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继妃上位攻略 >

第7部分

继妃上位攻略-第7部分

小说: 继妃上位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吩咐下去,众人都领了命令,各自忙活起来了。林锦仪也算是破天荒地费了一番脑子。
  要知道从前的她,可是从来不愿意做这些的。毕竟纪氏给她的教导,都是让她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再不用顾忌别个的。在家时不曾做过,嫁给萧潜后,上头没有婆母,更没有别人督促了。疏懒的性子,可以说是养了一辈子。
  不过还别说,自己亲力亲为地做这些,真是格外有满足感。


第十三章 
  主仆几人说完话之后,林锦仪便想着要去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不过从前访华苑里近身服侍的人都已经被苏氏调走了,倒是无从问起。
  林锦仪想了一阵,只好想着着人去问林芳仪。
  毕竟从她这几天听到的消息来说,两个表妹过去的关系一直都不错。虽说前头有了口角,但也不至于这点小事都不肯告知。
  跑腿的活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金铃头上。
  金铃领了命,旋即便去了林芳仪的芳华苑。
  姐妹俩的院子本就离得不远,金铃去了没多会儿就回来了。
  且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随行的还是林芳仪跟前的大丫鬟夜痕。
  夜痕是个腰粗体壮的胖姑娘,在一众纤细苗条的丫鬟中尤为特别。
  虽说当丫鬟的也没有特别要求长相,但大部分带出去的下人都代表主子的脸面,因而大部分人还是都愿意挑选长得好看些的。
  林锦仪不由也多打量了她两眼。
  夜痕笑呵呵的,看起来十分和气,对着林锦仪福了福身,道:“我们姑娘的功课都是奴婢从旁料理的,姑娘怕您跟前的丫鬟说不清,特地让奴婢来了一趟。”
  林锦仪点了点头,道:“姐姐有心了。”林芳仪居然遣了得脸的丫鬟亲自过来,她们姐妹的感情倒比自己设想得还好些。
  说完话,夜痕便跟着林锦仪到了书桌前。书桌上摆着琳琅书籍和几本字帖。
  夜痕便翻开了其中一本,指了一段文章道:“先生说下回上课要从这里抽背,”说着又往后翻了几页,“一直到这里。”一边说一边用桌上的花笺夹进了书页中,以作标记。而后她又翻开一本诗集,点了几首诗出来,说是先生让她们先回来看熟了,下回要做赏析。
  林锦仪在边上看着夜痕不紧不慢地翻着书,心道这夜痕虽看着不打眼,没想到却是个能识文断字的。也难怪林芳仪会把她留在身边。
  说完书上的功课,夜痕又道:“除了这些,先生另外还交代两位姑娘练十张大字。我们姑娘说您这几日都在养病,几页大字怕是一时也补不上,先生也会体谅则个,便是做不完也不碍事的。”
  林锦仪倒是没觉得繁重,从前的她虽然别的不算在行,一手字却是练得不错的,就算是在她后来嫁为人妇,一直到生那场病之前,都保持着每日练字一个时辰的好习惯。
  林芳仪特地遣了人过来,林锦仪也不好意思让人空手而回,便着千丝端了小厨房两碟子刚做好的点心,装了食盒让夜痕带了回去。
  夜痕提了食盒,也没有久留,回去复命了。
  *
  她回到芳华苑的时候,却见屋外廊下站着一众丫鬟。
  林芳仪跟前的另一个大丫鬟雪影便朝她招了招手。
  夜痕快步走了过去,轻声询问屋里的情况。
  雪影压低了声音,道:“姨娘和姑娘在说话呢。”
  此时芳华苑屋里,周姨娘,也就是林芳仪的生母,正捉了帕子抹着眼泪,为林芳仪鸣不平。
  “前儿个明明是她故意说那些专戳心窝子的话,寻衅于你,又是她先动了手……怎么她自己受了伤,反倒连你一起罚了?”
  林芳仪小声道:“姨娘,你别说这样怨怼的话了。我也有责任,明知道妹妹那天的课业没有完成,在先生面前压了她一头不算,还在祖母面前炫耀。”
