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280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280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老家这几年经济发展也不慢,那也没法跟京市相比,前几天逛街时,就纷纷感概首都就是首都。到了今天,瞅着前头那一溜儿的车子,乡亲们都傻了眼,及至到了酒店门口,更是不知所措起来。
    酒店是谢家联系的,算得上是国宾级别的,不过有门路订几桌也不难,无非就是节假日难以安排。好在,谢家出手快,门路也广,不单订到了足够多的席面,还包下了最大的一个厅。
    在众人的见证下,谢长峥等在台上,亲眼看着喜宝由宋卫军领着通过一条铺满了鲜花的条形台缓缓的朝自己走来。
    说是西式婚礼,礼节方面还是简化了点儿,可由父亲将女儿亲手送到女婿手里这个环节,那是绝对少不了的。
    宋卫军心里多少有些惆怅。可瞧着往日里淡定到不似真人的小闺女,这会儿却是两眼晶晶亮,面上除了喜悦还要满满的期待,到底还是松了口气,只要闺女幸福就好……
    在场的亲朋好友等众宾客们,心中也都是五味杂陈,当然是以祝福为多,可也架不住心酸难受。
    譬如说,宋卫民和袁弟来。
    宋卫民眼睁睁的看着他四弟宋卫军将喜宝亲手交给了谢长峥,哪怕再怎么不懂西式婚礼,他也看明白了,这是当爹的把闺女交给女婿。而这个位置,原本该是他的。
    袁弟来则时不时的看一眼台上的喜宝,又扭头瞥向站在张秀禾身边的臭蛋。这俩不愧是同父同母生的亲姐弟,长得相像不说,连面上的神色都有七八分相似。这会儿,喜宝瞧看谢长峥的眼神里带着甜蜜,而臭蛋也时不时的瞄向他身边的未婚妻,光是外人看着,也能感受到一种发自肺腑的幸福和温馨。
    真的是她错了吗?丢了女儿,又丢了长子,现如今留下身边的仨儿子,不是连初中毕业考就通不过,就是小学年年没考不及格。
    大概真的是她错了,可惜一切都悔之晚矣。
    ……
    水晶灯下,身着西服的司仪神色郑重的念着宣誓词,新人相对而立,在万众瞩目之下,宣读誓词、交换戒指、互许终身。
    “我愿意。”
    “我愿意。”
    
    第165章
    
    盛大的婚礼结束后; 并没有蜜月旅行,因为喜宝要上学; 谢长峥也得继续上班。
    当然; 婚后的生活跟以往肯定是有所不同了,可真要算起来; 其实差异也不是非常大。
    作为一个在读研究生; 还是被教授报以极大期许的那种。喜宝在回归学校后,立马就投入了忙碌的学习中; 翻译文学着作的任务也没有停止过,她还在不久之后荣升成为了实习助教; 原本就忙碌的她; 简直忙到飞起。
    万幸的是; 现如今的大学生还是很好学的,迟到早退现象几乎没有,更不存在无辜旷课的情况; 要不然就喜宝这个性子,学生如果执意不听话; 她也没办法。
    意识到这一点后,喜宝还是挺犯愁的,她的专业知识相当扎实; 可架不住性子太软,完全没有老师的气势。简单地说,身为实习助教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可假如将来她真的留校当了老师; 怕是镇不住学生的。
    对此,作为舍友的王丹虹安慰她:“没事儿,大不了专门弄个全是男生的班级让你带。”
    喜宝:……没听懂。
    好在,这是以后的问题了,就算如今师资力量不太足,那跟最初几年还是有着很大进步的。就喜宝这情况,最起码在读完研究生之前,学校不可能让她单独授课。她也只能盼着,在毕业前能够稍微锻炼出一些气势来。
    至于谢长峥,他也一样很忙碌。哪怕他那个工作并不怎么需要加班,却是标准的朝九晚五,工作日请假非常困难,除非有特别重大的理由。至于休息日,他再度怨念不已,真切的希望咱们国家能学学其他发达国家,一周休息两天多好呢,何必那么拼命。
    再就是,谢长峥所在的单位离喜宝他们学校距离不近。而婚房则更头疼,等于离两边都不算近,来来回回既费时又费力。
    新婚就分离那是不可能的,偏偏喜宝时常需要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哪怕学校没有规定晚自习,她也能每天忙活到很晚。
    商量之后,俩人在京大旁的小院子里又安了个窝。每天早上,喜宝做好早饭,两人一起享用之后,谢长峥先把喜宝送到学校里,再驱车前往单位。中午时,俩人搁在单位或学校食堂用饭,及至到了晚上,再度碰头。
    辛苦是难免的,在喜宝看来,既然结婚了,那就肯定有个结婚的样儿,单身时去食堂吃饭是偷懒,都已经在一起了,她还是很希望能够每天买菜做饭,享受二人甜蜜时光的。
    于是,当谢长峥忙于两边跑的时候,喜宝也尽量抽出时间来,去菜场买菜,回来仔细清洗、切菜、料理。她的做饭手艺虽然没经过专门的训练,味道却是相当得不错,哪怕是最简单的食物,过了她的手,也能呈现出满汉全席般的极致美味。
    而到了休息日,他俩会一起前往四合院那头,这一周跟赵红英他们聚一聚,下一周则是去谢家那边。
