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继妃上位攻略 >

第26部分

继妃上位攻略-第26部分

小说: 继妃上位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的实力在京中虽然很是一般,但王翰林为人和气,交友甚广,在官场上还算吃得开。当天王翰林府上是客似云来,热闹非常。王夫人很是殷勤周到地招待了他们,亲自引着忠勇侯夫人和林锦仪去主席坐了。
  林锦仪操劳了几个月,终于促成了这门亲事,心里轻松了许多,席间又见到了已经嫁为人妇的元问卿,便挪了位置,两人坐在一处说话饮果酒,好不快活。
  元问卿嫁的是兵部尚书之子,午宴过半,她神神秘秘地和林锦仪分享了一个大新闻,说最近兵部正在点兵,年前就要出征前往边关,迎击鞑靼大军。且领兵的还不是旁人,正是眼下如日中天、简在帝心的镇南王萧潜。
  林锦仪听说萧潜居然亲自领兵出征,不觉问道:“以镇南王今时今日地位,居然还用他亲上前线?”
  元问卿左右张望了下,确定没人在瞧自己,才小声道:“对啊,若是换成急着挣军功、想着往上爬的旁人也就算了,居然会是镇南王。你说奇不奇怪?”
  林锦仪自然也是觉得奇怪的。只不过事关萧潜,她也不想过多评论,只道:“或许是圣上亲自指派的吧,镇南王虽然地位超然,但在圣上面前自然也只有听命的份儿。咱们也不用想这个,反正他少有败绩,想来也不会有出什么岔子。”
  元问卿耸耸肩,道:“鞑靼新单于和他可有不共戴天之仇,这场硬仗的结果可真不好说。这消息虽然还没公开,但京中不少人都知道了。外头风向都变了,说圣上这是对镇南王心怀不满,想让他有去无回呢。”
  林锦仪自然知道萧潜同鞑靼的旧怨。‘有去无回’四个字,在她耳边如同洪钟之声扩散开来。那一瞬间,她的周身都是冰凉的。
  “不会吧。”她勉强笑了笑,“这些不过是咱们外人平白无故的猜测罢了。镇南王身经百战,总不会落得那个下场。”
  元问卿道:“也是,反正咱们就是瞧个热闹。”说着她又压低声音道,“可我那姐姐回府后听闻这个,可是哭得病上了一场,到现在还没能下床呢。”
  林锦仪一直和元问卿通着信,因而知道两个月前元问心已经被接回了家。这日没有瞧见她来赴宴,心中还纳罕了一番,此时才知道她居然是为了萧潜病上了。倒是比她这个曾经的正牌夫人还上心些。
  林锦仪自嘲一笑,“元大姑娘可着实有心了。若是日后镇南王再立战功,班师回朝,元学士想来也不大会再忍心棒打鸳鸯了。”
  “谁说不是呢。”元问卿撇嘴道,“若是镇南王再啃下鞑靼这硬骨头,回来后地位自然更进一步。届时若是他求取我姐姐,我爹也没有说头了。”
  林锦仪闭了闭眼,心道:也罢,到底夫妻一场。她便也为萧潜求个平安,希望他平安回来,求仁得仁,一偿夙愿。只望他得偿所愿后,便同自己桥归桥,路归路,阔如参商,再无瓜葛。
  作者有话要说:  萧潜:???你这个愿望的后半部分……怕是很难实现。


