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

第46部分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46部分

小说: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个问题分局对民主会的初步总结 
    (一)分局民主检查的方针,是发扬民主,检查领导,并启发干部,使 
自由思想的改进领导与接触干部思想的改造相结合,成为一个集体的整风学 
习。因为要检查领导,必须启发大家自由思想,在自由思想中,不可能各种 
思想都对,为了正确全面地检查领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不仅要批评 
领导,而且要区别大家思想。那就自然的要上下结合在一块,成为一个集体 
整风学习,这个方针是正确的。 
    为了保证这一方针的执行,首先领导上要倾听大家的意见,不能因有偏 
向而压抑民主,强调一切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是从组织上解决问题。对于 
偏向也应尽可能不从组织上收缩,把群众从自发引到自觉上来解决问题。分 
局的方针,除此之外是没有别的目的的。 
    开始就有人怀疑是否包含审于的作用。审查干部是我党十大政策之一, 
是党的经常任务,当然与上下结合整风的方针是不能分割的。我党的审干政 
策,主要是依靠整风自觉的基础来进行的,当然与此不能分割。那种一提到 
审干就产生神秘化观念,就怀疑,是不对的。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地接受党的 
审查。如果把民主检查改进领导的目的当作为审干或者单纯强调审干,则是 
不对的。 
    我们在执行这一正确方针时是有缺点的,尤其是在方法上有缺点。我们 
开始提出发扬民主,是根据军政会议中“采取小型的座谈方式,初步求得各 
级领导的上下通气,克服上下脱节现象”,而且是准备由上而下逐渐推广起 

来,与这次迅速开展成为群众性运动是有出入的。特别因为领导上思想准备、 
组织准备不充分,故在运动过程中领导就表现有些来不及,有些难于掌握, 
有的地方就成为泛滥的自流运动。这点,今天考虑起来,确实不适宜于敌后 
仍然紧张的分散的战斗环境,今后是不能随便普遍运用的。 
    各单位布置任务和执行分局决定中也有缺点,发生极端化的偏向,甚至 
采取不正确的动员方法去动员群众,以偏向对偏向,如提出“不讲话便是奴 
隶思想”等,正因为如此,在纠正偏向时就表现无力。尤其明知偏向存在, 
领导还加以鼓动,就有些人不是真情实感,这就会使整风存在不确切的基础, 
还可能做出错误的结论。分局发现这个偏向后,很快地提出发扬民主以检查 
领导为中心,并规定这一运动是从“检查领导开始,检查领导终结”,同时 
把检查领导和自觉整风结合起来,从上而下地自我批评与批评相结合,从领 
导同志的反省推广到普遍的反省。这样,方针上就更明确,方法上也更加完 
善了。 
    (二)在运动中偏向很大。如极端民主化,否认领导,攻击领导,侮辱 
领导,毁坏领导,不要组织,不守纪律等已成为一个时期的风气。有时还有 
一些东西支持偏向,即有某些人开始对民主存在怀疑与个人的顾虑,而产生 
了偏向,但如稍遇不同思想与自己有相抵触的地方,便马上起来反对,有的 
认为辩论就是压抑民主,故竭力支持偏向,强制偏向走向极端化,成为无政 
府状态,完全自流。到疯狂的高潮过去,平心静气考虑问题时,新的包袱又 
背上了。所以有的同志就仍然怀疑、顾虑,甚至加重了小资产阶级的敏感。 
因此,必须打破顾虑,启发自觉,放下包袱。 
    领导上存在许多缺点,有些是严重的,尤其是官僚主义的生长,自满麻 
痹的脱离群众,引起干部不满,产生对立。因此,可以看出,各个单位偏向 
之大小,是与各个组织领导的缺点严重的程度分不开的。 
    由于我们原来的整风是极不平衡的,因此偏向之大小,也决定于我们各 
个组织领导上的整风如何为标志。有的组织领导上自己就没有很好的整风, 
光要下头整风,甚至使某些人感到整风是增加了包袱,也激起一些不满。 
    又由于各单位中小资产阶级的成分占着绝对的优势,虽然他们也经过了 
战争的锻炼,但在自己思想上并没有提高到自觉的程度,长期不安心工作, 
强调个人前途与整个革命事业存在分歧的想法。革命的人生观许多同志并未 
最后确定,甚至要求强调发扬个人个性,要党服从个人。这些思想一遇机会 
就要发生,所以偏向就特别大,这是基本的。 
    还由于长期战争,民主受到限制,小资产阶级不习惯于适合战争需要的 
组织生活。同时党内及全体干部中又未养成民主习惯,对民主的认识也就不 
可能全部正确,而个人为了发泄不满,一下放出来一大堆,就鼓励了偏向。 
    因此,我们在发扬民主中发生的偏向,某些单位采取错误动员的方法, 
只是助长了群众的偏向,增加了群众一些糊涂观念,但个别动员方法的缺点, 
并不是偏向的本质,把一切推到领导的动员方法上也是不对的,因为客观存 
在着社会根源,如果党性强,动员方式错了也不会如此。 
    我们不过早地纠正群众中出现的偏向,决不是鼓励群众中的偏向或任其 
自流,我们是为了不因为群众中的偏向而打断群众自由思想,大胆地提意见。 
但必须看清楚群众偏向中的及其不同的本质,才会有我们正确地去诱导大家 
从自己经验中发现偏向,纠正偏向,这对于大多数人盲目性的附和,亦是一 
个重大的考验与教育。 

