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15部分

鉴宝人生-第615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饰以材质来说,应该算是石制,但其打磨细致光润,考虑到古人以玉为“石之美者”,并无现代地质学上的严格分类,因而说它们是玉饰更为贴切一些。
其中让楚琛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件深灰色的人面形玉饰,其器体扁平,呈椭圆形,人面为正视,外有阴线刻表示面部轮廓,圆圈形双目,鼻梁笔直,嘴以半球形凸起表示,无耳。
之所以楚琛觉得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件人面形玉饰和以前发现的一件大。溪文化人面形玉饰,除了在一些细节方面,其它都非常相像,有可能出于同一个人手中。而另外两件,虽然在表现上比这件要差上一些,但都不失神韵。
经过鉴定,楚琛认为从玉饰已有的表面和工艺特点来看,这组人面形玉饰确实是大。溪文化的真品。像这样的玉饰,本来就仅发现过一件,稀有性可见一斑,再加上制作都非常精致,价值方面也就不用多说了。
拍卖师看到没人上台鉴定,就落锤开始进行竞拍,而拍品的加价幅度也不再像下午那样只是几百几千,最低都得上万。当然,如果件件拍品都像这组玉饰那样,上万的加价幅度也是非常正常的。
拍卖师虽然对这组玉饰没有太多介绍,但多少还是提及其珍贵性,而且来黑市的,对古玩市场的行情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一时间出价的客人不少。
但到底是黑市上的东西,来历不用多说,因此大家加价幅度都不高,而且上了十万之后,参与竞价的客人就明显少了不少。
像这样的玉饰,楚琛和乔庆泰都很感兴趣,楚琛也出了价,但当他发现一位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一直在抬价,而且价格也过了他的心里底线,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最后拍到这组玉饰的却并不是这位中年男子,而是另一位大腹便便的老板。至于中年男子的身份,楚琛猜测应该是黑市请的托。这种情况,不要说黑市了,就算是正规的拍卖会都司空见惯。
而且,那位买家其实并不见得不知道中年男子是托,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毕竟黑市上的东西比起市场上的价格要低上很多,那位买家就算成交价比较高,东西放到市场上还能赚上一大笔钱。
接下来,又上了两件青铜器,这两件可不像下午那样,明显可以看出它们是出土没多久的文物。因为这两件青铜器的器形并不太稀有,最终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被同一位客人拍了下来。
紧接着又上来一件拍品,是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
此器直径足有近四十厘米,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端庄美观,线条转折流畅生动,釉汁凝润泛青,胎骨坚致细薄。
此盘呈五葵瓣形,里心微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外饰青花双线纹,盘心绘主题纹饰云龙纹,苍龙盘身,身体遒劲,其布局密而不乱,画工精湛,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
底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如此复杂之工艺正是体现皇权的独尊,彰显宫廷艺术之华贵,可谓巧夺天工。
但偏偏这只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盘心龙纹其中一爪子不是五爪而是六爪,这让绝大部分客人的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因为他们觉得就这种破绽显然不可能会出现在真品上。
而且,这些人也都不认为这会是当时的次品流散到了外面,因为当时这种瓷器都会其中处理并打碎,根本不可能流散到民间。
ps:  感谢“lhf2313”投的月票!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青铜禁


正因为现场的许多客人对这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有顾虑,再加上黑市的东西一贯都真真假假,因此,等拍卖师宣布开始竞拍时,回应者寥寥无几,最后被楚琛很轻松的以八万的价格拍了下来。
楚琛去刷卡付钱领回了拍品,等他坐回原位,乔庆泰就有些担忧的说道:“小楚,我承认这件东西看起来确实挺像是真品的,但你应该也知道,明早期官窑落选瓷器可是鲜有流散到民间的。”