第四十一章 
  料理完林芳仪的婚事后; 日子一晃眼就进入了十二月。
  年关将近; 此时是家家户户最繁忙的时候; 忠勇侯府也不例外。
  算起来,苏氏已经怀胎十月,迟迟没有发动; 一家子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半夜她忽然喊肚子痛。
  林锦仪让苏氏安心等着生产; 自己则挑起了安排年节和清算府里一年收支的重任。
  把忠勇侯世子林玉泽算在内,忠勇侯府已经历经了三代。虽然不能同一些有着百年底蕴的世家相比; 却也能称得上是家大业大了。光是田地、庄子、店铺就不少了。
  林锦仪既然在苏氏面前打了包票,便兢兢业业地接过手来。不光是要看账簿; 还要接见各个地方的管事,一时忙得不可开交。
  且她在这上头也没什么经验,全靠千丝和万缕两人从旁协助。
  好在苏氏多年来管理有方,下头的人都是勤恳之辈,并没有人因为理事儿的是林锦仪而故意偷奸耍滑。
  一通清算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上头; 总算是接近了尾声。
  林锦仪也是一阵唏嘘,看着忠勇侯府偌大的人家; 一年到头的纯利润居然也不过五六万两。她从前在镇南王府的时候,虽然没有具体过问府里的收支,却大概也知道王府里一年有着十几万两的固定收入。到底不好同日而语。
  尤其是今年林博志和林芳仪先后大婚,花了两万两。忠勇侯府半年的收入都折入了里头,年底便只剩下不到三万两的结余。
  年节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节日,届时府里还要走人情送礼; 给下人分发赏钱,制作新衣等,一番花销出去,估计就什么都不剩了。
  林锦仪也是犯难,若是这些结余在她手里都花完了,来年府里说不准哪里要用钱,届时府里便要捉襟见肘了。
  苏氏虽然在养着胎,却不知道怎么知道了她的忧愁,着人给她送来了两万两银票看,让她入数公中。
  林锦仪看到这么些银票,自然是吃惊不已,亲自去正院问起来。
  苏氏便笑着解释道:“你不必多想,这些银钱都是正当门路来的。娘出身两淮苏氏,虽然只是不起眼的二房,但家底还是有一些的。当年娘出嫁的时候,你舅舅把你外祖母的嫁妆都悉数过给了我,自己还添了些。娘到了京城后,便选买了几处铺子酒楼,这些钱便是今年所赚来的。”
  苏氏的嫁妆都有专人打理,倒不用林锦仪费心。因而林锦仪也并不知道苏氏居然这么富有。
  两万两啊,抵得上忠勇侯府半年的收入了。她娘来京城不过十几年,居然已经能赚这么多钱了。其投资眼光之好可窥一斑。
  解释完,苏氏还不忘提醒她,“这事儿就咱们娘俩知道,你千万别同你爹和祖母他们提起。”
  靠媳妇的嫁妆补贴家用,总归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林锦仪暗暗记下了,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着过年。
  就这样到了大年三十,林锦仪一个月里瘦了一大圈。
  三十守岁那日,一家子先祭拜了祖先,而后便和和美美地一起用了年夜饭。
  饭后,怀着孕的苏氏和身子一直不大好的忠勇侯夫人回屋歇下,其他人一起守岁。
  天光十分,一行人分别洗漱更衣,进宫朝贺。
  林锦仪没有品级,本是不用去的,但寒冬腊月,出行终归不便,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提前告了假,她便要代表了忠勇侯府进了后宫。
  苏氏怕她一个人参加重大场合会紧张,前一天晚上还特地叮嘱她宽心一些,遇着麻烦了可以去找苏太妃。
  林锦仪其实觉得还好,毕竟当过好些年的王妃,这点应付的能力还是有的。
  大年初一,百官和有品级的外命妇纷纷进了宫。
  徒步进了宫门,被那冷风一吹,林锦仪已经觉得身上开始发冷。
  天公不作美,中途下起了小雪,雪粒子掺在大风里,刮在人脸上生疼。林锦仪没有带伞,一时后悔不已。
  因着这日来的多半是其他府里的太太,这些人都是长辈,林锦仪走了一路,也没见着相熟的,便只能硬着头皮冒着风雪前行。
  跨过一处角门,林锦仪看到了一个有些年纪的宫女正执着伞等在了那里。
  宫女见了她,便笑着上前行礼,口中道:“奴婢在此等候姑娘多时了。”说着便为林锦仪打了伞,还往她手里塞了一个热乎乎的手炉。
  冰凉的指尖总算有了些许温度,林锦仪喟叹一声,又问她:“是何人劳烦姑姑在此等我?”
  宫女微微一笑,道:“自然是关心姑娘之人。”说着也等她继续追问,便行礼告退。
  林锦仪猜着多半是苏太妃给自己行的方便,心中感激一番,便一手撑伞,一手捧着手炉继续前行,是不是换下手,一路走到了慈宁宫近前。
  这时她便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苏太妃跟前的落英,撑着伞快步出了来。
  见着林锦仪,落英快步走了过来,道:“方才我们太妃注意到外头下起了雪,担心姑娘受冻,特意着奴婢来相迎。”
  林锦仪收了伞,和落英走到了廊下,道:“我确实没想到带伞,不过幸好前头遇到了一个姑姑,给了我伞和手炉。”她本以为那是苏太妃帮的忙,没想到眼下却遇到了来接自己的落英,那到底是谁呢?
  林锦仪一时也没了头绪,不过此时进了慈宁宫,也不容她细想,她便随着落英进了殿内。
  殿内熏了碳,暖融融的,林锦仪身上和发上的雪水都融了开来,水漉漉的。
