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43部分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43部分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站在墙脚看着那个小男孩小心的掀开席子,露出里面,原来里面有一个年龄更小些的乞丐。小男孩看着她说道:“小花,我们今天有东西吃了,刚刚有个好心的大哥哥给了我两个包子呢。”

    小男孩高兴的炫耀着自己手里的包子。像是一件了不得的战利品一般。
………………………………

第九十四章 德为才之先。

    里面先是传出咳嗽,接着一个微弱的小女孩声音说道:“哥哥,我头好疼,我想睡会,你先吃吧。”

    那男孩听了之后去摇那个女孩说道:“妹妹吃一点,一定要吃,要不然病不会好的。”也许是想起了什么伤心的往事,小男孩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女孩勉强提起一点精神说道:“哥哥不哭。小花这就吃。”

    小女孩强撑着做起来,接过包子开始吃起来。

    男孩见妹妹吃了,高兴起来说着:“快些吃,多吃点,快快好起来。”

    小男孩想想说:“刚刚我看见那里有一个大哥哥一口一个一口一个,吃了好多好多包子,要是我有钱买那么多包子吃该有多好啊。”

    女孩听着也是非常羡慕,看男孩不吃,就拿起包子递过去,递给男孩说:“吕哥哥你也吃。”

    小男孩拍拍肚子说道:“看哥哥的肚子饱咕咕的,你吃吧,多吃点并才能好的快。”

    小女孩一点点的吃着包子,过一会小女孩说道:“哥哥,我想喝水。”

    “好,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打水喝。”小男孩从杂草堆里翻出一个破竹筒往外边跑去。

    看着孩子走远,张三奇怪的问道:“公主殿下不是已经开始救济了么,街面上怎么还有乞丐?”

    杨泰想想回答道:“这东京城里这样的乞丐几千也是有的,比起城外的难民,他们虽然过得艰难但是还不至于饿死,而且人数众多,还大多有病残疾。想来公主殿下也是有心无力吧。”

    张三在巷子里站了一会,不一会刘赟和张元霸寻了过来,张三看着这女孩生病了也是不能不管,就准备带着这兄妹二人回庄子上去。

    张三正准备进去,小男孩打了一竹筒水回来,再去看那女孩好像睡着了,男孩摇着女孩说道:“妹妹快起来,哥哥给你打水来了。”

    摇了几次见女孩没有回应,男孩吓的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摇晃着女孩,张三一看连忙过去,那男孩一看是给自己包子的人,立刻上前跪下磕头道:“求求你救救我妹妹,我愿意给你当牛做马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张三顾不得理他,去看那女孩,脸都烧的红扑扑的,再摸额头发烫。张三立刻抱起她说道:“可能是烧昏过去了,走去找大夫。”

    大家立刻往巷子外走去,小男孩也立刻起身跟上。

    来到大街远远的看见一个冯三针的招牌,张三等人跑过去,店里一个八字胡的大夫看见张三等四五个壮汉抱着一个乞丐样的孩子也没有说什么,示意把孩子放在诊床,摸摸头,搭搭脉。取了三根针在孩子的背上腿上还有头上各扎了一针。

    然后那大夫摸摸胡子就回到桌子上坐下问道:“这孩子感染风寒,又加上体虚气弱,才导致惊厥,若不是我冯三针,晚上一时半刻就药石难医,但是孩子久虚,需要开些治风寒和补气血的药,不知你们可要?”

    张三听了问道:“这孩子什么时候能醒?什么时候能退烧?”

    那大夫说道:“半刻就醒,一刻钟后烧就能退,但是恐怕夜里会反复,需要喝些药调理一下。”说着大夫拿起笔看着张三。

    张三看着大夫说道:“大夫你尽管取药,我付钱就是。”

    那大夫摸摸八字胡说道:“看你们面生,好叫你们知道,我冯三针,施针须一贯钱,开方另给一贯。”

    小男孩原本听了妹妹就要醒来,又听那大夫说什么药石难医已经吓坏了,当听到施针加上开药方竟然要两贯钱,吓得脸都白了,一脸祈求的看着张三。

    张三也惊讶于诊费贵,怀疑的看着这个冯大夫,冯大夫淡定的看着他们说道:“你们可以在京城打听打听,我冯三针也是略有薄名,断然不会坑你。”

    话刚说完,小女孩咳嗽着醒来,看到自己睡在一张床上,周围几个大人围着自己,吓得话都不敢说,小男孩见妹妹醒了高兴的问道:“妹妹醒了?可好些了?”

    小女孩看到哥哥才放下一半的心说道:“恩,已经好些了。哥哥这是哪里?”

