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82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82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尴尬了,因为辽国的补给运不上去了,女真人就守在沈州不走了,结果辽国补给就运不上去了,运输部队单独去,那肯定是给女真人送的。

    但是要是派大量兵力保护,又干不过女真人,好消息就是目前沈州的补给足够撑到大雪到来,坏消息就是大雪到来女真人不一定走啊。

    女真人攻打沈州损失了五六千之后,就停下了,完颜阿骨打看到了和汉城一样的武器,也有点发憷,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他是主场,所以他决定包围沈州,看看这里面到底是谁在作怪。

    沈州战场陷入了僵持,张三终于松了一口气,女真的势头总算被遏制了,辽国又传来好消息,在五万支火枪的基础上在购买十万支,用来维持其他几个前线城池的防守。

    张三自然是来着不惧,现在张三专门在山东建立了水力火器厂,生产这种外销型火枪,采用水力机床之后产量那是相当大,一年生产个三五十万杆都没有问题。

    之前给大宋签订的是长期供货合同,所以现在供应十多万杆还是很轻松的,派出大量的军官去训练这些人也是给齐国培养军官了。

    辽国现在情势稳定后,张三又开始关注西南的大理方向,自从张三启动了驱宋计划之后,大理就成了计划的绊脚石,最后经过参谋部的规划,觉得策动大理攻宋比鼓动大宋去主动打仗要简单。

    策动大理很简单,一个是制造边境摩擦,一个就是拌演宋人抢劫大理的铜矿,和齐国一样,铜也是大理的一大经济支柱,大宋缺铜,但是大理确有一个大型铜矿,每年开采的铜都会铸成铜钱输往大宋。

    这也是大理依靠着一隅之地能在大宋的压力下幸存的原因,人家有钱,大宋这个就没有办法,而且大理这种输出方式明显是对齐国的挑战,你卖铜,我也卖铜,怎么样能让自己赚的多一点?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干掉你,大家不就都买我的了么?

    计划现在正在分部骤的实施当中,首先是在大宋严重缺钱的情况下,朝堂上开始流传大宋劣质钱币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大理。

    在然后爆出大理铜矿铸钱每年能从大宋赚取三四千万贯的利润,大宋现在的经济困顿很大的原因都是大理在大宋身上吸血的原因。

    反正就是在大宋朝堂不停的抹黑大理,使得宋人对大理的印象转恶,而大理那边也在干着同样的事情,例如大宋高价卖盐啦,大宋商人奸诈欺负少数民族啦。

    报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现在各国都已经有了,大理虽然国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报纸,看报纸都是识字的精英阶层,这些人不断看到说大宋这不好那不好的文章,慢慢的就对大宋的好感降低。

    这种方式很像在玩游戏刷低好感度,当好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两国在来点矛盾擦出火花,那么战争就开始了,这是一种正常的方式,但是帝制国家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都是皇帝一言而决的。

    所以除了刷两国国民的好感度之外,张三还要刷两国皇帝之间的好感度,皇帝也是人,所以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例如在大宋皇帝面前说大理皇帝说你只知道画画干脆上街卖画,还当什么皇帝?看你这皇帝当的真够烂的。

    在大理皇帝面前说,你们大理那么喜欢和尚,不如男的都去当和尚,女的都去当尼姑,到时候大理国改成和尚国岂不是更好听。

    所以通过各种渠道把消息传到两国皇帝耳朵里这个计划也就差不多了,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太急切,太急容易被人发现有认为操纵。


………………………………

第六百三十二章拯救军官团

    所以一年就这样忙忙碌碌的过去了,各地进展顺利,唯一不顺利的就是沈州了,女真人并没有退走,而是在沈州城下扎营不走了,好像不拿下沈州誓不罢休。

    辽国丢了沈州倒是没有什么,但是张三的五百人军官团还在城里呢,为此张三不得不想办法替辽国解了这沈州之围,东北冬天不易出行,但是又不是不能出行。

    所以张三决定抽调兵力从高丽这边给女真来一下,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并不是后顾无忧,镇倭岛和北海省那边的士兵都经过数年对寒冷的适应,最适合这次行动。

    最终张三决定派出五万人的部队,直接打辽阳,到时候女真必然回军,因为现在完颜部的家眷基本上都在辽阳趴着呢!当然这个时间也要把握好。

    辽阳距离沈州只有一百多里,而高丽边境距离沈州确有三百多里,一个操作不好,对方回师在把齐国部队收拾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齐国一直有信鸽送信体系,消息的获得速度要比女真人快的多,所以张三才有把握进行这一战,打完辽阳之后,张三还是有信心让军队跑掉的。

