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长公主的旧情郎 >

第162部分

长公主的旧情郎-第162部分

小说: 长公主的旧情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皎再和江唯言讨论了些细节,因李皎答应让李明雪跟随,江唯言的态度积极了很多。即使在商讨逃亡之事,李皎都不觉多看了江唯言几眼。许是她错觉,她觉江唯言开朗了很多,能说会道了很多。他以前总是有心事,心事去掉一分,他的人有活力一些;旧包袱褪得多了,心中尘扫得多了,如现在,青年赫然立于李皎身边,有松柏之昂然之势。
  他像是终于找到自己的目标了。
  李皎没多探究江唯言的态度,她心中急切紧张,正事已让她焦头烂额。李皎分析着现今情况,她决定和江唯言先出城。人数越少,目标越小。府上的扈从分几拨出城,他们有武功,想混出城要容易很多;等出城后,再与李皎汇合。至于府上人数最多的,是那些不会武功的仆役侍女们。这些人,就不必走了。这些人留在统万,一则能帮她打马虎眼,麻痹赫连乔一方;二则,只要赫连乔尚未丧心病狂,顶多把她的公主府围起来,看起来,绝不至于滥杀无辜。
  之后一整日,皆是出逃之事。
  李皎冷静自持,计划妥当。她安排的事情,意外并不多。李皎果真与江唯言、李明雪先扮作贵族少年出城,之后府上扈从们翻墙出府,也摸向城门。而在赫连乔的眼线所见下,公主府上一切太平。侍女们、仆从们依然井井有条地忙碌,丝毫没有察觉到动向。
  赫连乔在处置皇室一族。
  如宫中妃嫔,如娜迦公主这样的宗亲,此时都被关在了宫里。男女分开,皇室留在统万的宗亲被一锅端。他们心中忐忑,不知陛下如何,不知自己何时能出去。其中,娜迦公主被看得最严,赫连乔亲自见她。
  娜迦公主只是宗室女子,被封公主,是因为当年要她去和亲。后来这亲也没和成,她公主的封号,倒是未摘了。娜迦和赫连平交好,针对一切与赫连平交好的人,赫连乔都没有好脸色。
  娜迦被关在暗室中,听到周围若有若无的哭声。她心中祈求,希望赫连平哥哥能够平安,能够回来救他们。赫连乔这样的莽夫,落在他手中,宗亲们的性命堪忧。
  一整个白日,赫连乔都在处理这些破事。他想把人全杀了,国舅死活劝阻,才让他没有癫狂下去。国舅让赫连乔去慰问那些宗亲,赫连乔心中不耐,他最是厌烦这种事。国舅开始与赫连乔商量登基为帝之事,这事是赫连乔喜闻乐见的。他们商量着军务大事,商量着捉拿江唯言,商量着无论如何,都要控制住李皎……
  到天黑,赫连乔再次去公主府上催促,才发现公主府上已经人走茶凉——李皎早已出城。
  国舅大惊:“她逃走了?不能让她逃!她可是大魏公主!”
  其他与赫连乔一同造反生事的纷纷惊慌,说李皎身份如何贵重,李皎这边要是处理不好,大魏那边就有麻烦。他们剧烈争吵,话里话外映射赫连乔,指责若不是赫连乔对那位公主殿下太宽容,若不是赫连乔迷恋那位公主,他们直接把人关起来,根本不会出这种事。
  赫连乔最厌旁人对他指手画脚。
  他森然道:“别吵了!人逃了,就去追!当初我说要借她跟大魏继续友好关系,你们也没反对!”
  “现在出了事,少给老子推三阻四!”
  他来回踱步,脸面被扫,无地自容。他到这会儿才发现自己被李皎哄骗了,李皎恐怕早就知道——他咬牙切齿:“艹,臭婆娘!竟敢跟我耍心机!”
  赫连乔反应慢了许多时辰,然统万城门开,兵马出动,去追李皎的速度也不慢多少。李皎和江唯言他们东躲西藏,也就一开始躲开了追兵,第二日晚上,他们就与追来的一部分人遭遇。江唯言大杀四方,杀掉了那些人。李皎并未露出愉悦表情,她心中沉下,只一队人找到他们,之后所有的兵马都会来追。
  她给赫连平的信迟迟未能收到回复,李皎越来越烦躁。
  再逃了三日,精疲力尽之时,众人落户于一个小村子。李明雪发了热,江唯言去找医工。李皎在村中与人套话时,去打探消息的扈从带回来一个最糟糕的消息——赫连乔登基了。
  夏国皇帝换了。
  夕阳余晖下,李皎面色苍白,久而未言。
  下一刻,众人听到天边雷声轰鸣。此声路上已遭遇无数,扈从们脸色大变,李皎也回过头,喃声:“又追来了……”
  光逃,是没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霸王票,么么:
  嗯说个开心的,这本大概我太冒进了,考虑的不完善。写的好多地方有问题,自我也在总结,最近心情不太好。然后刚才翻订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好些章订阅过了万的~而表哥至今没有章节订阅过万。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连载中订阅超过万的。且v前末章点击和v后的订阅数差距小。小天使们可能不知道这代表什么,通俗点说,就是资源变现的能力提高了。哈哈,所以说这本书虽然差评多,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是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给自己加油~~一下子没那么沮丧了~

