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 >

第48部分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48部分

小说: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指挥官必须要去避免的。
  攻入德军防线的坦克就是这样被击毁了不少,不得已德军指挥官开始让坦克缓缓地倒车,退出了苏军防线,在第一道战壕的前面一百米处停了下来,对防线内的苏军开始进行火力压制。在这个距离上苏军步兵无法靠近坦克,因为在第一道战壕中还有德军步兵,苏军步兵在没有完全清除德军步兵前对德军坦克毫无办法。但是如果要清除德军步兵,就得面对德军坦克的火炮以及机枪等强大火力。
  所幸的是,苏军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真的要进行反攻,因此在德军坦克退出苏军防线后苏军步兵并没有出击。这也让等待苏军冲出防线送死的德军指挥官有些失望,他原本想在这里利用坦克火力好好给苏军一个血的教训。
  苏军的炮弹终于打完了,遮断性炮击渐渐地停了下来。战场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枪声也小了很多,最终也渐渐地停止了。这种情况让德军的前线指挥官觉得有些诡异,由于施韦彭堡将军已经下令德军准备防御,德军前线指挥官误以为上级已经有情报发现苏军准备转入进攻,因此前线的德军开始调整部署,修筑防御工事,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苏军进攻。
  切尔克索夫少校在看到德军坦克撤出防线后立即下令全团后撤,各营开始以轮番后撤的方式后撤一段距离,建立防御,然后等所有其余部队撤完后并且另一个营建立新的临时防御阵地后才开始后撤。就这样苏军以不算太快但是很有组织的方式向预定地域退却。
  科热米亚奇科上尉也带着自己的营迅速脱离了与德军的战斗接触开始后撤。德军的步兵由于得到了坚守突破口的命令并没有向前继续进攻。刚才苏军步兵爆发出的拼命架势让攻入苏军防线的残存德军步兵有些心有余悸,而且这样高强度几个小时的战斗让德军步兵也非常疲劳,他们需要休息和喘口气。
  五公里的距离不算太长,如果一个人正常步行也就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苏军很快就后撤到了预定的防守地域,开始修筑新的防线。这时,斯大林签署的不准再后退一步的第227号命令被传达,各级军官被要求要非常严格地执行这个命令。
  这让原本还想后撤的严大力心里相当失望,因为他总是还想脱离战场,离开可能随时送命的火线。这也是他迟迟没有融入这个时代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又一个希望,只要能完成寻找能量块的任务他就可以离开这个时代。
  但是目前这个227号命令击碎了他脱离火线的幻想,他毫无办法只能开始和手下的士兵们一道开始拼命地修筑工事,等待下一次德军的进攻。虽然他知道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意图最后失败了,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自己就不会死在这里,天知道他还能不能再下一次战斗中能活下来。
  科热米亚奇科并没有在阵地上,他去了团指挥部,切尔克索夫召集手下的各个营长开会,了解各营的情况,并收集第一线的基层官兵们的意见,看以后该怎么能守住这条新的防线。
  科热米亚奇科在会议上很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能防御住德军坦克的进攻。因为在前面的战斗中苏军相当被动,原因有多方面的,比如士兵没有经过充分地训练等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部队根本无法挡住德军坦克的突击,因为部队十分缺乏有力的反坦克武器。有时为了击毁一辆德军坦克,苏军甚至要损失十几个二十个敢死队员才能成功,这样造成了苏军士兵伤亡巨大。而且现在苏军的炮兵也损失惨重,为了成功地撤退和德军的炮兵进行了多次炮战,火炮数量急剧减少,并且炮弹已经基本上打完了。
  切尔克索夫少校也知道目前团里的情况是无法完成防守任务的,他也明白在座的军官们都因为第227号命令没有再提撤退的想法,大家都想守住防线。他收集这些意见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毕竟所有人都不想因为再后退和部队的溃散被枪毙,都想既能守住防线,又能保住性命。
  在向在座的军官们保证自己将去向上级申请增援和补充后,切尔克索夫调整了部署。于科热米亚奇科的营一直在第一线战斗,兵力损失过半,因此被撤下到新防线的第三道战壕作为974团的预备队。在会议上切尔克索夫重申了最高统帅部的第227号命令,要求一定要守住新的防线,全团任何一个人逃跑将会被执行战场纪律而枪决。
