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17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17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可熟悉水性?”

    张三谦虚的说道:“不熟悉,我们那边见水不容易,不像你们常年生活在淮河边。”

    船家哈哈大笑着说道:“那你可倒霉了。”

    张三看他笑的嚣张,暗道一声不好,装作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倒霉?怎么倒霉法?”

    船家笑着得意的说道:“因为你马上就要沉到河里喂王八了!”

    张三装作惊慌的问道:“我和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为何要害我,不如送我上岸我多送你写银子可好?”

    船家笑道:“你当我傻么?赶快自己下去,免得我动手。”说着从船舷抽出一把腰刀晃了晃。

    张三继续装作惊慌的问道:“你只要把我送到对岸,我马也不要了,钱也不要了,保证我的兄弟们不找你的麻烦,如何?”

    那船家得意的说道:“活给你倒霉,不听劝,让你去我家客栈休息一夜,说不定就不用受这痛苦,无声无息的就去了,哈哈哈哈……。”

    张三一脸惊恐后知后觉的问道:“原来你还开黑店?还好我没有去,否则连累了我一帮兄弟。你不要得意,你杀了我,我的兄弟肯定会找你报仇。不如我们就此罢手,如何?”

    那船家嘿嘿笑着说道:“作了你这一票够我们兄弟吃三年了,谁还在这守着。别特么废话,赶快给我滚下去!”

    张三假装后退,一下被船板绊倒,嘴里叫着:“我不!好汉饶命!救命啊!”

    那船家看张三一副懦弱的样子收起了防备的心思,见张三呼喊,怕时间久了生出变化,立刻提刀上前,准备把张三踢下水。

    离得张三还有半米。船家伸手抓过来说道:“活该你……,哎哟!”

    张三伸手抓住船汉的手腕,一脚踢下他另一只手里的腰刀,手一使劲,扭住他的胳膊,那船汉一看情况不对,立刻想跑,但是手被张三死死抓住,被在身后,他伸出另一只想向后肘击,张三一伸手抓住一绞。那船汉疼的跪在地上。

    岸边大伙听到张三的呼喊一惊,史文恭抽出一根棍子说道:“元霸助我一臂之力。”

    张元霸说道好的,说着两手一搭,史文恭也不客气,一脚踏着张元霸双手上,张元霸大喝一声:“走!”

    史文恭如同一只大鹏鸟一样向船扑去,还没到船上就大喝道:“小贼!我来也!”

    张三擒住船夫,听到喊声连忙抬头,看到一个人影飞来,听声音像是史文恭,连忙让出空间,史文恭一个闪身落在船上,回头一看船夫已经被张三擒住,松了一口气,船夫更是看着史文恭陷入呆滞状态。看看史文恭又看看河岸,那可是十几丈宽啊。

    张三笑着大声喊道:“兄弟们不必担心,刚刚我是诈这家伙近身。”

    张三又看着船夫道:“任你水中蛟龙,现在照样是陆地上的死鱼,史大哥可会划船?”

    史文恭笑着说道:“不太擅长,不过划到岸边没有问题。还是三郎聪明,这家伙要是真的进到水里我们还真拿他没有办法。”

    等上了岸,张三按住那船夫说道:“说吧,你姓谁名谁?”

    那船夫点头哈腰的说:“小的姓廖,人称廖老大,因为水性好所以大家都称呼我‘白窜条’。”

    庞万春凑上来说道:“三哥,我听说过这人,听说此人水上功夫了得,专门在淮河上载客杀人劫财,窜条是淮河中一种游得很快的鱼,很难抓。”'。'


………………………………

第二百五十九章大宋水军

    张三听罢,也懒得问了,直接说道:“既然作恶多端,杀了就是,衙门不管,我管!万春你结果了他为民除害。”

    庞万春也没有犹豫,提着求饶的廖老大就走了,张三正把马牵下船,就听到啊的一声,接着扑通一声,张三皱眉看着下游走回来的庞万春。

    庞万春回来可能有点紧张,说道:“三哥,已经搞定了。”

    张三看着大家都没有反应说道:“以后杀玩人不要扔到河里,下游人还要吃水,尸体扔到水里也容易产生疫病,不管他生前多少罪孽死后就算一笔勾销,我们来不及掩埋,自然有人会掩埋,比扔到河里好多了。”

    庞万春脸红着说道:“三哥教训的是,我知道了。要不我去把他捞上来?

