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67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67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接着说道:“例如巡逻航道,保护过往船只,我们需要一种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火力呢只要能对付海盗和少量来敌就行的战舰。

    而应对小国和地区势力的时候,我们的船往往在敌人的家门口,或者直接开到敌国,我们又需要一种火力强大,威慑性强又能消灭地方舢板小船舰队的战舰。

    而面对和我们一样拥有炮舰的敌人,我们又需要一种能在主力舰队决战中,取得优势,火力强大,防御厚实,能给予敌人主力舰队致命打击的战舰。”

    张三说了一大堆之后总结道:“所以,我们琉球已经告别了一种海船包打天下的时代,我们在设计新战舰和建造新战舰一定要围绕着战争的需求来设计,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使得我们琉球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大家都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因为惯性思维的原因,琉球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船包打天下,现在张三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大家在看这两和设计方案,才知道为什么新战舰迟迟不能选定,原来是两种船都需要,但是又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张三接着说道:“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知道到底是对是错,设计图纸模型固然是实践的一部分,但是船好不好要造出来才知道,你们根据以后战争的需要重新下发战舰设计要求,设计完成选定之后不妨先造几艘拉到战船看看。”

    反正现在的张三不急着要新船,所以不如让他们多试试,多看看,积累经验和技术,等到技术成熟或者敌人有了更加先进的战船之后在制造,那样才不至于花无用的钱。


………………………………

第五百九十七章新的一年

    年终那段时间张三频繁的参加各种会议,从这些会议中发现琉球一点点的改变,不过更是看出了大家的稚嫩和不足之处,不过新生的事物总是朝气蓬勃的,琉球也是如此,每个人都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新年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张三参加高丽和南北倭国的三国调停,三国已经打得精疲力尽民不聊生,也是时候让他们结束战争并恢复元气了。

    调停的地点一开始是定在仁川,但是张三觉得仁川没有什么威慑性,又要自己跑那么远,干脆直接让对方到淡水城来吧,所以会场最终定在了淡水。

    一月底三方到来,在许贯忠的斡旋下,三方达成最终协议,南北倭国退出高丽领土,而作为对两国的补偿,琉球将邀请两国参与对朱罗国战争。

    为了忽悠三国参战,许贯忠在会场先后多次向他们展示琉球在朱罗过取得的成果,此战短短几个月琉球共获得物资和金钱至少价值三千万琉球贯。

    这个还不包括最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了解决三国长途运输的担心,琉球决定三国抢掠物资,就地变现,然后琉球会从北方调拨相应铜钱购买物资。

    简单来说就是你抢的东西卖给我,我给你钱,你回家在买,为了尽快回复三国的战争创伤,使得三国尽快参战,琉球将会贷款给三国其中南北倭国将会各获得五十万石粮食,而高丽则获得一百万石粮食,和农具等等物资的贷款。

    而三国最终答应将会派出不少于两万人的军队参与朱罗战争,部队在会后二十天内登船出发,预计到达镇海城的时候三月中旬了。

    这期间甘兴泰一面命令舰队继续清缴对方的海军,一面派陆军对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进行占领,在战争期间,又出现了三佛齐暴动,企图在琉球占领苏门答腊岛之前回复自己的国土。

    张三当然不会惯着他了,命令甘兴泰一同剿灭,只是三佛齐在苏门答腊岛的统治根深蒂固,群众基础又好,为了防止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得已一场灭国战争到最后又发展成了捕奴战争。

    所以节奏也慢了下来,三国谈判的代表还没有回去,琉球就开始就近为三国调拨物资了,至于张三为什么要援助三个国家,这个就是贷款,又不是白送。

    南北倭国是为了缓解国内的矛盾,而高丽则是被霍霍的太惨了,需要琉球扶持一把,否则今年完颜部今年在南下恐怕高丽就顶不住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张三辛苦算计了一圈最后便宜了女真人,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张三才对高丽进行大笔援助,反正到了朱罗过对方很快就能还上。

    朱罗国远比想象中的坚韧,一开始的正规军很容易被消灭但是朱罗国的国民中忠于国家的人为了抵抗侵略组织了不少的抵抗组织,给琉球军队带来了不少阻碍。

    但是阻碍毕竟是阻碍,在琉球增兵之下一切都是浮云,叛军很快被消灭,叛军生存的土壤也很快消失,而琉球的各个矿场人数也开始充实了起来。

    三月下旬三国军队到达镇海城的时候,琉球对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清缴也进入了尾声,甘兴泰一直期待的对朱罗本土的进攻也开始准备。

