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陈珏by陈书颜 >

第23部分

陈珏by陈书颜-第23部分

小说: 陈珏by陈书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人踹了一脚的郝少峰,迷茫的看着李铭远。话还没说完呢,踹我干嘛?

  “咳——”上官锐低咳一声打断两人之间的隔阂,开始转移话题:“端木,你怎么想?”
  
  李铭远也是,明知道郝少峰是个二百五还跟着一起做二百五的事儿。既然不想让外人知道他们的发家历程,就不要做得那么明显嘛,这一脚倒是把陈珏的目光引过来了吧。

  端木羸看了一眼上官锐,没有说话,端起茶几上的杯子慢慢的啜几口凉茶。上官锐伟说的潜台词,他明白,不就是以前的发家史不能与外人道得岔开话头么。不说就不说,不过,他觉得以陈珏的聪慧劲儿,很容易就能猜出来。这种事儿本就不是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的事儿,况且,他们发家的地方距离陈珏家不是很远。

  一时的静寂让陈珏若有所思。
  
  他在厨房摆弄摆弄制作凉茶的原材料,并不是有意要听端木羸几个人的谈话内容。只是茶几上凉茶快要见底,而他手头上也没有存货。况且厨房距离端木羸几个人谈话的客厅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偶尔的一句两句话他是能听到,再详细的也就听不分明了。难道……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处,陈珏嘴角扬起一抹莫名的笑。

  既然惹人忌讳,那我还是躲避一些吧。陈珏想着,手头上的活儿简单料理一下后,端起自己日常喝水用的杯子朝着居住的房间走去,看都没看客厅一眼。四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样的发家史?他大概也能猜得出。

  八十年代的时候曾出现过一个词——倒爷。有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当时人们戏称为“倒爷”。说白了,就是有一批倒动买卖的人,把一些东西以低价买进,再用大大高于原价的价格卖出,干着在六十年代被称之为“投机倒把”的活儿。陈珏的一个娘舅就是这样发家的,他那个碎嘴超又能显摆的舅妈不止一次在陈珏家里夸谈过,陈珏想不知道都难。

  好像在八、九岁的时候,舅舅似乎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来跟着说是一同倒动生意的人去了黑龙江,和老毛子换飞机坦克。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直到十三岁那年才回来,把家里的老母妻儿接到黑龙江享福去了。

  黑龙江干倒爷也就是那几年的黄金时段,要真是这样,端木羸几个人的年纪倒也能对的上。再有,无非就是干走私的活儿。这几个人有海外的进货渠道,也有国内的保护伞,真要是干起了走私的活计,一般人还真比不了。思忖间,端木羸的一声召唤让他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陈珏,你有什么意见?”

  “我?”陈珏迟疑着,摸不准端木羸话里的深意如何。“呃。这些东西我不是很明白。”

  “没关系,只是说说想法而已。毕竟当局者迷。”

  陈珏蹙蹙眉,不是很明白端木羸一再的坚持何意。看看正在调整眼镜,瞧不清面容的上官锐,再看看捧着杯子仔细研究杯身图案的李铭远以及满目热忱盯着自己看的郝少峰,陈珏表示,此事并不关己,他可否高高挂起?

  “我只是想听听局外人的想法而已,不会真的去实施,你放心。”往沙发的另一头靠靠,端木羸拍拍余出来还可以容纳一人的空余地方示意陈珏落座。“就当是帮我这个房东一点小忙吧!”

  俗语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作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白吃白住的房客,陈珏深感亚历山大。

  “呃,那我就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股市我不太明白,可也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至于房地产,我想说,这会是今后几年盛产不衰的金母鸡。吃穿住用行,永远是国人消费的大头。吃这块儿,我不看好。现在国人有钱了开始讲究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可哪儿有那么多的有机食品,即便有,用没用尿素化肥催熟谁也不知道。”

  “再说穿,从布料生产到成品销售这里面的环节太多,变数也很多。至于用呢,从家具床柜到各种生活器具来说,这部分的市场相对已经成熟,贸然插进去和前辈们挣饭吃,得不偿失。行呢……”陈珏顿了顿,抿一口凉茶继续道:“汽车开始成为代步工具的主流,然而相对被带起来的周边行业也很多,最大的,也是最没办法割舍的就是石油业。何况,石油又不是再生可持续能源。日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油价的关系影响到汽车的使用,除非能找到替代的能源。”

  “说了半天,不还是支持我的论点,房地产才是最有前景的么!”

