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天年 >

第46部分

天年-第46部分

小说: 天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是,这个什么什么节点,是一个围棋程序?”范哲问道,“怎么叫这样拗口的名字?”

“我是随便起的。”

“是你自己编的?”范哲忍不住惊叹一声,“这个程序的棋力很不错啊。

你没骗我吧。”

韦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叫我怎么说呢。程序的确是我编的,不过核心算法是受到吴新的启发。几个月前在他还回来的一本书上我发现了一段批注,里面有关于引力和时空的一种猜想,叫作超流体纤维什么的。”

“是吴新啊。”范哲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吴师傅一直郁郁寡欢,见谁都没什么好脸色,好像是因为吴新高考没发挥好,只上了所二本学校,“你说的这个什么纤维同围棋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着呢。范叔叔你也会下围棋的,你说说看,棋盘上的每颗棋子到底是一个点,还是一种场?”

范哲一愣,立时明白了韦石的意思。的确,在人类发明的棋盘游戏中,围棋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围棋起源很早,距今有三千到四千年,甚至可能早于公认的世界最早的棋盘游戏——古埃及跳棋。同时,围棋又是现行主流棋盘游戏中规则最简单、入门最容易的一种,但是,由这些简单规则所带来的复杂性却是所有棋盘游戏之首。1996 年,计算机“深蓝”首次单局战胜了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第二年,改进后的“深蓝”在多局赛中毫无争议地完败卡斯帕罗夫。从那之后,人类在国际象棋领域便永久性地向计算机俯首称臣。但是,计算机围棋的发展却无比缓慢,直到现在,运行在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上的围棋程序仍然无法战胜普通的人类职业棋手。范哲以前看到一篇文章里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乃是因为围棋的内涵同人类的思维模式非常贴切,计算机想要战胜人类,就必须先学会按照人类的模式进行思考,而这显然是一个极难逾越的障碍。

“你是说,把棋盘上的每颗棋子都看作一种场?”

“是啊,你想想看,和象棋等不同,围棋棋盘上的每颗棋子无论身处何处,都会对整个棋盘发生作用,只不过随着距离的增大,这种影响力会快速衰减,但永远也不会为零。记得 1933 年吴清源与本因坊秀哉对局时,第三手就直接落在了棋盘正中的天元上,这颗看似孤悬半中没有一点作用的棋子,却在不久之后的中盘战中发挥了奇妙的作用。所以严格地说,围棋绝没有废子的概念,即使是那些已经没有任何生路的棋子,只要还没有被提掉,它对整个棋盘就会一直产生影响。”韦石继续解释道,“超流体纤维本来是描述引力时空的,我借用这种概念改进了原先的程序,结果发现计算机的棋力大大增强。范叔叔你难道没有发觉,围棋的内涵同引力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吗?”

范哲一愣神,他毕竟是技术人员出身,对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并不陌生。

如果把棋盘看作时空,把棋子看作宇宙中的物质团块,两者之间的表现的确非常相似。虽然人类感受最明显的是来自地球的引力,但实际上,地球上的每个人每时每刻也被月球、火星、太阳、银河系、仙女座大星云,甚至上百亿光年外的星体吸引着,只不过这种力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得微弱不易察觉罢了。范哲有些难以置信地注视着韦石,这孩子只有十六岁,他脑子里思考的都是些什么啊。

“范叔叔,你怎么了?”韦石小心地碰了碰范哲的胳膊。

范哲收回心神,“我只是有些感慨,原来在宇宙的棋盘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枚小小的棋子。”

韦石露出狡猾的笑容,“范叔叔你这样想,算不算违反教规啊?”

“你这小鬼头,还跟我乱开玩笑啊。”这时范哲想起了什么,“哎,最近你妈妈跟你说过什么吗?”

“怎么范叔叔你这段时间老问起她啊?上次我不是都说了,她一直很忙。

你看整个暑假她都没来接我。”

“那她……跟你说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韦石的眼睛滴溜溜乱转,“还不都是那些话,叫我好好读书,别贪玩,听你的话之类的。”

“没说别的了?”