    而进攻本土的第一战将会是拿下对方的首都,这个不仅能带来海量的财富,还能震慑敌人,不亲自走一遍三国就不知道琉球的强大,从南到北几万里的海域,到处都是琉球的船只。

    而每停靠一个港口都比他们的首都还要繁华,而且在几万里的范围内从南到北的战争想想都觉得恐怖,所以三国的军人在琉球面前就像鹌鹑一样。

    就在对朱罗国首都战役准备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张三接到一个意外惊喜,对新几内亚岛的清缴部队在那里发现了高品味的铜矿。

    虽然琉球最近铜一直够用,但是谁也不会嫌弃钱多不是,通过半年的努力琉球已经往那边移民了二十多万人,建立了十多个移民城市,这次铜矿的发现,将预示着新一轮的开方将要开始。

    方腊和大宋的战争一直打得非常惨烈,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可怕的,但是一旦信仰被证明是错的,造成了也会是雪崩式的灾难,所以面对前线一批批死亡的士兵,方腊的军队中各种不利的消息开始流传。

    最终九江在大宋全力攻击下被攻克,方腊的军心险些被全线动摇,无奈之下方腊一面宣布军中传言是宋军间谍所为,一面派出自己的护教军企图稳住战线。

    九江被攻破方腊后继乏力,池州和铜陵两座大城也相继失守,大宋水陆大军迅速沿江而下企图迅速消灭方腊势力,而这个时候琉球终于出手。

    方腊高价从琉球买来大批的床弩和火箭全部放在芜湖城下,段江流也得到琉球的指示拿出了全部家当,方腊更是派出了二万五千人的护教军打算在芜湖城下跟大宋来一场决战!

    而这个时候的童贯并不知道,连续南下三座大城,童贯受到了赵佶的嘉奖正是志得意满之时,而手下的军人也开始浮躁起来,终于在这种轻敌的心态之下,水陆两军开始脱节。

    芜湖临江境内又多河,在水师的眼中正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啊,往大了说,朝廷中有意学习琉球把水师改名为水军变成和陆军一个等级的兵种自己要是能依靠水师自己的力量拿下这么重要的城市,一定会为水师加上一分。

    往小了说,大家一起拿下一个大城的功劳怎么也没有自己独得来的大啊,在这样的地形中陆军简直就是累赘,于是水师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的加快了速度。

    水师先到芜湖城下,这正给了方垕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也没有犹豫,立刻水陆床弩齐发,火油弹满天飞,企图先消灭敌人的水师再说。


………………………………

第五百九十八章淮西王庆反

    要说打了这么久的仗宋军也不是没有研究出对付火油弹的方法,再加上原本宋军就有使用火油的传统,所以埋沙和用被子包之类的也都知道。

    尤其是和琉球一战之后,大宋更加注意对火攻的防御,方腊又是不停的使用火油弹,所以起初宋军是不害怕这种攻击的,因为已经习惯了。

    但是一种东西多到一定的地步,你的防御就变得无用了,这次为了此战方腊可是搬空了国库准备了超过两千门床弩加上配套的火油弹。

    所以战事进行的没有到一个时辰,宋军就发现了形式有点不对,这敌人的床弩和火油弹似乎有点多啊,等宋军开始反应过来企图想办法应对的时候,自己方面的船只已经被点燃了四分之一。

    段江流在这个关键时刻派出了自己的主力舰队参战,一下子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块砖头,为什么说是砖头?应为段江流的战船就是仿制的琉球东海型战船,并且不仅甲板安装了床弩。

    段江流还根据床弩直射的优势发明了双层甲板的床弩战船,即甲板下边又开了一层炮口,使得每条船的战斗力增加了一倍,战船冲入敌阵,简直就像一个移动的大烟火,把火焰带给附近的船只。

    这样一来宋军原本还坚持的阵型瞬间就乱了,这阵型一乱离失败也就不远了,大战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时辰,最终的结果是宋军崩溃,舰队逃出去的不足五分之一,在段江流的追击下,对方水军一直被追了一夜。

