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鉴宝人生 >

第635部分

鉴宝人生-第635部分

小说: 鉴宝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总,恭喜啦!”
“老田,有没有出手的想法?钱或者物随便你选……”
对楚琛的结论。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于是,一时间,大家纷纷对田兴伟表示祝贺,有些人甚至都开始打上这件玉壶春瓶的主意了。不过。对于田兴伟而言,这么稀有的器物,他当然想自己收藏下来。至于金钱,对现在的他而言。已经不是摆在第一要位的事情了。
楚琛给大家讲解的时候,又有几位与会都也到了场。
见来的人差不多了。时间也快到达约定的时间,王如洋就表示让鲁传雄也开始鉴定,大家也都同意。
就这样,楚琛和鲁传雄一边鉴定,与会者一边在旁边秩序井然的各抒己见,随后又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使得整个场面既热闹,又不失交流会的目的,氛围相当的好。
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时间过的很快,没一会,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这时,楚琛正准备鉴定一件我国陶瓷美术大师王大凡制作的瓷板挂屏时,就听旁边的鲁传雄在叫他过去。
“楚老师,麻烦您过来看看这幅黄筌的作品呢?”
听了这话,大家的目光纷纷转了过去,只见鲁传雄现在鉴定的是一幅鹰擒图。
楚琛走了过去,问道:“鲁老,这幅画怎么了?”
鲁传雄说道:“你先看看再说,免得先入为主。”
“好的。”楚琛点了点头,就换了一幅手套,拿起工具看了过去。
此图是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描绘的是苍鹰搏兔的场景,画作下笔轻松利落,善用颜色,表现猛鹰羽毛的万态变化上得心应手,更添几分画面张力。
而且,作者勾勒谨细,毛羽洒然,鹰的形体生动而自然。鹰眼的神姿,尤为英发,显示着一种威猛之气。而狡兔奔跃也似飞,且侧眼圆瞪,惊恐之势跃然纸上,也显得猛鹰之势厉不可挡。
另外,此图还留有“蜀郡黄筌鹰擒图”的题识,还有几枚明清时期人物的收藏印。
黄筌为五代时西蜀画院宫廷画家,后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其早年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腾昌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
他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这种画法,一般称为“勾勒法”。黄筌的儿子居宝、居采、居实,都继承了这种画法,而形成了花鸟画中的所谓“黄体”。
像眼前这幅画作,作者下笔精准谨细,且其营造气氛更是了得,而且作画线条均细轻柔,同时注重色彩的渲染,不仅描绘出形态的毕肖,而且刻画出了苍鹰和惊兔的内在的生命力,可谓是“骨气丰满”。从这些特点来看,确实符合黄筌的画风。
过了好一会,楚琛抬起头来,说道:“鲁老,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是什么?”还没等楚琛把话说完,田兴伟就打断他的话,有些紧张的问了一句,没办法,谁叫这幅画是他花大价钱买的呢?
“我感觉少了一些富贵气息。”楚琛直接回道。
“对!”
鲁传雄对楚琛的话表示赞同,说道:“黄筌这个人从青年一直到晚年,都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用。他一直在画院供职。有出入宫廷之便,所看到的都是珍禽、瑞兽、名花、奇石一类的东西。”
“再加上。他的作品,大多数又是按照皇帝的意旨而作。所以。无论从作品的题材或是表现方法来说,都不能不受到宫廷贵族豪华奢侈生活的影响,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要求。因此,黄筌的绘画风格,一向以富丽工巧为特点。所谓‘黄家富贵’就是指的这一点。”
说到这里,他指着画作介绍道:“但是吧,这幅画工巧到是有了,富丽的话,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表现。但我感觉离黄筌的程度还是要差上一些的。”
这时,王如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有没有可能,画这幅作品的时候,黄筌还年轻,并还没受宫廷太大的影响?”
“这不可能。”
楚琛摇了摇头,见大家都看向了自己,他接着解释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幅作品使用的‘勾勒法’已经非常老道,肯定不是黄筌年轻时能够达到的水平。以这点来分析,就可以证明这不是黄筌的真迹。”
“哎!”
听到这里,田兴伟就长叹了一口气,苦着脸说道:“原本我还想能够捡个小漏。没想到最终自己却被别人捡了漏!”
