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

第34部分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34部分

小说: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散中有集中。分散游击战要服从于统一作战指挥、统一作战 
    方针,去实现一定目标的保存发展自己,集中的打击敌人,并同政 
    治的、经济的、反特务的、造成群众性的,相互结合,组织全面的对敌 
人的打击,才会有我们分散性游击战强大存在的根据,而又是能体现最高度 
的集中行为,形成广泛的包围攻击敌人。因此,我们的分散不是消极的而是 
积极的,不是只有分散的一方面,而包含有最高度集中的一方面,集中是最 
高的原则。 
    集中中有分散。集中方面,自上而下的集中,又不要束缚了分散的自主, 
与自下而上的体现集中。自下而上的体现集中,我们应该在加强党的一元化 
领导之下,统一作战指挥、统一作战方针,发扬自下而上的、自主普遍的、 
互相配合协同。我们要使主力、地方武装与民兵相结合,使军事的、政治的、 
经济的、反特务的斗争相结合,使游击战与组织群众的分散优势相结合,包 
围、孤立、分化、瓦解、动摇敌人,打击敌人,准备夺取敌人每一个堡垒, 
并要克服主力兵团在分散活动中强调建制指挥关系与单纯的主力观念,同时 
亦要克服由于地方的片面性,强调地方特殊,不照顾全局与自上而下的集中, 
因为这些分散与集中将会发生分离脱节现象。 
    分散游击中一切战斗及其互相间配合的实现,只有在统一方针之下,依 
靠于各个分散的部署、积极自主地去求得。而企图一般的自上而下以命令的 
方法来指挥每一战斗,安置好互相间的配合,这是最笨不过的事情。这只有 
束缚分散性、积极性和自主性,丧失灵活机动性,并养成自下而上的依赖; 
一切皆等待上级命令,必然轻易放过情况有利的变化,或造成不利,或中断 
任务的执行,甚至遭到意外的损失,这在我们某些地区与兵团中是多少存在 
的现象。还有轻易由上而下的去包办代替下一级指挥战斗,不去培养下一级 
指挥战斗的独立自主能力。因此,一遇到部队分散,即要求自上而下的分散 
集中指挥,去代替自下而上的自主,结果不仅不能造成高度集中的行为,反 
降低了集中。 
    命令是集中的表达,是实现总的意图与各个具体任务的有机结合,不是 
一般化,也不是事务的罗列,必须注意接受命令者之具体条件给以补充指示, 
启发其独立自主的机动的去体现总的意图,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满足于 
自己的想定决心的下达,而不去照顾执行者使其领会想定与决心的组成,则 
不管想定如何好,决心如何对,都会没有实现的可能。我们不少指挥员,特 
别是下级指挥员,甚至中级指挥员,文化程度低,战斗中伤亡大,流动性大, 