  那天教课业的女先生让她们二人就初春景色赋诗一首交上去。
  林锦仪本就不擅长这些,让她一个晚上做出一首诗,本就不易。
  林芳仪却是写出来了,不仅写出来了,还写的格外不错。
  她本是不愿意抢这个风头的,但是周姨娘却劝她说,前头她被退了次婚,亲事上本就艰难,若是再故意藏拙,不为自己博个才名,将来就越发难了。
  她听信了,第二天就把诗交了上去。女先生果然十分欣赏,还大大地将她夸奖了一番。
  这还不算,下了学,姐妹二人去给忠勇侯老夫人请安。
  周姨娘已经早早在顺和堂等着了,就是为了在忠勇侯夫人面前宣扬这件事。话里话外那炫耀劲儿就别提了。
  林锦仪从小被全家呵护得如珠似玉,性子有些骄矜,觉得在一个姨娘面前丢了脸面,便生起气来。
  后头两人生了嫌隙,林芳仪就后悔听了她姨娘的话。
  周姨娘还是哭,道:“听你这话,你还怪起我来了?我自己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做这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指望你往后过的好些?”
  林芳仪也很是无奈,只得道:“我自然不会怪姨娘。姨娘都是为我着想,我省得的。”
  周姨娘又恨恨不平道:“你哪里不比她强?不过是运道差了些,托生到了我肚子里。若她你俩一个身份,哪里轮到她事事压你一头?我听说你祖母已经开始筹划起她的亲事来了,可你才是这侯府里的长女,哪里就能先轮到她了呢……”
  林芳仪听周姨娘越说越离谱,赶紧劝道:“好了,姨娘,这屋外还有人呢。这些话,您可千万别再说了。祖母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她和母亲都是宽厚的人,自然也会为我打算的。”
  周姨娘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是僭越得过分了,便止了话头,拉着她的手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林芳仪又安慰了她好几句,这才让她止住了泪。
  安抚好她后,林芳仪这才让一众丫鬟进了屋。
  夜痕是领了她的命出去的,此时林芳仪自然要询问一番。
  夜痕便回话道:“奴婢已经把功课都转告给二姑娘了。二姑娘还让奴婢带了两碟子点心回来。”
  林芳仪不由笑了笑,她这妹妹向来如此,虽然有点儿小脾气,却是没有隔夜仇的。接着便让夜痕把点心从食盒里拿了出来,端到了桌上。
  两碟点心,一碟子玫瑰奶油灯香酥,一碟子牛乳菱粉香糕。都是林锦仪平时爱吃的。
  林芳仪虽然不怎么爱甜品,但到底是林锦仪特地还的礼,也要尝上一尝。
  偏周姨娘颇为嫌弃地道:“你又不爱吃这些,何必强迫自己。再说这样冷的天,这点心送过来都凉透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叫你吃坏了肚子。”
  听她这话,便是心存怨怼,没事找事,林芳仪很想说他几句,但碍着丫鬟都在场,也不好下她的面子。
  夜痕便道:“二姑娘是让千丝姐姐从小厨房端出来的刚做好的,装进食盒的时候还冒着热气呢。许是奴婢路上耽搁了,便放凉了。姑娘肠胃确实不好,奴婢这就拿去灶上热一热,再端过来。”
  林芳仪点了点头,让夜痕把点心收拾走了。
  周姨娘便问起,“你让夜痕去那边做什么了?”
  之前金铃过来的时候,周氏还不在芳华苑,因而并不清楚前因后果。此时问起,也是怕林芳仪做低伏小,主动去讨好林锦仪。
  林芳仪便简单解释了一番。
  周姨娘听完,又不冷不热地道:“她还能对功课上心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芳仪蹙了蹙眉,道:“妹妹病过一回后,确实稳重了不少。如今她在学问上知道上进了,我们都该为她高兴才是。”
  她这个女儿啊,哪儿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看谁都是好的。周姨娘不由又为她发起愁来。


