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65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65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距离甘心泰出兵又过去了两个月,卢俊义已经下部队开始接手分给他的营,卢俊义以全优的成绩毕业,而武艺一项考试上更是拿到了特优等。

    同期学员之中自有丘岳拿到了相同的评价,卢俊义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镇海城往北扫荡整个马来半岛的残敌,而他的团长也知道这位是国王的师兄,又受到甘兴泰的嘱托所以给他安排了一个能立功的任务,那就是击溃朱罗国马来半岛北部的边军。

    朱罗国北部为一个叫做堕罗孛底的小王国,为了应对这个势力朱罗国在北部驻扎了一支八千人的边防军,甘兴泰给他们团的命令就是剿灭对方的边防军,巩固北方防线,并且肃清马来半岛残敌。

    所以卢俊义所在的团的团长就把剿灭对方边防军的任务交给了他,一千打八千看似比例悬殊,但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战斗大家都知道朱罗国的这些军队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往往听见枪响就跑了个没影。

    事情也果然像大家预计的一样,当卢俊义营乘坐后勤部队的登陆船由一艘战舰护航在北部边界地区登陆后,敌人哇哇叫着冲了一阵,几排枪想之后,就跑回了自己的营寨。

    等到卢俊义亲手挑翻营寨寨墙之后,在排枪之下,对方最终被俘虏五千多人,逃跑两千多人,被打死的还不到三百,这让卢俊义胜利的都没有什么成就感。

    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女真人终于从高丽退走,高丽王原本打算趁这个机会一举江倭国赶走,但是女真人比他想象之中要残暴的多。

    高丽虽然穷,但是架不住女真人更穷啊,所以女真人抢劫比起倭国来搜刮的更加干净,甚至连人都被抢走,这使得高丽北部流民遍地。

    高丽王面对这样的情况已经无力南下,看到双方陷入僵持,张三自然有些发愁了,这倭国不走,你让高丽出兵他们也不愿意啊。

    于是张三授意琉球商人贷款给高丽王,贷款得来的钱用来跟琉球后勤部购买粮食和武器,这样就能继续打下去了,而将来还账则需要用粮食或者金银来还,反正高丽也快有钱了不是么?

    正好琉球在仁川港储备了一批物资,分了一部分给高丽,高丽王的进攻又开始了,两方交战激励,张三希望他们能在年后结束战争,到时候好投入朱罗国的战争中来。

    一年又要结束,这一年张三一路打仗,从北到南打了几千里,后勤部门的压力很大,不过好在每一场战争都是间隔开来的,否则琉球真的会被拖垮。

    年底吴双终于不负众望的为张三生下了一个儿子,而甘元姬则生了一个女儿,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的,所以张三被剥夺了给儿子取名字的权利。

    最后张三封吴双的儿子为秦王,等到他六岁的时候就封为太子,而张三的女儿则被封为慧贤长公主,这样的结局终于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吴德才作为孩子的舅舅特意回来看了看自己的外甥,并且在孩子满月的时候跟张三提出辞官,估计是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

    其实吴德才这个人,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才华,但是品德还是过得去的,张三也不缺他一口吃的,也不缺他一个手下,干脆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留在淡水提前养老了。

    这一年局势在张三的搅动下可谓是风起云涌,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西夏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琉球的影响,不过相对来说西夏和吐蕃这两个内陆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小罢了。

    大宋现在深陷方腊造反的泥潭,加上去年的战争,和西夏的战争等等,大宋的国库开始快速枯竭,为此新增了不少税收名目,就连一直没有被重视的出版业和传媒也都没有逃过征税的命运。

    方腊这几个月虽然损失很大,但是还是成功的挡住了宋军的进攻,现在的战线还在九江焦灼着,但是参谋部预计明年大宋大批战舰建成之后,局势可能会朝着利于大宋的方向发展,张三决定随时出售一大批火油弹给方腊,让他在关键时刻在顶上一波,至少要撑过明年。

    大宋江南的财税重地接连受到重创,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交子更是贬值的一文不值,彻底的被大宋君臣玩成了废纸。

    琉球铜钱大规模往宋境流通,已经得到了宋朝百姓的普遍认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的定律,市面上琉球铜钱流通量反而很小,很多人得到琉球铜币都会藏起来留着保值。

    原因很简单,大宋君臣玩坏了交子之后,为了增加收入,铸造了更多的当五钱和当十钱,听说童贯现在都在研究铸造当五十钱了。

    因为大宋朝廷的倒行逆施,各种野心家也在摩拳擦掌,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等势力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也是参谋部认为方腊能撑过一年局势就会大变的原因。

