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崛起 >

第15部分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15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技术人员,全是北大的,王志东过来了(诸位还记得那个被扯耳朵的吧),欣雨也过来了(王的女友),还拉了个大三的,叫**,当时张国栋差点喷饭,还有个计算机的研究生,研究硬件的,叫刘立。而史玉柱却招了几十名业务员和推销员。

史玉柱忙,张国栋更忙。一方面需要把PKZIP进行扫尾工作,虽然儿子已经把源码搞出来了,可关键他得录入自己那台286电脑啊,不可能说在自己脑子里吧,所以他得抓紧时间“编写”源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公司总部的选址问题。应该选择在北京的哪个地方,建立公司总部呢?来自于未来的张国栋,自然想到了北京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三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其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拔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还不是高技术企业,而只能说是高技术企业雏型,但它却使人们看到了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于美国“硅谷”或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那样的高技术企业群的可能性,因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有关“科研人员的任务究竟是什么”,“研究院所是否应办经济实体”等种种争议。

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理论上解决了关于中关村的争议。科技人员转向经济,兴办高技术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坎坷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如科海(1983)、京海(1983)、四通(1984)、信通(1984)等先后建立。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5年《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的开创性为我国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决定把中关村作为公司总部地址后,具体的找房的事情,自然由小魔女负责,毕竟用她的话说好歹她也是地头蛇。张国栋还需要忙着软件的事情。在找了好几天后,终于在中关村找了一块房产。那是一个两层总面积却达到两千平米的小楼,不远处即为当时中关村的中心“两通”、“两海”,位置非常的好。小魔女带着史玉柱去看了房子,史玉柱觉得还可以,于是把房子买了下来,公司的总部算是定了下来。(张国栋说了,公司一建好,马上出钱盖楼)

另外,深圳那边派了几个法律专家过来,专门处理商标之类的事情,而龙腾,LongTech之类的商标还没有人注册,至于为什么用LongTech,用张国栋的话来说就是搞得越神秘越好,后世那什么Yahoo!Google谁知道什么意思么,至于将来注册域名的时候,他也准备学Google一样,搞个LoooooooooooooongTech;很fashion的设计啊。

12月20日的时候,“龙腾科技”的注册申请终于获得审核通过(其实按小魔女的意思是打个招呼就可以了,可张国栋和紫凝觉得这样容易让人觉得是政府产业,将来在外国不好开展工作,所以全部走的正规手续),注册资金为500万人民币(注册资金可以随时增减,注册资本不可以变动增减,不过太少容易被人鄙视),相关执照和证明也发放了下来。可小魔女这家伙暗中插了一杠,竟然注册的是无限责任公司,这样,张国栋一旦公司破产就要负责所有的债务,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要史玉柱和张国栋把精力都放在公司上,令两人哭笑不得,也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张国栋可没想过自己的公司会倒闭)这时,公司的准备工作已经在紫凝的负责下一切就绪,而那些第一款软件产品,张国栋也已经制作完成,并对这些软件产品进行了国家专利申请,也包括通过公司专利部(张国栋的习惯,每个公司都要成立专利部)在香港进行的国际专利申请,就等着制作成好的压缩软件就可以销售。

1985年12月22日,是个大喜的日子。它不是一个什么重要的日子,但对于张国栋和史玉柱等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天是首期注册资金500万的私营独资企业——“龙腾科技”正式成立的日子。虽然当时“龙腾科技”的成立,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多年以后,当龙腾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后,这个日子被人反复称颂,甚至对具体的时间侃侃而谈。

公司正式成立之后,张国栋和史玉柱等人就更加忙了。史玉柱忙着公司的宣传,规划以及建立一些相关渠道(由于知道张茵在张国栋手下取得的成功,他是憋足了一口气,想要和张茵比一比)。而张国栋则要带领着那几个技术人员,把自己做好的软件产品(张国栋给卡普尔去信让他帮忙弄了一批次30台IBM的最新机器。由于Intel1985年10月17日发布80386系列芯片,目前还没有基于80386的机器,最先进的机器都是286,)从电脑上通过写入设备写进软盘中。花了两天时间,那几个技术人员见到老板做出的软件后大吃一惊,简直对张国栋佩服到了极点,这也导致后来公司的一项传统,对老板仰视。等到“龙腾”、“LongTech”等商标已经批复下来后,已经首先完成了两千多份的拷贝。