    第二天段江流果然收到了情报部门说的意外惊喜,抓住了正在渡河的大宋禁军主力,原本童贯带领的三十万陆军正沿着长江南岸一路朝芜湖杀去。

    应为方腊的有意破坏,大小河流的桥梁都被烧毁或者拆毁,所以一路上童贯的大军遇到小河就搭建浮桥,遇到大河就用船渡,到了芜湖城西边终于碰到了一条大河芜湖西面的戈江。

    原本童贯昨天已经听说水师已经在芜湖城下和敌人交战,连忙命令大军开始渡江好去捡便宜,但是当军队渡过去快一半的时候他有接到了水师大败的消息,这军队渡过去一半,一时进退两难。

    最终为了害怕敌人截断粮道,童贯决定先退到河西等待水师重整旗鼓,只是经过一夜的忙碌大军只退回了七万,还有八万人在河对岸待着呢。

    什么叫半渡而击呢?现在就是!段江流截断了水道,八万禁军被困江东,童贯除了气的破口大骂之外,只能命令水师驱赶段江流的船只。

    只是水师经过昨日的大败,已经很难在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了,最终勉强组织起来的一点人手被段江流的舰队轻松击溃,而方垕领导的护教军也到达了战场。

    八万人的结局已经注定,被围在江边的狭小空间里面,他们可没有项羽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终于在五天之后,手里只有三天存粮的禁军开始大规模投降。

    总结整个芜湖战役,童贯损失水陆军队超过十万人,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方腊原本只想着能稳住战线就好,没想到段江流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童贯退回铜陵舔舐伤口,禁军的损失不大,少了那八万他手里还有二十多万呢,但是水师的损失就比较头疼了,应为船不像人说有就有了,想要恢复水师实力恐怕要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行。

    方腊又获得了至少三个月的喘息之机,但是方腊蹦跶了这么久,力气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在江南那点小圈子里划地为王,乐在其中。

    其实是因为农民军不事生产,过了第一年的扩张期之后,没有新抢的土地作为补贴,经营之道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简单的说,就是光靠抢不行了,自己占领的地方没有好好弄,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有点打不动了,第一年大家还能依靠亢奋的精神玩玩。

    但是真的建国了,这士兵要发军饷吧?官员要发俸禄吧?这些东西哪里搞?总不能还去抢吧?靠税收?田地因为战争大片荒芜,商人几乎绝迹,找谁征税?

    所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原本方腊觉得有一天自己当了皇帝就会如何如何,百姓就会如何如何幸福,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为了给军队发工资,为了给官员发工资,为了征集更多的粮草他加税比大宋更多。

    方腊也想改变,但是他无力改变,明明知道是饮鸩止渴,但是这又不得不这么办,好在琉球还能提供一些帮助,琉球每从方腊这边招募一个流民,就会给方腊十石粮食的补贴,或者是直接变现成武器等作战物资。

    方腊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每月看着二三十万人被琉球派船接走,他无能为力,尽管他觉得自己在买卖人口,尽管他也知道这样要不了多久他的地盘上就没有百姓了。

    不卖随时就会死,卖了也许可以活,所以方腊对于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手下大臣只觉得这是一个来钱的好途径,上下齐手,把这件事办好。

    张三通过方腊往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移民了一百多万,往新几内亚移民了二十多万,往大洋洲移门了三万多人,剩下的人还在琉球岛接受移民教育,下一步也会逐渐的移居到这些地方。

    正当方腊取得芜湖大捷为前路迷茫的时候,淮西一个叫王庆的突然在一个月之后也开始造反,相比于方腊这种以宗教为骨干的造反方式,王庆的军队主体则是山贼为主。

    方腊造反一来,大宋在长江北岸驻扎了大军,童贯又驻扎了近三十万军队在铜陵,这些军队人吃马嚼都需要就近调集,特别是民夫苦力也都是从当地征募。

    淮南西路多山,民生本来就比较艰难,战争打了一年,地方上税收就收了往后三年的,然后又抽调民壮给军队运输粮草,使得百姓更加困苦。


………………………………

第五百九十九章王庆称帝

    原本仅仅是这样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但是地方上贪官污吏横行,横征暴敛不断,使得大量百姓不堪其苦,要么沦为流民,要么就干脆上山为盗。

    王庆就借着这股东风迅速的发展起来,王庆曾经在东京待过,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看到大宋如今的局势,更是助长了他的野心。

    特别是童贯的这次大败,大军驻扎铜陵,整个淮西路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仅税收成倍增加,徭役也翻了几倍,你要是打赢了大家也不说什么,你打输了还这样!于是一股怨气在江淮大地上积聚。

    王庆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一面命人传播宋军在江南大败损失几十万,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