“别的就没什么了。”韦石坚决地摇摇头。

“石头。”范哲突然严肃起来,“眼睛别四处望,我知道你只要一撒谎就有这个毛病。看着我认真回答,你要告诉我实话。”

韦石无奈地低下头,过了一会儿有些不情愿地开口道:”我觉得也不算什么事情。我妈是打了几个电话来,说再过几天会有人来接我走。我问是到哪里,她也没说,但肯定不在南京了。我说我不愿意,结果她叫我必须听话。

要不范叔叔你帮我给她说说,我喜欢南京,哪儿都不想去。”韦石仰起脸,恨恨地说,“再说我每次考试也考得不差啊,又没耽误学习,凭什么要我走?

反正我就不答应,她总不能派警察来抓我吧。”

范哲怔了一下,脑子里突然浮现出靳豫北那不苟言笑的面孔。

“石头,问你一件事。”范哲正色道,“就是上回你在学校里做的时间实验,那个被你舍弃掉的结论究竟是什么?”

“你问这个事儿啊。”韦石有些意外地说,“都过去这么久了,我说过那结论很怪的,根本就不成立。”

“不管有多怪,总之你告诉我。”

“好吧。”韦石有些无奈地点点头,“的确还有一个结论,逻辑上似乎也讲得通。那就是:人类没有未来,在解开时间的奥秘之前,人类就灭亡了。”

说到这里,韦石狡黠地笑了笑,“当然啦,这是一个荒唐的结论,所以被我舍弃了,只有第一个结论是靠谱的。”

但韦石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因为他看到范哲的脸色刷地白了。“范叔叔,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韦石有些害怕地问。

“韦石,答应范叔叔一件事好吗?”

“什么事?”韦石望着范哲严肃的脸,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你必须离开这里,我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情——”范哲停顿了一下,“带小小一起走。”

韦石一下子呆住了,他没想到范哲提出的是这么一个请求。毕竟他还不到十六岁,有谁会向这么个半大孩子提出这么郑重其事的请求呢?

“这个世界就快发生很大的变化啦,当然,我说的世界是指俗世,而我的世界的未来早就在主的安排当中。你的母亲不是普通人,她知道的事情比我多。一旦她来接你离开,一定就是时候到了。”范哲扶着韦石的肩膀,双手微微颤抖,“我的生命早已奉献给了主,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这时范哲的眼眶变得有些湿润,“小小和我不一样,她属于这个俗世,她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小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牵挂,如果没有安顿好她,我的身心会被撕裂,我将无法平静地回归主的怀抱。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能答应我吗?”

“我答应。”韦石很豪气地应了声,并且用力点了点头。他其实并不完全明白范哲在说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履行承诺的能力,但他直觉地感到如果自己摇头,范叔叔一定会很伤心。

“谢谢你,石头。”范哲郑重地说,露出开心的笑容。不知为什么,眼前这个懵懂的半大小子的承诺竟让他感到无比宽慰。这时范哲想起另外一件事,他用力拍拍韦石的肩膀,转身出了门。

韦石的心思立马回到了“节点”程序上。同范哲谈话之前,他正好有一丝改进程序的灵感,他急着在它消失之前捉住它。

“听说神父大人近来一直很忙,怎么有时间来山人这边看顾?”徐嗣颇为热情地迎上前,神色间看不出任何异样。他刚刚诵读完《玄门早晚功课经》,正好得空。

“你看了今天的《新闻联播》吗?中国政府关于末日计划的那个声明。”

范哲直截了当地开口问道。

徐嗣愣了下,盯着范哲的脸看了几秒钟,“你找我就是专门说这件事?”

范哲点点头。

徐嗣环视一下四周,这里离山门很近,道徒们多已做完今日功课,正三三两两地散步闲谈。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到我房间吧,就是有些乱。”

进了徐嗣所居的静室,范哲才发现这里像是要搬家一样,柜子都敞开着,很多典籍摆得到处都是。

“你这是要……”范哲说了一半就打住话头。

“我要回去读经书了。”徐嗣似乎明白范哲所指,“时候到了。”

“你是指……末日?”范哲的语调不自觉地有些发抖。

“我更愿意称之为‘劫’。”徐嗣眨眨眼,突然低声诵了句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劫?”范哲重复了一句,这个佛教术语从一个天主教徒的口里说出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为什么这样说?”

