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

第6部分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6部分

小说: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走中间”。所以于是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争取对象。 

                  坚持创造泰西抗日根据地的两个基本问题① 
                              (一九三九年五月五日) 
      创造泰西抗日根据地的两个基本问题——武装问题,政权问题。解决了 
  这两个基本问题,泰西根据地的创造才能有相当的基础。 
      一、武装问题 
      1.在泰西建立地方武装,有很顺利的条件。有地方武装六支队[1],有主 
  力军东支队[2],有其他八路军在泰西给敌人的打击,兴奋了群众,使群众信 
  任我们。 
      小游击队的产生,自卫团干部的训练等基础是不巩固的。敌人虽然受了 
  打击,然敌之进攻是很快要到来的。为了创造泰西根据地,粉碎敌之进攻, 
  更须要我们用很大的努力,依据现在已有的成绩进行工作。 
      2.地方武装还存在不少的弱点。 
      A.地方武装尚未做到统一指挥,领导上也不统一,很多部队党的领导弱 
  或者没有党的领导,对党的主张的实现,路线的执行,政治影响的扩大是有 
  危害的(如对士绅的统一战线,锄奸工作上的错误,乱罚款、乱摊派)。 
      B.组织上很不巩固(数目不清,流水账),党的组织工作做得不够。 
      C.质量差、纪律不好,与群众的联系不密切,引起群众反感,使部队不 
  但不能扩大,反而减员加多。 
      D.战斗的锻炼很不够,有的部队不是从战斗中创造和扩大起来的,所以 
  敌人一来就散回家去了。 
      F.由于存在以上的弱点,现有的地方武装不能真正担负起游击队的任 
  务。 
      我们的任务应该是:配合基干部队作战,保护政权,武装群众。 
      3.整理现有地方武装,克服其弱点。 
      A.统一编制,统一指挥。 
      统一编制:除创造地方武装主力外,统一编制名称(游击队),充实战 
  斗力,划定一定的作战地域,担任一定的作战任务,设立政治委员,加强政 
  治工作。 
      统一游击小组的组织,发证章,定期集中区级训练,集训后回原村。 
      统一指挥:任何游击队均应受该区最高司令机关指挥(依靠党来保证统 
  一指挥)。 
      加强游击部队的领导。独立团、营设立政治委员制度(这点不能让步的), 
  建立政治工作。 
      游击部队应直接在区委、县委、地委的领导下活动。 
      B.有计划地发展和扩大,提高质量。 
      下委任令扩大的办法要不得(不要戴烂帽子,要戴好帽子,戴自己的花 
  帽子,但要看人,不要乱来)。 
      在自卫团中组织游击小组,从中抽出人员成立新的游击队,成立独立营、 
  独立团,这样主力扩大了,地方武装依然存在,质量是很好的(不要拔根)。 
      C.坚强党的领导。 
      游击小组中要有党员,游击队中要建立支部,建立政治委员及政治工作 


① 本文是罗荣桓在泰西地区中共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根据梁必业的笔记整理。梁时任第一五师直 