  似是没有听到郝少峰厚脸皮的自夸,陈珏也不理会上官锐和李铭远若有所思的目光,继续道:“要说投资少,收益快的项目的话,娱乐业应该可以说是首当其冲。除了西南西北的一些地区以外,国家大部分地区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相应而来的就是精神层次的满足。再有就是医疗方面……”
  
  像是想到了什么,陈珏的语气有些郑重。“十二亿的人口真正解决就医问题的有多少?又有多少医院需要更换医疗设备和器械了。这当中利润差,我想你们可以咨询一下我的老板——上官锦,他会给出一个你们出乎意料的答案。”

   “还有……”陈珏双手捧着喝水的杯子,思绪发散,眼神有些恍惚。“网络,互联网行业。全球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呃,你是说在应用互联网开设的增值业务赚钱?”郝少锋抬头瞅着天花板思索着,“互联网在中国还是有发展前景的,只是目前来说受众的人口不是很多,也只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有网络连接。再说了,国内的线路根本比不上国外,玩儿个游戏都卡的厉害……还不如开发个软件卖出去来钱快!”

   “市场决定发展。”李铭远道:“我支持陈珏的看法。国外的互联网行业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来的。中国想要发展,一定要和世界接轨,和国际接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也会在市场的需求下逐步完善。”

  “我比较赞同医疗行业这一块。我家老头子所在的军医院也就是在国内可以排的上名号,院里的那些设备仪器都是国外淘汰了好几年的残次品,只能糊弄糊弄不懂行情的门外汉。而且,国内一线城市的三甲二甲医院为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很乐意从国外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而我们,可以从中间穿针引线,获取酬金。”

  酬金?陈珏嘴角不自觉的撇撇,真会给自己盖高帽。说好听一点的是代理销售商,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和“二道贩子”“倒爷”没什么区别。

  “你觉得,互联网这一块儿哪方面比较适合我们?”端木羸偏过头来仔细的瞧着陈珏。他知道陈珏很聪慧,如果说陈珏在课业上表现出来的慧敏是因为曾经的学识作为铺垫的话,那这次陈珏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

  “网上贸易、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广告媒体,以及……”

  “以及什么?”端木羸催促的同时伸出手抚了抚陈珏那一缕倔强的脱离了团队独自作战的发丝,将其归回原位。

   当我三岁小孩儿么?有些愠怒的瞪了一眼始作俑者,陈珏挪挪身子拉开和端木羸之间的距离。不知道男人的头,女人的腰不能碰么!

   “以及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移动电话互联网……”

   三道不同的语气的声音代表了各自主人不同的想法。

   李铭远眯着眼,细细的考量着陈珏的话。
  
  移动电话,通称手机,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国外的移动通信设备日新月异,发展迅速,据说2G的通讯设备已经建立完善,正在开始研发3G技术。这般看来,在拥有全世界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不过这块蛋糕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嘴的。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国电力等这些案例在,日后的通讯运营必将也是垄断企业。

  “目前国内的技术设施能支持的也就是2G手机了,现在这上面分一杯羹,只能另辟蹊跷。”上官锐放下正在擦拭的眼镜,没有镜框遮掩的桃花眼此刻异常凌厉。

  “你是说,手机运行软件?”郝少锋一阵兴奋,这可是他的专业领域啊。

  “不,我想上官说的应该是移动互联网营销以及手机上网产生后私人信息这方面的安全问题。”

  “有些地方,军方应该很感兴趣。”

   看着因为端木羸的一句话而彼此笑得心知肚明且热烈讨论的几位,陈珏表示他只是一介凡人,听不懂想不明白很正常。耸耸肩,陈珏起身离开气氛很是热烈的客厅。今天的这番话,有他自己的所想所感,也有在校时的耳濡目染。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业上,不代表他就真的对外事一无所知,相反,出生在边疆小城平民家里,见识过社会底层人员生活的陈珏在某些事上要比那些夸夸其谈的书生理解深刻得多。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北京的五月已经炎热的让人很不得把电扇或是空调背在身上。还好,端木大爷家两个卧室都有空调,打开一个小时之后整个房间的温度开始下降,徐徐凉风吹来让人浑身冰爽。

  快半个月没回来了吧?陈珏拾掇着手里准备做凉面用的面团。即将步入炎夏的北京城燥热极了,被三足金乌爆烤的柏油路煎鸡蛋绰绰有余,这个时候吃点既爽口又解腻的凉拌面正当季。只可惜,某些人没有口福了……陈珏悻悻着,以往只要是他下厨,那四个大少爷哪一个不是眼巴巴的在客厅守着?!