    部队集结调度用了半个月,半个月之后,一个师的步兵在两万骑兵的陪同下在朝鲜义州港下船,然后往辽阳方向挺近,六天之后部队到达辽阳城外,辽阳城里的女真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围城之后,部队也不进攻,只是在城下不停放炮,然后炮击辽阳城墙,炮击城内民房,当夜辽阳的女真人就往沈州去求救了。

    而求救的部队刚出发,步兵就立刻后撤,只留下骑兵虚张声势,静待女真人回援,毕竟双方都是骑兵跑也好跑一点,第二天下午报信的女真人就把辽阳被围的消息告诉了完颜阿骨打。

    阿骨打气的把信使都杀了,但是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大家的家眷都搬到辽阳,不回援,手下不干啊,完颜阿骨打只得连夜拔营回援辽阳。

    阿骨打回师的消息传来,骑兵部队并没有立刻跑路,而是在辽阳城下又转了半夜,在黎明时分才往东撤退,第二天下午阿骨打回到辽阳听说敌人往东退去,立刻带五万骑兵去追。

    按理讲骑兵相距半日的距离,怎么追都追不上了,但是阿骨打听说对方还带着步兵,那么对方这就是作死了,就算对方骑兵跑的掉,那对方的步兵是跑不掉的。

    现在阿骨打觉得这些拿着火枪的齐国是自己最讨厌的人,哪里都有他们,这次不趁机给对方一个教训那对方下次岂不是还要作妖。

    阿骨打追了四日,仅仅摸到了对方骑兵的尾巴,对方的步兵屁都没有看到,目送对方骑兵回到高丽后,阿骨打判断对方的步兵不可能跑那么快!那么很可能对方步兵还在自己境内。

    然后阿骨打就派出侦查斥候开始沿着边境线往回寻找,终于在三日后收到消息,对方四日前就从营口方向登船跑了,阿骨打也没有办法,对方有船,他也没有啊。

    回到辽阳,沈州那边的补给已经送进了城,再去围城又等于重新开始,阿骨打干脆停下来打算等春暖花开再说,原本张三以为今年的战争就这样了。

    谁知道阿骨打想了几天之后,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干脆召开会议宣布年后先打高丽,先解决了高丽在灭辽国,省的自己腹背受敌。

    张三接到情报傻眼了,这特么的是要和我硬干啊,张三有点后悔给阿骨打来这么一下子,现在人家记仇了,无奈之下,张三只好年底连忙部署,首先就是把各地高丽的雇佣军回调,毕竟自己的仗还是要自己打。

    第二就是允许高丽扩军五万,张三直接赊购武器给他们,毕竟只有五万部队真的怕顶不住,第三要求南北倭国各派出三万兵力协防高丽。

    高丽毕竟是齐国的小弟,还是重要打手,小弟被人干了,自己这个当大哥岂不是也很没有面子,为了使得高丽安心,张三承诺,齐国会在战争关键时刻从营口再次登录和辽国一起袭击辽阳迫使女真回军。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形式变得更加复杂了,张三原本想当上帝一样看着眼前的棋局当一个下棋的,但是自己一着不慎,现在变成自己也要赤膊上阵了。

    不过好处就是明年辽国能够缓一年,缓缓精神说不定能恢复一部分元气不是,对于张三来说,这也是一个削弱女真的好机会。

    张三觉得明年的形式会非常热闹,缓了口气的大宋会迎来对大理战争,并且可能会有如神助的一战灭了大理国,辽国赢的喘息之机后可能会面临一个强大起来的蒙古,到时候是战是和就看辽国的选择了。

    张三会和新生势力女真人大战一场,看看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新生势力,唯一闲下来的只有西夏,不过西夏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现在他的敌人突然武器升级之后,似乎他的优势不再了,生存还是毁灭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今年蒙古方面张三的六部完成对敌烈八部的攻击和整合,现在的张三在的六部在蒙古已经是最大的三个势力之一,而且是势力最强大的一个。

    明年六部就会完成对其他两个势力的整合,到时张三在蒙古的布局就提前完成,可以直面已经衰落的辽国了,另一边北方女真和室韦人的收编也在继续,已经整合了三个数千人的大部落,明年会加大对那边的收编。

    明年是原本收复燕云第二准备年份,结果突然就要先跟女真打一仗,使得计划受到了一部分影响,当然这种影响真的不大。

    对于现在的齐国来说,出动一二十万人的战争也只能算是一个局部战争,所以准备工作还在继续着。

    原本张三以为这些就是变化的全部了,但是没想到辽国七十万大军被消灭的消息传到大宋之后,大宋的部分脑残又开始叫嚣着连金攻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

第六百三十三章大宋雄起吧!