属政治处主任。 

制度。在区委、地委成立地方武装政治处。 
    D.克服各自为政的游击主义现象。 
    一切用费实行集中,停止各自筹集的办法。打汉奸应先报告县委或报告 
团以上的政治机关,经过领导上的审查方能执行。款项统一报销(县委、区 
委成立财政委员会)。这样可推动游击队的积极行动。 
    二、政权问题 
    1.泰西区是在黄河以南、运河以东、津浦路以西,在地区上成为一个战 
区,政权须统一。 
    2.敌人在各交通、各河道,均占点线。很多的县、区被敌隔离。各县行 
政隔离,行政上整个是不统一的。须要行政统一,配合军事行动,加强地区 
的行政领导。 
    3.要统一泰西行政的领导。由各县政府或办事处派代表组成泰西联合办 
事处。首先做到协助解决军队的给养,其它不要过高的要求,使它逐渐成为 
泰西行政统一的机关。这个办事处并不破坏山东行政的统一,可呈请山东省 
府当局立案登记。 
    4.中心是争取泰西地区行政上初步的统一。为了坚持创造泰西根据地, 
要动员很多的人力、财力帮助军队。 
    5.须要改善民生,开放民主。 
    A.开放民主,改善区乡政权,使之得到群众直接的支持和拥护。这样使 
政权与群众关系更密切。吸收群众参加一切政权的组织。 
    B.动员广泛的人力、物力,应由群众中推出代表,共管公粮、公款。依 
靠代表来帮助政府搞好动员工作。 
    C.改善民生问题:现在要广泛动员人民参加抗日军队,优待抗属。改善 
民生,可提高群众参战热情,鼓励群众参加军队,帮助军队,发展家庭手工 
业。 
    6.一切工作应给人民以部分的生活改善。 
    A. 按山东省政府颁布的公平合理负担的办法,反对摊派; 
    B. 由政府设法救济灾难同胞,帮助耕种,利用失业的劳力,开展生产; 
    C. 减租减息[3],禁止虐待学徒; 
    D. 废除杂税,以区为单位统一国家税收。 
    7.奖励和发动群众组织合作事业。 
    8.救济抗日军人家属(先救贫苦的),在区动委会[4] 以下组织优待抗 
日军人家属委员会。 
    9. 统一财政经济的收入。 
    A. 设立税收机关(以军事检查哨为名); 
    B. 对商人的营业应特别注意。检查和禁止毒品,对商人正当营业绝对保 
护,可征收累进税[5] ; 
    C. 奖励家庭手工业及农产品,而且一律免除税收; 
    D. 查禁和没收伪市,没收汉好的财产,充作抗日经费。 
    注    释 
    [1]六支队,指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 
    [2] 东支队,指罗荣桓直接领导的东进支队,即第一一五师师直属队和 
第六八六团。 
    [ 3] 减租减息,简称双减,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 

当时为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减轻农民的地租负担和所受高利贷的剥 
削,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 
减息的政策。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即不论何种租佃形式, 
均按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不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 
度,一般减到不超过一分半。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在新解放的地区也 
曾经实行过减租减息政策。 
    [4] 动委会,即中国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的简称。 
    [5] 累进税,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实行的税收制度。这种税制 
    把对农村同时征收的几种资产税与收入税统一于一种税中。税率按纳税 
能力 
    分等累进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我们的任务①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一、欧洲大战 
      德、波、英、法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抢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 
  义之间的大战,与中日战争、西班牙[1]、 阿比西尼亚[2] 的战争都是不相 
  同的,不管任何一方都是非正义的,没有和平的因素。现在的战争形势,是 
  由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转变为帝国主义的大战。 
      苏、德协定[3]:苏联的和平政策是真正的为了和平,本身方面为保护社 
  会主义的建设,为了弱小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全世界人类的安全。而英法的 
  “和平”是企图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准备战争力量,企图引起反对苏联的 
  战争。苏联主张集体安全制度,不仅反对公开的军事侵略,而且反对以政治 
  手段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反对一切的侵略政策,苏德协定的签订,虽影响 
  英、法、美、苏条约的订立,而另方面使侵略的德国放弃了对苏的侵略行为, 
  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强大,德国不得不屈服。苏德协定的 
  订立,并非放弃和平政策,这不仅是为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建设,而且可帮助、 
  团聚周围各小国、弱小民族的利益来推动反帝国主义的战 
      争。德波战争[4] 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发展必然的结果,并非苏德协定而 
  推动的。 
      A. 由于苏德协定,拆散了德意日的防共阵线,给了英法以很大的打击。 
      B. 显示了苏联的伟大与帝国主义自取灭亡。苏德协定不仅是德国对苏联 
  的屈服,而且使日本也不得不屈服被迫签订《苏日停战协定》[5] 
      C. 苏联在国防上更加巩固了,社会主义的疆域扩大了,引起巴尔干半岛 
  许多小的国家与苏联订立各种协定,许多小的国家倾向于苏联。 
      D.在帝国主义大战的前面,对世界人类及被压迫民族解放以很大地援 
  助。共产党人应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二、欧洲大战与中国抗战 
      1.日本内阁的改组: 
      A. 平沼内阁是更加法西斯化,在国际上完全依靠反共阵线,对中国问题 
  拒绝任何第三国的干涉。武汉沦陷后,引起英、法、美一致的反对,提出维 
  护《九国公约》,特别是德苏协定后,给日本以很大的打击,使日本不得不 
  改组内阁,以稳幢派组阁。 
      B. 新内阁的外交方针,基本不变,某些虽然改变了,主要是调整国际关 
  系。 
      (1)调整国际关系,对苏联的屈服。 
      (2)独占中国,以一切手段达到此目的(军事的政治的)。 
      (3)在英、日谈判[6]中,英国对日本让步,威胁中国,对美国取和缓 
  的外交政策。日本以野村任外相,独霸中国是基本的。 
      2. 英、美、苏的态度: 
      英国对中国问题:最近举行英、日谈判,对日本妥协,如法币[7] 在华 
  南跌落,香港抗日分子被监视,上海事件[8] ,借款三千万元给日本,日本 
  要求各国驻华军队退出中国,停止运中国货,或接济中国(安南[9] 河流、 