    赵红英倒是没咋样,谢老太却是激动万分,只念叨以前谢长峥没结婚时,时常一两个月见不到人,最久的一回,足足失踪了有半年光景。所以说,娶了媳妇儿就是好,那些说“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估计没娶之前也没把娘放在心上。
    这边,小俩口的日子几乎没有半点儿波澜的就步入了正轨。
    那边,乡下老家的旅行观光团也回到了家乡。
    就是以前去过京市的乡亲们,这回又去,还是觉得自个儿再度大开眼界。如果说,家乡这几年有了不小的发展,那么京市那头,却是质的飞跃。毕竟,那是首都。
    再度见过世面,回到了家乡后,乡亲们又有了新的想法,尤其是以赵建设为首的村委那些人,得到了不少启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誓要将家乡建设成为整个县里的模范乡,带领乡亲们过上如同首都人民一般的好日子。
    而这里头,独有一家是蔫了吧唧的。
    那就是老宋家三房。
    宋卫民是真的被打击了,一场婚礼,以及前后跟着亲妈、乡亲们一起游玩京市,非但没叫他享受到大城市的繁华,反而令他心生绝望。
    看看亲爹亲妈,瞧瞧两个哥哥嫂子,更别提一贯都是家里最出息的四弟宋卫军了。还有已经嫁出去多年的小妹宋菊花,以及个比个能耐的侄子侄女们……
    人人都在进步,只除了他和媳妇儿、仨儿子。
    如果说,宋卫民仅仅是没了精气神,那么袁弟来这边打击更大,哪怕嘴上不承认,可只要没瞎,都看出了她眼底里的懊悔。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扁头最终还是放弃了复读,算是初中肄业。
    平心而论,初中毕业和肄业的区别真心不大,哪怕现在还不像后世那般,大学生满街跑,区区一个初中文凭的作用几乎为零。假如是城市户口,还能报考城里的工厂,可随着宋菊花俩口子离开县城,哪怕偶尔还有一两个国有企业招工,老宋家这边也没办法再跟以往那样弄到名额了。
    从京市回来,到扁头离开学校,袁弟来整个人都处于崩溃之中,然后她就将目光对准了宋东、宋西。
    扁头那学习成绩是真的没救了,他就跟当年的强子和大伟有的一拼,假如说他愿意咬牙念下去,兴许有那么几分希望考个及格啥的,可也就那样了。
    当然,宋东、宋西也差不多,得亏现在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县里放出消息,取消小升初的考试,务必得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因此,这俩大概读到初三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袁弟来死盯着宋东、宋西半个月,然后不得不再一次的面对绝望。
    真的,你得相信,有些人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还是赵红英看得开,她在送走了乡亲们,又瞅着喜宝和谢长峥小俩口处得不错,重新闲下来的她,终于在老宋头的提醒下,想起自个儿在乡下地头还有仨倒霉孙子,就打了个电话慰问了一番。大意是,扁头也有十五了,搁在前些年,都能当个壮劳力使唤了,既然不想念书,那就下地干活去吧。
    于是,扁头扛着锄头跟在宋卫民身后,开启了艰难的庄稼汉子生涯。没两天他就发现,其实那啥……读书也不是那么辛苦吧?可再看一眼,被不死心的袁弟来差点儿逼上了死路的宋东、宋西,他还是老老实实的下地干活去了。
    而到了这时,包括先前兴奋不已的乡亲们也都回归了以往的生活,毕竟,雄心壮志也得慢慢的来,饭要一口口吃,没人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很快,时间就步入了十二月,载着毛头他们的军舰终于慢吞吞的驶进了港湾,当然,只是丢下了他们,又补充了食物和水后,再度起航。
    在海面上飘荡了好几个月,毛头也好,叶一山也罢,都觉得自个儿快成咸鱼了。可叶一山倒是能立刻回家洗洗睡了,毛头却还得跟随剧组一起拍摄其他场景,毕竟一个完整的电影,不可能只有一个取景处。
    一群人在码头兵分两路。
    叶一山以及谢八一径直回了京市,一想到因为突发情况而没法参加发小/亲侄子的婚礼,俩人都感到十分的抱歉。
    坐在前往京市市区的车上,叶一山耷拉着头,满脸都是愧疚。他是真心觉得非常遗憾,毕竟当年他俩是说好的,谁先结婚就让另外一个当伴郎,偏偏他毁约了。本来嘛,算好的八月中能回来,怎么着也赶得上国庆节的婚礼,谁知道竟然会让鬼子给毁了,叶一山就怕谢长峥让人准备好了礼服,眼巴巴的等着他,最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哪怕以谢长峥在他们圈子里的地位,不怕找不到伴郎,叶一山还是觉得,他失信了。
    谢八一就更头大了,他亲侄子啊!当年他家那俩儿子结婚时,全家人都到齐了,偏偏轮到谢长峥了,他这个当叔叔的,却无奈缺席了。
    这狗日的鬼子!!