第十四章 
  锦绣苑这边,林锦仪既然已经知道了落下的功课,便忙了起来。
  她先将要背诵的段落看了几遍,大概理解了文中意思。而后先记着段落的中心含意,来背诵原文。
  大概一刻钟后,她便发现自己已经记得差不离了。
  小表妹的记性真的比她原来那副身子好过太多,也不明白为什么府中人都说她在学业上很不精通。明明是这么有天赋的好料子!
  背诵过后,林锦仪便开始找字帖练字。
  金丝楠木的书桌上书架上摆着不少字帖,她找了小表妹从前写的大字对比,想看看她之前临摹的是哪种字体。她也好照着学起来。
  她上辈子练得是卫夫人小楷,字迹娟秀,若小表妹练得是颜筋柳骨,她模仿起来就很困难了。
  不过也算幸运的是,原来的林锦仪在学业上很是疏懒,一笔字虽然算是横平竖直,十分规矩,但却没有自己的风格。这种程度对她而言,稍加练习,便可学个七八分。
  此时外头暮色四合,已然入夜。
  千丝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前,轻声询问她夕食想用些什么。
  苏氏因为之前和忠勇侯夫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忠勇侯夫人便留了她的饭。
  林锦仪身子刚好,忠勇侯夫人怕她趁着夜色走去顺和堂再着了凉,因而之前已经着人来传话,让她自己在院子里用饭则可。
  锦绣苑有自己的小厨房,厨娘也是苏氏特地安排的,虽说厨艺未必多么出类拔萃,却是各地菜肴都能做得,人也很是机灵,从前的林锦仪时不时翻点花头,她也都能做出来。
  林锦仪一心想着补上落下的功课,倒也不觉得饿,此时便兴致缺缺地道:“随意准备一些罢,抵饿一些的就好。”时人讲究养生,晚上一般都吃的很少,她却想着晚上还要花上好一会儿功夫补上功课,睡得肯定不早,怕小厨房做了什么膳粥出来,因而提了一句。
  千丝得了她的话,便转身去小厨房吩咐了。
  两刻钟之后,小厨房便送来了一碗素面,并栗子炒鸡、芙蓉豆腐、宣城笋脯几道菜。
  林锦仪放了笔,坐到了饭桌前。
  几道菜都十分家常,卖相上更是远不如从前镇南王府那些精细的菜肴。
  不过她也不是很讲究这个,让千丝给自己盛了一碗面条。
  刚尝了一口,林锦仪就惊奇地发现——这面条竟然出奇地好吃!
  看着平平无奇的一碗清汤素面,在舌尖却能变化出别样鲜美的滋味,尤其那汤头,鲜甜得惊人。
  她之前还不大觉着饿,此时却是被勾起了食欲,就着几道菜肴用了两小碗面条。
  不过相比面条,其他几道菜就做的很是平常了。
  吃了个八分饱,林锦仪这才停了筷子,忍不住夸赞道:“这面条做的真是不错。”想不到小表妹的小厨房里还卧虎藏龙。
  千丝便回道:“这是太太的秘方呢。您一直很爱吃的。”
  林锦仪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苏氏除了掌家的本事外,一手厨艺尤为出挑。她小时候来忠勇侯府,苏氏就会变着花样给她做很多小点心。只是后来来往得少了,倒把这个忘了。
  她们说着话,外头丫鬟禀报了一声,打了帘子,苏氏便走进了屋。
  她在门口就听到女儿夸赞自己的面条,不由面上带起柔柔笑意,道:“今儿个咱们二姑娘怎么这么赏脸?从前不都说娘做出来的那些东西,你都吃厌了吗?”
  林锦仪起身相迎。母女二人携手坐回桌前,几个丫鬟井然有序地撤走了桌上的饭食。
  “您的手艺向来了得,阿锦怎么能不爱吃呢?”林锦仪也回以微笑。
  苏氏笑眯眯地拉着女儿的手,道:“你真是长大了,也懂事了不少。如果哪天再肯跟娘学学厨艺,娘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她的祖上是宫里的御厨,后来从御厨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便将手艺交给了家中一众小辈。只是后来两淮苏氏经过多年经营,后人纷纷走上了别的路子,再没有人继承祖上的衣钵。时人又说君子远庖厨,传到苏氏这一代,便只有她一个女子学了一身祖上传下来的好厨艺。
  她何尝不想把一身本事教给女儿呢?偏偏从前女儿嫌弃厨房的烟火气息,又说府里又不缺厨娘,再不肯涉足的。
  她说完,见林锦仪没有露出从前不耐烦的神色,便继续道:“这素面讲究的还是汤底。做面之前,需要提以一天把蘑菇蓬熬出汁,再把汁澄清,第二天将笋也熬出汁,把面混入煮开。咱们家的人口味都淡,若是口味重些的,则可添加虾汁、蘑菇原汁等,只须澄去泥沙,不须换水,若是换水,则味道就淡了……”
  看似普通的一道素面,背后竟有这么多工序。
  林锦仪从前没学过厨艺,倒也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看着苏氏满眼希冀地望着自己,便道:“阿锦如今觉得厨艺十分有趣,您以后得了空儿,可不可以授艺于我?”既然顶了小表妹又活了一次,她自然不想让她的亲人失望,如果苏氏希望她学,那么她学就是了。
  苏氏听完惊喜道:“你肯学,娘哪里还有不肯交的?其实厨艺再有意思不过了,花一点儿小小的心思,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就拿咱们平时常吃的精米饭来说,准备一些花露,等米饭初熟的时候浇上去,然后再焖上一会儿,便能既不夺谷米的香味,又赋予它另一番滋味。当然了,这花露也很是讲究,需用蔷薇、香橼、桂花等几种花料制成。但不可用玫瑰,玫瑰之香,香味易辨,与谷物之香不相若……”苏氏也确实高兴了,当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林锦仪十分耐心地听着苏氏讲完。
  苏氏发现自己有些急躁了,便道:“娘也是太高兴了,你别觉得烦。下个月苏太妃寿辰,娘要去给她老人家做几道菜。届时有你打打下手,她老人家也一定会开怀。”苏太妃就是前头帮着促成苏氏和林玉泽亲事的先帝宠妃。她同苏氏本就是同族出身,也算是苏氏的娘家人了,她的寿辰,苏氏作为娘家侄女,自然是要去祝贺一番的。且苏太妃也学了祖上的厨艺,当年凭着这个,才得了先帝的宠爱。苏氏想着,若是苏太妃知道了祖上的厨艺后继有人,自然也是要高兴的。


第十五章 
  母女俩说了好一会儿话,林锦仪能瞧出来,苏氏是打心里高兴自己愿意跟她学厨艺。
  送走苏氏后,时辰已然不早。
  千丝开始安排人去熏热净房,收拾床榻。
  林锦仪见她忙活,便道:“先不忙这些,我还要练会儿字。”
  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