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

第36部分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36部分

小说: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教导队、轮训队毕业学员共有数万名,大都受了技术教育(还有各部在职 
提拔的干部没有统计)。但依据目前情况干部仍然是很缺乏的。据不完全统 
计,主力部队缺现职干部(主要是军事干部)几百人。如果“我们为着准备 
在将来条件成熟时扩大我军一倍至数倍”,则对干部的培养更是严重的任务。 
而且对干部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态度,不少的干部自身亦存在很不健 
全的思想。 
    要大量地培养干部,应该从思想上克服那种脱离群众的观点。列宁说的 
话是千真万确的:“政治是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中”(《论群众观念》),而 
我们的干部亦是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中,决不会在千百万群众斗争以外。我们 
号召开展革命英雄主义的运动,即有成百成千英雄们出现,难道就不可能在 
群众中培养出成百成千的干部吗?但是我们许多的区、许多部队,都是经过 
了长期的战争,有了广大的群众,没有产生大量的足够数目的干部。部队中 
还有抗战前到一九三八年的战士不少,一九四○年前的战士很多。这是我们 
的最好骨干,而没有被重视,没有给他们更多教育或送到学校中去,多少是 
被抑留在部队中,消沉了他们的情绪,甚至某些干部还随便加上侮辱他们的 
称号“老调皮”、“老捣蛋”、“老落后”,故意降低他们在新战士中的威 
信,使他们得不到适当的提拔,这是我们的损失。因为我们没有眼睛向下的 
去培养干部,只有眼睛向上向外,等待上级派来干部,从外面调来干部,如 
果派不来调不来,他就只有引用“宁缺毋滥”的原则了,这会永远使我们过 
着干部恐慌、叫苦连天的日子。 
    使用于部是存在偏向的。要求使用熟悉的干部,这是颠倒了的想法,应 
该是要由熟悉干部去使用于部,不拒绝对任何一个干部的使用,更不拒绝去 
熟悉所不熟悉的每一个干部。同时熟悉干部不是从个人出发,如果因个人的 
熟悉不熟悉来决定使用与不使甲,领导者就不会使用大量的干部、容纳大量 

的干部,只是在熟人的小集团中打圈子,领导者要变动工作就想到把熟人也 
来一个搬家,必然会造成个人的干部政策倾向。还有要求使用适合的干部, 
如果以胜任工作来说,这样的干部我们还很少,尤其在调动干部变换工作环 
境,可能使干部暂时的更多的有些不适合,甚至由于领导者的偏见与干部自 
身的老一套,不愿意看到新的事物,可能是会完全不适合的;如果以合乎个 
人口味来说,那能够使用的干部就少得可怜了,那只有剩下亲近的人,也可 
能是些庸俗的吹牛拍马的钻营私人的脚色。还有要求使用现成的干部,也就 
是要求使用老干部,已经做过一些工作有了工作经验的干部,最好的是本行 
的现任职的干部;然而这对于我们工作发展各方面都要大量干部情况之下, 
是很难实现的。这会大大妨碍吸收新干部,培养提拔新干部,大胆使用新干 
部,也会可能发生对新干部排斥现象,这对于我们的事业是有损害的。以上 
这些使用干部的态度问题,虽然还只是偏向,并没有发展到普遍严重的程度, 
而确实又是我们部队中使用干部上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的表现。 
    新老干部间、外来本地干部间、知识工农干部间,互相不团结,在个别 
地区部队中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现象,而基本的还是知识工农干部之间互相 
不融洽,知识工农干部之间互相不团结更为普遍。这是因为知识分子容易带 
上小资产阶级革命家风度的特色,理想多于实际,而工农分子普遍表现朴素、 
简单、狭隘观点的特色,摸索的多干理解。前者看问题可以提到原则,有些 
轻易的套用原则,后者看问题提高原则比较困难,甚至有了原则也降低了原 
则。从日常生活工作中,较量长短,发生分歧,不是政治上的自大,即是军 
事上的横蛮,一个讽刺一个,一个挖苦一个。这在我们个别地区部队中知识 
分子干部很多,而又居于领导地位,以致同工农干部间互相不团结。知识分 
子干部固应负主要责任;但是老工农干部更要负主要责任。我们要加强巩固 
所有干部的团结,因为当前我们要大量地培养提拔新的工农干部,亦还要吸 
收新的知识分子干部,更须要经过考验的有知识的干部。 
    还必须把我们已任职的各方面的各级干部,要从政治思想上、业务工作 
上,都要提高一步。在一些老的干部中存在自满的情绪,或者疲倦的情绪, 
以为够了的想法,不愿意去吸收新知识,不愿意继续打开自己思想的进步的 
道路,不爱学习,是可能跌到戈尔洛夫[3]的道路上去的。我们开会的同志已 
看了“前线”的演出,所有干部应很好的警惕,个人称英雄、称功臣元勋的 
自负现象,会受到历史的责备,把一件革命事业的成功看在个人的份下,忘 
记自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的成功。还由于不懂得在整个党的工作配合与执行 
了党的方针政策,而自己又是在一种很顺利的条件下,革命形势成熟条件之 
下,做好了一件事情,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这是每一个党员在一定的工作 
岗位上都应该做出成绩的,党也应该提拔这种有成绩的党员,否则我们的党 
员就不是最荣誉的称号了。同时还有想逞个人英雄,而不想做一般的工作, 
担心个人前途,想做一鸣惊人的工作,想做独立的工作。这种人特别是见到 
了自己的同事,在一块工作过的同志,或许是比自己级低的同志,在新的环 
境中公然做出了他们所没预料到的事业,而就发生小视妒忌,或者埋怨党不 
给他们同样的机会。如果真正把他们放到新环境中去,又不见得特别高明或 
者马上闹出乱子而被撤回来了,这就是由于个人英雄的坏事。我们今天又来 
到大事变的前面,要求得把干部中存在自满、疲倦与个人英雄的思想来一个 
大排除,否则,就会阻碍我们干部的提高,阻碍党的事业、革命事业的发展。 
    学校,过去的“抗大”,现在的教导团,培养干部是有成绩的。但存在 

