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武金庸-神话武林 >

第265部分

仙武金庸-神话武林-第265部分

小说: 仙武金庸-神话武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雨之后,便是冬雪。
  两篇文章,做的花团锦簇,简直再现了秋冬时节的一切景象,召唤而来的雨雪交加在一起,见之生寒冷。
  偏偏就在这寒冷之中,那团火焰越烧越旺,似乎就要将整个空间都填满。
  其实此刻知秋一叶也不好受。
  这火焰并非真的三味真火,之所以越烧越旺,全靠他一口纯阳真气撑着。而现在他这口真气就快要提不上来了,浊气也顿生。
  知秋一叶只是一口纯阳真气,快要无以为继,顾炎武是真的就快要被烧焦了。那古怪的火焰已经包围了他,让他再无退路,秋雨和冬雪早已全都蒸发,了无痕迹。
  要说这顾炎武也是当真了得,临危不惧,烈火熊熊之下,挥毫作诗一首。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他竟自比那精卫鸟,要填平这片火海。
  精卫本是上古传说中炎帝的小女儿,也算是火焰神鸟的一种。它要填平东海,遥遥无期。要填平这浩瀚的火焰之海,却并非不可能。
  烈火熊熊之中,飞出一只精巧的鸟儿,它清扬的鸣叫着,然后吞灭火焰。
  观战台上,古传侠抚掌赞叹道:“好一首‘精卫’之诗!好才华,好魄力,好智慧。果真是儒门武者的风范。”
  儒门武者经纬天地,却好似并无什么格外擅长之手段,那便是因为他们擅长使用和搭配自身所学,在最恰当的时候,应用出来。
  遇到那些学艺不精的半吊子,儒门武者简直就可以将他们吊打到死。
  知秋一叶可不是只有半吊子,他是活了两世,经过古传侠精心调教的弟子,有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
  火海渐渐为精卫所填,他干脆果断的一咬牙,将那吐出的真火咬断。整个人凌空一个鹞子翻身,翻身入了云端。
  云端之上,知秋一叶挥手丢出许许多多金黄色的豆子,这些豆子落在地上,一个打滚便化作一个个身穿铠甲的勇士,手持着兵刃,前仆后继的朝着顾炎武杀去。
  “嘿!竟然还有撒豆成兵之术。”王阳明轻笑一声,意味莫名。
  古传侠摇摇头道:“癞皮狗心急了,所谓撒豆成兵,其实是远古时代,道门仙人培养的道兵,化作蚕豆踹在身上,便于携带。他用同样的法子,炼制了一些傀儡放在身上,此刻最多也只能起到一些拖延时间的作用。想要克敌制胜,却是差远了。”
  果然那精卫鸟吞灭了火焰,却张口一吐,将方才所吸收的火焰尽数都返还了回去,那豆兵一个个的在火焰中炸裂,连顾炎武的影子都没有摸到。
  知秋一叶飞入云端,化作鱼龙若隐若现。
  此时古离歌忽然笑着说道:“师父且看!六师弟要赢了。”
  古传侠微微一愣,接着也笑道:“却不料这小子在我面前也藏了一手。不过王圣的弟子也并非浪得虚名,胜负且难料。”
  只见云中一条金色的鲤鱼越过了云门,化作了神龙。
  神龙行于天,密云布雨。
  这正是道门道法之中,最为惯用,却又十分强大的手段‘呼风唤雨’。
  这一手却是将之前不利的形势全部翻转。
  暴雨不仅仅将精卫鸟掩埋,也将顾炎武写在天幕上的锦绣文章全都冲刷而去,龙行有雨,泽被苍生。万物生长,秦关漫道,铁血残阳,顷刻之间,化作了泡影。
  云中一剑飞来,与那雨幕连成一线,浑在雨中无声无息。
  下一刻刺穿了顾炎武的胸膛。
  啪!
  空间破碎,两人重新出现在万界比武大会场的擂台之上。
  知秋一叶脸上带着微微得意的笑容,抱拳说道:“承让!承让!”
  顾炎武面色虽然难看,却还是保持着风度。
  “好武功!好道术!在下输的不冤。”
  第一场,古传侠获胜,占得了先机。
  王阳明脸上虽然没有变化,心中却自有些焦急,便将最放心的张居正换了上台。
  “梦主胜了一局,已经是胜了一半。何不用田忌赛马之手段?”王阳明看着古传侠,轻声说道。
  古传侠道:“王圣何必激我?这第二局,小徒燕赤霞已经准备了二十年。我即便是要更换,他只怕也是不愿的。”
  说罢便将燕赤霞换上场,让他与张居正交手。