    琉球也在积极与这两股势力联系,给予一定的扶持,在必要的时候让对方提前造反好呼应方腊,反正只要大宋乱起来,琉球在山东的布置才能顺利进行。


………………………………

第五百九十三章辽国的朋友

    而对于辽国来说,琉球更像是他们的好朋友,送来了大批大宋不愿卖给他们的东西,而且价格比起大宋还要便宜质量也更好。

    就像是各种铁制品,还有刀剑等等,以前大宋对辽国实行的是铁器全面禁运,而琉球则是进行的部分禁运,即熟铁和优质钢材的禁运,至于普通的生铁和劣质钢材则是无限量供应。

    然后就是盐,辽国的也有海岸线,但是辽国那边大多地方都不适合煮盐,平地不多,有平地的地方要么就是没有人,要么就是太冷,半年飘雪。

    所以辽国的盐有一半以上依赖进口,以前是从宋国走私一些,但是辽国往西有广大的草原哪里除了人以外大量的牲畜也需要盐,这个就导致了辽国盐价的居高不下。

    琉球商人来了以后,不仅盐价降低了,而且盐的质量也提升了很多,更是联系了一批盐商把盐都贩卖到了西夏和更西边的地方,使得整个辽国都受益。

    琉球盐批发的价格非常便宜,便宜到几乎和煮盐的成本价相当,这使得辽国原本不多的盐场变得更加无利可图,开始转行购买琉球盐销售。

    琉球第三种东西就是烈酒了,北方人为了御寒和调剂生活的无聊喜欢喝酒,烈酒具有更优秀的御寒特性,尽管价格贵了一点点,但是销量确非常好。

    第四种畅销的东西就是布匹了,琉球的布匹花纹繁密,布丝紧密,价格也很实惠,几乎和辽国当地织户的布匹价格相当,这就导致大家争相购买琉球布而不再买当地织户织的布了。

    还有就是娱乐小吃,这种东西是张三的发家之道,现在已经开遍大宋的大小城市,辽国一些大中城市也都有义兴和记的分店,甚至这些生意都做到了西夏和大理。

    总之在辽国上下眼中,琉球商人卖的都是好东西,带给他们的是更优质的生活,无论是沐浴的香皂,点灯的鲸油,写的琉球纸,读得琉球书,甚至上厕所用的都是琉球产的卫生纸。

    所以琉球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渗透到了辽国的方方面面,而通过这样的渗透张三也看到了辽国的虚实,所谓的贩马禁令简直是形同虚设,只是官员的一个敛财工具。

    张三不仅能从牧民手中买到马匹,甚至在官府马场里都能买到训练好的战马,更夸张的是还能用劣马去军营换优质的战马,这给张三的骑兵计划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普通的马是不能直接拿来当战马用的,必须经过挑选和训练,这个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而买到训练好的战马张三只需要训练这些马匹适应火器战争的硝烟和炮火就行了。

    辽国虽然现在已经住进了城市,大部分契丹人也都当上了老爷,但是辽国的国家体制和兵役体制并没有适应这种变化,除了各个城市有少量的驻军之外,辽国打仗的兵力还是依靠临时征招。

    以前契丹人还生活在草原的时候这种制度是好的,但是现在的契丹人已经当了地主,住进了城镇,有些都已经胖的马匹驮不动了,在用临时征招,那战斗力想想都觉得磕碜。

    但是辽国君臣好像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自己是无敌的,大宋就像一群猪,西夏现在成了他们的狗,北方的游牧民族则是给他们养马放羊的奴隶,他们是无敌的。

    辽国现在就像一个被虫子蛀的千疮百孔的老树,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塌,这也难怪女真人能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最后短短的时间取代辽国,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太窝囊废了。

    想想都觉得可怕,那一次次的战争辽国动不动号称几十万人,天祚帝更是搞出了七十万大军等等,这样临时征招的农民士兵简直就是农民军的翻版。

    所以输的是一点都不冤啊,张三有时也会想,自己能不能也快速的灭亡辽国,然后先统一北方在南下?最终张三忍住了这个诱惑的想法。

    一个是骑兵问题,一个是女真人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打下这些地方短时间内只会成为张三的累赘而不会增强琉球多少实力。