    张三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无妨,只要以后注意就是了,我们只需要注意,不需要刻意。扔水里也好,至少我们离开之前不用担心被发现。”

    大家收拾好马匹,开始往方集方向而去,到了镇上,找了一家不错的客栈,大家休息一夜,第二天下午赶到码头,让坐船做的累了的甘兴泰等人骑马走一阵子,张三等人上船。

    约定在泸州汇合,张三打算先到扬州,然后在溯江而上,到达泸州,扬子江畔几个会水的好汉,看看还有没有挽救的余地,能用则用,不能就南下在黄山九华山附近转转看看能不能收几个好汉。

    公孙胜没有急着回船,表示自己跟着甘兴泰可以帮上点忙,要是有好汉就看看能不能拉过来。公孙胜对于张三这种收集好汉的执着有些摸不清,看着张三也没有立刻造反的打算,但是公孙胜也知道,张三既然喜欢,那自己想办法给他搞到那自己在张三心目中的地位就会越发的稳固。

    张三这几天加紧赶路确实累的不轻,还好有公孙胜,要不依靠自己打听碰运气怎么能找到这么多好汉,所以公孙胜想继续跟着张三当然不反对。不过爱去你去,我是不去了。

    张三在船上睡了一天,第二天醒来看到大家都在船舷上看着过往船只。张三看看天色已经是半上午了。庞秋霞看到张三出来说道:“三哥,炉子上还热着饭,你洗漱一下,我去给你端饭。”

    张三看着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孩,身上一股英气,听庞万春说他妹妹也是一个射箭高手,就是臂力差一点。张三点头,觉得以后可以让她改练弩或者火枪。

    张三拿过船上的提水用水桶,水桶上是一把绳子扔下去再提上来,简单的洗洗脸就算了,至于用河水漱口,张三觉得和不漱没啥区别。

    张三在家用的水大多是河水,但是吃的水确是井水,因为庄子是在盐碱地上,所以水是用大车拉着大水桶从远处的村里打的。然后在烧开,用于大家吃用。特别是张三喝的水都是这么来的。

    这也是张三唯一的奢侈了,张三有点小洁癖,但是并不是很严重,只要看不见就无所谓,所以张三有时在食堂吃饭,食堂的水都是河水烧开的,但是张三只要看不见也不觉得有什么。

    吃过饭船上无事,张三就把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牌什么的,做累了就去外边看看风景,到了晚上就停在码头分批下去转转。

    张三一行顺顺利利的南下,路上也没有遇到水匪,也没有遇到各种脑残二代,甚至带着女孩子们上码头闲逛都没有碰到过泼皮混混滋事。

    当然张三也没有刻意去找,闲着没事可不能没事找事。路上到是有不少兵丁盘查收费,但是这些都有定例,也没人欺负张三故意多要。

    所以直到到了扬州,张三无聊透顶之下,决定停下来等着好好逛逛扬州城。正好也在这等着时迁的消息。因为约定好在扬州见面。

    扬州在淮南东路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之地,这里不仅繁华而且因为是战略要地,所以不仅驻扎有禁军更有水军一部,这里更是江南著名的造船之地,所以除了游玩,张三也想看看这大宋的水军船只训练和造船业的情况。

    要是能招募几个造海船的大匠那更是再好不过,张三这次没有从京城造船厂带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海船,但是到了杭州去买船厂在找船匠,张三也担心被坑,要是能在去杭州前先招几个船匠,那么到了杭州自然就不必担心了。

    趁着有空,张三先去打听了水军的大营所在,然后租了条对附近熟悉小船,慢慢往水军大营而去,大宋承平百年,虽然偶尔有些小股水匪,但是敢袭击水军营地的还真没有。

    所以水军的防备松懈到让人发指,寨门早已腐朽不堪,水寨里竟然还有渔船在里面打鱼,船夫载着张三进入水寨,竟然没有遇到一丝阻拦。

    船夫也很健谈一边指着这些水军战船说道:“公子你看,这些就是水军的家底了,你看这些破船有什么好看的,水军都戏称这些船是三不敢船。”

    张三听了觉得很有趣,就的问道:“哦?为生么叫三不敢船。”

    船夫笑着说道:“就是敢看不敢开,敢开不敢坐,敢坐不敢用。都是些空壳子,留着点数用的。要是真的划出去,还没出水寨说不定就沉了。”

    张三问道:“哦?没有一艘是好的么?那碰到水战怎么办?”

    船夫说道:“公子说笑了,怎么会一艘好的都没有,好的都在外边挣钱呢,你看那江上拦截过往船只的不就是么。那些可是正经的战船,不像这些就是买的旧货船充充数而已?”

    张三点头表示理解,这些估计也就是应付检查的。张三问道:“怎么不造新船?要是遇到战事,抽调船只不就露馅了么?”