乔庆泰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瓷都明清官窑,由官府出资并派员主持烧造,产品主要供给皇帝和皇室享用,或作皇家宗庙祭器以及皇帝的赏赐品,对质量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今天所见传世官窑瓷普遍质精艺重、完美无瑕。可是在这些精美传世品的背后,却是以大量残次品作为代价的。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明代官窑的上等进御瓷比例往往是“十中选一”,甚至“百不得一”。
落选瓷器除质量优劣不同外,其装饰方法和装饰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而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有双角五爪龙纹、黄彩釉以及书帝王年号款的瓷器,只供皇帝和皇室使用,严禁流散民间。
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明代前期。大约自洪武至嘉靖年间,瓷都御器厂落选瓷器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就地敲碎掩埋。不准出御厂大门。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完成朝廷烧选任务后多余的“全美之器”,因不准流入民间而被敲碎。
这一点。在当代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已经被证实了。
由此可以推断,明代前期官窑瓷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流行,且由于明前期实行严格的匠籍制,官窑样式也不大可能在民窑中仿造。
所以流传至今的这个时期的官窑瓷,除史载洪武初年出口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和永乐、宣德为郑和下西洋而生产的具有西域风格的青花瓷以及皇帝的赏赐用瓷外,现在社会上所见大多是宫中流散出来的入选进御瓷。
而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显然不可能在这些瓷器之中。
其实,如果楚琛购买之前。鉴定所用的时间能够多一些,乔庆泰到不觉得担心,但除了刚才的鉴定时间不过两三分钟之外,还不准用放大镜等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乔庆泰就不禁担心楚琛会不会看错了。
楚琛边把装有大盘的盒子打开,边笑着说道:“明代早期确实很少有落选的瓷器流散到民间,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以对此管理最严厉的明代正统时期为例,据《明史》记载。正统初御器厂曾一度停烧,正统三年出榜‘禁烧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
“由此不难推断。正统三年以前官窑停烧期间,一定有不少人私造前朝宣德窑青花作为商品出售,而宣德官窑青花样式必然有部分从御厂中流散出来。如果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也就没有必要无的放矢地下这么一条禁令了。”
“而且,自古以来。为了金钱挺而险的人可不少,因此。明早期的落选瓷器流散到民间也是存在的,这在以往并不是没有发现。”
乔庆泰听了楚琛所言,点头表示认可,但因为鉴定时间的关系,他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担心。
楚琛也明白乔庆泰的想法,他一边用放大镜观察着瓷器,一边笑道:“乔老,其实我对于宣德青花瓷还是有些心得的,之前虽然观察的时间短,但我认为真品的可能性至少在八成以上,现在嘛,我完全可以肯定这是件真品。”
“哦!”
乔庆泰闻言兴趣大增,等楚琛把东西放回去之后,他连忙仔细观察起来,过了将近十多分钟,他长舒一口气,把东西放回盒中,笑着说道:“小楚,行啊,被你捡了漏了,所以说,知识就是金钱啊!”
楚琛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谦虚的表示过奖了。
别看这是一件次品,其实价值并不比完美品便宜多少,而且在某些人眼里价值可能会更高。
这一是因为这只青花大盘除了那只龙爪画错了之外,其它方面都可谓是宫廷艺术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宣德次品瓷器流散到民间寥寥无几,有道是物以稀为贵,凭这两点,这件青花大盘的价值就低不了。
不过,对楚琛来说,他关心的只是这件东西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于市场价值则因为没有转让的打算,他并不怎么在意。
东西一件一件出现,期间,楚琛和乔庆泰也都竞拍到了几件他们中意的拍品。
当拍卖会接近尾声时,就见工作人员抬出了一张小几案一样的青铜器,这件器物远远的看上去,表面的纹饰就异常的精美,如果是真品的话,光凭这就可以认定它是件国宝。
而当此物出现时,乔庆泰就猛得坐直了身体,紧紧盯着这件器物,嘴里喃喃的说道:“对,就是它!就是这件青铜禁!”
