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200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200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跟她打招呼; 张秀禾只心不在焉的随口答应着,脚下飞快的往前头跑,等跑进村委办公室时,饶是她平素常干活,这会儿也喘个不停。
    “臭蛋啊!”张秀禾喘着大气,扑到电话机旁拿起听筒就先唤了一声,直到听到里头熟悉的叫“妈”声,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关切的问,“臭蛋你这会儿在哪儿呢?回来了没?妈在电视上看到你了,跑得真好,真厉害!”
    隔着电话机,都能感受到另一头臭蛋的高兴劲儿:“妈!我回来了!妈,你啥时候来看我呀?我给你买了好多礼物,还有金牌,都送你!”
    “妈回头就去看你,不着急啊,等忙过秋收就去,一定去,肯定去。”张秀禾只要一想到电视里播报员的说辞,就特别心疼臭蛋。孩子一个人在外已经够可怜了,还被老美一整个国家的人轮着欺负。早知道这样,她就算怕坐飞机,也咬牙跟着去了,又想起喜宝也跟臭蛋在一起,可这一个两个的,都是小孩子,抵什么事儿?老美的心也太坏了。
    那头的臭蛋可没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他甚至已经忘了连续两回重赛的事儿了,毕竟对他而言,以往在京市体育训练基地的时候,单就是每天的日常训练就很繁重了,多跑个一圈半圈的,他还真不在乎,再说也记不住。
    母子俩亲亲热热的讲着电话,张秀禾也问了其他事儿,得知喜宝就在电话机旁,她就索性不问了,毕竟臭蛋不记事,回头问喜宝还容易点儿。
    正这么说着,赵红英过来了。
    “你说够了没?宝呢?我的宝在不在?让宝听电话,我跟她说。”
    “好好。”张秀禾一面答应着,一面哄臭蛋,再三承诺秋收全部结束后,一定去京市看他,这才把电话给了赵红英,面上还颇有些舍不得,“妈,我还没跟喜宝说话呢,等下也让我说两句。”
    赵红英不惜得搭理她,摆摆手叫她待边儿上去,等接过电话听筒的那一瞬,脸上的神情瞬间就变了,变得柔和无比,一脸的和蔼慈善,连眼神里都带上了浓浓的笑意,说出来的话更是跟掺了蜜一般的甜:“宝……”
    这头,母子情深刚落下帷幕,又接着上演了祖孙情深,估计这一时半会儿的还消停不了,毕竟电话那头的姐弟俩都是不会算计的人,完全不考虑长途电话费用的问题,也幸好体育基地财大气粗,不差这几个钱。
    而另外一头,袁弟来刚瞅着仨儿子刚跑出去,又听着村里的大喇叭响起,再想想最近小半个月来,不停在电视里出现的臭蛋和喜宝……
    心疼、心塞、心梗。
    一个没忍住,袁弟来又开始抹起了眼泪,好在她这几年已经学乖了,知晓家里就没个心疼她的人,就算要抹眼泪,也是背着人的,要么回自个儿屋里,要么干脆去灶间,边烧火边揩眼泪。这会儿,她就是去的灶间,本来是想万一有人问起来,也好借口炉灰迷了眼儿。
    然而事实上全家所有人都在忙活,并未发现她又难过上了。如此这般,她只越来越伤心,满腹的委屈不知道该跟谁说,只能和着苦涩的眼泪一并咽到肚子里。
    明明喜宝和臭蛋都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明明这会儿被记者们追着吹捧、讨好的人应该是她。
    明明……
    一直等赵红英和张秀禾都回了家,也没人发现袁弟来内心的委屈和不甘,反而因为“奥运冠军刚刚打电话过来”这个事儿,小院里又挤进了一大堆的人,除了纯粹来凑热闹的村民外,更多的还是靠挖掘各类新闻吃饭的电视媒体记者们。
    袁弟来躲在灶间里,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其实不用凝神静听也照样能听到的,就是声音有些乱糟糟的,毕竟是出自于不同人的嘴,而且还是争先恐后的说出来,那着急上火的情绪,连隔了一堵墙一道门的袁弟来都能轻易得听出来。
    “请问百米飞人宋涛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呢?抱歉,我完全没有打探隐私的意思,就是想问问宋涛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或者目标吗?”
    “对于宋涛在这届奥运会上一举夺下三金这事儿,他本人有什么看法吗?他并没有参与任何外媒采访,会不会接受本国媒体访问呢?最近很红火的京市电视台‘今晚有约’他会参加吗?”
    “宋涛的母亲就请您说一说吧!随便说!”