  把煮好的手擀面放到冷水里浸洗几遍后放到笊篱里控尽水后一一放入事先调拌好的的酱料和蔬菜,陈珏捧着约两拳大小的碗坐放在餐桌上一边食用一边翻看着书籍笔记。这个夏天陈珏要开始准备到临床第一线开始实践学习,只是该去哪里着实是个问题。

陈家父母觉得能留在北京最好,无论是医院规模还是医疗技术、设备都是全国第一,能在北京的医院见习不但是一种荣耀更是可以在档案上浓墨重书的一笔。同样有此想法的不仅仅是陈家人,但真正能留在寸金寸土一砖头掉下来砸倒一片非富即贵的北京城的又有几人?!

  毕竟这次实践学习不是学校统一安排的,当辅导员传达下来之后,陈珏发现除了他之外的学生每一个都是跃跃欲试以及迫不及待。陈珏不解,只是一次实践实习活动而已。怎么……

  也难怪陈珏不解其中真意。

  临床系的本科一共是五年制,第四年则开始正式在医院挂牌实习甚至是工作。这次实践学习说是不由学校安排,其实不过是为日后能留在北京医院工作的一部人提前把关筛选而已。

陈珏在北大的校园里来去就是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因为在大一下半年开始不在校内住宿,陈珏也就是和寝室的室友熟悉些,同班的同学大部分属于那种见了面眼熟却不知道对方名字的程度。虽然一般校内有些什么信息室友也会通知陈珏,毕竟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在某些内部人才知道的新闻大事上陈珏着实吃了些亏。

  虽然时不时的在上官锦的“疗养院”兼职工作,陈珏还是想念属于医院那特有的来苏水的味道,喜欢治愈一个病人之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或许,他可以……

  七月八日,陈珏接到了外科导师的电话。得到预想中的答案之后,陈珏喜笑颜开。

  不枉费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表现。虽然多少有些欺负人甚至是“作弊”的成分在,对于能被导师记住,且推荐进北京的军区医院这事儿来讲,陈珏觉得一切都值了。

  不是有人说过嘛,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会不会输在终点线上,跑了再说!

  照比经过正规渠道考入北大学生来说,陈珏就是那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而且还是落后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的家伙。好在陈珏学的是医疗系,可以不明白高等数学,可以听不太懂外教老师带有伦敦口音的英语,也可以对医学物理和化学一知半解的,但陈珏也是有优势的。

咱懂医学病理、药理、生理学啊;可以对人体的206块骨头倒背如流啊;对人体解剖学理解的透透的,闭着眼睛都能描绘出骨骼肌肉神经表皮真皮的分布图啊;至于主科的诊断、内外妇儿学,陈珏表示没有丝毫压力,虽然他之前是在专科学校学习,起码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比直接高考升进来的学生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起码他不会打怵去解剖室,不会在去实验室的时候心里打鼓,不会在面对实验用的小白鼠、兔子、狗什么的下不去手,不会觉得微生物免疫学让人恶心的吃不下去饭。

  愉快得将几件备用的衣服装进手提袋在塞进背包里,牙刷、香皂、刮胡刀……笔记本、录音笔、小灵通充电器统统也塞进背包里,收拾好即将在实习期要用的物件之后,陈珏先是兴致勃勃在卧室里用从学校寝室搬来的电脑向远在春市的陈家小妹和段启发送他要去军区医院实践的伊妹儿,之后又用座机向家里汇报了这一好消息,在陈妈妈满嘴的“好儿子、有出息”哽咽声的,陈爸爸的傻乐声以及陈家小弟的鬼哭狼嚎中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依旧处在兴奋中不知该如何诉说发泄的陈珏鬼使神差的拿起小灵通给端木大爷发起了短信。

  ‘导师推荐我去军区医院了,虽然在意料中,但还是很高兴!’

  独自乐了大概有十几分钟后才想起自己做了什么傻事的陈珏赶紧拿起小灵通翻看着。当看到屏幕上的“信息发送失败”,在舒了口气的同时,心里莫名的有些不爽。是因为短信没法送出去而不爽,还是因为某人的手机拒接短信而不爽就不得而知了。

  军区医院的东院位于北京东三环,而陈珏和端木大爷居住地则是在北四环,距离远了去了。为了能更好在医院学到更多的东西,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