    (三)这次发扬民主我们是有成绩的。暴露了领导上的缺点,警惕了领 
导上的自满麻痹,帮助了领导上改进作风,对树立民主作风打下了好的基础; 
同时使党内及全体干部的思想也来了一次总的表演,而又是很生动的很紧张 
的学习整风,上下对立的情调公开出来了,凡是由上而下执行了自我批评与 
自下而上批评相结合的地方,就有了很好的转变,偏向立即下降,正气逐渐 
上升为优势,以致完全克服偏向。 
    我们强调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是对的,这必须依靠帮助干部,大家从自己 
的经验中去提高自觉来清理偏向。分别不同思想本质是要较长的时间的。目 
前一般还不能满足于上述的成绩,因为这种成绩还不是我们圆满的结果。如 
果满足起来许多思想问题还没有求得基本的解决,事实上这种成绩也还抵不 
住领导上某方面受到的损害,同时另一方面也不能只看一些偏向之大,收缩 
的慢,而对成绩发生怀疑,失掉信心,那么领导上受到的损失是无法补偿的, 
我们应使领导上有一致认识,而求得贯彻整风方针的执行是更为必要的。 
    (四)今后民主还要继续发扬,但不采取过去的办法,主要从贯彻整风 
中发扬民主,实行自我批评与批评的结合,由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反省。大 
家检讨思想问题与历史问题,不能因这次运动而害怕民主,领导者不能满足 
这次反省,要充分发扬自我批评的精神,作为思想改造的武器,使领导上的 
转变,在全党中生长起来。同时我们同志也必须认清自己思想上的缺点,自 
己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负起责来,使自己不仅是组织上入党,一定要思想 
上入党,反省自己在检查领导中的立场出发和态度,消除对立情绪,明确树 
立从爱护党、爱护领导的立场出发来继续正确的进行党内思想斗争。 
    注      释 
    [1] 伪币与本币,伪币即日军占领区成立的伪政府发行的流通券。本币 
即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银行发行的流通券。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流通券叫 
北海币。 
    [2]双拥运动,即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简称。拥政爱民又系当时根据地 
的军队人员“拥护政府、爱拥人民”的简称;拥军优抗又系当时根据地的党 
和政府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 
属”的简称。 
    [3]去年的几个大会,指一九四四年二、三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 
召开的全山东政治工作会议和七月二十日至十月,山东军区在日照以南的碑 
廓镇召开的军事会议。 
    [4]戈尔洛夫和欧格涅夫,指苏联话剧《前线》中的两个将领。前者虽然 
对党忠诚,具有光荣的斗争历史,但居功骄傲,不学习现代军事科学和技术, 
喜欢听人奉承;后音原则性强,从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前者进行了方针路 
线上的斗争,但前者不听,终于在战争中招致失败。 