    小男孩说道:“这是医馆,是这位大好人救的你。”

    小女孩看着张三说道:“谢谢您,哥哥我们走吧。”

    小男孩本来还惦记着抓药,但是一听冯三针的话,知道自己两人的命也不值那两贯钱,当下跪地说道:“大好人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

    说完起身就要带着小姑娘离开,张三拦住说道:“等等,我问你,你们家是哪里的?家中可还有亲人?”

    小男孩说道:“回官人的话,我家住在太行山西北的山里,我家乡遭了时疫,村里人都死光了,只逃出我和我娘两人,后来我娘死在逃难路上。”

    张三听着奇怪的问道:“哦?这么说这个不是你亲妹妹?”

    男孩摇头道:“不是,这位妹妹上个月跟着她娘才逃的京城,后来她娘也感染风寒死去,我才带着她在街上乞讨。”

    张三看着男孩感觉非常满意,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你若肯在危难是出手救你的亲人那么,你就有金子般的心,若是能救朋友,那么你就是有水晶般的心,这个孩子能在自己乞讨时去救另一个素未谋面的乞丐,这份善良就如同钻石一般的闪耀,应当是一颗钻石般的心了。

    张三点头说道:“恩,很好,你很善良,我打算认你为弟弟,认她为妹妹,你们跟着我走可好?”

    那两个孩子相互看看,见张三面相和善,犹豫了一阵点头同意,张三很高兴,正准备回去才想起药还没抓,立刻抓了药,张三抱着小女孩,让张元霸背着男孩往庄子走去。

    回到庄子里张三安排张元霸的妹妹一菲带着这两个孩子去洗洗澡换身衣服,又让杨大嫂帮忙熬药。看着院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张三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这就是张三一直追求的家的感觉。

    晚上小女孩喝完药,张三又让一菲照顾那女孩,而男孩子张三叫到自己是身边问道:“我还没有问你姓什么,叫什么呢?”
………………………………

第九十五章 吕布和冷清秋

    小男孩想想说道:“我娘走之前告诉过我,说我姓吕名叫虎子。妹妹姓冷,叫冷雪花。”

    张三笑着说道:“虎子和雪花都是小名,哥哥在帮你们取个大名可好?”

    小男孩听着点头说好,张三立刻高兴起来,于是小男孩的名字张三就给取名叫吕布,小女孩取名叫冷清秋。张三瞬间觉得自己的恶趣味得到了满足。

    小男孩显然是不知道,自己被赋予了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晚上吃饭张三正式把两个孩子介绍给大家认识,冷清秋还在养病,大家看着怯生生的小男孩,在看看张三不知道张三哪来的这个爱好,先是张元霸说是模仿人家的名字,现在又出了一个吕布,得了现在连模仿都懒得模仿直接改成抄袭了。

    张三心里规划着,将来一定要让小吕布跟着史文恭学戟法,让他成为正真的神将。大家吃过饭铁匠拿来制作好的打煤器给张三观看。

    张三当初为了制作方便是设计的手提脚踩式的,这个制作出来虽然显得粗笨一些但是确实是小时候见过的样子。张三满意的点头,立刻让人取来一些煤灰,以煤和土八比二的比例混合好。

    张三试了试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好用,张三仔细拿来看看才想起,这个东西的内壁好像应该是抛光的。当下张三跟铁匠说了,铁匠点头表示知道,立刻带着家伙准备抛光。张三一看他的抛光设备不过是一块磨刀石而已。但是聊胜于无吧。

    既然有了模具下一步就是按照这个煤球的大小开始生产炉子的内胆还有外壳。内胆烧制的最好是和煤球松紧合适,张三打算等明天就按这个尺寸去试。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张三就叫上李四还有杨泰三人往瓷窑走去,到了地方只见那些窑工正在那里蹲在墙角晒着太阳。看见张三来了,一个人大声吆喝道:“哎,这边停工了,到别处买去吧。”

    李四上前说道:“把你们管事的叫来,你们的新东家来了。”

    那些窑工彼此看看,纷纷上前跟张三见礼,一口一个大官人的叫着,张三一问才知道,原来以前看窑的是庞顺的一个狗腿子,昨天庞顺已经把人撤走。

    张三看着身边围着的十几个窑工问道:“现在窑上只有你们几个人了么?”

    大家彼此看看推出一个年长的上前答话:“东家,现在窑上就我们这些人,其他人都去码头找活去了。”

    张三点头问道:“庞顺走时有没有拖欠你们的工钱?”