王如洋拍了拍田兴伟的肩膀,说道:“老田,打眼这种事情太正常不过了。没必要太过纠结。不过,有一点我得说你一下。黄筌的作品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两幅。你买的时候,应该小心谨慎一些吧。”
黄筌的作品数量很多,仅《宣和画谱》所著录的作品,就有三百四十九件。但到了现在,就只有两幅作品比较可信,一件是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卷,另一件就是流传到国外去的《竹鹤图》。
另外,再加上黄筌的儿子黄居采的《山鹧棘雀图》轴,现在比较可信的“黄派”真迹就只有三件而已。由此也可见作品的珍贵,至于说想在上面捡漏的可能性肯定是微乎其微的。
田兴伟苦笑了一声:“还不是贪念作祟嘛!”
其实,如果在别的时候,他打了次眼到也没什么,但现在就有些丢人现眼了,特别是到目前为止,大家带来的东西,就只有他一件有问题,这更加让他郁闷。
“田总,您也不用这么沮丧,这幅作品虽然不是真迹,但也是可圈可点的。”
这时,鲁传雄开口道:“另外,凭我的经验判断,我觉得这应该也算是名家的仿作。”
“谁?难道是张大千?”田兴伟连忙问道。
“我说田总,你这样的心态可有些不对啦!”
“是啊,咱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老田你的好面子的性格哪个不知道?不就你是第一个拿出来有问题的东西的人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座的哪个没这么丢脸过?都是朋友,还介意这种事情,可有些不对啦!”
“就是,大家既然是朋友,没必要这样……”
一时间,许多人纷纷表示田兴伟太着像了,劝他放宽了心,不要在意一次的得失。田兴伟也马上反思自己的过错,向大家检讨自己的不是,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随后,鲁传雄就笑着说道:“清末民国那会,并不是只有张大千仿的好,另外可还有一位专门仿工笔古画的画家……”
这时,田兴伟双手一拍:“嗨!忘记还有刘伯年了!”
刘伯年是张大千的同乡,他在古代书画的复制、临摹上本领高超,丝毫不让张大千。他早年拜画家王个为师,学习吴昌硕的大写意花卉,后又广泛地学习宋元绘画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画路很宽,从宋人的工笔花鸟到清代华新罗的山水无一不能。
刘伯年作伪古画有主要几个特点,一是他虽然拜在师傅的门下,但他的画路更接近于张大千,对宋人作品揣摩的很透,无论是在线条还是在设色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对应性,惟妙惟肖。
二是他的做旧功夫非常高明,不论是纸上的包浆,还是纸绢的“旧气”都做得非常好,可称是天衣无缝。
最后,是他所临仿的对象多是选择工笔或小写意的花鸟、人物,没有大写意风格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工笔或是小写意的画绘制时间较长,工序较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如果摹仿者的水平高、心态稳,可较容易仿到与原作相近的程度。这是他的仿古作品能够让很多大鉴赏家“走眼”,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主要原因。
这里有个故事,民国时期,刘伯年臆造了一张《梨花鳜鱼图》,托名是宋代画家李延之的作品,这件作品生动、自然,没有亦步亦趋摹仿古人所产生的生硬、局促之感。
完成之后,这幅画先被人悄悄地弄到了京城,后由画商陆鲤庭卖给了沪市博物馆,沪市博物馆把它作为精品收入《画苑缀英》。
刘伯年看到画册后感到事态严重,就主动给有关部门写信,说明他造这张假画的情况,真相这才大白于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仿作水平之高。(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濠境来客

接下来,鲁传雄和楚琛分别为大家讲解了他们认为这幅画是刘伯年所作的理由。不过,期间也有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两人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就算平时帮人鉴定古玩,他俩也不会表现出一言堂的作风,更何况现在是交流会。
等鲁传雄和楚琛把那些不同的看法一一反驳,大家也都基本都认定这幅作品确实是刘伯年的仿作。
刘伯年的名气虽然不但,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也不高,但这幅作品还是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创作水平。因此,此画的价值虽然比不上真品,但也不至于让田兴伟血本无归,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解决了这件事情,楚琛就回到原位,不过正当他准备接着刚才的鉴定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服务员打开了,紧接着就走进了三位中年男子,而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楚琛有过两面之缘的唐乐天。
唐乐天一进来,就连连向大家抱拳作揖,为自己迟到表示歉意。
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买帐,迟到几分钟,那到没什么,现在交流会都过了一个多小时了你才来,这算什么?
田兴伟就用讽刺的语气说道:“唐总,你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了,派头也大了,这两年的交流会,你哪次是准时来的?你还讲不讲规矩了?”
田兴伟的这番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能够来参加交流会的,算上家里的藏品价值,哪个没有千万以上的身家?就算身份和地位比唐乐天高的也有两位。他们都次次准时前来,你唐乐天不知道有什么底气这么做?