徐嗣淡淡地笑了笑,“中国的古人把一个人的自然寿命称为天年。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物种也好,一幢建筑也好,甚至包括天上的星辰在内,世间万物的存在总会有一个期限。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百年,有的是一百万年,有的是上亿年,而有的基本粒子只能存在一刹那都不到的时间。哦,‘刹那’这个词其实就源于佛教,大概相当于 0。013 秒。但无论时间长短,万物都有自己的天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不灭的事物。而终止天年的,便是劫。”

范哲有些愣神,“你是说,劫代表灾难?”

徐嗣摇摇头,“这种看法过于肤浅了。所谓劫,是梵文的音译,它最初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而是古印度的时间单位。理解了劫的概念,就能理解佛教对世界的看法。为便于你理解,我不妨把佛典同现代人类的认知结合起来举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哦,按普通人的概念大约就是这个地球吧,它的存在共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过程可再划分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个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

‘成’的阶段是由气体化为液体,其后液体再凝固,人类显然不堪承受。而到了‘坏’的阶段,一切都将处于剧烈的崩塌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生存。据说在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坏’劫终了,地球消失。这时‘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个新的地球便又从气体尘埃中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成’的阶段。佛教把世界‘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天年不过就是一次‘成、住、坏、空’的过程。”

范哲听得有些发呆,平心而论,就对世界的描述而言,佛教的确有其过人之处。相比之下,基督教、天主教似乎并不太重视对世界本原的哲学思考,只在《圣经·创世纪》一章里有为数不多的阐述。

“怎么,觉得有点儿不容易接受吗?”徐嗣似乎明白范哲的感受,“其实在‘劫’的概念中,最难理解的地方在于它涉及的时间总是极为漫长。按照我刚才举的例子,结合科学界给出的地球寿命,可以推算出一个中劫是五亿年至二十亿年。而佛经里还有一些劫的概念更是匪夷所思,比如有个佛教典故说:世间有磐石方圆四十里,每过五百年,天人以衣袖拂扫磐石一次,直至磐石成灰,是为拂石劫。说实话,这个拂石劫的时间到底多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算了。”

“你难道是说,人类已经存在很久了,有可能即将面临自身的天年?”

“我说过,万物皆有天年,地球和人类概莫能外。”徐嗣回答得很干脆。

“那我们能做什么?”范哲突然问。对范哲来说,向一个外教中人询问能做什么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果韦石在这里,一定又会诘问范哲是否违反了教规。

“你们不是一直在做吗?做得很好啊。”徐嗣洒脱地说,“其实我之所以现在回去,也是想为世人多做一些事情。不得不说,政府之前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对人世持‘乐观’看法的道教,应对这种末日危机的确显得力有不逮。我本来还想同你告个别,没想到你先过来了。人生无不散的筵席,看来,我们只能在鄙人这间凌乱无比的居所里道别了。”

范哲下意识环视着四下散乱的家具陈设,以及满地的废弃纸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时范哲突然想到,眼前这间凌乱的居所似乎正象征着曾经整洁有序而如今正在走向崩坏的世界,他的心脏猛地一缩。

回去时范哲没有坐车,而是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身旁是嬉笑奔走的人群,每个人脸上都闪现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看着他们,范哲心中竟然有些羡慕起来。这时范哲想起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人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而现在,自己似乎恰好成为被惊醒的清醒者之一,这到底应该算是幸还是不幸?

手机突然响了,是韦洁如打来的。打电话之前她似乎打过腹稿,话语简洁而得体,“范神父您好,我是韦洁如。两小时后我会来接韦石,非常感谢这段时间以来您对他的照料。”

范哲身体一抖,手机险些落地。没收到回应的韦洁如变得有些焦急,“范神父您在听吗?喂……喂喂……”范哲的手无力地垂下,他抬头环视着四周喧嚣而艳俗的世界,口里喃喃念道:”时候到了……是啊……时候到了。”





第34章 。 秘书长的决定


纽约,联合国总部。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UNTO YOU”, 崔则元口里轻读着这句话。他已经站立了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在他面前是那幅著名的诺曼·洛克韦尔镶嵌画,是 1985 年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时,由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代表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现在是下午六点十分,已经过了游客开放时间,联合国总部内显得颇为宁静。

工作人员都知道秘书长对这幅画偏爱有加,他常常在闲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