见乔庆泰有些失态,楚琛连忙提醒了他一声,免得因此出现什么差错。
乔庆泰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他眼睛还是死死的盯着这件青铜器,好像生怕它一眨眼就消失了一样。
对于乔庆泰的表现,楚琛觉得挺正常的,这是因为青铜禁这种东西实在太稀有了。
所谓“禁”,实际是几案,在祭祀或宴享宾朋时作为承放酒尊的器座。它是周代独特的器物。
据《仪礼。士冠礼》说:所以名之为禁。其义在于戒酒。既用于饮酒,又提示戒酒。有些象现代纸烟盒上的广告“吸烟有害健康”。可见,“禁”的名称与安定周代社会的要求有关。
青铜禁至2002年时。一共才发现过六件,其中四件为西周初年器,均为有民国三大盗宝枭雄的党玉琨盗掘所得。其中一件现藏于米国,另一件虽然藏于国内的博物馆,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这件青铜禁被砸成几十块碎块,为修复器。
另外两件,一件于党玉琨盗掘过程中损坏被丢弃从此下落不明,另一件被党玉琨连同其他多件文物所埋藏。至今杳无音信。
剩下的两件青铜器,分别为春秋晚期器和战国器,都是考古所得。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明白乔庆泰为何会这么失态了。
其实,不光是乔庆泰,现场许多人看到这件青铜禁时,脸上都露出了惊叹的神色。等拍卖师提示有意思的客人,可以上前观察时,大家都争先恐后跑了过去。要不是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非得出乱子不可。
因为观察的时间有限,很快就轮到了楚琛和乔庆泰,两人抓紧时间。把这件青铜禁观察了一番,最后基本判断出,此物应该是一件楚国制作的青铜器。而且还是春秋至战国时期,楚国青铜文化巅峰时期的作品。而这一点也使得这件青铜禁更加的珍贵。
我国的青铜时代大约经历了1500多年,其间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在商朝时期,以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留下的青铜器为代表,工艺主要为合范铸造。
另一个在春秋战国之际,以楚国青铜器为代表,这时新的铸造工艺体系出现,打破了单一方法铸造青铜器的状况。由此,我国的青铜文化臻于更辉煌灿烂的境界。
楚国青铜器以富丽繁密为特点,具体地讲,就是在青铜器皿上铸造立体动物形象,和镂空的装饰以及细密的花纹。楚国青铜器的工艺体系,则既保持合范铸造,又发展了失蜡、铸镶、分铸、镶嵌、焊接等方法。
而与楚人审美趣味关系紧密,又能够将富丽繁密的美学样式表现到极致,则主要是失蜡铸造工艺。
春秋战国之际,用失蜡工艺铸造的青铜器,迄今只见楚地出土,它意味着,公元前7世纪至前5世纪,失蜡铸造技术只在长江中游流传。而眼前这件青铜禁就是失蜡铸造技术的典范。
只见,此件青铜禁平面如一张小条几,高矮如一张小炕桌,四侧用多层透雕蟠虺纹环绕,蟠虺纹三层内外套接、重叠,构成细密繁复、穿插掩映的视觉效果。
纵观整器,此物可谓瑰丽庄重,装饰玲珑剔透而全局井然有序,宏大的器形与扑朔迷离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令观者目眩神骇,恍若梦境。
恋恋不舍的回到坐位,乔庆泰就截铁斩钉的对楚琛说道:“小楚啊,咱们无论如何要把这件青铜禁给拍下来,不然落到别人手里,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对咱们国家的文物界来说,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
楚琛郑重的说道:“乔老,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这件国宝落在别人手里的!”
乔庆泰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就和楚琛低声商量着拍卖时所用的策略。毕竟这里是黑市拍卖会,鱼龙混杂,比起正规的拍卖会更加的讲究竞价上的策略。
再加上这里空间比较宽敞,众人相互间基本上也都能看得到各自的表情。这也使得出价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才行,不然很可能情绪上一个不注意,就让对方察觉到你的底线,从而吃了大亏。


第一千零三十章 任务完成


现场并不光是楚琛和乔庆泰在那商量竞价上的策略,那些对这件青铜禁有兴趣,而且觉得自己实力强大,有机会竞拍成功的买家,也都在和自己的同伴,或者自己请的鉴定专家在低声商量。
“底价十万。”
拍卖师看到大家都坐回了原位,便开始了拍卖。不过,现场却一片沉默,等了好几分钟,都没有一个人跟着出价。
见此情形,拍卖师却并没有觉得奇怪,因为这在珍贵拍品的过程中还是比较长常的,就好像枪打出头鸟一样,所有对这件青铜禁有兴趣的人,都不想做那只出头鸟。
对于这种情况,拍卖师也有准备,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在左前方的位置稍稍停顿了一下。
“五十万!”马上,就见一位五十多岁,脸庞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幅黑框玳瑁眼镜,仪表整洁,看起来好像一位老学者模样的人,就举牌报了价。
其实,这位老学者先前就有些活跃,再加上一直都没拍下什么东西,大家都知道他应该是托。但此时的情况就好像是剑拔弩张的战场,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战场上的寂静,随即一颗颗子弹就喷涌而出,瞬间就让把拍品的价格抬高了十倍,达到五百万之多。
“好!这边的老板出价六百万!”拍卖师又是道了一声,声音之中洋溢着一丝激动的情绪。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六百万,好像就是一个集结的号令。让那些刚才养精蓄锐的老板们,开始坐直了身体。目光也开始变得炯炯有神起来,其中有些等不及的,也开始报起了价,而且一出手就整整增加了两百万之多。
“八百万!”
听到这个报价,乔庆泰表情也有些紧张了,他用手肘碰了身边的楚琛,问道:
“小楚,咱们是不是要出价了。”
“先等等再说。”楚琛微微一笑,给了乔庆泰一个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