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六零年代好生活 >

第78部分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78部分

小说: 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上奶不?”喜宝是接受了这个新爸,不过据目前看来,这个爸想要取代奶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当然,你奶是我妈。”宋卫军对这个新闺女又添了几分好感,他就觉得,全世界就他妈是最好的,谁都不能跟他妈比。这个闺女不错,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好,那咱们以后带上奶一起去看高高的楼房。”喜宝一脸的期待,她想象不出来,十五层的楼房到底是咋样的。
    宋卫军到底有些年头没回来了,这些年间,县城里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最起码他上一次来县城时,这边还有啥百货大楼,那时候全县只有一个供销社,而现在,几乎每个公社里都会有个供销社,县城里各种五花八门的商店更是多了不少,光是粮站他们这一路走来,就已经看到了三个。
    都在变啊!
    不过,再怎么变化,中心地段还是那个,跟人稍稍打听了一下,宋卫军很快就找到了百货大楼。不过,他没直接领着人去百货大楼,而是又绕回了刚才路过的粮站,从内兜里掏出了军用粮票和钱,买了三十斤粮食。
    按说,城里领粮食不单需要粮票,还要粮本,而是无论哪个都不能跨区域使用。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像宋卫军这类特殊作战部队的,一年里头起码有半年是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的。你能指望他们随身带着一堆粮食?于是,就有了比全国粮票更高一档次的军用粮票,不单可以直接购买粮食,还能去各个国营饭店吃饭,而且还有优先权。
    粮站那头,估计是头一次看到这玩意儿,很是懵了一会儿。不过,瞅着宋卫军一身的军装,再看他那副典型的军人气质,干脆边让人支会领导,边先给他称粮食了。
    等领导过来了,头一眼就瞅到了宋卫军的肩章,哪里还敢怠慢,不单给了粮食,而且还白送了一个米袋子。
    宋卫军也是恍惚了,他以前没咋跟粮站打过交道,还真忘了买粮食是要自备袋子的。当下,跟人道了谢,他单手拎起粮食,招呼上孩子们就往百货大楼走去。
    百货大楼是一栋二层小楼,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外头旧扑扑的,里头倒是很干净,无数个柜台摆放在小楼里,而柜台里更是放满了各种商品,且较之前几年又添了不少新品种。别的不说,一楼这边的文具柜台里,就摆着好些纸笔本子,还有铅笔盒书包一类的。不过,兴许是冬天的缘故,也有可能这会儿还早,百货大楼里头的人并不多,而且即便有那么几个人,也是看的多买的少。
    “我记得菊花是在二楼?”宋卫军回忆了一下,他对于他妈的指令倒是记得很清楚,“二楼靠西面的卖布柜台,走!”
    因为宋卫军那身特殊的打扮,加上他一手牵着白白嫩嫩的小闺女,一手拎着个米袋子,身后还跟了一群小萝卜头,以至于一进门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甭管是卖货的,还是买东西的,都不由自主的看过来,目送他们这一行人往二楼去。
    二楼反而要比一楼热闹一些,这会儿离过年也不算太远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除了想置办点儿好吃的,估计也就只剩下买身好衣裳了。
    这不,二楼这边的顾客,有一多半是聚集在卖布柜台的。比起前些年,从去年开始,卖布柜台就多了两个,卖货的人除了宋菊花外,还有另外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这会儿,俩人都挺忙活,收票据收钱,裁布包好,还有些人则干脆是买成衣的,也有人买鞋,这就还需要报尺码等等。虽然不至于手忙脚乱,不过临近年关这段时间,的确要比平时忙碌一些。
    宋卫军没立刻上前打扰妹子,而是低头跟一帮孩子叮嘱:“你们可以在二楼随便逛逛看看,不准跑到楼下去。等下我叫你们了,立刻过来,知道了吗?”