  会议很快就散了,切尔克索夫少校立即向第173师司令部汇报了目前团里的情况,指出如果需要守住防线必须要向第974团补充六百名士兵、至少三十门反坦克炮和配备齐整的操作人员、两个重炮连以及至少两个基数的炮弹。其实他最想要的还是坦克,要对付德军坦克必然是苏军坦克最有效率。可惜的是,目前在莫斯科方向上德军到处在进攻,苏军的坦克装甲部队还不够充足,一般并非十分重要的方向上不会有苏军的装甲部队增援。当然他也不奢望会有苏军飞机的增援,目前苏军在莫斯科地域确实有飞机,但是这些飞机主要都是战斗机,是用来保证莫斯科市区上空的制空权的,现在莫斯科市区上空的制空权苏军还在和德军进行激烈地争夺过程中。
  由前线各部队汇集起来的申请增援的要求被第49集 团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汇总后放到了司令员扎哈尔金少将的桌子上。扎哈尔金看到在今天上午发生的第一场战斗后整个集团军的损失列表后非常不安,看来德军的攻势很猛,而且给了集团军所属部队以沉重的打击。现在虽然集团军已经建立了新的防线,脱离了和德军的战斗接触,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如果德军明白过来再次发动一次像上午那样规模的攻势,扎哈尔金对于是否还能守住新防线完全没有信心。于是他立即向西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上将发出了一份申请紧急增援的电报,并在电报中详细列明了第49集团军所需增援的士兵数量以及各种装备的数量。 
  鉴于第49集 团军在上午的战斗中虽然没有一触即溃,但是防线确实摇摇欲坠的情况。科涅夫上将满足了第49集团军的大部分需求,包括增援的士兵以及一部分反坦克炮,重炮也满足了申请的一半数量。这是他能紧急调集的能及时赶到第49集团军的全部装备和增援部队。由于第49集团军在前面的表现不算很好,但是这个地段只能算是德军进攻的次要方向。科涅夫上将并没有太大的关注,毕竟现在西方面军目前还由其他地段需要特别关注,特别是在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的战斗非常激烈,在这些地域科涅夫将从东西伯利亚开来的各个常备师集中到了这些地域的后面准备万一第一线阵地被突破后能迅速反击德军的突击部队,以保持防线的完整。 
  对于第49集 团军防守的这个地域,为了以往万一,科涅夫还是准备在第49集团军后面部署一支部队作为预备队。经过申请,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同意将从预备队方面军中抽调第三空降军转隶给西方面军,部署在第49集团军的后面。但是由于第三空降军距离新的部署地点太远,所以还需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部署的变更。但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在科涅夫看来,经过补充的第49集团军是能够至少守住防线两到三天时间的。当然,后面的战事发展让人很出乎意料,差点让科涅夫上将上了军事法庭。 


第七十七章 补充和恶战准备
  严大力所在的三营因为损失过大被置于第974团的防线最后面担任预备队。现在整个团都在新的防守地域修建防御工事,争取在德军反应过来之前将防御工事修好。
  方面军司令员答应的补充人员和装备也很快被集团军分配下来,并且运送到前沿防线。三营被补充了大约一百名士兵,严大力所在的七连由于只剩下了五十人左右,伤亡率是全营最高的,超过了半数。因此,新补充的士兵有一半都被分配到了严大力的七连。新补充来的士兵基本上都是穿着崭新军服的士兵,而且这中间还有一些政治士官,这让严大力有些担心,因为政治士官的出现说明上级对这些新兵的士气还有些不能保证,所以需要安排一些政治士官随着这些新兵一起上前线以保证士气。
  严大力专门随机询问了几名新来的士兵,结果让人有些沮丧,这些士兵都不是老兵而是被征召的新兵,和以前连里的士兵一样只进行过大约十天的军事训练,从来没上过战场。当然,这些士兵都是被政工人员鼓舞了士气才拉上前线的,个个显得士气高昂。对于这种士兵,严大力心里很有些打鼓,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士气高昂的新兵在真正面临战斗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他完全能预见到。因为七连那些以前的新兵在上午那场战斗中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现在严大力的七连又基本上是一半新兵一半“老兵”了,而这些“老兵”也只是仅仅是上过战场见过血。
  随着补充士兵到来的装备还有一个反坦克炮连和一个迫击炮连,这两个连被分配到第974团的防线上来加强火力。至于是不是还给974团加强了其他的榴弹炮部队严大力就不知道了,据说是有很多,但是具体多少谁也不知道,也许只有科热米亚奇科这位营长知道一点。严大力并不打算去打听,他现在只想尽快把分配来的补充士兵分配到各个排,并督促他们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因为他在听到团里传达的第227号命令时就知道在今后绝对是有连场的恶仗在等着自己。