☆、第141章 1。1。1

  夏国换了新皇帝,于周遭国家皆是大事。驻守河西的雁将军雁莳得到消息; 第一时间就传讯洛阳; 并镇日忧虑。雁莳身为守关大将,她一直待在河西; 是为了来年对凉国发动战事。天子的战略计划她心知肚明——如今已至年关; 自然不宜开战。
  只待明年。
  夏国皇子赫连平登基后; 夏国会配合大魏; 与凉国开战。
  雁莳苦磨数年; 只待今朝。数年来,她日日远望凉国地图; 日日思考这场仗如何打。她不回洛阳,不见夫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 雁莳所有的精力,都在等着这场战争。大魏要一雪前耻; 她要发兵。在雁莳心中; 前几年的战事真是耻辱;她只有打赢了这场战争; 才有脸面去面对天子。
  而意外发生。
  夏国的新皇帝; 居然不是赫连平?那他们大魏的公主身在夏国; 岂不危险?大魏长公主去夏国做质子; 本就是魏国之辱。若公主再在他国出了事,这可如何是好?
  消息一至,立即送往洛阳,雁莳坐立不安等候传话。信息传递需要时间; 天子和朝臣消化也需要时间。雁莳虽心急如焚,却努力地沉着气,日日紧盯夏国时局。她盘腿坐在营帐中盯着沙盘,双手拄着下巴沉吟。河西不管是距凉,还是距夏,都十分近。虽天子未曾下旨,雁小将军却已经开始思考如果要与夏开战,她如何打——
  这个当头,雁莳听到了军营中的号角鸣声。
  她一愕,以为战事发生,提剑穿甲,走出营帐时,与急急前来汇报的小兵撞到一起。小兵气喘吁吁,顾不上跟雁将军道歉,手指着远方:“洛阳、洛阳又来人了……”
  雁莳说:“来人你慌什么?”
  知道号角鸣不是战争缘故,雁小将军心态顿时放松。她大步走向小兵所指的方向,面上带笑,露出悠然神往的样子。小兵几次要开口,都插不进去雁将军那种敬仰歆羡、还带着一股小得意的语调:“这怎么好意思呢,虽然边关苦,但隔三差五的,洛阳就给咱们送吃送喝,大家都快养出膘了,让我丢脸至极。这次定是洛阳的使臣来了,给咱们传递陛下旨意的时候,又给咱们送好东西来了。”
  “哎,你们将军我,真是天子门下的宠臣啊。你们不服不行哦。”
  小兵的脸憋红了。军营中,将军最大;将军洋洋得意地说话时,他这种小兵不能插口。眼看两人赶上了大部队,旌旗猎猎生风,众将士们整军待发何等肃严,结果一众排好队的人,在雁莳从他们面前穿过时,都听到了雁将军那自得的话。
  一众将士:“……”
  雁莳在河西这边官职最大,她一点不客气地穿过众将走到最前列。她露出了笑脸,骚包般地一甩战袍,拱手而出,要与这位新来的使臣打交道。结果雁小将军一抬头,一露笑,脸上表情便僵住了。她的表情僵在脸上,看着前方负手的轻袍缓带男子。
  郎君他披着鹤氅,长发直束,相貌俊冷,落落肃肃。立于众将前,他乃是泰山。他气质里透着清冷之感,沙漠风沙吹过他的衣袍,他又有一身潇洒意态。他比起多年前,气质发生了一些改变,变得不再那么沉敛,而是多了很多随意。当他漫不经心地打量河西军营情况时,袍裳飞扬,真有随风而走的仙人倜傥感。
  然雁莳傻眼的,是这位倜傥风骚的郎君,他不是真的要登仙,他是大魏的天子。
  天子垂眸,戏谑看向傻眼的雁小将军:“嗯……天子门下的宠臣,是吧?雁将军辛苦了,都身为宠臣了,还要出来迎朕。”
  李玉揶揄道:“怎么,宠臣不认得朕了?”
  雁莳顿时面红耳燥,她唇动了动,没说出话。
  雁莳只顾怔怔然看天子,但很快没用的她,就被其他热心的将军推开。其他将军去簇拥天子,跟天子表忠心。军营中将士们吼声如雷,心中激动,想天子居然在年关之际,又来慰问他们了!众将拥着天子进军营,一众大男人们,个个热泪盈眶。哪朝天子如他们这朝这位,动不动就离开京畿之地,动不动就来边关看守关将士呢?
  遇到这位心系子民的天子,一众大老粗,都觉得再没有如他们这般幸运的朝臣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他们热血在胸,被天子淡淡说一句“辛苦”,已觉万死不辞,此生足矣。
  雁莳被推出将军圈,默默看他们拥着天子。人快把李玉的面容挡住了,她透着缝隙看李玉。三年了,她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李玉了。她和李玉都非感情为重之人,一人在朝堂,一人在边境。最多的是书信,然书信又哪里比得上那个人。他昔年痴恋她,将感情压在心中那么久,雁莳只觉开心又满意。