    孩子们欢呼一声,立刻一哄而散。喜宝本来还有些舍不得新爸,却到底还是被毛头哥哥拉走了。
    “喜宝,我们去那头看,你说那个是啥?”毛头拽着喜宝就往钟表柜台去了,他早在楼梯那头就发现这边亮晶晶的,也不知道卖的是啥。
    的确,比起其他地方,钟表柜台看着就特别显眼。柜台里摆着一溜儿的各个品牌手表,虽然不能跟那些大城市比,不过也有二三十种。而后头的售货架上也搁了各种漂亮的座钟,恰好到了整点,座钟发出“轰轰”的钟鸣声,先是把喜宝和毛头吓了一跳,随后他们就乐翻天了。
    “这个好棒啊,是钟,可以看时间的。”正好今年课本里有一课提到了时间和钟表,虽然书本上画的插图没那么好看,可细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了相似的。喜宝两眼晶晶亮的望着柜台上的商品,一旁的毛头也看呆了。
    俩小只算是扎根在这边了,而强子和大伟却是一溜烟儿的跑到了卖自行车的地方。自行车没有柜台,只有一个类似于展示区的地方,放着五六辆崭新的自行车,而且仅有唯一的一个牌子,红旗牌。
    赵建设就有一辆大红旗,他那个是红旗牌重型自行车,能带人也能载货,骑着特别稳当,缺点是笨重得很。而眼下的这几辆红旗牌自行车里头,也有一辆大红旗,不过其他几辆看着就轻巧多了。
    男孩子都想要一辆车,强子和大伟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已经长大了,很清楚自行车这玩意儿吧,不单是价格非常贵,还需要自行车票才能买到手。很可惜,他俩既没钱也没票,只能干看着过过眼瘾,连伸手摸一摸都没敢,生怕碰坏了被人讹钱。
    至于春丽姐妹仨,一早就奔向了卖布柜台,她们盯的是柜台上的成衣。这边的布料多半都是深色系的,不是黑的就是灰的,再不然就是深蓝色的,如果能买到一块军绿色的布,都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可成衣的颜色就多了几种,除了常见的颜色外,还有一种鹅黄色的,以及大红色的。她们姐妹仨都到了爱美的年纪,眼睛一直盯着看,不过也乖乖的没吭声,毕竟成衣的价格比布料贵了好几倍。
    又过了一会儿,卖布柜台的顾客散了一批,说到底,这年头既能凑够布票又能凑到钱的人真不多。在做完了手头上几笔生意后,宋菊花低头在本子上记了两笔,才刚写到一半,就听到旁边的娟子语气里明显带笑的招呼人。
    “这位兵大哥,你想买啥,我给你介绍介绍?”
    宋菊花一面头也不抬的继续记录,一面在心下暗自思量,这能进百货大楼卖货的无一不是有门路有靠山的人,娟子更是如此。不过,总得来说娟子的脾气还成,人也勤快,就是偶尔会显露出丝丝优越感,对同事倒还不错,可对顾客却难免语气差了点儿。她跟娟子搭班也有差不多半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听到娟子语气那么好的对顾客说话。
    落下最后一笔,宋菊花抬头看去,然后就懵了。
    宋卫军笑嘻嘻的看着她,拎起米袋子晃了晃:“我本来想给你买件新衣裳啥的,好歹有十年没见着面了,不送礼物咋成呢?可妈说了,别瞎糟蹋钱,送啥都不如送粮食。喏,我给你拎了三十斤粮食过来,这个礼物还凑合吧?”
    然而,宋菊花还在懵圈中,她比赵建设反应慢多了,足足两三分钟后,才突然回过神来,然后就红了眼圈:“四哥……”
    “妈说你生了对双胞胎儿子,我还没见过我外甥呢,要不你过年带上我妹夫我外甥回队上瞅瞅?”宋卫军看出了宋菊花的伤感,不过他可不想把亲妹子弄哭,回头高声唤了一句,把一群小孩崽子惊得赶紧跑回来,“菊花你瞅瞅,你的侄子侄女们。对了,这是喜宝。”
    宋菊花本来都忍不住要哭出来了,被他一打岔,立马笑喷了:“瞧你说的,我又不是没回过娘家,今年正月里才刚回去呢。喜宝,还认得姑姑不?”
    “姑,臭蛋不认识你了,咱们都认识你。”喜宝拉着宋卫军的手,高兴的跟宋菊花打招呼,“姑,我给你介绍哦,他是我爸!”
    “哦对,喜宝现在是我闺女了。”宋卫军随口附和着。
    这下,刚缓过神来的宋菊花又一次惊呆了。
    要咋说呢?她知道亲妈是个能搞事的,也相当明白自己这个四哥是全家里头最像亲妈的一个。然而,打死她都想不到,喜宝虽然成了四哥的闺女。
    搞啥呢?!
    “我就说你有空应该回趟娘家,到时候妈会告诉你前因后果的。”宋卫军压根就没想作过多的解释,将米袋子交给宋菊花,“我就不去你家了,反正才三十斤,你拿得动。”
    “嗯嗯。”宋菊花已经被吓懵了,除了本能的应声外,啥都不会了。
    “那我先走了,孩子们头一回进县城,我得带他们好好逛逛。”宋卫军跟妹子打了个招呼,然后就拖着一长串小萝卜头走人了。
    宋菊花顿时回过神来了:“我上个月底才见过妈!……诶,算了,回头再说吧。”
    反正自己一直都是蠢的那个,只不过比起前头仨蠢哥哥,她蠢归蠢,起码听话。妈让干啥就干啥,至于原因是啥,她反正也搞不明白,就索性别费这个脑子了。
    瞅着她四哥都走得没影儿了,旁边的娟子难掩喜悦的问:“菊花姐,刚才那人是你亲哥啊?”
    宋菊花:……这造孽的宋卫军!!
