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40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40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铜矿总管擦擦汗说道:“因为生产任务安排的紧,这边一个月要死掉两千多人。”

    张三点点头还不错,对于一个二十万奴隶的大矿来说一个月百分之的损失还是能够结束的,张三开口道:“一定要注意防疫工作,尸体处理一定要及时,一律火化。”

    总管点头说道:“是严格按照要求都送到焚烧炉,对于那些怀疑是传染病的也都隔离了,一旦确诊立刻焚烧。”

    张三听着也觉得有些残忍,但是也没有办法,这些猴子懒惰,不采用高压政策,根本使唤不动他们,而且现在琉球经济飞速发展对铜的需求量很大,张三的国库对于铜的依赖也非常大,所以多死一点就多死一点吧。

    张三特地看了看负责镇守铜矿的预备役将军,这个人还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这个人叫李复汉是从福建加入的威远镖局,起初只是铜牌镖师,但是他一直训练刻苦,而且很会带兵,不用一年就因为功劳升为银牌镖师。

    只是因为一直对他自己的出身语焉不详,所以一直没有被推荐到海鲨岛,当时张三正在经略琉球的关键时刻,部队开始大规模扩编,威远镖局考虑了一番还是把他推荐去了琉球。

    因为有点底子所以刚到琉球就被任命为什长,后来表现优异,在历次扩编中从连长一直升到营长,虽然和第一梯队有点距离,但是也是升官比较快的那一类了。

    但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还是被卡在了营级,为此张三亲自过问把他招募到禁卫营训练了一段时间,终于在张三攻打婆罗洲的时候他说出了实情。

    原来他出身的李家是南唐后裔,因为躲避宋军的追杀南下辗转到了婆罗洲安定下来,这一百多年靠着勤劳在婆罗洲也算创下了一片基业,只是最终没有躲过土著猴子的贪婪最终家人被猴子杀死他抱着一根木头跳海逃生。

    后来回到大宋他原本熄灭了报仇的心思,想踏踏实实的找一份活计生存下去,但是没想到他找到的第一份活就是到威远去当镖师,最后竟然到达琉球有机会亲手报仇,所以他找张三坦白一切,想亲自带着部队去婆罗洲复仇。

    张三对于这种带有私仇的将领使用上还是比较顾虑的,再说他家生活的正好是婆罗洲西部,而张三并没有打算立刻进军到婆罗洲西部去。

    为了淡化他心里仇恨的心,张三决定让他负责镇守吕宋中部铜矿,看看这些猴子如今的遭遇,或许能够抹平他心中的伤痛,而且只有恨这些猴子的人才能做到严防死守。

    吕宋中部铜矿现在使用着二十多万的努力从事着采矿选矿的工作,没有牲力没有机械,只能采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一人一天至少要采铜矿石二百斤。

    自从和大宋战争开始以后,吕宋铜矿的开采速度一直在增加,从原来的不足十万人扩大到现在的超过二十万人,现在每天能开采铜矿石一万多吨,炼铜五百多吨。

    这些铜能制造铜钱超过十六万贯,现在这里一年能生产出制造五千万贯以上铜钱的铜,占据了琉球铜产量的一半以上,也是琉球最大一笔财政收入。

    当然为了生产这些铜,每年要填进去三万多人的土著奴隶的生命,代价也是巨大的,像这样的矿张三还有很多,包括琉球的铁矿和煤矿都是如此模式。

    所以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奴隶超过五十万,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加快矿场的生产效率导致的,还好张三抓捕奴隶的行动一直没有间断过,才能供应的上消耗。

    不过这个也有好处,至少张三开发过的岛屿,都不会出现野人叛乱,因为那里压根就不会在有人了,这次前来就是要实地看一下到底铜矿的冶炼工艺到底要不要奴隶参与进来。

    张三一直以来的使用奴隶原则很简单,就是不准使用奴隶参与任何技术岗位,所以一直以来各个矿场一直都是用奴隶采矿选矿和运矿石。正在的冶炼等工艺还是大量使用汉人矿工。

    但是随着新矿越来越多,采矿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汉人矿工短缺的情况,这次江南地区招募了大量移民但是在矿场干过的是极少数,所以矿上就希望启用一部分奴隶来参与矿石的冶炼。

    随着矿上人数的增加,一些监督管理岗位都开始选拔‘优秀的’奴隶担任,这些矿头又培养带动了大批顺民,经过这两年多的教育,有近万名矿工学会了汉语。


………………………………

五百三十六章奴隶的追求

    张三对于这个事情以前的态度就是不准,张三始终坚信一个道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做到严防死守,才能防止这些异族做大危害汉人的生存。