筑基 

第二十七章:大卖的软件和发展缓慢的公司

2008年12月25日这天,西方的圣诞节,龙腾科技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PKZIP,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由于前期媒体已经报道过了张国栋的解压缩算法DEFLATE,而现在推出产品只是顺势而为,很快产品一上市,就被相关机构买过去试验去了,推销人员十分的轻松,但也集体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别人需要看看产品的源代码。

前面已经说过了,80年代的软件产品是需要源代码的,当然不是必须,只是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是来自后世的张国栋当然不会这么傻了,葛洛夫的那句“卖软件就是卖服务”早已经深入了微软人的心了,作为全球副总裁的张国栋当然会记得了,所以张国栋坚决抵制住了需要源代码的呼声。

“老板,最近我发现我们公司的软件越卖越缓慢了,我分析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张国栋正在闭目思考关于成立分公司的事情,王志东走过来一脸严肃的对张国栋说到,自从知道张国栋一个人开发出了这款软件产品,特别是还有一套跨时代的软件产品卖到美国后,王志东就对这个当时自己接待的小师弟很是佩服。

“哦,什么问题?”近来张国栋也发现尽管王志东是无线电的,但其动手能力很强,而且对编程的兴趣不比任何计算机的差,所以张国栋对他颇为欣赏。

“那个……我虽然不是很擅长编程,但我觉得我们的软件产品好像没有注意盗版问题。那天专利部的王哥和我谈起在国外时接触的软件,说国外虽然有很多破解软件的盗版高手,但却没有什么盗版软件,因为外国的法律很严格,再加上消费者消费水平比较高和对知识的尊重,大部分人都买正版。可我觉得我们中国暂时好像做不到这一步,毕竟专利法也颁布还不到半年,肯定有很不完善的地方,加上中国人一向喜欢跟风,我们现在的产品还没什么利润,但我想以老板的这个产品的先进程度,出名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难免会有人眼红而盗版我们的产品!”王志东一口气说了一大通。然后停下来静待老板的反应,看到张国栋没什么动静,难免有点忐忑。

他哪里知道,张国栋完全是呆住了,该死的,自己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都给忘记了,后世这样的教训还少么?后世的中国不是没有出优秀的软件产品,甚至是和世界顶尖技术媲美的产品都有,可几乎都没盗版给搞垮了,像民族软件先锋的金山后来就被迫做网游去了,想到将来盗版满天飞的场景,张国栋打了个冷颤。

“志东,你说得太对了,这完全是我的失误。我今天就去编一个防盗版程序,争取尽快给每套软件加上”虽然一直到2008年,世界上都没有好的防盗版程序,但是用20年后的防盗技术用到20年前的今天相信还是会很有效的。一边想,一边给脑海中的儿子下达了研究的命令,张国栋当时收集到的资料毕竟有限,所以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让儿子自己进化,所需的大量资料就靠自己一目十行的看书。

“老板,我觉得……”

“大男人你干嘛扭扭捏捏的啊,有话你就说啊。”

“好的,那我就说了,我觉得我们公司目前没有要我们这些技术人员的必要,软件都是老板你写好的,销售由史经理布置完成了,我们只是在刻录一下而已,我觉得很多技术人员对这个不会感兴趣。我们来公司或许不能享受那种创业的快感,但是我们还是想伴随公司一起成长,但是现在的话,即使软件卖得太多,我们技术人员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拿着高工资我们会觉得脸红,而且,而且,其实我们很多人跟随老板来公司是为了追求技术进步的,所以,所以……”

王志东的话让张国栋一愣,是了,好像自己目前已经满足这样的成就了,从成立公司以来自己就再也没有好好想过要干些什么,完完全全就等着自己的PKZIP大卖,可是大卖了又能怎样呢?难道自己还缺钱么?今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1。0还让人觉得没有兴趣,不过到87年Windows3。0开始,Windows就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了,今年Intel已经推出了386芯片,可是自己目前不能造一台电脑,眼睁睁的看着机会都抓不住,或许明年世界上就会多出一家叫康柏的世界500强的企业,年销售电脑100万台。而自己呢,是在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么?难道忘记自己回来的目的了么?