    从臭蛋妈又变成了宋涛的母亲,张秀禾是惶恐的。
    这架势,她现在已经见识过一回了,那还是臭蛋刚夺金那会儿,好几个记者闻讯而来,把刚从地里回来的她堵了个结结实实,吓得她两腿打颤,好悬没直接吓撅过去。后来,记者来的多了,又因为慢慢的也听说她不善言辞,大家伙儿改成去围堵赵红英了,这才叫她稍稍松了一口气。
    万万没想到啊,随着臭蛋这一通电话打过来,她再一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那个臭……呃,我家涛子也没说啥,就说他刚坐飞机回国了,这会儿他人就在原先那个国家队训练基地里,给我打电话也就是说这个事儿,让我别担心,有空去京市瞧他。”张秀禾尴尬的扯了几句,虽说她刚才跟臭蛋有说不完的话,问题是现在回想一下,她多半时候都是在哄孩子玩呢,很多话一方面是确实忘了,另一方面则是不能直接说出来让孩子丢人。
    一旁的赵红英嫌弃的瞥了她一眼,开口说道:“涛子很好,国家对他也很好,没听说还有啥计划,就算有那也是国家让做的。咱们小老百姓哟,还是应该听上头领导的安排,国家让干啥就干啥,本本分分的做好自个儿的事儿就成了。你们说,对吧?”
    旁边一片叫好声,记者们是随口附和,想着再套出点儿话来,村民们则是高声的叫好,纯粹瞎凑热闹。他们可没忘记臭蛋是个傻的,能说啥?叫妈呗。
    幸好,记者们什么都不知道,有限的消息不是国家队美化过的,就是村民们故意夸大其词的,反正根据这些日子的采访,大致上已经拼凑出了奥运健将宋涛的成长轨迹。
    一出生就格外得白嫩可爱,稍稍长大点儿就透出了乖巧听话的本性,而且人还格外得聪明机灵,关键是孝顺,全村出了名的大孝子。至于学习成绩嘛,据说反而是一般般,不过好在也算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再等略大一些,就由他们小学的校长推荐参加了县运动会,一举夺得当年所有短跑项目的第一名,紧接着就被省队领导看中,去了省体育训练中心……
    这么看来,宋涛简直就是典型的生在国旗下长在新中国,五讲四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同时也是全国广大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记者们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他们被误导得相当严重。
    而对于那些知情的人来说,虽然现在的情况很叫人牙疼,可考虑到他们村的颜面问题,谁也没捅破这层窗户纸,倒是对曾校长钦佩不已。
    ——这得有多坚定的内心,才能对着记者说出宋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话来?还学习成绩一般……假如他那连续六年鸭蛋的成绩属于一般,那么全国各地的学生就都是天才了。
    曾校长也很无奈。
    不这么说还能怎么着?难不成让他说实话?告诉记者朋友们,你们所喜欢的奥运冠军宋涛打小就傻乎乎的,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持续不断的考零分,然而他就是这么有出息……
    他能这么说不?能吗?!
    真要是说了这种话,他敢保证,底下的那群熊孩子们分分钟就能造反,绝对会有样学样。可没有臭蛋的命,偏学臭蛋的零蛋分,最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自个儿心里不明白?
    其他村民兴许是碍于颜面,或者是跟老宋家多年的交情,唯独曾校长是真的有苦难言。只要一想到被逼着昧良心说的那些夸奖话后,他这心里嘴里都在泛着苦味儿,可不这样又能怎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家乡出了个名人,对于整个地区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哪怕这个名人自打当年被省队领导带走以后,就再没回来过……
    老宋家这头,热闹的场景又持续了整整一天,就连家里人吃饭都被迫边吃边说。按理说,农村人的习惯没有自个儿吃饭让客人看着的道理,可人家城里来的,真不是光为了蹭那么一顿饭,都是在外头吃了再过来,来来回回的,这边始终不得空。而老宋头招呼了几次都没人落座后,也就随他去了,想着大概过阵子能好吧?
    以后会不会好尚且不得而知,反正眼下是好不了了。
    就说今个儿,哪怕已经到了夜里,老宋家仍是灯火通明,大家伙儿还等着看电视呢。
    其实,到了今时今日,整个村子里头买了电视机的人家已经不止那么一两户了。当然,有彩电的还是寥寥无几,可买到黑白电视机的,却至少有十来家了。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习惯问题,别说那些没电视机的人家,甚至家里有电视机了,那些小孩崽子们还是喜欢跑来老宋家。这边的电视机大、电灯更亮堂、人也更多,还有各种新鲜零嘴,绝对是小孩子的天堂。
    最最重要的是,所有村里的孩子都一致认为,老宋家的大人们脾气好,从来不骂人,尤其笑得最和善的宋奶奶。
    对此,所有村里的大人都作捧心状,且无言以对。
    但凡是稍稍有些年岁的人,都无法忘记想当年赵红英的彪悍,那可是既能上山打野猪,又能下河捞大鱼的人,甚至一度架空了村长赵建设,就这样,全村上下还都特别服气,只觉得倘若一早就让赵红英当家做主,他们现在还能发展得更好!