新提拔的多。因此,对他们的指挥与发出命令应该少用文字,多用口头,少 
用不易解释的军语,多用通俗说明,还须再三重复任务的内容,启示其独立 
自主机动,才对任务的执行有较好的保证,简单的粗枝大叶的三言两语的嘱 
咐,是会造成错误的。 
    在不违背统一作战方针与上级的意图下,战斗指挥上必须尊重指挥员单 
一的下达决心,这是造成我们最高集中行为一个必要的条件。政治委员及政 
治工作者不但不应该影响指挥员决心的下达,而是以自己的工作去巩固指挥 
员决心的下达,当指挥员下达决心时个别方面有不适合情况的地方,亦必须 
说明情况,帮助改正,而不是动则出以对立的态度,甚至轻率地去变动整个 
决心,这是错误的。而指挥员对决心的下达亦不是任意孤行的,须对情况作 
充分的了解,组织决心的下达,应征求政治委员不同的意见与政治工作人员 
的协同,才会更周密地下达决心。但我们部队中不少指挥员与政治工作人员 
对战斗指挥上互相间仍然存在分歧,由于一些指挥员与政治工作人员均在幼 
年时期,缺乏经验,对自己职责并不十分清楚,也由于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 
义思想容易发生个人的争强较短,指挥员则强调自己有带兵权,政治工作人 
员则强调政治地位,把军事指挥与政治工作对立起来,把政治工作个人地位 
与党的一元化领导混淆起来,这就破坏了党的集中主义的思想,而代之以个 
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是必须纠正的。 
    (丙)战斗必须积极要求自主与进攻,这是分散游击战应有的特点,而 
且是革命军队应有的特点。这才能保存自己,强大自己,实现“敌进我进” 
的方针;这才会同优势敌人,坚持持久战与积小胜为大胜,逐渐达到敌我力 
量悬殊的改变。如果企图以工事防御,保守的战斗,抗击敌人优势的进攻, 
这不是发挥自己之所长,而是助长敌人之所长;不是避开自己的弱点,而是 
在敌人优势打击之下暴露自己的弱点。 
    我们只有在这种条件之下,为了钳制敌人进攻,迟滞敌人行动,便于自 
己力量必要的转移与分散,对抗敌人的奔袭,或处于敌已对我形成合围,必 
须坚守以待时机,是容许我们控制有利地形或加以简易的工事,争取短促的 
时间,是有相当意义的,也是为了摆脱不自主,求得自主进攻为目的的,而 
一般不能采取建立防御与坚守的战斗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抗击敌人优良的 
技术,如炮兵、空军,容易使自己遭到大的损害。 
    战斗上的保守是不愿意打破成规的战斗方法,不愿意分散的进行战斗, 
不愿意游或游出我之边沿到敌占区、伪化区去,求得自主与进攻的战斗。在 
外线战斗,在敌人严重“扫荡”,紧缩合围我根据地之情况下,必然使我到 
处处于不自主与被迫的战斗,企图依托天险工事固守,或机械地规定坚持点, 
只有发展单纯防御的拚命主义,同时也可能在受到损失后产生另外的一种倾 
向,失掉坚持斗争的信心,造成对敌人的恐怖,并以局部的失利认为是革命 
低潮时期的到来,把保存自己,熬过时间看成了消极的等待。 
    分散游击战就是要改变我们一成不变的战斗方式,要实现“敌进我进” 
的方针,打破敌我边沿的界线。分散游击战而又必须是隐蔽自己,暴露敌人; 
而又必须是聚集与集中自己力量(直接的或间接的),麻痹松懈敌人,包围 
孤立敌人;而又必须是摆脱自己之不自主,争取自己之自主,束缚敌人之自 
主,使之成为不自主,使我们求得击无不利的目的。 
    我之击必集中一点,要速打速决,而又要速分速散,不落入被迫的战斗, 
并准备再一次地自主与进攻。因此,我们战斗要积极求得自主与进攻,不但 

要决定于战斗的开始,而且要决定于战斗的结尾与两个计划之间,还要决定 
于由战斗到行动、由行动到休整,循环的一切姿态中(包括警戒、侦察工作), 
都是为了力求自主,保持自主与进攻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力戒胜利则骄, 
失利则馁,造成对自己之麻痹与混乱,丧失继续战斗的自主与进攻。 
    我们的战斗要打得突然,退得浪静,时张扬旗鼓,时收拢锋芒。总之, 
要使我之暴露与隐蔽发生对敌人之紧缓相同,迟滞敌人的敏感力,并错乱其 
指挥,造成于我有利的战斗空隙,这对于我们坚持持久的对敌战争是完全必 
要的。 
    知己知彼有智有勇的指挥,才会有灵活机动获得战斗的自主与进攻;如 
果既不知彼又不知己,只凭勇而无智,必然轻率对敌,容易损害自己力量。 
我们在同敌人斗智上,必须以敌人的规律去治诸敌人,利用敌人空隙或麻痹 
松懈敌人,使敌人受治于我,并以我之不规律对抗敌人之治诸我,使我不受 
治于敌人,这在我们最近二年来是有些成就的。 
    启发战士的智慧。发现战士的天才与创造性,培养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 
这是我们战斗胜利的基础。只要我们掌握了战士的、群众的积极性,贯彻战 
斗的自主与进攻就是有了最坚强的力量。 
    战斗要积极求得自主与进攻,还不只限于我们不失掉有利之条件,而更 
为主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利之条件,争取有利之条件,使劣势上升为优势,这 
才会展开战斗的自主与进攻性,并能够保证后一个战斗到另一个战斗的成 
功。因此,今天要求部队各级指挥员在分散游击战中,都要有智勇双全的指 
挥,一冲主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反袭击与突围战斗,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进行的。往往由我进到新 
的地区或敌占区、顽占区战斗频繁与部队疲劳后,容易因为情况不明、侦察 
警戒疏忽而发生的。至于已求得战斗胜利获得自主与进攻,并且在自己地区 
驻止中,遭到敌人袭击,这是完全不应该的。因此,任何麻痹懈情自满,战 
斗上的保守性,必然造成到处都可能遭到敌人袭击,受到损失。 
    军事上不会没有错误的,而是不要犯大的错误,多的错误。军事的冒险 
是要有的,但不要冒险主义,否则我们就不会有果敢的行为,实现“敌进我 
进”方针,也就不会取得自主与进攻性。因为情况的了解,只能求得一般的 
规律性,不可能完全搞得一点都不差,敌人毕竟是不受我们指挥的,故我们 
的进攻必须带有冒险性、果敢的行为。这与冒险主义、主观主义、凭个人英 
雄简单的一冲主义,下去了解情况,不去细致地分析情况,不讲究指挥艺术, 
轻敌自满麻痹等,是基本不同的。因此,军事上对某些小的个别的疏忽,战 
术动作的弱点、缺点,如情况一时查不清楚被迫投入战斗,动作不灵活、机 
敏、迅速,而失掉效能,是可以宽恕的;而不执行命令,不坚决果敢,或者 
由于麻痹、轻敌自满、个人英雄、不协同配合作战、各自一套、意见分歧, 
以致削弱战斗意志,招致损害,是严重的不可宽恕的错误,应受纪律的制裁。 
因此,每一个指挥员要有果敢的行为,要有细致的指挥艺术,要有刻苦的学 
习精神。胜利不骄傲,失利不灰心,养成沉着果敢的品质,智勇双全的指挥, 
是我们每一个指挥员必须有的特点。 
    我们对游击战、分散的游击战,都积累与创造了一些经验,在战果上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自上而下的指挥,与自下而上的实际相结合,还是不够 
的。我们干部中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狭隘的观点,单纯的军事观点,简单化与 
保守守旧的思想,对反映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识,多不够敏感的。 