                              对改进后勤工作的意见① 
                            (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日) 
      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进行了对后勤部工作的检查,主要以检查军需 
  科与工厂为主,感到军需科及各工厂工作是在逐步改进与发展中,获得了很 
  多的成绩,特别在下列困难的条件下仍保证了部队的供给: 
      1.部队扩大,供给需要增加,而工厂人员不健全,熟练工人也不多。 
      2.工厂工具少,质量又不好,生产效率与质量均在逐步提高。 
      3.经费、材料往往供不应求,使工作有时突击,有时停工,不能保持经 
  常。 
      4.环境虽较前稳定,但随时仍受敌情的威胁。 
      在这些客观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地保证了供给,而且一年比一年供给得 
  好,特别最近工厂工作有显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被服厂,鞋厂亦在开始。 
  由于他们采取了新的领导方式,即群众路线的领导方式,克服了官僚主义; 
  进行“为谁作工”与“拥干爱工”深入的思想教育,开始实施工厂企业化的 
  方针,干部与工人打成一片,上下亲密团结,开始树立了干部威信,造成工 
  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干部”的舆论。厂长、政指亲自给工入送饭,工人 
  说:指导员给咱们 
      当勤务员了。厂长参加半日生产,副厂长参加全日生产。因此,空前提 
  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与生产效率,有日夜赶工突击至每天工作二十小时 
  者。“不让机子闲着”是工人们一致的呼声。缝衣由去年每人每日最高生产 
  十五至十八套达到二十五套,每寸缝针由        :十六达到二十针,不论 
  数量与质量均超过了计划。许多过去认为是落后分子,今天却变成积极分子 
  了,连炊事员同志都卷入到运动中了,造成热火朝天的生产热潮,与亲密的 
  团结空气。鞋厂虽成立不久,干部均不懂技术,便能虚心听取工人意见,生 
  产任务交工人讨论执行,关心工人生活,副厂长韩秀山同志亲自给工人抱铺 
  草,提开水。干部对教育抓得紧,干部团结,工人生活活跃。工人称三个负 
  责干部为“桃园三结义”。过去在纺织厂每天吃二顿馒头,工人有很多意见, 
  今天吃一顿馒头(新成立基础差)却无意见。被服厂厂长罗伟民、政指欧阳 
  洛、副厂长邹金辉及鞋厂干部,此种领导作风,值得全体后勤干部学习,并 
  希望继续贯彻此种精神。 
      另一方面,不论过去与现在我们的军需科及工厂还存在许多缺点,甚至 
  个别错误。最主要的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脱离群众,对革命不负责任, 
  使我们工作遭受严重的损失。 
      首先,军需科在领导上的缺点: 
      1.对工作缺乏精细的调查与计划,粗枝大叶的作风。衣服鞋子不是大就 
  是小(去年布鞋底作大了,大号八寸半,工人提出意见不接受,浪费八百余 
  双,价值二万元),重数量不重质量,供给不及时,不准确,要多发少,按 
  数要不按数发,预算不准确,领发双方互不信任,“扫荡”时什么都想发出 
  去,不“扫荡”时则拖延不发。有时要东西经组织路线行不通,“私人路线” 
  反而行得通。 
      2.干部工作不深入、检查督促帮助解决困难很差。原定四月二十六日单 


① 本文是罗荣桓与黎玉、萧华向部队发出的训令。刊载于一九四五年六月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编《战 

士》月刊第六○九期。 

衣开工,而在四月二十四日发现染坊的锅灶尚未架起。不细心研究生产,改 
进成品,自高自满,自以为是,只提出任务,不多想办法。 
    3.材料及成品的浪费,损失很大,无法计算,成品亦无精确登记。机器 
零件买来不能用,花了一二万元买缝衣机上的小圆梭,但此机件并不缺少, 
原有的还可用二年。买了四十余把裁刀不能用,不问需要,不求实用,又不 
征求工人意见。 
    4.个人生活特殊,态度清高冷淡,对同志缺乏热情,架子很大,高高在 
上,脱离群众。 
    其次,纺织厂是三个工厂中最差的一个,主要是干部间互相不团结,在 
工人中无威信。厂长是一个事务性的官僚主义者,不善于发挥其他干部的积 
极性与群众力量,采取简单、命令、军阀主义残余的管理方式,不去耐心教 
育工人,缺乏民主精神。政指放弃自己的职责,工作不深入,得过且过,放 
松教育,连几个职工委员都不知道。厂长嫌政指什么都不干,政指嫌厂长什 
么都干,对全部劳动力未能很好地组织起来。 
    过去的被服厂在领导上亦与群众脱节,领导者互相不团结,对工人缺乏 
耐心教育,工人情绪低落而发生厌倦,要求退伍等现象。 
    因此,军需科主要负责者及纺织厂负责干部由于此种领导所产生对于工 
作的损失,应受到批评,过去后勤部对于军需科帮助不够,亦应负责。为纠 
正上述缺点并根据目前情况对工厂及后勤工作有如下意见: 
    一、开展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脱离群众及盲目性的山头主义、自高 
自满的思想斗争,转变领导作风,大胆采取群众路线,执行新的领导方式, 
必须认识到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工作正确与错误,做好与做坏与否,最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