    不过现在情况确有了变化,一个是张三现在治下的汉人数量急剧扩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数量,还有这四年的清缴抓捕奴隶已经有一部分奴隶接受了汉化教育。

    这样一来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事情奴隶可以适当的放宽政策了,毕竟要是一日为奴终生为奴的话,那么奴隶可能就会失去生活的追求,没有了追求之后这些人干活也就没有干劲了。

    所以张三建国的时候特意赦免了一千名汉语学习最好的人的奴隶身份,并且对于奴隶的工作年限进行了法律限制,只要通过汉语四级考试,并且为琉球工作满十年的奴隶都可以申请获得平民身份。

    这样一来以前对于一些奴隶的限制政策也开始放宽,所以现在各个矿场都有需求,例如铁矿厂生铁的粗炼,还有铜矿厂里一些往炉子里下料的活计。

    这次张就是来看看铜矿的缺工的情况,然后做出最后的决定,张三最怕的是这个口子一旦开了然后刹不住之后,逐渐汉人开始变得懒惰,技术都被这些人掌握,最后汉人被推翻。

    所以这次吕宋中部铜矿将作为一个实验点,进行一些尝试,张三当然没有时间在这跟大家仔细琢磨怎么搞,只是听了一下大家研究的汇报,然后实地观看一下而已。

    矿场经过研究为了防止奴隶学会冶炼技术,将对干活的奴隶进行分组,每一组只做那一个工艺步骤,进行流水线化分工,这样只要不让他们做交流,那么他们就很难学到完整的冶炼工艺。

    而且大家觉得即使学了也对琉球没有太大影响,就像炼铁炼铜这些技术并不是琉球独有的,所以要是这些奴隶想学,即使琉球不叫他们,他们也能从其它地方学到。

    所以在有限的防御下大家更倾向于多使用奴隶,这样解放人口,才能加快生产效率,张三看了一圈见他们的防御设施做的已经完善,各种细节也都考虑到位,就点头同意了矿场的计划。

    只是为以防万一,张三限定了吕宋中部铜矿只能做铜矿的开采和初步冶炼,深加工的事情全部拉到琉球去进行,并且对参与的奴隶进行更精准的管理,一旦入了铜矿除非死了就别想出去。

    当天夜里张三又连夜坐船南下,张三的坐船将在婆罗洲东北的镇婆港汇合,毕竟张三要是在从铜矿回吕宋港就相当于走回头路了。

    到了镇婆港张三汇合了婆罗洲清缴指挥部,开始听取婆罗洲情况的最新进展,帅帐里,年轻的参谋正在对着婆罗洲地图介绍着婆罗洲目前的形式。

    自从琉球登陆一来,一直对婆罗洲土著进行着清缴驱赶和抓捕,中期对宋战争期间减少了活动频率,但是对宋战争结束之后,有突然加强,使得很多土著都开始西迁。

    婆罗洲西部南北各有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所谓的王城也不过就是大宋一个破旧的乡镇港口的规模,面对这琉球的高压,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两个国家人口迅速膨胀,两国先后都组织了四五万人的土著军队,企图对抗琉球的清缴队。

    原本清缴队都是以营为单位在一个地区活动,面对土著大军,大家为了防止被包围偷袭,立刻收缩了防线,准备集中兵力毕其功于一役。

    只是计划报到总参之后,被总参压下来,张三准备正好拿这几万土著练练兵检验一下新的战法的效果,所以最近琉球清缴指挥部一面在两国边境建立防线,一面派遣船只截断他们的外逃通道。

    在打过打仗之后,张三现在指挥起这样的战争可谓是轻松至极,为了防止对方逃跑并检验炮舰的设计效果,张三决定部队修整一天之后对北方国发动斩首行动,一战拿下对面的王城。

    张三没有将这些土著放在眼里,但是对于这些土著的防御工作还是要做好的,这些人谁知道有多少喜欢用吹箭或者在匕首上涂毒。

    进攻那天张三亲自登上坐舰,开往北方国首都,禁军的一万部队也整装待命,经过一天的航行,第二天黎民时分张三的舰队到达北方国的外海,首先是十艘炮舰开始一字排开把一侧炮舷对准码头。

    当天色彻底亮起,海面上的雾气消散之后,对面终于发现了琉球舰队,一时港口内乱做一团,张三坐在旗舰上拔出剑喝道:“开炮!”