    我们老的干部,大致都经过长期国内战争与游击战,大部分是从苏维埃 
后时期生长起来的,对苏维埃后时期比较大规模的运动战,带有正规性的作 
战是有一些经验的,并继承了我军好的传统与战斗作风。但这都是在自上而 
下高度集中指挥之下的作战,要求独立自主性不像今天分散游击战中这样 
大,甚至受到长期集团作战习惯的束缚。如守着成规的老一套的战法,由于 
对中央苏维埃区域后期的错误军事指导方针和搬用外国经验——教条主义所 
留下的影响,未被自觉的清除,仍然有些抄用。还由于今天敌后环境情况复 
杂,作战对象强大,又处于对敌、对顽曲折发展的斗争形势下,同国内战争 
有大的区别,在地形条件上北方与南方亦有大的区别,尤以对平原的作战从 
前是没有过的,如果我们自以为是,跳不出狭隘经验的圈子,不去批判的接 
受过去的经验,发挥优良的方面与克服弱点的方面,是会增加我们的困难, 
造成战争的损失的。 
    从抗日战争生长出来的主力兵团中大批的干部是新干部,有高度的学习 
老八路的传统和战斗作风的热情,开始缺乏自己的经验,更无法采取批判的 
接收优良的方面与克服弱点的方面,虽然经过分散的作战发展了武装,但很 
快被组成为集团的作战,对游击战与分散的游击战也就不可能积累起自己的 
经验。因此,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也就碰到了困难。 
    一九三八年十月以后,敌人已开始同我们正面相持,回师加强对其占领 
区的“扫荡”,我们当时强调运动战的方针,企图建立正规的作战,离开了 
实际,夸大了自己,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因此,使我们在一九四一年到一 
九四二年造成了对战争的指导上的更加混乱,事实上已经是以我们主力兵团 
的分散去坚持地方,完全束缚了机动性。而又没有全面地去建立游击战与分 
散游击战所必需依靠的基础,如统一主力、地方武装、民兵的使用,加强地 
方武装与民兵,都做得非常微弱,甚至没有被重视。因此,在对付敌顽作战 
与敌人更加严重“扫荡”、“蚕食”我根据地之下,给了我们很大的损害。 
    现在有了更多的经验,对战争的艺术有了提高,但因为目前的与即将到 
来的形势,更加重了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要有不自满地与进一步地把对战 
争的艺术提高起来,而且要大大地提高一步。 
    (三)整训部队 
    (甲)经过敌后七年游击战争的作战,我们有了较丰富的经验,锻炼了 
部队战斗力,并且保持和发扬了旺盛的攻击精神。这是革命部队的特色,实 
现了“敌进我进”的方针,恢复扩大了根据地。然而我们要迎接大事变之愈 
益迫近的到来,求得最后打败敌人,驱逐敌人出国土,还必须要有集中的作 
战,要有更加强大的力量,这是我们仍然欠缺的。因此,根据中央的指示, 
我们要普遍的整训部队,准备发展一倍到二倍的条件,是必要的、重要的与 
存在可能的。今天敌人还是强大的,有完善的装备,有过严格的训练,并在 
其临到死亡之前,会愈益发动挣扎性的攻势,“扫荡”我们在其后方之存在, 
破坏我们反攻准备,“如同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部队再来一个极端困难 
时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尤其要反攻敌人,要夺取敌人大城市、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