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嫌妻不自弃 >

第5部分

重生之嫌妻不自弃-第5部分

小说: 重生之嫌妻不自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氏原是把矛头对准锦书,却被莫非横插一杠子,把过错揽了过去,让她一记重拳打了个空门,心中懊恼不已,却不愿当众斥责自己的儿子,知子莫若母,莫非从小就爱抱不平,府里有婆子欺负丫头他要管,街坊的大孩子欺负小孩他也要管,连老爷责骂存儒和宣仪,言重了,他也要蹦出来说上几句不平之语,为此也没少挨罚,罚抄书,罚跪祠堂,禁足,甚至也动过家法,都奈他莫何,他就是这脾气。今日他帮腔帮的还算是隐晦了,你若跟他计较只有让自己更气恼,再则,如今他也是中了状元的,又娶了新媳妇,没得在大家面前驳了他的面子,让新媳妇瞧扁了他,所以,徐氏笑着怨叹道:“你倒晓得惭愧,这孝心是可以替代的吗?都说儿是娘的债,总是我前世欠了你的。”

  莫非先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然后做【炫】恍【书】然【网】状,漫不经心道:“哦!那来向母亲要债的可不止我一个,还有大哥二哥呢!”

  此话一出,正在喝羹汤的老祖母没忍住笑,一口喷了出来,咳的上气不接下气指着莫非笑骂道:“这真真是个祸害,来要债的祸害。”

  众人闻言更是忍俊不禁。

  方晴烟见状忙为祖母揉背顺气,大丫头碧茹忙捧上茶来,冲莫非道:“三爷,老爷可是说过,用饭的时候不许三爷说话,今儿个您怎得又忘了?”

  徐氏笑道:“你三爷忘性大,老爷子几天没提醒,便又不记得了。”

  莫非没心没肺的笑着,目光似不经意的掠过那抹消瘦的淡紫色的身影,身体里某个部位隐隐的痛了一下。

  这下尹淑媛又怔住了,他的夫君居然被老爷禁语,岂不是不受老爷喜欢?他在家中的地位可是直接影响将来她在纪府的地位,不由担心起来,怯怯问了一句:“为什么夫君不能说话?”

  向来话语不多的纪存儒微笑着慢条斯理道:“还不是怕他一开口把大家都呛喷了。”

  这回,大家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连纪宣仪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锦书被这轻松愉悦的气氛感染,刚才的不快也不怎么在意了,看着大家的笑脸,突然感觉到一种家的温馨,虽然这个时代有那么多的规矩礼节约束着人们的身心,但是并不影响人们感受这天伦之乐。虽然她想融入这个家还有许多阻挠、困难,但是她不会轻易放弃,因为这也是她的家,是她赖以生存的地方,她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在这个家中过的快乐些。这样想着锦书一扫颓然,心里又充满了希望。

  老爷纪云亭终于开口:“好了,食不言,寝不语,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吃饭。”转而又对三个媳妇道:“你们也别忙活了,一起坐下吃饭吧!”纪云亭平日里严厉不苟,今日算是温和了。一是老祖宗难得这么高兴,不想扫了她的兴;二来,也算是成全莫非的那点心思,他知道莫非是喜欢锦玉的,所以当初不同意华家退婚,莫非顾念着那点情分帮着锦书也在情理之中;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想让宣仪难堪。

  第九章 食不言

  晚饭,锦书吃的很少,不是菜不够丰盛,而是那些菜里都加了一味作料,辣椒。纪氏祖籍赣州,食物多喜辛辣,简直是无辣不欢。锦书不知道本主是不是会吃辣,反正她是从不吃辣椒。淑媛也不吃辣椒,但是老夫人很贴心的为她想到了这一点,特意让厨房为她做了几道她爱吃的菜肴放在她面前。既然老夫人说了是单给淑媛做的,她自然不好去动那几道菜,所以,锦书只好吃白饭,宣仪似乎也不在意她是不是吃的下,自顾品尝美食。

  又是莫非,再次打破老爷子关于食不言寝不语的禁令,笑吟吟的对淑媛道:“你瞧母亲多疼你,知道你不吃辣,特意为你开小灶。”

  淑媛婉声道:“夫人待儿媳就如亲娘一般,让儿媳心中好生温暖。”

  “那是当然,母亲是最会疼人的,最心善的,不信你随便问府里的下人,哪个不说纪家主母是个活菩萨。”莫非一味给徐氏戴高帽,哄得徐氏眉开眼笑:“就你贫嘴。”

  “这哪是我贫嘴,事实就是如此嘛!大哥,二哥,你们说呢?”莫非把存儒和宣仪也拉了进来。

  存儒和宣仪当然是连声赞成,谁会说自己的母亲不好呢?

