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02部分

名门妾室-第102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公子,那……先去我家客院梳洗一下吧?”玉秀又怯生生问,“金大人,您看这样妥当吗?”
  “二公子还是看看有无损伤吧。”金元宗吸着气吐出这一句。
  这一句出口,他就知道,他是被颜家拖住了。可是,他能说什么?
  不妥当?
  这不是笑话吗?
  金元宗再看向玉秀时,那眼神就带上了几分打量。
  他为官多年,一向油滑不得罪人,每每见风头不好必定立时转舵,今日却是湿手沾面粉,甩都甩不掉了。他心中郁闷,往后退了退,只希望颜玉秀也好,李承恩也好,都当他未在吧。
  他自然想不到,他虽然圆滑,可前世,玉秀为了在后院活下去,对金元宗,对李承恩,都是用心看的。
  玉秀熟悉他,也熟悉李承恩,语气、神态,无一不是按着他们的习性来。
  今日之事,只是一桩意外。
  可如李承恩这样的人,是不会相信意外的。
  玉秀知道,李承恩在什么情形下最多疑,别人什么行为最会惹起他的疑心。现在,金元宗不说话的时候,就是李承恩疑心他是隐居幕后之意。
  李承恩被小心地抬到客房,胡大夫直接被打发走了。李承恩带的一个侍从略懂医术,为他查看后,确保没什么暗伤。
  李承恩听他说无妨,坐起来吩咐道,“叫人悄悄地将颜家搜一圈,找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长相不错。”
  那侍从连忙叫过侍卫吩咐。
  靖王府的侍卫,当然不会将颜家这些人放在眼里,可惜,搜了一圈,没见到人。
  两人很快回来禀告说颜家内院就玉秀姐妹俩,还有几个仆妇带一个丫鬟,不见其他女子。
  “二公子,颜家有扇角门通向外面,听角门外的声音,有不少妇人谈话。小的打听了,那边是颜家的脂粉作坊,做工的都是女子。小的要不要径直入内找找?”
  若是径直入内,那就是不用顾忌金元宗等人的意思了。
  作坊里做工的女子?
  李承恩想了想所见到的,他虽然喝醉了酒,但美人村妇还是分得清的,那女人的腰肢体态,说是花娘还差不多,村妇可没那种风情。
  今日之事,来得太突然。
  女色引诱,背后暗袭,再将自己丢到月季花下,这一连串事情,明显就是一个局,这个局,想要害自己什么?
  颜家无权无势,颜家兄妹生怕别人不知他们得过母亲救助,时不时就要拿这点来说说,摆明了是想靠到靖王府门下。那他们,料想不敢得罪自己。
  在东屏村这种地方,现在是谁在对自己下黑手?
  他听玉秀一直与金元宗说话,眼神不由狐疑起来,难道金元宗与此有什么相干?
  李承恩还未想出个头绪,侍从匆匆进来,低声耳语道,“二公子,大公子听说二公子来东屏村,特意带人来探望。现在正在厅堂与金大人武知县说话。”
  李承允知道自己来了?
  李承恩心中不由更是狐疑,也不急着去厅堂,“你们去那边听听说了什么。”他的脸被扎了一片红点,上药之后,已经好多了。
  那侍从领命,又到厅堂门口去。
  此时的厅堂里,金元宗、武知县和玉栋在厅堂,正与李承允说话。
  金元宗是第一次见到李承允,但对靖王府还有位大公子的事,他自然知道的。他又是在京为官,也知道成王妃是李承恩的嫡亲姨母。
  这碰上了闲聊,李承允客套地说,“我曾听表弟说,金主事才干过人。今日一见,金主事不仅才干过人,为人也是和蔼可亲,难怪此次圣上会派金大人南下办差。”
  “大公子过奖了,下官惭愧。”金元宗知道,李承允提起的表弟,肯定是成王世子周明,“周世子在京时,经常来户部,端得谦和。”
  “可惜表弟去北地了,不然若是知道金主事来了,必定要给金主事饮酒接风的。”李承允惋惜地说,“今日有些仓促,金主事想来也有事要办,明日不如我在别庄设宴,为金主事接风吧?”
  “这怎么敢当,大公子太客气了。”
  “对了,还未恭喜金主事,听说您又添了一位公子啊。”
  “哈哈,多谢大公子。”金元宗离京时,家里一位贵妾即将临盆,他离京不久,就接到府里消息,那贵妾生了个儿子。中年得子,可是件得意之事。
  他一边心惊李承允的消息灵通,一边更是热情应对。
  李承允刻意结交,有成王府的招牌,金元宗也是热络,倒把玉栋这主人丢一边了。
  李承恩派来的侍从在边上听了会儿,连忙又回客房去回禀。
  李承恩听说李承允与金元宗熟络,又听说李承允居然知道金元宗刚生了儿子,这消息,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是成王府那边给他的消息了。
  金元宗与周明很熟,会不会来江南时是为了帮李承允?
  他对金元宗客气,是希望他回京时能在武帝面前提起自己一二,自己的世子之位迟迟未封,这种事又不能亲口催促。若有外人将自己的一片忠心告诉武帝,也好让那位皇帝堂哥快些册封。
  想到这,他不由嫉妒李承允的好命。刘氏娘家不显。这些年家中子弟偶有出仕,都是些地方小官,不仅帮不到他们母子,反而要他们母子多方帮衬。
  李承允就好了,有何家这个外家,又有成王妃这个姨母。幸好他腿废了,不然,这世子之位还真不一定轮到自己。
  成王妃以前为了李承允,阻止自己的世子之路。现在,会不会为了李承允,买通金元宗?
  或者,不用买通。今日之事,金元宗若是回京一说,自己就是个笑话。
  李承恩觉得,今日之事的幕后之人,自己找到了,必是李承允。不然,他怎么来得这么及时?自己前脚丢了人,后脚,他这风度翩翩的大公子就来了?
  看清爽的就到