第五百七十二章一条鞭法

  古传侠的神情也郑重起来。
  张居正本身青史留名,名扬后世,且不去说。他能被王阳明如此看重,显然是很有一些手段。
  燕赤霞和张居正选择的决战之所十分有意思。
  是一片废墟之中的宫殿,繁华已然是昨日,威严早已掩埋在枯草丛生当中。隐隐还可见昔日明朝宫廷,那雕栏玉砌隐约还在,朱颜早已改。
  张居正一身白衣,头戴儒冠,一丝不苟。手中却持着一把静鞭。
  此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张居正以此鞭为武器,却是另有深意。
  儒门武修多借皇朝气运,依附于朝廷而存在。如今上古再临,礼崩乐坏,张居正手持静鞭,面目严谨,显然是有匡扶社稷,重振朝纲的志向。
  看着张居正,王阳明已经先行得意的介绍道:“叔大自创一条鞭法,此法即为人道之法,也是武道之法,人道和武道合二为一,却是深得老夫行知合一的真传。”
  古传侠目光深邃,看向张居正,心中已然了然。这张居正名为儒子,实为法家传人。不过这也并不意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只是一个幌子,内核该说是‘融合百家,外显儒术’才是。
  那上古乃至中古时代的诸子百家,大多传承,都渐渐的融入了儒门当中,成为儒门的某些细小分支,早已不分彼此。
  这也是必然,在佛道二门的压力下,由百圣所创的诸子百家,若是不联合起来,融为一处,只怕就会被佛道二门渐渐侵吞,最后消亡于历史。
  且看那些没有融入儒门的百家传承,就大多被佛道二门打为魔道,时常喊打喊杀就可见一斑了。
  闲话少说,且看那战场小世界之中,张居正挥动静鞭,已经当头一鞭朝着燕赤霞挥去。
  这一鞭带着沉重的压力,仿佛可以让浑浊的世间恢复清明。
  看着这样的一鞭,曾经也是儒门弟子的燕赤霞微微沉默,却又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以人施法,却忘天道,善用人心,却忘人心易变。此法大谬!”
  说罢背后的轩辕剑出鞘。
  若说张居正的静鞭只是借助了一丝丝皇朝之势的话,燕赤霞此剑便是皇道本身。
  此剑本就是一方世界万年供奉的社稷神器,如今燕赤霞此身转世也是皇朝皇子,再用此剑,动用其中的王道之气,再无障碍。
  一剑斩出,那由静鞭编制的密密麻麻的法网,就被撕裂。
  法家的局限性就在于,刑不上大夫。无论张居正的鞭法多强,他其中交织的法理是多么的顺应人道大势,根本性的局限就在这里。
  它依附于王权。而此刻手握轩辕剑的燕赤霞,就是王权。
  当然如果这么容易就被击败,那就不是张居正了。
  果然张居正手中静鞭一顿,忽然再度挥洒出去,苍茫之间,仿佛有人声鼎沸,仿佛有民怨沸腾,仿佛可以听见百姓民不聊生的凄惨。
  风向逆转,携着滔滔民怨大势,张居正手中的静鞭法网再度编织,将燕赤霞的王道之剑压制了下来,让皇者之意志屈服于黎明苍生的意志。
  “挟天下以令天子!”古传侠目光闪烁,看着张居正,嘴角露出笑意。
  “这可不是纯正的儒门弟子该有的作风。”
  王阳明却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我儒门弟子,忠君爱君,却更爱苍生黎明。二者相左之时,自然是选择黎明百姓。”
  静鞭挥舞,网势渐收,燕赤霞在张居正的鞭法胁迫之下,能够挪移横行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小。他就像是一个被限制了皇权的帝王,手中的权柄逐渐被权臣夺走,失去了应有的威严。
  如果燕赤霞真的只是一个王者,那么此刻他已经输了一大半。
  但是他不止是王者,他更是一名剑客,他传承了古传侠的剑道,古传侠所有弟子之中,最像古传侠的也就是他。
  所以下一刻,画风一变。
  燕赤霞手握轩辕剑,高亢的剑意昂扬,撕碎一切法理阻隔。
  他现在不是王者,而是行走于江湖的剑侠。
  侠便要以武犯禁。
  所以浩瀚的剑光刺破苍穹,同时也刺破了法网。
  黎明苍生疾苦,虽然心有所感,但是···与我何干?我有三尺剑,但管不平事。遇到不公之举,且一怒杀之,哪里管得那许多后果?
  这般莽撞,却正好击中了张居正鞭法之中的软肋。
  他的鞭法依托于人道,但是人道比天道还要多变,而人心更比天意还要叵测。
  “张居正!你错了!你的法只是你自己的法!你的所谓众生民意,其实也只是一个人的意志,是你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或许有一时之效,却必然受到反噬。”燕赤霞手持长剑,携带着杀意,直冲而上。
  轩辕剑泛起的剑光,耀眼的简直让人难以直视。
  张居正不断的挥舞着静鞭,啪啪之声连成一片,却不再只是单纯的声音,它更像是一片震古烁今的圣道文章,更像是天地的律令。
  “人心混沌,故而要有法,天地有法理可依,才能万事万物皆有规矩。任你如何,皆要受到束缚,俯首于法理之下。”张居正口吐真言,挥鞭直上。
  观战台上,古传侠面露不喜。
  他创造了《自由经》崇尚自由之道。张居正此言此理,虽然不是冲着他来的,却也有映射他的意思。
  事实上,无论是已经消亡的大明,还是名存实亡的大殷,都不再能称之为一州之皇权,正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真正的无冕之王,有一座浩瀚之城。
  张居正想要重振朝纲,想要重塑礼乐,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薪火城,就是华山派,就是古传侠。
  王阳明看了看古传侠,微微叹了口气。
  他很看好张居正,若是依照一些原本的轨迹,他破命而出,领悟到天法、人法,天道人心的道理,就有可能立地成圣。但是此时,挡在他面前的是古传侠,这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张居正此生若想破命成圣,要么就改道,要么就不走纯粹的儒家路子,另辟蹊径。


