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 >

第258部分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258部分

小说: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点点头笑着附和,心里却比卢怀金明白。
  这发树苗、开荒又不是来钱的事儿,能赚多少啊?十来二十两就到头了。
  去年秋天可不一样,那是做柿饼、卖柿饼,小如和独孤公子他们赚了大钱,自然舍得给了。
  不是说了吗?好大一部分钱是啥“奖金”,格外给的奖励,可不是工钱。
  他们两口子这边商量着卢怀银娶亲的事儿,那边杨氏也在折腾这事儿。
  把田氏赶走,卢孝全便恼了杨氏,索性懒得理她,让她自己折腾。
  杨氏问他要她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挣的钱,卢孝全阴着脸都给她了,淡淡道:“老大的工钱,加上年底卖猪的三两银子、卖粮食的十七两,全都在这儿了!”
  杨氏数了数,顿时睁大眼睛质问:“怎么才这么点?我可是算过的,老大挣的都不止这些!怎么可能才八十多两?”
  卢孝全冷冷道:“你这话说的,我们在家不用过日子?过日子不用花钱?过年不用花钱?今年买的年货不少吧?家里人人都做了新衣裳,这些不要钱?”
  别的话不用说,杨氏也想到了,顿时有点心虚起来,别开目光嘟囔道:“那也不能只剩下这么点啊!”
  因为,过年前她又给了她娘家一笔,还给娘家买了年货。
  并且,她也记起来了,自己在娘家住的那几个月,因为经常嚷嚷着没钱,似乎也从家里送去了点……
  这么七七八八的算下来,还剩下八十多两其实已经挺多的了。
  杨氏顿时就没了脾气:钱都是她花掉的,她还能说什么?
  可是,八十多两家底总不能全部拿出来给老四成亲吧?那样的话家里就一点儿余钱都没有了。
  至少得留个二三十两吧?
  万一什么时候自家要用,或者,娘家的弟弟要用呢?
  那就是还剩下五十两。
  杨氏眉头就皱起来了,五十两银子在乡下别家足够娶媳妇儿了,可她既然对媒人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大办特办、将亲事办的风风光光,那么肯定就不止五十两的规格。
  媒人那话当时她听着挺受用、那羡慕的眼神看着挺得意,此时想起来心里只有叫苦。
  媒人无比羡慕的说,自家那么有钱,这亲事肯定叫不知多少人眼馋死,自己笑得可得意着呢。
  如今区区五十两,还包括置办聘礼、装饰新房打新家具、办酒席请乐队等等琐碎,自然不会寒酸,但也肯定算不得多风光……
  这是杨氏没法忍受的。
  她还指望着好好的把这亲事办成了,打三房的脸呢!如果到头来反而让三房看了笑话去,她还有脸见人吗?
  卢孝全一声不吭瞅着她在那一会儿龇牙咧嘴、一会儿皱眉叹气,心里冷笑:活该!叫你横!就是没记性,老还想着像以前那样拿捏三房,做什么梦?
  现在的三房跟以前没分家时的三房,那是一回事吗?
  说起这个卢孝全也不得不感慨,三房啊,这发达起来的速度也太快了!如果早知道,他绝对不会答应分家。
  不是为着贪图三房的家产,而是那样的话三房就没办法不帮衬、不管两个儿子了。
  不像如今,死活不肯管老四,自己还说不出什么来,唉……
  他这里还在暗自感慨,杨氏那里又嘀咕起来了:“乔小如那个死丫头就是刻薄、小气、小心眼儿,老大累死累活给她干了那么久的活儿,就只这么点银子!别以为我不知道,她起码赚了上万几千两呢,哼!”
  卢孝全也对她有点无语了,忍不住皱眉道:“我说你有完没完?人家乔小如碍着你什么了?怎么什么都能扯到她身上?人家赚再多那是人家的本事,有本事你也去赚呀!你还在这替老大抱屈,哼,那要不你叫老大别去了?多的是人争着抢着想去!这要不是看在咱们是本家人的份上,这么好的事儿轮得到老大?你做梦呢你!”
  杨氏当即就对着他脸上“呸!”了一声,气急败坏冷笑道:“你个老不休没良心的,你也给那小贱人捧臭脚?本家人,哼,本家人!人家要真拿你当本家人,那怀银呢?她乍不理怀银?那就是故意的!故意气咱们!”