    十艘船开始碰碰碰的陆续开火,炮弹沿着弧线打到对面的港口和城市的街道上腾起一连串的烟雾,张三看着一边炮击的效果一边和凌振讨论着改进的办法。

    例如所谓的开花弹,引信技术还是要加强,炮弹打出去不是早炸就是晚炸,打中全凭运气,这个差距可能也就是半秒左右,但是就是这稍微的误差半秒就大大的降低了开花弹的效果。

    开完跑之后船只立刻转向,把另一侧的船舷对着港口,这样连炸了十轮,张三感觉效果差强人意,但是岛上的人确早已吓破了胆,在这样的年代里炮击无异于神罚。

    所以码头上别说像样的抵抗,就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了,禁军随后登陆,这种破港口一次也只能停靠两条船,等部队全部上岸预计最少要两个时辰。

    不过当下船两个营之后,张三看到岛上还是没有组织抵抗的趋势,立刻命令其中一个营往王宫方向进发,防止对方国王携带物质逃入山林。

    如果遇到抵抗的话就地防御,增援随后就会到达,接到命令的部队立刻高兴的不得了,营长立刻集结部队冲锋,张三在地三个营下船之后,立刻命令前往增援。

    但是第三个营还没有出发多久,第一个营的传令兵就回来报告,说王宫已经拿下,国王一家也被活捉,张三准备了一大帮人的登陆演练就这样草草收场,这个让张三非常不满意。

    但是战机稍纵即逝,张三也不可能为了检验自己的部队,给对手留够集结准备的时间吧?所以当看到地方被吓破胆之后,张三果断命令部队出击,结果这个号称集结了四万部队准备跟琉球死磕的国家被禁卫军零伤亡给拿下了。


………………………………

第五百三十七章无敌是多么寂寞

    张三到达王宫的时候,城里面不仅已经没有了抵抗,就连城里的居民都被关在了码头监管准备装船,所以张三进入的是一个空空的城市,王宫的宝库里还是有不少存货的,至少能挣回这次出征的军费。

    张三在这边待了三天部队换防之后,禁卫军立刻集结往南进发,这次禁卫军将从陆路推进,第一是检验陆路运输火炮的速度,另一个也是测试新式陆军的野战能力。

    南方国因为得到北方国被灭的消息,几乎是连夜把都城从海边迁到一百里外的内陆,并且在海边和北方国交接的地方派驻了两万军队。

    所以这次禁卫军将会面对地方成建制部队的攻击,正是检验战力的好机会,部队行进了两天到达南方国边境,两军终于在边境碰面。

    张三虽然一直叫对方为野人,但是这些人毕竟被文明统治过,这边曾经也是三佛齐的统治范围,所以军队虽然不如倭国那样专业,但是也比那些部落战士的一涌而上强些。

    强的地方就是换成了一个波次打算分批分方向一涌而上,对方有两万人,张三这边只有一万,但是张三这边是分成十个营来战斗。

    所以对方试图绕过正面战场的突袭总是被禁卫军挡住,变成正面战,火枪持续不断的射击腾起大片的烟雾,在无烟火药没有发明之前,这种硝烟一直是战场上的主角,不仅阻挡敌人的进攻路线,还挡住了火枪手的视野。

    不过对于排枪战术来说,需要的只是持续不断的射击,至于准确率和命中率大家根本不用操心,只需要不停的射击,组织敌人靠近就行了。

    张三站在高处可以看到,战场上,禁卫军这边一直处于守势,但是对面的士兵在进攻一段时间之后,面对巨大的伤亡出现了犹豫不决,张三下令吹响进攻的号角。

    听到号声,前排的圆盾手从蹲下的状态起身,开始嘿嘿的喊着号子,齐步向前走,后面的火枪手也在开枪之后不再后退而是原地装弹,后排的火枪手则从这些人身边跨过去,继续在前方射击,然后原地装弹,后边的在向前。

    这个就是所谓的攻击前进状态,对面的士兵果然受不了这种屠杀搬的射击,在又射击了几轮禁卫军前进了三十多步之后终于崩溃。

    张三一直看着站成的变化,和部队的状态,因为双方都没有实际的接触,所以禁卫军这边也不会有伤亡,见到对方已经崩溃张三立刻命令骑兵营出击。

    禁卫军的骑兵营以为运输不便在镇婆港就已经卸下修整,然后等到马力恢复之后又从岛上的北部赶了过来,张三在北方国等了三天骑兵营终于赶上,这次也有机会对敌人进行包围了。

    不过最终敌人还是有三四千人逃入了山林,这边树木太多,根本没有太多的空地,战场两边不足三百米就是树林,所以张三也是没有办法阻止。

    抓捕奴隶修整队伍又花了一天,张三才带着部队继续前进,行军一天之后,终于到达了对方的王城城下,这次对方没有在出城迎敌,而是打算依靠城墙死守。

    尽管在张三眼里这种三四米的高的城墙屁用都没有,但是还是给了敌人莫大的信心,不过张三辛辛苦苦拉着大炮又不是摆设,所以结局已经注定了。

    第二天进攻开始,张三部队摆好阵型,大炮也部署到位,随着张三一声令下,在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