  不过殿内先来的外命妇们也有不少沾了水汽的,众人都显得有些狼狈,她便也不算显眼了。
  太后和苏太妃、皇后三人坐在上首,身边还有一干妃嫔和公主。
  一众命妇依次上前行礼,林锦仪排在后头,心里有些惴惴的,生怕太后又糊涂起来。
  她前头已经丢过一次脸,若是再出一回洋相,可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她不经意地抬头,就看苏太妃正好也在瞧着自己。
  苏太妃和蔼地对她笑了笑,她也回以微笑,心里也不觉得那么紧张了。
  很快,轮到了林锦仪上前。她恭恭敬敬行了礼,给太后道了万安。
  太后让她平身,然后又端详了她一会儿,似乎是觉得她很面熟又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
  太后不发话,林锦仪也不好告退,只能站在那儿。
  殿内其他人也都知道前头太后寿宴那桩事儿,不少人都在等着瞧热闹。
  幸好这时苏太妃开口道:“您不记得她了吧?她是我娘家侄女所生的那个女孩儿呀,从前我在您跟前提过的。”
  太后点了点头,道:“哦,是那个孩子啊。难怪哀家看着有几分面熟。”又夸林锦仪道,“看着是个周正的好孩子。”
  林锦仪又福了福身,谢过太后夸奖。
  苏太妃又道:“你快跟着落英去偏殿擦擦水汽,别回头着凉了。你祖母和娘眼下都不在,若是让你冻坏了,她们该埋怨我这当姑奶奶的没有好好照顾你了。”
  她这一开口,自然是为了林锦仪解了围。林锦仪从善如流地应下,跟着落英退下了。
  落英带了她去了偏殿,拿了干锦布给她擦过水汽,又给她散了头发,擦干了重新梳头。
  收拾过后,林锦仪和一众外命妇简单用了朝食,朝贺之礼也开始了。林锦仪随着落英出了偏殿,跟着众人一起前往。
  宫门外西面,皇帝坐于上首,太后、太妃、皇后和贵妃、公主等人的幄次一一升起,皇后身着袆衣,缓缓升座。
  司宾引导外命妇们从东门入内道,分成两拨,于东西两班侍立。朝臣们也被引领着站在另外南北两班。
  她们站定后,便是太后和皇后、皇贵妃一一致辞。
  致辞完毕后,众人跪拜四次,而后便是宫人宣旨,祈求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
  外命妇们再跪过一遭,起身后恭送太后、皇帝、皇后等人先行离开,才能依次退出去。
  下着小雪的大冷天,经过一这一套流程,不少年纪大些的外命妇都有些站立不稳。
  林锦仪年纪小,倒是还能支撑,只是被冻得身上有些发木。她心里也有些庆幸,好在今年忠勇侯夫人和苏氏都能顺利告假,不然在这里受苦的便是她们了。
  皇后还算体恤众人,朝贺之礼过后,让出了坤宁宫的几个偏殿供他们休整。
  此时距离宫中的午宴还有大半个时辰,众人也都能喝喝茶,喘口气。
  只是到底外命妇众多,偏殿内暖和的位置也有限。林锦仪想着自己年轻,便把离炭火近的位置让给了年迈一些的夫人们,自己选了个角落坐了。
  落英自始至终都奉着苏太妃的命令随行服侍她。见她位置坐的不好,便找了相熟的宫人过来,给她身边添了炭盆。
  林锦仪喝过一盏热茶,熏着热炭,很快就觉得身上暖和了起来。忽然她感觉到有人向自己靠近,抬头一看,便看到了笑盈盈的嘉定侯夫人。
  嘉定侯夫人按住了她,让她别多礼,而后便坐在了她身侧,还伸手摸了摸她的手,确定她手上是暖和的,才道:“今儿个天气可真是恶劣了些,我前头还在寻你呢,就担心你着凉了。”更担心的是自然是林锦仪只身代替忠勇侯府起来,会慌了手脚。
  林锦仪出乎她意料的镇定,此时也笑道:“谢过夫人关心。锦仪身边有落英姐姐照看,没什么大碍的。”
  嘉定侯夫人笑着点头,道:“看到你好好的,我也放心了。”而后又自顾自地说道:“今日我们府里有些事,我便没顾得上去看望你祖母。尤其是你三哥,虽然空有年岁,却是个只会读书的,如今圣上让她进宫陪伴太子读书,我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两家是通家之好,小辈们都论过齿序。林锦仪喊宋衍熙一声‘三哥’是绝对不出错的。她一番解释,也是怕忠勇侯府以为自家一朝飞黄腾达便忘了前头的口头协定。
  可惜眼下的林锦仪连宋衍熙是什么个模样都不知道,更不明白嘉定侯夫人为什么跟自己说这些,只能微笑着静静听了下去。
  她二人这一说一听的,在外人看来,便是一番未来婆婆和媳妇相谈甚欢的情景。
  殿内一角,一个毫不起眼的宫女便将这番情景尽收眼底,观察过一阵,她便借着添换茶水的当口,悄悄退了出去,转头就往外间递了消息。


第四十二章 
  乾清宫里,丰庆帝正跟一众文武大员谈笑风生。
  年关上头; 政事都被放在了一边; 他们谈论的多半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萧潜笼着双手,神色疏离地缩在了边上冷眼旁观。往常同他热络攀谈的官员; 这时候见风使舵,已经少了许多。
  皇帝指派的五万亲兵已经点好开拔; 前往了边关。他算是得了恩典,可以留到过完年再出发。
  然而这种‘恩典’在他看来也不过是惺惺作态罢了。丰庆帝要是真把他当亲弟弟; 也不会想着让他去跟死对头硬磕。
  不过天家无亲情; 他也已经习惯了。
  冷不丁的,他察觉到门口有个在朝里张望的宫人。那是他安插在宫中的人。
  萧潜不动声色; 借着出恭的幌子出了殿。
  外头的宫人见他出来了; 亦快步跟上。两人一前一后拐了弯儿; 到了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