    辽国这么菜,张三简直觉得自己在玩即时战略游戏,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辽国比起大宋更加快速的承认了琉球铜币的市场地位,上至王公贵族,下旨贩夫走卒,现在都是只认琉球铜钱,宋钱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辽国原本有自己的货币,但是他们的货币抵御不了宋钱的冲击,最终货币市场被宋国主导,现在琉球铜币更加具有优势所以辽国的货币又受到琉球的主导。

    想想一个国家用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钱币还不觉得有丝毫问题,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张三现在的货船都是除了货物之外还会带上大把的铜钱直接花钱从辽国购买物资运走。

    例如你运去的是一船的卫生纸,这个可能不值钱,一船卖完你也换不了多少钱,但是你可以带几箱铜币,到时候直接花钱在辽国买皮货、药材、香料、珍贵树木、粮食、马匹、牛羊等等很多东西,然后运到琉球或者镇倭岛,就能换钱。

    经过商务部统计,去年一年从琉球到辽国的钱币就超过了六千万贯,其中净流出超过三千万贯,为琉球的造币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去除成本,相当于琉球从辽国征税两千万贯,而辽国每年的税收也不过是这个数而已,只要张三持续的往辽国输入货币,到时候辽国的血液就被张三不停的抽取。

    现在的琉球逐渐的体会到了经济战的好处,琉球现在每年造币超过千亿枚,是琉球仅次于造船业的第二大产业,甚至算上采矿的奴隶造币的从业人数要比造船更多。

    一个十人的小组使用十套铸造模具,一套模具一次可以制造二十枚铜钱,一天可以铸造铜钱超过两万枚。一年就是八百万枚,而这样的铸币小组琉球有超过一万组,仅此一项就有从业工人超过十万人。


………………………………

第五百九十四章新年献礼

    这样算下来,在加上采矿和冶炼的人数,造币炼铜产业参与的人口就超过了百万,比起造船都要多,整个造船业加上伐木和各种配套产业参于的人数也不过百万。

    辽国怎么想张三不关心,反正张三用过剩的铜产量换回了大批的物资,使得琉球治理下的各个城市飞快的发展,各个产业都在快速扩张。

    整个琉球雇工超过十个人以上的作坊工厂超过了一万家,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张三相信只要在蓬勃发展十年,工业时代就会自动到来。

    年底各种总结表彰会很多,很多活动都要张三出席参加,张三每天醒来看到秘书处整理的行程都要头大,例如今天早上要参加技师协会的表彰大会,为今年新晋升的大匠师颁奖。

    十点之后要参加新琉球号的下水典礼,张三的坐舰被派去参战之后,造船厂就开始三班倒的加快新琉球号的建造,今天正是琉球号下水的日子。

    参加完下水仪式,中午会在船厂和海军和船厂负责人吃饭,下午参加新船讨论会,制定下一代船舶的设计计划,晚上才会回到王宫有时间批阅奏章。

    张三整理了一下仪容,陪着后宫的这些女人吃过早饭,就匆匆登上了马车,技师协会是张三在东京的时候就成立的一个组织,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给手下的技术工人评定等级好方便发工钱和提高工人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现在的技师协会则成为了琉球的官方认证机构,指责也变成了为技师考试评级,并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大匠师作为琉球工匠的最高荣誉,自然要由张三来亲自发讲才能显示出对此的重视。

    张三在车上翻看今年被评为大匠师的五个人,他们分别是发明了琉球水力纺纱机的孙云锦,成功发明第二代燧发枪的赵志成,成功设计炮舰的杜学航,成功制造新一代水压机和车床的张大明,成功验证蒸汽机毕春来。

    琉球水力织布机是在张三提出设想之后,交给织布学校去实验的项目,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孙云锦依靠着对纺织机器的熟悉,还有大胆设想,终于发明了一种一次可以纺六十根棉线的纺纱机。

    这使得纺纱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加上去年发明的棉花脱籽机,现在整个纺织行业就差一个织布机就能完成整个产业的革命了,而新的织布机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相信不出半年就能造出来。

    第二代燧发枪的发明并不是今年开始的,去年的这个时候这把枪就已经定型试验,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新武器,效果多好还有待证实,直到今年数次大战,琉球军依靠着燧发枪取得了绝对优势,设计者赵志成才依靠这个机会成为大匠师。

    设计炮舰的杜学航也是一样,作为新式炮舰的总设计师,只有武器得到了实战的检验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的荣誉才能被承认。

    机床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工业母机的研究一直是张三比较重视的领域,没有标准话的零件就没有工业化,就像蒸汽机这种机器不是说你随便找锤子敲一敲他就能制造的。

    好在现在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琉球的机床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