“志东,你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是我忽略了,你放心,马上你们就会有事情做的,公司不仅不是不需要技术人员,而是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只是由于现在技术人员过少,有很多事情我没法去做,要知道现在生产软件可不是单枪匹马的活儿,所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熟悉彼此间的特长,建立团队合作的默契感,还有尽快摸熟你们的机器,我不希望还有人到时候因为机器的环境问题来问我。你们在闲时可以写一些你们感兴趣的代码,需要我看看的我会帮忙看看,还有你们也可以暂时熟悉一下压缩的原理嘛,今后我们一定会开发出更多的压缩软件。”

“那老板,我就先去做事了。”王志东见老板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不由得舒了一口气,在这个强势的小老板面前,自己压力还挺大的。

筑基 

第二章:再醒已穿越

当仿佛大梦三千年的林兴华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后,时间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他只是感到自己头痛得格外厉害,脑袋好像被生生撕开了一样,有种听金属音乐的压迫感。

等等……头痛?难道死人还会痛么?自己不是被上帝那老头给整到太平洋中为鲨鱼去了么?难道鲨鱼发好心把我给救了?任凭脑中闪过千百念头,但是获救的狂喜还是在瞬间盖过涌上心头,甚至那刺骨的疼痛也被暂时给压抑住了。不管怎么说活着就还有希望啊。

转而林兴华又想到自己带的那些资料,不知道是不是还在自己身边,虽然笔记本是自己特制的,但是要是里面的数据损坏了也没什么用了,要知道数据恢复技术都是外国人搞的,要是自己去数据恢复,估计很有可能就穿包了吧。如果被别人拾到了,如果遇到温柔的还好,虽然不一定会上交,但至少电脑还存在。可要是遇到暴力的了,密码锁搞不开,用锯子给锯了自己就欲哭无泪了,自己的所有辛苦可就白费了啊。虽然别人不一定能解开密码,但是即使是损坏了一点点也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啊。

想到这里林兴华心里紧张起来,想看看自己的包还在不在,可他却发现不管怎么努力,眼皮上却像吊了铅块似的,沉重无比,怎样也睁不开。接着他又陆续发现自己整个身体,除了大脑能思考、能感受到那持续的压迫性的疼痛之外,其它任何部位都没有任何的感觉,或者说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都不受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意识所控制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自己全身瘫痪了或者变成植物人了?难道以后只能在床上过日子了么?那自己的电脑怎么打开?要知道光口令就长达256位啊,还有指纹锁。林兴华大脑一片混乱,再也想不下去了,也因为惊喜兴奋之情已过,再次的淹没在头痛欲裂的痛苦中,坚持片刻后昏迷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兴华像是从一场沉睡中慢慢苏醒过来一样,再次有了知觉。他试着再次睁开眼睛,慢慢的,眼睛渐渐睁开了,他感到无比兴奋,就知道自己不会这么倒霉的,至少还是偶尔跟着外国朋友去教堂哀嚎两声啊,上帝那老头怎么可能那么忍心惩罚自己。随着眼睛的睁开,随着视线由朦胧变清晰,林兴华逐渐看清了自己眼前的世界。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又慢慢的看了看四周,这是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屋子,屋子里还摆放着另外一张床,但空着,搞什么,难道自己这样的人不应该安排一个单间么。四周的景象和那白被单上的红色十字标志,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他,这里是医院。

果然是在医院啊,自己肯定是获救了,太好了!林兴华再次欣喜若狂,能活着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