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继妃上位攻略 >

第18部分

继妃上位攻略-第18部分

小说: 继妃上位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氏坐在忠勇侯夫人另一边,神色有些复杂地问她:“可真真睡好了?”
  林锦仪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晚间发过噩梦,但后头睡得很好。您看我现在脸色红润润的,还担心什么呢?”
  她眼下的面色确实好看,半点儿不像前夜的模样。然而苏氏担心的却不是这个。
  她们说了会儿话,林芳仪也过来了。未几,林博志和郑皎月便前后脚来了,两人并排并给忠勇侯夫人和苏氏请安。
  郑皎月是个高挑纤细的清秀姑娘,身量虽然比寻常女子高些,却因为很是纤瘦,颇有些弱风扶柳,我见犹怜的味道。此时她正带着新嫁娘的娇羞,垂着眼睛站在林博志身后。
  林锦仪心里暗暗赞叹一声,她这大嫂看着柔弱纤细,昨儿个却在中暑的情况下,坚持不肯脱下嫁衣,心性却是个坚韧的。
  丫鬟们送了热茶上来,林博志和郑皎月便先后给两位长辈敬了茶。
  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说了几句希望他们日后好好相处,琴瑟和鸣之类的话,然后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红封。
  郑皎月收了红封,又从丫鬟那里拿来几个小匣子,先把两个呈给忠勇侯夫人和苏氏,而后又分给林锦仪和林芳仪一人一个。这就是新嫁娘带来的礼物了。
  忠勇侯夫人得了个绣着吉祥如意纹的云锦抹额,苏氏得的是一件婴儿穿的柔软小衣。两样东西都针脚细密,一看便知道是下了功夫。
  林芳仪得是一支梅花琉璃钗。梅花小巧可爱,琉璃晶莹剔透,也是难得的佳品。
  林锦仪也打开了自己的匣子,里头躺着一条火红如血的红珊瑚手串。
  珊瑚本不算特别名贵,难得是这手串上颗颗珊瑚珠都成色极好,形状大小一致,每个上头还都用簪花小楷刻了小字。她对着光轻轻转动,才发现每一刻珊瑚珠上都刻了一段《心经》。
  每件礼物都说不上十分贵重,却能看出郑皎月的用心。
  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还挺喜欢她,和她说话时也越发和颜悦色了。
  郑皎月看众人都还算满意,胸中吊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去。她嫁进忠勇侯府之前,她娘就再三叮嘱她,她嫁的到底是这侯府的庶子,上头婆母手段了得,下头还有个被如珠似玉娇养长大的嫡女小姑子,平日里一定要谨小慎微,千万别被人捉住痛脚……
  眼下她便觉得她娘是担心过头了,婆母看着性子还是十分软和的,至于小姑子……她偷偷打量了下林锦仪,小姑子前一天帮了自己的大忙,想来也是个好性儿的。