  ☆、第600章 搜查房间

  卢孝全气得哆嗦,对这一片理直气壮的歪理,他深深的被打败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无言以对的卢孝全憋着气闷闷丢下一句“随你怎么说!”气冲冲的睡了。
  杨氏却是满心的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等卢怀金出去干活了,李氏也起来了,用一只手在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杨氏找着机会,悄悄进了他们的房间,翻箱倒柜到处搜寻。
  琢磨了一晚上的杨氏,认为老大两口子肯定藏有私房钱。
  儿子虽然不会有这种花花心思,这李氏跟三房来往的太多了,保不齐早就被乔小如、卢杏儿那两个给教坏了,肯定有了别的心思。
  不然,她怎么就变得那么大胆,敢跟自己对着干啦?
  宝哥儿无意中看见祖母在爹娘房间里不知道翻什么,呆了呆,连忙转身跑去告诉李氏。
  李氏一听就急了忙要赶过去,刚走几步又停下了,奔去后院找到卢孝全,要委屈不敢委屈的说了这事儿。
  卢孝全听了臊得脸上涨红,跺脚骂了声“这死婆娘!”急急忙忙冲过去。
  当婆婆的翻箱倒柜搜儿子媳妇的房间,这是想干什么?传出去她还要不要脸?
  正当在怀银要娶媳妇的当口她干出这种事儿来,李氏要是往外说两句,怀银这媳妇到底还要不要娶?
  哪家姑娘还敢嫁进来?
  还有一个青苗没说亲呢,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儿了。要是有人知道她有一个这样的娘,会怎么想她?她还要不要嫁人了?
  卢孝全和杨氏的争执声、卢孝全的咆哮声很快传来,李氏的脸色十分不好看。
  听这争吵的架势,李氏不太想让宝哥儿再听,便叮嘱宝哥儿:“你上你三婶家去吧,横竖三婶家也不会嫌你去吃一顿两顿饭!这件事别往外说,去了三房也不许说,知道吗?”
  虽然宝哥儿一天三顿倒有两顿是在三房那边厮混着,可那也是上学堂的时候,明日才正月十五呢,过了十五才会上学。
  宝哥儿“哦”了一声点点头,忍不住又担忧的看了她一眼:“可是娘您——”
  “娘没事!”李氏冲他笑笑,“有你爷在呢!”
  宝哥儿眉头这才轻轻舒展了些,再点点头“嗯!”了一声,往外头跑去了。
  李氏冷笑了笑,一手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胸前。
  婆婆记不记得自家的银子一半都去了她的娘家她不知道,但是她却记得很清楚。
  昨天婆婆赶走了三婶,这两天肯定会盘点清算自家的家底,她心里怎么想都放不下,所以索性将那三张十两的银票和几两碎银子、七八个铜板全部藏在了身上。
  也幸亏如此,不然婆婆只怕就要翻出来了。
  要知道他们成亲这么多年,一直都还是当年打制的那几件家具,去年虽然挣了点钱,却也轮不到改善他们什么,顶多改善改善家里伙食、过年置办了两套新衣。
  所以房间里能藏东西的地方实在有限,就杨氏那样精明的人,想要在房间里找出什么来,那简直太容易不过。
  不过,听公公这气急败坏的怒斥喝斥,想来这位婆婆挨的训斥不小,下次也就不敢了。
  早点儿经过这么一遭,也是好事。
  李氏冷笑着,便牵了自己的小闺女去喂鸡。
  她虽然“伤”了一只手,可除了一开始歇了几天,后来一只手能干的家务活她还是会干的。
  至少也不让青苗一个人那么劳累。
  至于杨氏,那就是个动嘴万分嫌弃,动手极度不愿的,哪里靠谱?
  等李氏喂了鸡回来,杨氏沉着脸道:“老娘就是翻了你的房间,那又怎的?谁叫你跟老娘作对、老娘疑心你那也是正常的!”
  “……”李氏已经无话可说了,竟无言以对。
  卢孝全见她又发疯了,皱眉道:“你别净说这没用的!啰里啰嗦!”
  杨氏不甘的哼了一声,便道:“家丑不可外扬,这事儿要是在外头走漏半个字,影响了老四的亲事,老娘跟你没完!”
  卢孝全见这婆娘根本就不会说人话顿时头疼不已,赶紧喝斥住她。
  向李氏和颜悦色的道:“老大媳妇啊,你向来是个懂事的,你娘这话虽难听了点,可正是这么个理儿。她也是一时糊涂才干了这事儿,你就别跟她计较,啊?你放心,以后我保证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儿!你可千万别往外头说去啊!还有宝哥儿,你也叮嘱一声。”
  李氏忙笑道:“爹放心,我知道的!我肯定不会说!”
  卢孝全满意的点点头“嗯”一声,还没说别的呢,杨氏又道:“要是说了,你烂舌头!”
  李氏:“……”
  “你给老子闭嘴!”卢孝全忍无可忍咆哮。
  一场风波就此算是揭过。
  吃过早饭,杨氏却又匆匆奔去三房,问田氏将昨夜田氏又带回去了的礼给要了过来。
  这副做派,连莫氏、山竹、杨桃等无不心下鄙夷,杨氏却不觉得有什么。
  在她看来,田氏既然说了送给自家的,那就是自家的东西。自己来拿回自家的东西,有什么不对吗?
  要说不对那也是田氏的不对,她明明知道自己的脾气,干嘛不把东西留下?自己赌气说声不要她就当真拿着走了?好没诚意,分明不是真心想给……
  所以,她更得过来拿回去了!
  田氏见惯了她为人的,倒是淡定。
  也没多说什么,仍旧拿出来给了她。
  反正,总是要给的。
  杨氏心里盘算着,这六十两,加上家里五十两,总共一百两出头,足够风光的办起亲事来了。
  一套银头面,拿去做聘礼,也面上有光。
  还有这大红绣牡丹花的绸缎,那么好看,拿来做新房里的被套、枕套,也很有面子……
  可是,回家看到这一整套银头面,花头簪、草虫簪、压鬓钗、挑心、满冠、分心、掩鬓、耳环、手镯一应俱全,件件精致,样式新颖,上头錾的花纹都是新鲜花纹,做工精湛,十分好看。
  那一对镯子上还镶嵌着小小的红蓝宝石,看起来十分上档次。