    那老头立刻说道:“庞东家以前每月只给些口粮,不曾有工钱发下。”

    张三点头招呼大家聚集过来开口说道:“我就是你们的新东家,也是这个庄子的庄主。以后这个窑就归我所有,你们现在愿意在这干的就留下,不愿意接着干的,我每人发一贯工钱,你们另去别处寻找活计。”

    窑工们彼此看看,都惊讶于张三的大方,当然也没有人会走,毕竟走的都有一贯钱,那留下的岂不是更多。

    张三看着没人离开就继续说道:“很好,现在我宣布,这个月,你们和你们的家小都可以到庄子上去吃饭,一直到我发工钱为止。而且你们的孩子将和庄子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免费读书,识字。”

    大家一听都议论着觉得这是听着怎么那么的邪乎,张三给的待遇太好让他们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毕竟读书识字可不是他们这种贫穷人家能享受的待遇。

    张三看着大家怀疑的目光继续说道:“当然这些好处也不是白白给予的,以后你们要努力的干活,谁要是偷奸耍滑,那我就会把他在赶出去!”

    张三看着大家果然如此的表情,知道大家明白了他的话,张三接着说道:“至于你们以后的工钱,我将实行计件的方式发放。简单来说,这里一共有三口窑。我让你们自己分成三组,谁烧出的成品就给谁发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的给我滚蛋!”

    大家听着这种方法都不觉得新鲜,这不就是跟码头上扛煤一样,扛一筐就给一筐的钱么?但是想想也挺好,至少公平大家看看彼此心里盘算着跟谁一组。

    张三接着说道:“现在窑上先这么多人,我现在需要你们给我做一件东西,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你们以后主要的工作就是烧这个东西了。你们谁有做模子的经验过来一起商量。”

    大家听这话又一次把目光投向那个老窑工,老窑工上前说道:“东家,小的以前制作过砖模瓦模算是有点经验。”

    张三点头就把自己要的东西跟他描述了一遍,老头听过之后说道:“按东家所说,这种东西就是要耐火烧,不变形,不裂纹,是否是和炼铁炉用的黏土相似?”

    张三点头说道:“恩,就这这个意思,这种土好找不?”

    那老头说道:“东家有所不知,别处去寻还真的花一番功夫,但是这里确遍地都是,东家这庄子方圆几千亩地都是这种黏土。”

    张三一听眼睛一亮,看着自己运气不错,这次真的捡到宝了,张三立刻问道:“既然如此何时能够开工?”

    那老头摸摸胡子说道:“东家可以先找木匠制作好模具,我们这边要取土、打土、洇土、和泥、醒泥。到明天模子做好,我们这边也就可以开始制坯,看现在的天气估计三五日就可以进窑烧制了。”

    张三虽然不懂这一道道的工序的意义,但是张三也是知道这么做必然有它的道理,当下点头同意,老窑工看着张三点头有些犹豫,张三奇怪的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事情么?”

    那老窑工拱手问道:“不知我们如何分组,还有我们何时开始去庄上吃饭?”

    张三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安排妥当,当下说道:“这里我们先研究好工序在分组,吃饭,你们现在就把你们还有家人情况报给他,我会通知伙房中午就有你们的饭吃。”说着张三指了指李四说道。
………………………………

第九十六章 闻焕章来访

    张三回到家跟木匠兄弟说了此事,让他俩协助窑厂尽快制作模具。两人听罢放下手头的活计,立刻去窑厂。张三看着已经做好的长桌,觉得自己家有木匠就是好啊。

    张三出去看看在招募些铁匠来,因为下一步就要多生产几副打煤器,还有炉子需要的铁桶。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

    张三正打算带着人往外边走,门外一个老头往院子里探头观看,张三看这老头一副布衣打扮,宽衣大袖一副世外高人扮相,张三上前问道:“这位老人家不知来此何时?”

    那老头上下的大量了一下张三说道:“呵呵,正是为寻你而来。老夫闻焕章,是个教书先生。”

    张三一听觉得一个教书先生找自己作甚?想想自己也没有说要找教书的啊?于是就奇怪的问道:“哦,敢问闻先生找某何事?”

    老头子摆摆衣袖笑道:“哦?这就是仁义张三郎的待客之道么?”

    张三一看这家伙看来是真的找自己有事,连忙说道:“哪里,哪里,先生里边请。”

    张三一边把他引到前院客厅,分宾主就坐才问道:“闻先生不知从何处来?找张某有何赐教?”

    闻焕章笑着说道:“老夫乃是安仁村的一个教书匠,今日来拜见张三郎是想求一副字。还请赐教?”

    张三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找自己求字,觉得有些奇怪,这安仁村在哪?闻焕章又是谁?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张三在心里回忆着,突然想起,安仁村闻焕章,不就是那个论坛上吵的非常火的谋士么?

    张三在看这老头,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这么看就是一个普通教书先生,看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