    ……
    下到了一楼,宋卫军还问几个孩子:“还要看看别的吗?喏,那头卖文具的,我给你们买些纸笔好了。”
    除了强子和大伟之外,其他几个孩子都高兴坏了,一拥而上,将文具柜台围了个结结实实。
    其实,这里的文具也不算多,毕竟是个小县城,而且如今形势不太乐观,柜台里摆着的无非就是一些铅笔橡皮本子,然后就是铅笔盒了,最显目的估计就是中间的两支英雄牌钢笔了。
    强子和大伟只瞅了一眼,果断的选择撤离。他们宁可没有礼物,也不想收到纸笔当礼物。
    宋卫军也没管他俩,给其他孩子们每个人都买了五支铅笔一块橡皮还有一个本子。他本来还想买铅笔盒的,可瞅着乌漆嘛黑的铁皮铅笔盒,愣是没勇气下手。他就不明白了,自己小时候的铅笔盒就丑,咋这些年过去了,铅笔盒还那么丑呢?
    “喜宝,回头爸去京市给你买好了寄过来。”宋卫军是越看这个闺女越欢喜,心下暗道,亲妈的眼光就是好!
    “爸,你还是给奶买好东西吧。”喜宝高高兴兴的摸着新到手的文具,她没带包,小兜里藏块橡皮是没问题,却藏不住铅笔盒本子。
    见状,宋卫军顺手接过就放到了军大衣的外头口袋里,跟她说回家再给她,还安慰道:“放心吧,你和你奶都有好东西。”
    喜宝瞬间放心了。
    买好东西,瞅着时间还算早,宋卫军想起亲妈昨天交待的话,干脆跟人打听了照相馆的位置,领着一群小孩崽子杀了过去。
    虽然这些年,县城里变化不小,不过照相馆却仍旧只有那么一个。区别在于,多年前只有一个小到不可思议的门面,如今瞅着,不单地方大了,就连外头摆着的相片也更多更好了。当然,还有排队等候的人。
    临近过年,手头如果宽松的话,还是有不少人家会选择来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的。也因此,等候的都是一大家子,看着排队的人不少,其实没过多久,就轮到宋卫军他们了。
    宋卫军拉过喜宝,跟照相馆的师傅说,给他们父女俩拍一张。尽管觉得有些奇怪,不过师傅并没有多言,叫他们摆好姿势,稍稍调整了一下后,很快就拍好了。
    一张照片一毛钱,拍好之后却不是立刻就能取的,而是得过上个几天。师傅查看了一下前头的记录,让宋卫军五天后来拿。
    “叔,叔!”眼瞅着又要出门了,毛头拉了拉宋卫军的手,“我也想跟你拍个照,我还从没拍过照片呢。”
    毛头是没拍过照片,可他在家里看到过老照片。说是他爸当初立了大功,跟领导们拍了个合照。用宋卫国的话来说,他的人生也就是那一刻最光辉灿烂了,虽然赵红英拒绝把相片放在堂屋里,可宋卫国到底没忍住,放在了他们那屋最醒目的地方,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就连躺在床上睡觉,睁眼也能瞥到。
    “求求你了。”毛头特别羡慕他爸,可他认为自己比他爸还上镜,如果他也能有一张相片,那他不就可以睁眼就看到自己了吗?
    宋卫军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你为啥想跟我拍个合照?”
    真话是,毛头想拍照,可他知道单人照不大可能,退而求其次才要求拍合照的。不过,这话显然不能说出来,他转了转眼珠子就有了新想法:“叔,我从小就听奶说你的故事,我特别特别喜欢你崇拜你,如果能跟你拍张照,我睡着都能笑醒了!”
    “哟,你这小子还能说的。”宋卫军没为难了,拿手在他脑袋上呼噜了一把,就招呼照相馆的师傅,“师傅,再给我们拍一张,我跟他。”
    毛头高兴坏了,拍照的时候,一脸的喜色藏都藏不住,笑得牙豁子都快露出来了。相对而言,宋卫军就沉稳太多了,腰板挺得笔直,面色肃穆,活脱脱的就像是在站岗一样。
    照片一样是五天后取,宋卫军收了票据,招呼孩子们走人。
    拍照到底是费了些时间,从照相馆出来后,差不多已经接近中午了。
    好久没来县城了,宋卫军也搞不清楚国营饭店在哪里,好在反正已经问了好几回了,他又是一身军人打扮,很容易就能问到路,遇到有空又心善的,还会帮着带路。
    这不,在一个好心老大妈的带领下,他们没费啥劲儿就寻到了一家国营饭店。
    虽然是吃饭的点,不过饭店里的人并不算多。整个饭店约摸放了十张桌子,可只有三张有人。宋卫军这边人多,直接走过去占了最中间那张最大的桌子。
    很快,就有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饭店女服务员走了过来。
    见是军人,她先带了两份笑,指着墙上的菜单说:“咱们这儿的菜都写在上头了,价钱在菜名旁边,另外还需要粮票。”
    宋卫军带足了粮票,钱更是不愁,他直接使唤刚刚看对眼的毛头:“你不是说你回回考双百吗?点菜呢。”
    “我点?”毛头激动坏了,这一刻他觉得他叔真是好人啊,忙拉过喜宝,俩小只凑在一起嘀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