    张三有点不明白,你现在连山东河北都丢,还有心情去打燕云的主意?你是不是傻,还是我张三表现的太好,大宋觉得齐国没有什么威胁?

    最终吵吵闹闹之后,大宋还是没有做出攻打燕云,因为现在有心无力,有力无钱,去年还在打仗还看不出来,现在战争一停,各种后遗症就表现了出来。

    例如以前为了打仗各地税收都是提前收了一年甚至数年,今年在收税,大宋君臣尴尬的发现,今年好像收不了多少税,还好提前征收的大多都是农税等,大宋主要依靠的商税。

    但是大宋的商税重地遭受战争重击,今年商税也收不了多少,还要编练新兵,购买武器,所以大宋今年反而更加虚弱,不过实力也在快速恢复中。

    至少今年已经编练出了二十万火枪军,新的十万部队也在编练中,去年年底湖北一次小规模起义中,大宋出动了一个团的火枪兵就迅速消灭了数万叛军,再一次证明了火枪兵的优势,也使得大宋下定决定继续编练火器部队。

    而且好消息是大宋为了应对持续紧张的和大理的关系,派遣了五万火器部队前往大宋和大理边境地区防守,新遍练的十万人里也会有一个师的部队调往西南,使得边境地区驻军超过十万。

    而这些消息通过不同渠道传到大理,也使得大理空前紧张,也开始派驻部队到达边境线附近,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两国努力朝边境屯兵,那么距离战争也就不远了,而且在张三的努力帮助下,两国边境摩擦不断出现,一千人的以上的群殴也出现过。

    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也为了防止大宋分心他顾,张三决定发动大理的暗旗,一伙宋军在间谍的怂恿下,潜入大理准备偷袭大理铜矿。

    张三的情报部门当然不会指着大宋这些士兵成事,这些人是用来背锅的。

    在宋兵越境朝铜矿逼近的时候,齐国情报人员已经悄悄的把大批炸药运进了铜矿,所以当大宋士兵来到铜矿外围准备进攻的时候,铜矿里就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所有矿坑矿洞全部被炸塌。

    然后宋军懵逼了,愣了半天这批人竟然没有想着跑,而是决定进去看看怎么回事准备趁乱顺走点东西。

    他们运气不错,在间谍的指引下,他们顺利的找到铜矿边一个铸钱的小作坊,和守卫冲突之后,顺利的抢劫到数十万枚铜钱还有铜锭若干。

    突然到来的横财让他们迷失了心智,尽然开始收集马车企图带着这些收货回大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最后钱没有带走多少,反而损失了一半的兵力。

    大理皇帝得知铜矿被毁严重,没有一两年的时间难以恢复生产的消息震怒异常,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发兵!

    而这些士兵为了洗脱责任,就拿出大量的劣质铸钱说是巡逻偶然发现大理铸钱窝点,冒死收集到的大理制造劣质铸钱坑害大宋的证据。

    这对于大宋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消息,因为大宋劣质铸钱实际上都是在蔡京童贯等人的指导下铸造的,天下早已怨声载道,现在有大理替大家背锅,这些贪官干脆把责任都推给大理。

    于是报纸上开始说现在之所以大宋劣质铜钱横行都是大理国黑心铸造,百姓又不知道这些消息的真假,一听坑自己的是这么一个家伙立刻群情激愤。

    于是大宋民间也出现了战争的议论,大家都觉得要给这一个弹丸小国一个教训!让对方知道知道大宋的厉害,最起码也要捣毁对方的制造钱币的窝点,让这种劣质钱减少一点才好。

    结果大宋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打呢,大理这边确先动手了,正月还没有过去,大理就以大宋不仁欺压小国为理由发动了对大宋的攻击。

    到了这个地步大宋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那就打呗!获得战争授权,童大力又一次召开西南将领全体会议,商量一下仗怎么打。

    这个并不是什么巧合,上次对西夏战争,童大力歼敌五万余,占领夏州功劳那是绝对的稳压所有西军,所以之后在间谍的暗示下,童贯把童大力派到四川地区。

    童大力到了四川自然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离不开齐国军官团的帮助,所以大大加强了军官团的权利,并且将练兵之事都交给军官团处置。

    这次突然到来的战争,童大力应为上次表现出色,获得了指挥权,所以这次召开西南将领会议要商议一下仗怎么打,各地将领都面露难色,要说吃喝玩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