铜墨盒?齐白石难道也会刻铜墨盒,这好像没听说过吧?”
吴叔说道:“齐白石当然不会亲手刻铜墨盒,不过和刚才看到的陈师曾款的铜墨盒一样,齐白石也在铜墨盒上写过书、作过画。”
其实,像齐白石这样的文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到也并非完全为了生计,主要还是出于兴趣和爱好。
而且,这种事情渐渐地也发展成为了一种时尚。民国时稍有笔墨的官僚、绅士。都爱在铜墨盒上写写画画,然后作为礼品赠人,一来笼络感情,另外也可附庸风雅。
听了吴叔的解释。项发财恍然的同时,眼中也放出光来:“那就算不是齐白石亲自操刀,这件墨盒价值应该也不低吧?”
吴叔点头道:“如果是真品。当然不低了。”
正当项发财催促赶快鉴定时,周文平又轻咦了一声:“咦!这只墨盒怎么也是齐白石的款识。”
大家闻方一怔。连忙看了过去,盒盖上面的刻的是《雏鸡图》。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却画出了小鸡的姿态以及神韵,看上去活泼可爱。一看就知道,没有深厚的画工肯定画不出这样的传神的画面。
看到又是一件齐白石款的铜墨盒,大家惊讶之余,连忙向箱子里剩下的铜墨盒看了过去,结果更让他们觉得震惊的是,剩下的这些铜墨盒虽然上面刻的图案都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齐白石的款识和钤印。
“真的假的!”老五喃喃的问道。
吴叔精神一振,说道:“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嘛!”
“对对对!是真是假,鉴定过后就知道了……”
留有齐白石款识的铜墨盒一共有八块,人手一块都有剩余,于是大家一一把墨盒拿到手中鉴赏起来,当然,像全发财等人都有自知之明,就算觉得自己手中的是真品,他们也都以楚琛的结果为准。
铜墨盒还是很好鉴定的,很快,楚琛就拿到了最后一件,他仔细看了一遍,接着就朝大家点了点头:“是真品。”
听了这个意料中的答案,大家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的同时,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可是整整八块齐白石亲手画稿的铜墨盒,如果都是画卷的话,价值至少也得上千万,但就算只是铜墨盒,价值也不小,肯定不是十万块钱就能买下来的。
恭喜楚琛又捡了漏,吴叔就有些奇怪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