作为成功人士。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傲气,唐乐天这样的行为。给了他们一种敷衍自己的感觉,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用热脸贴唐乐天的冷屁股?
而作为召集人的王如洋,心里的火气也不少,今天的交流会之所以改时间,其中也有唐乐天的关系在内,当时他还特意问了唐乐天,这个时间可不可以,唐乐天当时还一口答应。结果却晚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你说他能不气吗?
对于大家的不满,唐乐天也表示理解,但个中原因他又不方便多说,除了接着向大家道歉,诚恳的表示今天的费用由他来出之外,并发誓如果今后再这样迟到,大家可以把他除名。
有道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再加上唐乐天在大家以往的感观中还算不错。而且他这么说了,大家也就把今天这事暂时揭过去了,至于今后嘛,观其言听其行再说吧。
看到这事暂时过去了。唐乐天心里也松了口气,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在座的这些人。可都是身价不菲的成功人士,加起来的实力非常恐怖。如果被这些人厌恶,结果可是他不敢想象的。
如果不是这两年他被个人的事情搅的焦头烂额。这样的聚会他肯定会提前过来。但令他觉得非常无语的是,每次聚会那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找到他的头上来,如果不是巧合的因素太多,他都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针对他了。
唐乐天回过神来,马上把和他一起前来的这两位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原来这两人是唐乐天从濠镜来有客户,听唐乐天提起今天的交流会,就想过来见识一下,而且,他们也带古玩过来,想请专家帮忙鉴定一下。
王如洋他们举办的交流会,属于比较私人的性质,正因为这样,对大家带朋友过来也有所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次交流会只有固定几个名额,想要带朋友过来,必须事先跟组织人报备,如果名额满了,那就没办法了,下次请早说。
唐乐天带来的这两人事先就给王如洋报备过,大家见王如洋没说什么,也都对此不再关注。另外,大家也都很好奇,这两位濠镜人到底到来了什么样的宝贝。
接下来,楚琛和鲁传雄接着刚才的鉴定,而唐乐天则在一旁询问都有哪些东西鉴定过了,当他听说了田兴伟刚刚鉴定过的两件东西后,好奇之余,连忙请求田兴伟把东西给他欣赏一下。
虽说田兴伟刚才说的话不客气,但其实他和唐乐天并没什么矛盾,而且不但没什么矛盾,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可能有朋友要说了,既然如此,那田兴伟刚才还说得那么不客气干嘛?其实道理也简单,他这么一说,唐乐天道歉、解释一番也就过去了,如果没人站起来这么说,反而容易让人觉得误会,从而引起唐乐天不想看到的误解。
因此,田兴伟马上就把东西拿了出来,还把经过给唐乐天介绍了一下,说到最后,他就为唐乐天可惜道:“老唐,你今天真不应该迟到,跟你说,听两位专家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许多以前不懂的地方,都豁然开朗了!”
唐乐天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古玩,并不单单只为了投资,听了田兴伟这番话,他同样也觉得十分可惜,苦笑道:“我其实也想早点过来,只是……哎,不说了!”
田兴伟看到唐乐天苦闷的神色,就说道:“怎么,又是你家那位闹市了?”
“哎!一言难尽啊!”唐乐天长吁短叹的摇了摇头。
田兴伟说道:“老话说宁拆十座庙,也不拆一柱婚,但你们老是这样下去,肯定害人又害己,我劝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
唐乐天是土生土长的硖州人,他在燕省上的大学,也在燕省做了上门女婿,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那位相貌比较普通的妻子,就开始疑神疑鬼起来,这两年更是越来越离谱,狗血新闻中出现过的场景,唐乐天也没少遇到过。
因此,唐乐天才会时不时的回峡州,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和峡州的黑市老板这么熟悉的原因。
唐乐天吁叹了一声。说道:“这事现在说也不合适,过几天我找你喝酒再聊吧。”
“行……”
王如洋这个圈子基本都是书画爱好者。收藏瓷器的并不多,就算再加上他们带来的一些小玩意。交流会进行了两个小时,也基本都看完了。
于是,楚琛就准备休息一下,正好可以听听鲁传雄对作品的点评。但显然有人不准备让他休息,楚琛刚刚喝了几口茶,就见唐乐天带着他两位朋友,走了过来。
“楚老师,咱们又见面了。”唐乐天笑着和楚琛打了声招呼。
楚琛也笑着打了声招呼,寒暄了几句之后。他看到唐乐天两位朋友手上各拎着的一只体型比较大的锦盒,就笑着问道:“唐总,您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