缺点,前时期缺点更多。从延安到各根据地的“抗大”,甚至所有学校,在 
缺点方面是有共同性的。正如党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上所指出的“基 
本缺点在于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存在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严 
重毛病”,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这一基本缺点的改正,我们学校是改正得 
很慢的。为什么处在敌后战争环境中的学校,同部队又是完全靠在一起的, 
反会改正得很慢?其原因应追究到从我们领导到整个部队对学校是不够重视 
的,对学校的帮助是不大的,而学校自身亦存在独立主义的倾向,有些闹独 
立性,甚至闹到同学员分家。学校的储蓄只解决学校干部问题,不用在改善 
学员生活上,这是极其错误的。而且还怂恿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反领 
导的倾向。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我们提出改造学校的方针及步骤基本是 
正确的,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如要求学校要完全成为军事性质的学校,改变 
普遍的接收学生,改变教育要求的过于复杂,培养部队干部要适合精简,行 
政与教育、教育与战斗要统一起来,交流学校与部队干部,对学校的改造是 
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学校自身干部的努力与整风又是获得学校工作进步最积 
极的因素。但是现在学校是否就不存在缺点了,仍是有的。基本的缺点—— 
教条主义并没有完全去掉,我们为了使学校能够培养更适用的干部,不致使 
学员拿到了毕业证书即出毛病,还必须要审查学校教育深入的程度,从而改 
善学校,而部队对学校送学生要向自己负责,把有毛病的同志、犯过过失的 
同志取消入学资格,这是不对的,以后要建立学生毕业后的短期见习制度, 
学校鉴定学生可能受领的职务,应经各级指挥机关直接通知部队,在学员短 
期见习后,由部队军政机关再予以任用,这一办法将在学校公布。 
    我们要大量地培养提拔干部,在一年内要准备几千个各级军政干部。各 
主力兵团、地方基干、独立团、营要有现在一倍的干部。首先补齐各级副职 
干部,并从开展群众性革命英雄主义运动中,去创造大批初级干部,并由各 
军区成立教导营,训练连排一级副职干部。部队中的优秀老战士、战斗英雄, 
要作到有计划地培养提拔到干部岗位上来。两个教导团还须增调一部分学 
生。凡已入学的学生,在未完成业务前不准提前抽调出去,这是我们必须有 
的积累。各级指挥机关与兵团首长,应该把大量的培养提拔干部的任务,十 
分的重视起来。 
    (丁)我们的连队是战斗的基本单位,又是训练部队的基本单位,是培 
养提拔干部之源泉。由于分散游击战,我们的连队不仅要有独立的军事活动, 
结合民兵与游击小组的作战;还要有独立的政治活动,用隐蔽的方式,利用 
游击区、敌占区之合法斗争,反对敌人特务,展开政治攻势等等斗争,这就 
使我们的连队担负了最繁重的任务。但我们从各方面的汇报、总结连队工作 
中,没有这种全面的材料,这并不能说我们没有这样做,特别在平原与处于 
敌人严重分割、封锁极端分散情况之下,我们连队是这样做过,只是做得不 
够,或许还找不出典型来。这主要的还在于我们对连队工作情况不够了解, 
不够重视,在认识上不全面。 
    我们的连队工作虽有了一般的改善,去掉了繁多的工作制度,以及由上 
而下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加给的额外负担。但我们的连队工作基础是不够 
巩固的,不够坚强的。如干部管理方法上的打骂战士、及随便处罚战士、捆 
绑战士,自上而下的关心战士差,伤病员得不到最大的安慰,对死亡者处理 
不够重视,以致造成战士不满、抱怨,产生对战争有些悲观失望。这在某些 
部队中是相当普遍存在的,而一般的也是多少存在的,这给了我们不少损害。 