  ☆、第601章 新先生到

  杨氏看着看着,就有点儿舍不得往外送了。
  想了想,将一对钗拿了出来,再想想,将挑心和掩鬓也拿了起来,再看看,这满冠、分心似乎也不错……
  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这一套银头面被她挑的只剩下一对花头簪、一对耳环还在首饰匣子里。
  其他的都被她收起来占为己有了。
  再看看这首饰盒子,挑了那么多件出去再装着这么两样就显得有点儿太大、太空旷了。
  杨氏便将这一对簪子、一对耳环拿了出来,用手帕包好另放,将自己挑出来的重新放回首饰盒子装好收起来。
  打算另外买个小首饰盒子装那一对簪子、一对耳环。
  村子里的新学堂打算在正月十八开学。
  过了正月十五,十六这天新的先生秦云秦先生便带着老婆姜氏、一个伺候两口子起居的中年仆妇蔡嫂来了。
  里正老早就跟乔小如打过招呼了,请她十六这天借马车上县城去接一下新先生。
  乔小如自然欣然答应,让丁四海赶车。特意嘱咐他提前一天将车子擦拭打理干净。
  又跟里正商量,到时候是不是村里的长辈们、要上学的孩子们、以及各家若是没什么事儿的话,都到村口迎接一下?以示对先生的敬重?
  到时候一块儿送先生去学堂住处?
  里正拍腿叫好,连连点头笑呵呵道:“要不咋说小如能干呢?比常人就是聪明!我看这样很好,这位先生一看就是靠谱的,咱村里这么敬重他,以后他好意思不好好的教导咱村的孩子们吗?要是再出几个举人进士,咱可都脸上长光了,哈哈哈哈!”
  乔小如听得不禁莞尔。
  心里却感慨,到底是里正,有点眼界、心胸,看的更长远的比寻常村民就是不一样。
  别的村民只管自家一亩三分地,盼着自家孩子出息就够了,谁会管村里要不要再出几个举人进士?
  若是自家孩子没出息的,巴不得全村的孩子都没出息呢!
  于是这日一大早,丁四海便赶着车,里正和儿子乔牧穿得一身簇新,乘车上城里去了。
  看见马车里还有放置着一盆加了罩子的不大不小的火盆,一旁角落里有个小木盒,里边还放有木炭、铁钳,不由笑道:“这小如,也准备的太体贴细心了!”
  丁四海便笑道:“里正,乔娘子说了,这炭盆底部用泥和沙子夯实了的,马车里放着不会乱晃,安全着呢!”
  里正“哎、哎”两声,笑眯眯道:“没事没事,我可没担心这个,小如办事向来可靠,呵呵!”
  约好差不多正午的时候到,于是时间差不多时,族长、村老族老们一声吆喝,家里有孩子要上学的都换上体面整齐的新衣裳,拉扯着孩子出来了,其他一些没孩子要上学但是喜欢凑热闹的,也都出了家门,只是穿着上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田氏没去,乔小如、傻夫君、卢杏儿、小豆芽都去了。山竹、杨桃跟着。
  乌朵非要拉着黎娇儿去看热闹,于是也跟着去。她们去了,喜鹊、杜鹃两个丫鬟自然也跟着一起。
  莫氏母女、莫小江这会儿没啥事儿,也一块出去凑热闹。
  李氏硬拉着卢怀金,带着宝哥儿又跟乔小如他们约好了一块去。青苗抱着大毛也去看热闹。
  于是,这一大群人出门的时候浩浩荡荡好不壮观,引来村里人纷纷侧目,然后笑着打招呼。
  卢孝全也去,不过没跟卢怀金两口子一起。
  杨氏不去,表示她要在家操心卢怀银的亲事。
  当马车辘辘驶来,众人都兴奋欢喜起来:“来了!来了!”
  对于文化程度高、满腹经纶的教书先生,村民们心里还是有着一份淳朴的敬仰、敬重的。
  马车停下,里正父子先下车,然后将秦先生夫妇客客气气的请了下来。
  众人早推着自家孩子在前边,事先得到吩咐,见状忙忙鞠躬的鞠躬、点头的点头,勉强整齐的一起道:“先生好!夫人好!”
  秦先生夫妇好生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