  供给给前线普通士兵的反坦克手雷却没有多少,原因是这种武器的存货不多了。为了弥补反坦克手雷的不足,苏军找到了一种替代武器:燃烧瓶。这种装着煤油的玻璃酒瓶对于攻击德军坦克的发动机进气口比较有效,在其他苏军部队抗击德军坦克时被证明能让坦克发动机迅速燃烧起来。当然燃烧瓶的缺点也很明显,只对坦克发动机有效果。至于为什么在瓶子里面装煤油而不是装酒精还是有名堂的,原因也很简单,由于天气已经开始渐渐转凉并且苏联人都嗜酒,甚至在没有酒的时候会喝医用酒精,为了不让这种武器被士兵们当成酒喝掉,就只好在瓶子里面装煤油了。
  除了督促全连修建多修防御工事外,严大力还要安排人手给分配到三营的三个反坦克炮班修筑足够结实的炮位,这种炮位是半掩埋在地下的。这样反坦克炮就会只有一半的高度露出地面,会减少反坦克炮的暴露面积。谁都能预见到,在德军进攻时,德军坦克肯定会优先对付这些反坦克炮,因为这种武器是德军坦克受到的最大威胁。因此减少反坦克炮的暴露面积,可以让这些武器的战场存活率增加,也能更有效地抗击德军坦克。严大力是非常钦佩这些反坦克炮手的,因为这个兵种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初期也是伤亡率最大的兵种之一,能担任反坦克炮手的士兵都是非常有勇气的,因为他们必然会面对德军坦克,与之对射。他在以前的战斗中就亲眼看到过这些反坦克炮手被炸得尸骨无存的惨状。
  由于七连被部署在防线的最后面,因此被加强来的迫击炮连也是被部署在七连的阵地上。而且营指挥部也被科热米亚奇科上尉设置在这里。正好也方便了严大力不用再修建一个隐蔽部作七连连部,他这个副营长也算是名正言顺地待在了营指挥部。这个隐蔽部修得比较大也比较牢固,这里还挤进了反坦克炮连的连部,人员相对较多。
  对于严大力督促七连多修工事的做法,营长科热米亚奇科不置可否,他更看重被部署在前沿的八连和第二道战壕的九连的工事修筑情况。但是七连指导员依瓦什科夫有些不解,因为在他看来,七连被在整个营防线的最后作为预备队不用像前沿阵地一样修那么多工事。一旦前面顶不住,七连会被拉上去参加战斗,这些工事修得太牢固貌似没有什么必要。
  依瓦什科夫把心中这个疑惑询问了严大力,希望对方能解释一下。严大力还没有开口,正在营部来领取弹药的思维里琴科就在一旁插话道:“依瓦什科夫同志,请您一定要相信西多罗夫中尉,他的战场预感一直很准确。我跟着他已经参加过很多场战斗,基本上他的预感都能救我们的命,甚至有一次还救了一位将军的命。不然我也活不到今天,可能现在坟头上都长草了,不信的话,请您去问问古谢夫,看看他会怎么说。”
  说完,思维里琴科又有些忧虑地向严大力问道:“西多罗夫同志,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守住这条防线?我看你要求修那么多防御工事,是不是我们将陷入苦战啊?”他一向很相信西多罗夫中尉的判断,而对方下令修筑那么多防御工事让他认为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十分艰苦。
  看到思维里琴科这样有着乐观性格的老兵也开始在心里有些不安,严大力决定还是要安抚住对方,毕竟思维里琴科也算是连里的骨干人员,他都不安会严重影响连队里的士气的,毕竟连里还有一半的新兵。在思考了一会后,严大力指着身后莫斯科的方向开口说道:“我说思维里琴科同志,你就不能往好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你也是知道的,我们不能再后退了,身后就是莫斯科!既然我们要在这里死死守住阵地,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准备工作做好。我可不希望在战斗中因为准备工作的失误而白白牺牲士兵们的生命,记住一句话:平时多流点汗,战时就能少流点血。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
  严大力把后世中国军队的一些口号都说出来了,就是想鼓励手下士兵的士气。但是这番话被一旁的依瓦什科夫这个政工军官听到后却有特别的意义,特别是那句“我们不能回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这句话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在士兵中宣传的口号来激励士气。他默默地记住了这句话,准备向团里的政委提出应该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宣传鼓动的口号向全团传达。当然他的眼界也只有这一点了,这和依瓦什科夫的职位有关。其实这句话也是严大力剽窃来的,在历史上莫斯科保卫战中这句话是个非常著名的口号,具体是谁提出来这个口号的不可考了,但是这句口号当时被整个参加莫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