  这下徐氏更加心花怒放了,这个莫非,一会儿能把人气死,一会儿又能哄的你开心,滑头的很,这脾性不晓得像谁。

  “咦?二嫂,你怎么不吃菜?”莫非话锋一转看着锦书问道。

  他问的突然,把锦书吓了一跳,慌张抬头,正对上莫非那双黑亮的眼,心里像是藏了一面鼓,被人轻轻敲了一下,“咚”的,声音很轻很轻,她却有些懵了。又一道目光犀利的像两道利箭向她射来,是老夫人,锦书一振,忙解释道:“我……我不饿。”

  “哦!我知道了,二嫂是扬州人,也不会吃辣,对吧!”莫非笑吟吟的看着锦书。

  锦书素来不喜欢说谎,被他一语中的,想否认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欲语还休,弄得自己好像是被虐待的小媳妇可怜兮兮,看老夫人的脸色越来越冷,锦书暗暗着急。

  纪宣仪起身,慢悠悠地从淑媛的特别待遇里夹了好多菜过来放进锦书的碗里,柔声对锦书道:“是我疏忽了,忘了告诉母亲你不会吃辣。”随即又对徐氏说:“母亲,以后就让厨房做两份不辣的菜肴,也不用特别的,弟妹吃什么,锦书也吃什么。”纪宣仪不太说话,语声淡淡,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度。锦书有些意外的看着纪宣仪,她以为纪宣仪是不会帮的,没想到……这样的他,温柔的让她有种被疼爱的感觉,可是之前他冷酷的就像冰,千年寒冰,她不懂,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纪宣仪忽略锦书错愕的目光,他不是没注意到锦书吃不惯辣味,他也知道母亲偏心,本想等席散后找母亲私下里说的,莫非却来多管闲事,不管怎么说锦书是他的妻子,莫非这样做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当然他不会往深处想,好抱不平是莫非的本性,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

  尹淑媛端着玉碗勉强保持着微笑,心里却似被虫蚁咬噬着一般难受,觉得自己被出卖外加被羞辱,出卖自己的是自己的夫君,他的心思似乎都不放在她身上,不为她铺路搭桥,不为她锦上添花,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别的女人说话,那个差点毁了他前程的华家的贱女人,更气人的是,二哥就这样动了属于她的饭菜,给那个贱女人享用,尹淑媛立时没了味口,这饭吃不下了。心中有百般不快,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不但如此,她还必须保持她高贵的,温婉的笑容,以示她的大度,她的亲善、温和。

  “就这么办吧!晴烟,你记下了。”纪云亭怕夫人拧巴着不应承,抢先吩咐下来,两个媳妇,心有偏爱情有可原,但是表面上还是不能做的太过,厚此薄彼落人口舌。

  “是,儿媳记下了。”晴烟起身一福。厨房里的事,这几年一直都是她在打理,今天老夫人吩咐下来给尹淑媛另做几道她喜欢吃的菜的时候,她就想到了二弟妹也是需要另做的,但是老夫人不开口,她也没必要操这份闲心,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她那不受待见的二弟妹是不是有扭转乾坤的手段,而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三弟妹又是否真是个厉害的主。她帮着老夫人持家不是一年两年了,按理说她是长媳,这个家由她掌持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但是老夫人一直不肯松口,老夫人的那点心思她是一清二楚,一是因为她的肚子不争气,没能为纪家生出个孙子来,老夫人心里不满意;二是她娘家这几年都不太景气,父亲仕途不顺,大哥又犯了小人惹了官司,老夫人是个势利眼,渐渐地也就不看重她了。老夫人是想等三个媳妇都进了门,然后再挑中意的。若是将来纪家主母的位置让旁人抢了去,那她在纪家的地位就要一落千丈了,所以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这件事。

  徐氏见老爷开了口也不好再做他言,却是狠狠地剜了莫非一眼,这小子原来一开始就在给她下套,什么最知道疼人,最心善,无非是想让她骑虎难下。莫非冲她咧嘴一笑,一付的讨好的嘴脸,徐氏只有叹气了之。她不是不知道锦书是扬州人,也不喜吃辣,但是难道也要单独为她开灶?她配吗?

  祖母慢吞吞的喝了一碗羹,碧茹又盛来一小碗米饭,趁着碧茹给她布菜,老祖母说道:“淮扬菜好啊!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咸中带甜,倒也可口。”

  纪云亭附和道:“母亲若是喜欢,去请个做扬州菜的师傅来家便是,或是上京城‘聚香楼’订一桌淮扬菜来也可。”

  祖母笑道:“我也只这么一说罢了,说到淮扬菜,让我想起四十年前,我曾在扬州住过一阵子,还记得就在宅子边上有一家‘文思斋’,那里做的文思豆腐堪称一绝,哎!这一晃都四十年过去了,那味道却还是忘不了……”老祖母说着半垂了眼睑,眼神迷茫,似乎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而席上的有心人已经在心里盘算开,如何借此机会讨得祖母的喜欢才是。