    俩人皆坐在车子后座,对视一眼后,同时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唉……
    回到京市市区后,俩人连自个儿的家都没回去,径直去了谢老爷子的小洋楼那边。他们不是不知道谢长峥早就买好了婚房,可今个儿碰巧是休息日,军舰靠岸的时间早已通过军区那边告知了谢家,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谢长峥应该是会携新婚妻子等在老爷子那头的。
    嗯,理论上是这样的。
    事实上呢?
    谢长峥这会儿在医院里,身边坐着的是一脸懵圈的喜宝,俩人都在等待着检查结果。
    没多久,圆脸的中年女医生告诉这对新婚小夫妻,检查结果表明已怀孕七周多了。
    怀孕七周???
    别说喜宝完全懵了,谢长峥也差不多,尤其算一算这个时间……
    圆脸医生还在那儿絮絮叨叨的说着注意事项,自打计划生育政策严格落实后,来医院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了,毕竟头胎还是唯一的一胎,只要是家里不算特别困难的,都会严阵以待。早些年,刚推行计划生育时,他们这些妇产科、儿科的医生还担心失业问题,毕竟以前愿意来医生做产前检查以及分娩的孕妇就不多,以后还不得更少?
    结果,事实正好相反,大家伙儿突然就不差钱了,都不需要医生再磨嘴皮子,一个两个的都舍得出钱做全套检查。有些还不到预产期呢,就急吼吼的提前半拉月住进了医院。甚至一度,妇产科人满为患,还得开后门才能弄到床位。
    瞅着眼前这俩年轻人,圆脸医生在念叨完基本的注意事项后,又从一旁拿了宣传册子,除了更规范的孕妇须知外,还有就是最后的结扎问题。
    嗯,就是刚怀孕就让人做好心理准备,国家说了,只能生一个。
    喜宝倒是真没注意那么多,她是结结实实的给懵了。没法子,她的例假虽然很正常,周期却比一般人略长一些,基本上四十天才来一次,加上刚结婚,事儿一多,她就给浑忘了。等回过神来仔细一盘算,好像有已经超过一个半月没来了。她就算旁的事情再迟钝,作为一个已婚妇女,也明白例假没来说明了什么。
    赶紧趁着休息天来医院检查一下,结果……
    中!标!了!
    不敢置信的摸了摸仍然平坦的小腹,哪怕已经知晓了最终结果,喜宝还是处于懵圈状态中。
    结婚后会生孩子,这个道理她懂,也曾期待过一个小肉团子出现,可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她以为,应该会是在念完研究生,或者也该到念完这一年吧?怎么就突然来了?倒是给打个招呼呢!
    幸好,比起喜宝,谢长峥靠谱多了,眼见医生已经叮嘱完了,后头又还有人排队等着,赶紧向医生道了谢后,扶着喜宝起身离开。
    本来吧,他昨个儿接到谢大伯的电话,得知今个儿军舰就能短暂靠岸了,正好这个周末要去谢家那边,还想着跟喜宝一起见见他小叔。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及至出了医院大门,喜宝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弱弱的问道:“咱们现在上哪儿去?找谢奶奶吗?”
    “不,找你奶去。”谢长峥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哪怕他和喜宝都是高材生,一个清大一个京大,可在迎接新生命这方面,却是完完全全的新手。他觉得自个儿靠不住,喜宝估计也够呛,那还不如直接送到老宋家。
    其实吧,刚才医生嘀咕的那些话,他完全没记住,相信喜宝也一样,去老宋家还有一个好处,同样的话,只要从赵红英的嘴里过上一遍,喜宝绝对能记住,还是深深的烙刻在脑海里的那种。更别提,赵红英那个年代完全没有上医院接生的习惯,她自个儿生了四儿一女,又替仨儿媳妇儿接生了十一个孙子孙女,绝对比谢老太更有经验。
    又因为被这个消息给震住了,无论是喜宝还是谢长峥,都忘了昨个儿刚得到的消息。
    喜宝:……我怀孕了我怀孕了我怀孕了!
    ——毛头是谁?忘了忘了。
    谢长峥:……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
    ——亲叔?小伙伴儿?连爹妈爷奶都忘了。
    等俩人恍恍惚惚的回到了老宋家,却没碰上赵红英,而是看到蹲在堂屋房檐底下抽着旱烟杆子的老宋头。老宋头比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