逃亡人员数字大,去年的统计主力就有不少,占全体人员百分之十;再加上 
伤亡,十个人中就去掉三个人;还有我们大多数的连队是训也没办法,练也 
没办法,提高军事技术搞不来。这一切缺点不只是连队干部的,而我们营团 
与各级指挥机关对连队工作加强指导与帮助的不够,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如 
打骂战士等现象,是与我们自上而下的群众观念的薄弱,个别中上级干部问 
的横蛮、简单与单纯军事狭隘观点、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是直接相联系的,这 
是需要我们自上而下来自我批评的。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大胆的自我批评,就 
不会有正确的领导态度,就不会有对全党全军教育,而只会有一种相反的眼 
睛向下,把一切缺点都推到连队中去,推到连队干部身上去。这就是歪风! 
我们的营、团干部应更多的重视连队工作,主要的干部要亲自下到连队中去, 
这在我军历史上是有过很好的风气的,甚至比较更高级的干部,都以了解连 
队工作情况与学习一些具体工作经验为最愉快的事情,但现在在这点上是差 
劲了,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因此,对 
连队工作的指导及一切批示就是要“从连队中来,到连队中去”。要杜绝主 
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一大堆工作计划,头绪多端的塞到连队中去,硬要求连 
队掌握高度的原则。这只有使连队工作混乱起来,给连队工作添上额外负担, 
这是必须彻底纠正的! 
    军事指挥关系,同党内同志关系,同战士的一般革命同志关系是有区别 
的。军事指挥关系是上下部属关系,要服从于军事的高度集中性,是命令的 
关系,这是争取战争胜利必要的条件;而党内同志关系,同战士的一般革命 
同志关系,就不是上下部属关系,民主范围要大,不是命令的关系,是建立 
在政治自觉纪律的基础上,互相友谊的团结。是不是两者之间就存在一条鸿 
沟?军事指挥关系,同党内同志关系,同战士的一般革命同志关系基本是一 
致的。军事指挥关系必须建立在政治自觉纪律和互相友谊团结的基础上。因 
此,军事指挥关系,一方面要保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去贯彻党的军事方针、 
路线与每一军事决定而行动;另一方面使战士、党员懂得战争的目的,并以 
党员更高的政治自觉纪律互相友谊的团结,去教育团结全体战士,下定自我 
牺牲的决心,遵守军事纪律,乐于听从军事指挥,而忠于党和革命事业。因 
此,每个军事指挥员,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去建立自己的军事指挥关系, 
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服从党的利益及革命战争的利益,要用坚强的政治 
自觉纪律约束自己,示范部下,团结同志,并积极参加党政工作,协同党政 
工作人员,巩固党在部队中的统一领导。而我们部队中党政工作人员的基本 
任务,是要用更多的民主,去提高战士、党员的政治自觉纪律。巩固军事的 
高度集中,把军事指挥关系同党内同志关系,同战士的一般革命同志关系, 
强固结合起来,不致分离脱节。这必须主要的克服单纯军事观点,个人英雄 
主义与军阀主义思想。如我们军事指挥关系上的打骂战士,随便处罚战士、 
捆绑战士,任意横蛮的现象,对党的机关不尊重的放任自由主义,这是危害 
我们军事指挥关系正确的建立,造成同党内同志关系、同战士的一般革命同 
志关系的对立;还必须克服小资产阶级个人自由主义,但要区别小资产阶级 
个人自由主义与战士中存在群众性的极端民主化倾向;对群众性的极端民主 
化倾向,不是动则组织战士但白运动,或高呼口号来几个反对就能解决的, 
而必须是采取更多的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