  第十章 心思惴惴

  用过晚饭,大家又陪祖母坐在花厅闲聊了一会儿方才各自回去,锦书边走边思忖。祖母虽然说话有分量,但她是个不管事的,只要不出什么大错,一般不会发表意见,当然也不太可能帮她说什么,其实祖母才是最精明的人。老夫人虽然对她成见很深,也不是莫非口中所说的活菩萨,势利的很,但是有一点锦书是欣赏的,就是她爱憎分明,喜欢就不加掩饰的喜欢,同样,讨厌也毫不客气的讨厌,一切都摆在脸上,清楚明了,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老夫人这性子倒要比那些面善心恶,笑里藏刀的人要好应对。至于老爷,他是个典型的老古板,不苟言笑,说话做事都严谨的很,但他是个明理之人,如果老夫人过于为难她,相信老爷还是能说句公道话的。

  再看大嫂方晴烟,一看就是那种贤淑本份的女子,尽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但是话儿说,因她生不出儿子来,老夫人扬言要给大伯纳妾,对此,她心里又有什么想法呢?难道她就不怨恨老夫人吗?她所表现出来的孝心就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吗?也是,古时候的女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贤惠,往往会主动为自己的丈夫纳妾,甚至把自己的贴身丫头也送到丈夫床上去,这在二十一世纪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事情,如果真有其事,也会遭到世人的鄙视和唾弃,但现实就是如此,不管她们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违背心意的,为了延续香火,为了讨丈夫的欢心,女人活得就如此的卑微、可怜。锦书心有不忿,但更多的是无奈,也许方晴烟温婉的笑容下,藏着满腹酸楚的泪。

  尹淑媛,这个与她同日进门的新媳妇,有着骄傲的身份,这是她在这个家中荣获众人抬爱的最大的资本,当然,她也貌美,更重要的是她很懂得讨长辈欢心。不过,刚才宣仪提出要老夫人为她们准备一样的饭菜的时候,她虽然面带微笑,但眼中自然流露出一丝鄙夷和愤懑,是的,她是大都护之女,怎能跟一个小小县令的庶出之女相提并论呢?哎!她也想的太多了,反正她和她并无利益上的冲突,她也绝不会自不量力的要和她去比较什么,能和和气气的最好,不行的话,少来往就是了。

  今日晚宴,最让她感到意外的就是纪莫非了,明着暗着帮了她两回,为她解除危机,为她争取利益,原因呢?锦书纠结着,想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他那干净清澈的眼睛,灿烂明朗的笑容,和煦如风的话语,偶尔露出的潇洒不羁的神态渐渐地在锦书脑海里汇集成两个词语——善良、热情。对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人。锦书的唇角微微扬起,这个时代的书生念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儒家之道,写的是八股之文,讲的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锦书以为,在这样呆板的教育体制下,古代的学子都应该是像老爷和大伯那样的,不苟言笑,严肃认真刻板的很,没想到纪莫非这位状元郎倒是个例外。

  “你在想什么?”纪宣仪嫌她走的太慢,停下脚步回身想催促她,却见她神思游离,还隐含笑意,不觉好奇,便问道。

  锦书回过神来,她自然是不能告诉他她刚才想的那些事情,稍稍犹疑了一下,道:“妾身在想清儿,清儿好可爱。”

  纪宣仪听到这个名字,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

  锦书又说了一句:“夫君为什么不对清儿笑笑呢?清儿好像很在意你呢?”

  纪宣仪冷哼一声,拂袖大步离去,再不管锦书是否跟的上。弄得锦书莫名其妙,她说错什么了吗?

  “二奶奶,您以后尽量少在二爷面前提起清儿。”话儿一旁迟疑着说道。

  “为什么?”锦书不解,清儿不是宣仪和蔓儿的儿子吗?宣仪不是很爱的蔓儿吗?

  话儿神情一黯,轻声道:“林二奶奶就是因为生清儿的时候落下的病根,不久就走了。”

  锦书【炫】恍【书】然【网】点头,原来如此,宣仪这是把蔓儿的死都归罪到清儿头上了,可是孩子有什么错?没了母亲已经很可怜了,宣仪不加倍疼爱清儿,反而当清儿是害死蔓儿的罪魁祸首,对清儿冷淡如同陌路……锦书回想起清儿背三字经时看着宣仪那期待讨好可怜兮兮的眼神,就心疼不已,可怜的孩子,可恶的宣仪。

  回到“澄心苑”,锦书发现纪宣仪根本就没有回来,问下人,也说不知二爷去了哪里,锦书便自行梳洗了,谁知道他今夜回不回来呢?锦书刚收拾停当,宣仪的跟班小山就回来传话,说是二爷今儿个不回来了。话儿问:“二爷去了哪?”小山支支吾吾不肯说。锦书挥了挥手:“你下去吧,好好伺候二爷。”看小山为难的样子就知道纪宣仪定是去了妾室柳馨儿处。

  初桃不高兴了,嘟哝道:“这才新婚,姑爷就算再喜欢那妾室,也不急于这一时啊!”

  锦书瞪了她一眼,初桃连忙噤声,默默低头为锦书铺好大红喜被。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