第三十一章 
  几人说完了话,一起用了朝食。
  林博志去了前院读书,林芳仪和林锦仪则去了书房。
  郑皎月伺候过忠勇侯夫人和苏氏用了朝食,又从丫鬟手里接了茶盅;让忠勇侯夫人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热茶,还细心地拿帕子替忠勇侯府夫人掖了掖嘴角。
  苏氏看她服侍地体贴细致;体恤她的身子,便让她回知雅苑歇着。
  郑皎月前一夜才初经人事;身子疲惫;确实也有些支撑不住了,便没有多留。
  小辈们都离开了;忠勇侯夫人和苏氏坐在一起品茶。
  “这郑家的姑娘到底还是不错的。”忠勇侯夫人由衷地夸赞道。
  苏氏也点了点头;道:“清河伯府到底是前朝鼎盛的人家,家风自然是不差。”就是运道差了些。
  前朝分崩离析后;太丨祖登基,郑家却站错了队,从从前的一等国公;被降成了现在的清河伯。本朝历经几代;清河伯府再也没出过一个像样的人物,可以说早就远离了权利中心。
  郑皎月的爹;是清河伯的嫡次子,很是闲散的一个人,当年同还是纨绔的林玉泽处的很不错,两人早年间就定下了要做儿女亲家。可惜苏氏进门后一直没能生出个男丁,倒是便宜了林博志。
  “再看看吧,你也要多留个心眼。”忠勇侯夫人提醒道。
  苏氏点了点头,自道省得。
  她多年无所出,林博志继承爵位本已是木已成舟的事实。可如今她突然怀孕了,很有可能产下男丁,这爵位便没有林博志什么事了。
  林博志这些年都是在前院跟着忠勇侯,心性倒是不坏的。可若是有人从旁挑拨,也不是不可能移了心性。
  害人之心,苏氏没有,防人之心,她却是必须有的。
  *
  萧潜这几日心情很好。
  这在侍卫统领王潼看来,是件颇为诡异的事。
  要知道他家王爷早就多年来喜怒不形于色了,尤其是王妃去了以后,他家王爷就更是喜怒难辨。
  可谁知道,自从他家王爷去忠勇侯府赴宴回来的路上,出去溜了一个晚上的弯儿,回来就不大对劲了——脸上时不时还带着浅浅笑意不说,吩咐他们办事的时候,语气也和煦了不少。
  之前书房里服侍的一个书童,不小心打烂了他的青玉石笔洗,他居然一点儿都没有怪罪,轻飘飘地就揭过了。
  王潼觉得很有必要找个道士或者和尚,来给他家王爷看看。看他是不是夜路走多了,冲撞了什么邪祟。
  当然他也只敢心里想想,脸上是一点儿都不敢表现出来的。
  这天,萧潜吩咐王潼去城外的皇觉寺里,撤了去世王妃的牌位和长明灯。
  王潼是越想越不对劲,那牌位是他家王爷亲手刻的,长明灯是他家王爷亲自去点的,当时还给寺庙捐了一大笔银钱,叮嘱他们要着人仔细看管,千万不能让这灯熄了。
  过去的几个月,他家王爷除了给皇帝办差,就是去皇觉寺里守着王妃的牌位和长明灯。
  眼下,他家王爷居然让他都去给撤走了。
  不过萧潜既然说了,王潼自然是要去办的。
  黄觉寺里,传达了萧潜意思的王潼心里惴惴的,将寺里的老方丈拉到一边说话。
  老方丈听完他的描述,念了句佛号,老神在在地道出一句‘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王潼哪里听得懂这个,焦急道:“方丈大师,您看是不是给我些个什么护身符、驱邪符之类的东西,我好回去拿给我家王爷。”
  老方丈但笑不语,双手合十同他告了别。
  黄觉寺隶属皇家,当今都对这位讳莫如深的方丈十分尊敬。他既然不愿多说,王潼也不好强迫,只得回王府复命去了。
  回到镇南王府,王潼一路去了书房。书房下人却道王爷并不在前院。王潼便只好去了层香院。
  照理说他一个侍卫,本是不方便出入后宅的。但如今王妃已经没了,他们王爷身边没有其他女子,便不用避忌什么了。
  守门的小厮通传了一声,王潼进了屋。
  一进去,他就吓了一跳。
  他家王爷居然……居然面带微笑地在用细棉布一件一件擦拭已故王妃的首饰。
  这给他吓得,后退了半步才稳住身形。
  萧潜放了手中的东西,面上的笑意也淡了下去,问他道:“事情都办妥了?”
  王潼压下心中的惊愕,点头道:“都办好了。”
  萧潜又垂下眼睛,将擦过的首饰,一件一件收回妆奁里。
  王潼看着他奇怪的举动,只觉得背后发寒。
  ……他家王爷果然中邪了!他方才就应该强硬些,就是抢,也要抢几个护身符、驱邪符回来的!
  萧潜摆弄完手里的东西,出声道:“下个月太后的寿辰,你去让蕊香挑个好些的礼物。”
  王潼咽了咽口水,点了点头。
  他家王爷特地准备太后的寿辰礼物,便又是怪事一桩了。
  王潼是萧潜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从鬼门关救下的一个小兵,从此便一直被他带在身边。王潼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从小在慈幼局长大的,十几岁就从军了,萧潜可以说是他一生中待他最好的人。他待在萧潜身边有些年头了,也知道萧潜的一些过去——
  萧潜的母亲本是个掌伺宫女,被先帝醉酒的时候宠幸了一次,不久便怀上了身孕。先帝对她也谈不上喜爱,随意给她封了个五品的美人,便不再过问了。
  萧潜八岁的时候,他母亲病逝,他在宫中受尽人情冷暖。又过了两年,先帝突然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儿子,将他托给了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照看。
  太后育有两个皇子一个公主,照看自己儿女还来不及,哪里顾得上萧潜。多年来也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
  萧潜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活到了十八岁出宫建府。
  若不是他后来在战场上屡立奇功,自然也不会有今日的荣耀。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萧潜的一声吩咐,打断了王潼的思绪。
  王潼应喏一声,转身便去找了蕊香。
  蕊香从前服侍岑锦,岑锦去了后,她便挑起管理镇南王府庶务的担子。
  王潼简明扼要地转达了萧潜的命令。
  蕊香眼波流转,心里自然有些纳罕,但她并未多说什么,只道:“我晓得了。”
  *
  一个月后,太后六十五岁生辰。虽然并不是整寿,但她到底是如今大耀最尊贵的女子,寿宴自是热闹非常。
  忠勇侯一家都在邀请名单上。
  虽然忠勇侯夫人身子还没有好透,苏氏又身子不便,但这样隆重的场合,显然她们都不能失礼。
  这天一早,林锦仪早早熟悉打扮,陪着长辈们一起坐上了进宫的马车。
  忠勇侯府不是那等寻常便有进宫机会的鼎盛人家。苏氏不大放心,马车上还一个劲儿地叮嘱林锦仪和林芳仪等人一定要谨言慎行。
  到了皇宫门口,苏氏等人和忠勇侯、林玉泽、林博志分开了。林锦仪负责搀着苏氏,林芳仪和郑皎月便去扶着忠勇侯夫人。几人进了宫门,徒步忘慈宁宫去了。
  进宫时分乃是清晨,外头也不是很热。
  林锦仪扶着苏氏,时不时关心地问上两句。
  苏氏常年在府内打理庶务,精力和体力还是不错的,虽然身子笨重了些,倒也能应付。
  就是忠勇侯夫人到底上了年纪腿脚不便,又常年病着,力有不逮。
  一行人每走一刻钟,便要停上一停,让忠勇侯夫人歇一歇。
  就这么走走停停的,终于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中,各家女眷都陆续到了,此时正三三两两坐在一处说话。
  忠勇侯府在京城勋贵中并不算出挑,因而来打招呼的也不过那么几家。最热络的便是清河伯夫人和嘉定侯夫人了。清河伯夫人也就是郑皎月的祖母,两家成了姻亲,关系非比寻常。嘉定侯夫人则是因为早年嘉定侯受过忠勇侯的提携,两家多年来一直走动频繁。
  嘉定侯夫人和忠勇侯夫人说过话,便笑眯眯地拉着林锦仪的手道:“咱们锦仪真是长大了,几个月不见越发出挑了。”
  林锦仪这天穿了件红梅色绣折枝堆花襦裙,越发显得光彩照人。她从前也出席过不少场合,跟嘉定侯夫人倒是打过几次照面,只记得她是个很和气的圆脸妇人。
  现在的她到底还是不太习惯嘉定侯夫人突然的亲近,便垂下头做羞涩状。
  谁知道嘉定侯夫人拉着她的手却不肯松了,问起她最近在家都玩些什么,读了什么书。
  林锦仪倒也没有多想,只想着两家关系亲厚,或许从前嘉定侯夫人便是这么对表妹的呢,便一一回答了。
  嘉定侯夫人听完,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对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苏氏和忠勇侯夫人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默契一笑。