    船夫笑着撇嘴道:“怎么不拨款,每年款下来了就把这些船刷一遍漆然后就是新船了,至于战时他们敢出船,人家也不敢用啊,大多都是征调商船应付。”

    张三笑笑,大宋的贪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古代人对水军也不重视,所以就算船只都不能用也没人管,就算真的打仗,或者征调商船,或者重新造,以大宋的造船业,造一只舰队也不过是几个月的光景。'。'


………………………………

第二百六十章江北第一船厂

    没有看到大宋雄壮的水师,张三就付钱上岸,开始沿着江堤去下游看看这扬州的造船厂。

    扬州靠近大运河和长江,所以在这个森林还没有被砍光的时代,这里木材的获得反而要比杭州更加方便,而且这里无论江船海船都能造,而且都很方便下水。

    这里也是北方和长江上游来的货物的重要中转码头,一般江船上的货物都要从这里换成海船,然后扬帆出海,所以这里大大小小的造船修船厂不下几百个,大的能造万石海船,小的只是一些渔船作坊。

    这里除了规模巨大造船厂,更是有各种配套作坊上千家,从帆具、绳索、渔网、棕油、鱼胶到淡水桶和司南都有专门的经营作坊。

    张三在江堤边随处可见各种作坊高高的挂着幡子,还有那一条条完工的和未完工的大船在岸边用巨木支撑着。当然更大的船是需要船坞和船台来的。

    例如张三现在站在这家名字叫做‘王家百年老店江北船作第一家’的造船坊门口,里面立刻有小二一样的人迎接上来,嘴里喊着:“吆,大官人,您是来订船还是提船?”

    张三点头问道:“我想看看你们的船台能不能达到我的需要。”

    那伙计笑着说道:“看您说的,您可以在扬州打听打听,我们王家江北船作那可是扬州第一等的大坊,要是我家做不了的船,您就是跑遍全扬州也做不出来。您里面请,我带您看看。”

    那伙计指着一处冒烟的地方说道:“大官人看那边,那是我们船厂自己的打铁铺,那边是熬胶处,那边是料房,那边是雕刻……。”

    张三随着伙计指的地方看去这一嘴下来,不下二十个配套工房,张三点头果然是敢称江北第一,这里几乎已经配齐了造船的工坊。论起规模,恐怕京城那家船厂也就跟他这配套作坊差不多大。

    伙计带着张三到了造船的地方说道:“大官人您看,这边造的是长江上用的货船,那边都是大海船,这扬州的海上都在我们这边订船,不仅能载货,而且能抗风浪。”

    伙计得意的说道:“您看那里那跟龙骨,那是扬州吴半城吴家订的五千石海船。吴家可是有自己的造船坊,但是只能造两千石的海船,真的要造这种去波斯的大船还不是得求我们王家。单单是能造五千石海船的船坞我们王家就有两个。”

    伙计踮起脚尖指着远处连个船只竖成一列的地方说道:“客官您再看,哪里正并列在造两艘千石船的船坞,那个就是我们王家的万石大坞。在扬州有这种船坞的也不过三家。”

    张三点头,确实震惊于这王家雄厚的实力,伙计看到张三点头说道:“怎么样,大官人要不要在我们这订船?我带您去帐房盘盘价?我们保证物美价廉,又快又好!”

    张三问道:“既然能造万石的大船,为什么用哪个船坞造小船?”

    那伙计说道:“大官人说笑了,咱们造船那肯定是客人要多大咱就造多大,这万石的货船虽然载货多,但是停靠麻烦,一般的码头根本停不了,装满一船货非豪商不行。”

    伙计看张三有些不解就说道:“这往南都是一些小国,这样一船货物往往要走几个国家才能销售完,而且操控麻烦远远不如五千石的方便。而且有个万一两艘五千石的还能有个后手。”

    张三点头明白了,船也不是越大越好,以古代的基础设施情况万石的大船除了一些天然良港其他的地方确实很麻烦,而且货装的再多卖不掉有什么用,这时候其他国家的市场消费能力有限啊。

    张三记得书上说过,古代其他国家几万十多万人的城市都算超级大城,这样的话除了一些贸易大港,其他地方根本消化不了这一船货物。

    张三问道:“我想造一条海船,千石左右,需要多长时间?”

    伙计笑道:“您只需要等四个月就行。”

    张三一惊果然是够快,张三辞别了伙计,又去其它船厂看看,差不多大一点的都能四五个月造好,小点的要六七个月,虽然够快了,但是张三真的等不了,张三打算到了杭州干脆买条二手的算了。

    转了一天晚上回到船上,张三询问大家玩的可开心,杜壆和酆泰俩兄弟第一次到这种大城市,简直是看花了眼,转了一天竟然连码头都没有出,就大呼过瘾。

    史文恭倒是跟周侗走南闯北多年,到过扬州,所以没有出去,守着船。今天庞万春兄妹和谢春花倒是一阵乱逛,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