第五百七十三章身居不正,何以代天

  面对张居正的滔滔言辞,燕赤霞却大口吐了一口唾沫,冷言笑道:“原本我还当你是济世为怀的能人,只是生错了时代。如今看来,又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腐儒,我观你身居不正,何以敢言以人代天?编织天理,撰写伦常?”
  “我呸呸呸!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燕赤霞手中的轩辕剑舞动的更急,就像是一团燃烧的风,要将一切的不痛快,全都斩的干干净净。
  很显然,燕赤霞很不认同张居正的观点。
  在张居正看来,寻常老百姓浑浑噩噩,根本不明白他们想要什么,故而会受到剥削,会受到压迫。而他要做的便是为天下的百姓定立标准,让所有人都按照他定下的标准来行事。如此一来,这世间自然太平,一切的不公,也都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而燕赤霞却曾经游历人间,阅尽了世间百态,他知道小市民虽然不知道太多的大道理,却并不愚蠢,不能被愚弄和控制,一个不严谨,充满了弊病的社会,或许会充斥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一个过分严苛,规定死板,令人难以喘息的国家,迟早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推翻。到那时,盛世变为乱世只在顷刻。
  无论粮仓里存了多少粮食,无论国库里还有多少银两,都挽不回失去的民心。
  可以说他们二人的理念都不能算错误,当然也不能算全对。
  当道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早就没有了所谓的对错之分。
  但是意见相左,所激起的仇恨,却又往往胜过了杀父夺妻之仇恨。
  这也是大道之争的一种。只是此时燕赤霞和张居正所争的不是那虚无缥缈的天道,而是切实可触摸的人道。
  燕赤霞的剑越挥越急。
  张居正的静鞭也编织出一张张法理的大网,层层叠叠,让人看了就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终究是燕赤霞传承了古传侠的剑道,技高一筹。
  那手中的轩辕剑,幻化出无穷光,每一剑都蕴含着一种天地间酝酿的情感。这是对于苍生大地,毫无私心杂念的大爱。
  古传侠无法彻底练成掌握的大爱之剑,有情剑意,在燕赤霞的手中却绽放出无边光彩。
  面对燕赤霞的大爱之剑,张居正面色露出狰狞。
  民间有俗语‘不是杀人者,不做掌权人’,这其中所谓的杀人,指代的其实是杀人之心。张居正有心掌握天下权柄,自然也有一颗敢杀生的心。这杀心,不是侠客面对歹徒时的狠辣。也不是武者面对对手时的放手一搏,相互尊重。而是作为一个上位者,毫不留情的将完全陌生的人,卷入一场必死杀局的冷漠、无情。
  杀一个仇人、对手、歹人,与杀死一个与自己毫无瓜葛的陌生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前者是生存和道义,后者是···权利。
  燕赤霞有大爱之心,所以他能悟出大爱之剑。也正是因为有大爱之心,他昔日才会辞官归隐,与妖魔为伍。
  这一点上他和李白分外类似。
  这一剑,可谓是诛心之剑。
  这一剑彻底的破开了张居正最阴暗的内心,他的道理不是真的为了天下黎明,这其中固然有其因素,却绝不是全部,绝不是一切。
  一个人可以不为名利,不为权势,却也可以为了自身的信念和理想,埋葬无数的人。
  面对燕赤霞的诛心一剑,张居正咬牙切齿,浑身隐隐燃烧着白色的火焰,那火焰中似乎有着万民的呼喊与崇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