第三十二章 
  嘉定侯夫人将林锦仪夸得跟朵儿花似的; 又听说她现在暂代苏氏掌管中馈,就越发将她夸到天上去。
  林锦仪听地脸红不已,转头求救似的看向苏氏。
  苏氏便对嘉定侯夫人笑道:“您不必这么夸她,她也是个小孩儿心性; 听不得夸。”
  嘉定侯夫人却道:“我看锦仪就很好; 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值得夸奖的。”
  说着话,门口的太监唱起了调,“太后驾到——”
  众人便都安静下来; 齐刷刷地站起身。
  俄顷,一袭金丝锦缎宫装的太后便扶着皇后的手,缓缓走进殿内。
  太后高寿六十五; 已经满头华发,面色却是红润,神态亦很从容,脸上也不显倨傲; 若不是看她通身华丽打扮; 又有皇后作陪,倒真跟寻常人家的老人差不多。
  “太后万安。”众人齐齐福身。
  太后乐呵呵地点头; 道:“好好,都来了啊。都免礼吧。”
  一边说,太后一边由皇后扶着; 坐在了殿内上首的位置。
  宫人捧过新茶; 皇后亲自接了; 递到太后面前。
  太后咂吧咂吧嘴,颇为孩子气地道:“一大早就喝过好几盏茶了,现在嘴里淡的很,不想吃茶了。给哀家拿点蜜饯果子吃吧。”
  皇后笑着劝道:“您前几日零嘴儿吃多了,饭用的少,皇上交代这几日您要少吃这些呢。”
  太后哼了一声,将脸偏过一边道:“今儿个是哀家生辰,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哀家过这个生辰还有什么意思?”
  皇后没办法,只得道:“好好,您别生气,臣妾这就着人去拿。”
  太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又有了笑意。
  在场众人都已经习惯了太后这孩子气的行为方式。当然,从前的太后还是颇为精明强干了,只是近年来,太后年纪大了,才得了癔症,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的。眼下不必说,自然是糊涂上了。
  不多会儿,宫人端了一盘子蜜饯果子上来。
  太后乐呵呵地拈了两个放进了嘴里,才开始同众人说话。如今的她不很清醒,说话颠三倒四、十分不着调,众人也只能强行附和。
  太后和一众女眷说着说着,忽然看到了坐在殿内后排的忠勇侯府等人。
  她笑呵呵地道:“阿锦,你怎么坐的这样后?都进慈宁宫了,也不知道上前来和哀家说说话。”
  林锦仪一愣,哪里知道太后居然认识小表妹呢。她有些茫然地看向苏氏,苏氏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小声道:“太后唤你呢,还不快去!”
  林锦仪便立刻站起身走上前,对着太后行了礼。
  太后挥挥手,示意她无须多礼,又把她招呼到身前。
  林锦仪站到太后近前,太后让宫人在自己身边加了椅子,让她坐下,又拉着她的手道:“好久没瞧见你了,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呢?”
  林锦仪只好老实道:“近日都在家里练练字,看看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