    至于和善……
    快别吓唬人了!!
    然而,小孩子们就是这么认为的,这是因为喜宝他们陆陆续续离开家乡后,赵红英就懒得怼天怼地了。主要是吧,面对自家那帮傻货,怼得再厉害也是白费劲儿,既然改不了,那就索性由着他们去吧,别拖后腿就成了。
    你说还有扁头他们哥仨?
    说真的,每个长辈都会下意识的更疼惜年岁小的孩子,这不单指的是祖辈们,连当爹妈的,对于幼子幼女也相对来说显得最宽容。试想想,在见识过了前头那么多熊孩子后,几个小的还能翻天不成?到了扁头哥仨这边,赵红英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她早先生怕扁头哥仨随了袁弟来那傻货,现在看来,最多也就是随了宋卫民,这就够了!
    正因为期待值太低了,甚至都已经降至负值了,所以赵红英一发现最小的仨孙子其实还勉强凑合的时候,那心情,比拿到喜宝和毛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差不多了。
    抱着这样的心情,赵红英这几年真可谓是性格大变,基本上都是笑眯眯的,哪怕熊孩子们在她眼前掐起来了,她也完全不会动怒。别人也就算了,宋卫国他们兄弟三人就特别纠结,总感觉亲妈正在憋大招。
    而就在今天,等送走了最后一个看电视凑热闹的客人后,赵红英终于开始发大招了。
    “先跟你们说说今天喜宝和臭蛋跟我说的事儿,主要是喜宝说的,臭蛋只会叨叨着叫他妈去京市。”
    赵红英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般的说:“喜宝跟我说,她虽然跟着去了国外,可其实就是陪在臭蛋身边解闷,别的啥都没干,倒是上头的领导重点表扬了她,还说要让学校表彰她,给发了个辛苦红包。”
    “再就是她也跟我提了,让我和老头子早点儿去京市,不是去逛逛,也不是去走亲戚的,就是留在京市不走了的那种。”
    “先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走是迟早要走的,我和老头子都一把年纪了,今年春耕就没帮上啥忙,秋收就更别提了。我就想吧,与其留在乡下地头讨人嫌,还不如早早的去京市跟着我家宝享福。”
    “老大、老二,我就问你们,去不去京市?强子和大伟现在也有出息了,养你们绝对没问题。”
    随着赵红英的话音落下,老宋家这边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其实,这些话早在多日之前,赵红英已经跟老宋头提过了,也算是打了预防针了。因此,这会儿老宋家其他人都目瞪口呆,唯独老宋头面上并未丝毫惊讶的情绪,只是躬身低头抽着他的旱烟杆子。
    “说说吧,老大你先说。”见大家伙儿都不吭声,赵红英直接点了宋卫国的名字。
    宋卫国很是犹豫。
    “妈,这当儿子的还没老呢,哪儿有让孙女养爷奶的?就算人家京市不兴这个,咱们这片就没这个道理。妈,你是不是嫌弃儿子没用啊?”
    “对。”赵红英回答得那叫一个干脆利索,丝毫都不拖泥带水,完全没有丁点儿的矫情做作。
    只是这话一出,宋卫国哥仨都惊呆了。
    虽然没叫到自己的名儿,宋卫党还是开了口:“妈,您还真觉得儿子们没用,所以要让孙女养?这不合规矩啊!”
    “没说让喜宝养啊,我可以让卫军养我和你们爹。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强子和大伟吗?他俩早就跟我说了,让我爱到谁家过就去谁家过,钱,他们出了!”
    这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外加这俩全家最有钱的货还是一个鼻孔出气,更糟心的是,那哥俩已经能耐到不听爹妈的话了。
    哪怕掏钱的是亲儿子,宋卫国和宋卫党依旧无比糟心。偏这时,赵红英又说:“不然,你们就是放着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不让我和你们爹过,非要拘着我们在乡下地头吃糠喝稀,天天下地干活对不对?”
    “妈!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宋卫国和宋卫党吓都要吓死了,打死他俩都不敢这么想,问题是,仔细想想,仿佛还真就是这个理。哪怕宋卫党至今都没有去过京市那头,光是听赵红英早先在家里讲的那些京市见闻,心里头就格外不是滋味。
    “行了,我都知道了,这不是跟你们商量着,啥时候去京市吗?”赵红英摆了摆手,“这么说吧,我和你们爹是肯定要去的,你们到底咋办,自个儿再琢磨琢磨。”
    老宋头闻言抬头看了赵红英一眼,满脸的无奈溢于言表,可最终他还是继续抽旱烟去了,心道,算了,都活着大半辈子了,老婆子想任性一回也由她了。
    这老宋头倒是看得开,宋卫国和宋卫党就没那么轻松了,俩人先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