  而今她痴恋他。
  他在众人之上,她在众人之下仰望他。她心中热潮翻涌,如浪似洪,不讲道理地涌向他。她眷恋地盯着他的侧脸,跟随他的背影。她脚步不由自主地抬起,去跟着他,想多看他一眼。她也会想念,也会留恋。她不知如何说出自己澎湃的感觉,她目光盯着他不放,连周围将军都察觉出了异样,回头诧异地用眼神警告雁莳不要放肆。
  雁莳不在乎。
  她真是太久没见到李玉了。
  光是听到他的声音,她已恨不得把心剖出去。
  最幸运的,是雁莳确实是这边官职最高的将军。众将拜见李玉时,她一定会站在最前方。李玉坐在主位,跟众将问起夏国情况时,她也一定能站到最前列。李玉是亲政爱民的天子,他的私人感情,很少影响到他处理政务。李玉坐上主位后,只来得及喝口茶,便召集军士讨论夏国之事。
  夏国换了皇帝,皇帝非大魏所期待的那个。这件事,李玉认为来回传递消息不方便,他要亲自过来一趟。
  天子迫不及待地开始办公,雁将军就默默站在前列,用火热的眼神崇拜地看着李玉。反正有其他将军替她说话,李玉又根本不看她。雁莳放心地盯着李玉看——李玉真是英俊。
  又英俊,又能说。
  别看他平时寡言,不太理人。但大事当前,李玉往往能将一众朝臣绕晕,让朝臣被迫跟上天子的节奏。
  真有才华啊。
  雁莳恨不得坐下来,可以更为用心地欣赏李玉。她心里自豪,想自己选男人的眼光,怎么就这么好呢。虽然这个男人一进军营就脚不沾尘只奔大事去,而不看她,但是没关系,她宽容。她看他就可以了。
  被雁将军火热的眼神盯着,天子李玉面上淡然,心中已顿了再顿,一阵赧然焦灼。他心里暗恼,想她是当真没事干,就盯着他看。这有什么可看的?
  一朝君臣正在讨论夏国之事,忽听到军营帐外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伴随着奶声奶气的声音,并中常侍气喘吁吁的“小祖宗慢些。”
  军营中怎么会有小孩子?
  众人好奇地转头去看,雁莳也漫不经心地跟着去看。雁莳的余光一直在李玉身上,她发现李玉在听到外头声音时,冷淡的面上忽然带了一份微微笑意。并且天子立刻起了身,走过众将身边,向帐外迎去。忽然意识到什么,雁莳整个人僵硬,心跳瞬间加快——
  她听到自己咚咚咚剧烈的心跳声。
  看帐门被掀开,一个粉雕玉琢、穿着狐裘的小女孩儿露了脸。小女孩儿才刚跑到帐门口,就被李玉弯下身,抱入了怀中。小女孩儿当即眸子灿然,抱紧李玉的脖颈。她抱住李玉,小脸埋入青年脖颈下蹭了蹭,虽小声说话,然因为空气安静,整个帐篷的老爷们儿都听到了她的话——“父皇,我睡醒了找不到你。你怎么跑这么远了?我好想你啊。”
  中常侍小声跟李玉汇报情况:“小公主一刻前醒来,奴婢守着她吃了饭……”
  众将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原来这个小女孩儿,便是那位小公主李桑。满朝文武,皆知陛下有一个私生女。孩儿的母亲是谁无人知道,然小公主自出生,就被李玉带在身边,手把手养着,教着。最开始一年,大家争论最多的,便是小公主的母亲。朝中多次上书,请陛下把公主的母亲接入宫。群臣甚至做出让步,想那位无人知道的神秘女郎,可以作皇后。
  毕竟他们陛下孤身这么多年,膝下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孩儿。朝臣喜极而泣,一方面关于陛下不能生育的谣言在陛下有了女儿后终于不攻自破,一方面已经有了小女儿,能够继承皇位的小郎君,还会远么?
  然而群臣伸长脖子盼了好几年,还是没有看到小阿郎出生的迹象。群臣绝望,心中怨念那位神秘女郎:您既然能上我们陛下,既然能给我们陛下生下女儿,您怎么就不再接再厉,生个儿子呢?您不知道母凭子贵啊?不知道我们陛下膝下无郎君啊?这送到眼皮下的皇后宝座都不要,您太高风亮节了。
  满朝群臣,皆对小公主的母亲颇有怨怼之心。以年纪大了的丞相最为激动。丞相曾经鼓动朝臣罢朝,以威胁陛下,要陛下把神秘女郎交出来。如果可能,丞相恨不得扒在天子床边,盯着天子日日行床事,他才能心满意足。丞相经历三朝,但他是两朝丞相,他青年时就在前朝为官,到老年了,还在辅佐这一代天子。
  在前朝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