① 本文是罗荣桓在第一一五师师直中共党的活动分子会上的报告。根据梁必业当时的笔记整理。梁时任第 

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主任。 

及滇越铁路停运)。美国宣布与日条约作废[10] 给日本以打击,但在日本可 
能妥协的情况下,使美国不能继续干涉中日问题,在国防外交变更的条件下, 
甚至有可能使中国走上慕尼黑协定[11]的危险,妥协投降分子更加动摇,亡 
国的危险仍然存在。但苏联对中国是可靠的帮助者,中苏关系更加亲密了, 
更进一步的改善了。 
    3.日本对中国的政策。 
    独占中国是一贯的政策,所以它不顾牺牲一切的力量,企图迅速解决中 
国问题,好在国际上进行更大的冒险行动,日本对中国主要政策: 
    A. 巩固占领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战争,开发经济,建立伪政权。 
    B.对大后方以政治诱降为主(分裂国共合作,引诱中国投 
    降),以军事打击为辅。由于它军力的不足,及其困难加多,对中国大 
规模的战略进攻可能少了,现已进入第二阶段,战役进攻仍然是可能的。但 
由于敌之政治阴谋及中国方面(指国民政府)的妥协投降,亡国危险仍然存 
在。 
    4.中国抗战的困难与危机: 
    A. 日本利用欧洲大战及英、日谈判,在某种条件下,压迫国民政府妥协 
投降,在陆地上的接济可能完全被割断。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可能以大规模 
的战役进攻西南、西北,以军事威胁达到其政治阴谋,引诱国民政府投降、 
妥协的实现。 
    B. 日本现强化伪政权、伪军队的组织,“以战养战”[12],达到巩固占 
领区,开发经济。 
    C. 这主要是由于国际上的变化,国内进步团结不够,敌人利用国民党防 
共、限共的政策来挑拨国共两党的关系。 
    D. 倒退思想的增长,磨擦问题的普遍发生。 
    如果以上这些严重困难与危机不克服,将可能断送现在的柏持,这是亡 
国的前途。我们应用一切力量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争取复兴的 
前途。 
    5.克服困难与危机的方法: 
    A. 全国人民都不愿当亡国奴。抗战已二年多,这种民族意识更加深刻 
了。 
    B. 我们在敌人后方坚持模范的游击战争,并广泛的普遍的发展,给了敌 
人的“扫荡”以严重的打击。 
    C.敌人在战役进攻中,不断的遭受了很严重的惨败,给了敌之政治阴谋 
以很大的打击。给了动摇者打了兴奋剂。 
    D. 蒋的态度和言论表示坚决抗战,“不参加防共战线”。 
    E. 苏联对中国援助的积极可靠。在抗战中的作用加强了。 
    F. 英、日、美在华的利益冲突,基本上是不能调解的,妥协是暂时的、 
局部的。 
    G. 敌人的困难,内阁三次的改组,国际地位的孤立,国内不稳定,被压 
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来反战,反抗法西斯统治。 
    客观条件是存在的,并且在发展着,依靠我们各方努力,是可以克服目 
前的困难和危机的。 
    三、目前任务 
    1.总的方针是中央提出的三大政治口号,中央指出当前时局最大的危险 

是反共现象与倒退现象,这是资产阶级动摇分子准备投降的步骤,我们要协 
同全国一切爱国同胞,动员群众切实执行下列之三大政治口号: 
    A.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B.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2.为了实现三大政治口号我们应当: 
    A.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改革政治机构,改革经济,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