  ☆、235章 颜家之财

  想到风度翩翩四字,李承恩不屑地啐了一口,再风度翩翩,也只是个废人。
  自己做不成世子,他一个站不起来的残废,也休想做。
  不过,李承允若是对自己母子怀恨,很可能与府里的老三联手。
  如意是伺候过原王妃何氏的人,李承允若是觉得,让老三做世子,比自己做好呢?
  李承恩想透这些,吩咐侍从为他梳洗后,起身拉开门去前厅。
  玉秀躲在厅堂后,看李承恩侍从来来去去,李承恩带着人来到厅堂后,舒了口气。
  厅堂里,李承允看到李承恩的脸,吃惊地问道,“二弟,你脸怎么伤到了?”
  “适才喝多了,出来散酒的时候,居然醉倒在花下,被花刺给扎了。”李承恩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可上了药?多大的人了,还喝醉酒。母亲若是知道了,岂不是忧心。”
  “大哥可千万别告诉母亲,下次我必定加倍小心,再也不敢了。”
  李承恩与李承允兄友弟恭,看着今日之事就揭过去了。眼看天色不早,武知县请金元宗和李承恩回县衙。
  李承恩本想住到田庄去,架不住武知县一再相邀,从善如流地到建昌县城去歇息。
  武知县本来还想邀李承允同去,李承允排排自己的腿,“多谢武知县好意了,可我行动不便,就不叨扰了。二弟,你回头代我敬武知县几杯,以表谢意啊。”
  “大哥放心,我一定将您的谢意带到。”李承恩一口应承,“大哥也不要灰心,母亲日前又打听到两个名医,正打算派人请来为大哥看腿。”
  “母亲费心了。”李承允应了一句,顺势又问候了刘氏。
  兄弟俩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李承恩才跟上金元宗一行,往建昌县城而去。
  看着车架离开村口,玉栋松了口气。
  李承允回到厅堂,看玉秀正在那让人收拾桌椅,又重新摆上一壶茶,“今日之事,多亏有大公子了。”
  “他怎么会受伤的?”李承允好奇地问道。
  颜庆江匆匆来到田庄找他,事情来龙去脉又说不清楚。他刚才看到李承恩,觉得他虽有怒气,但还不至于要杀人放火吧?
  听玉秀将事情一说,他愕然,点点玉秀,又指着自己,“合着是让我来做挡箭牌,去掉他的疑心啊?”
  玉秀促狭一笑,“大公子反正也不差这一件啊。”
  李承允一口气噎住,让人背黑锅还背的如此理直气壮?
  “大公子,算算日子,沈公子派去请神医的人,应该快回来了。若是这时候二公子和王妃一再探望您,您看病就不便了。”
  沈莛来贺了玉栋茂才之喜后,就安排人南下去请神医了。
  神医到了,李承允的腿若是能治,治伤自然要费些功夫。刚才李承恩说刘氏又请了名医,看来如意母子到底分量太轻,已经被刘氏压制住了。
  眼看着世子的册封迟迟未至,刘氏又有心力来想李承允的事了。
  玉秀提了这话,李承允沉默半晌,点了点头。
  李承恩一行人回到建昌县城,武知县,这次一点没小气,居然请了一桌好酒菜,他还从芙蓉楼等处请了几个名妓来陪酒。
  本来他还是舍不得的,颜家让人送了一张银票过来,花别人的钱他自然不会手软了。
  金元宗和李承恩两人吃饱喝足回到客栈后,金元宗笑着说,“二公子,要不要一起听个小曲儿?”
  “金大人好兴致啊,那我自然作陪。”李承恩下午喝醉,失了颜面。晚间这顿晚宴就很节制,喝酒不多。
  加上他心里又想着李承允的事,自然更是吃得不多。就连对席间那几个名妓,都不是很有兴致。
  他有心试探金元宗会不会帮李承允说话,听到他相邀,一口答应了。
  两人所住的是客栈的一个单独跨院,坐在院子里,让人送了酒菜过来。李承恩又让人去招了几个女妓过来。
  他这一路从明州到建昌,和金元宗相处得还算不错,知道这位金大人,在女色上还是挺好这一口的。
  几个女妓一到,金元宗看了几人一眼,这小地方,女妓姿色真是平平。想到姿色,他不由想起下午见到的玉秀姐妹俩。尤其是玉秀那一张俏脸,眉眼含情,宜喜宜嗔。乡下地方,居然有这样的小美人。
  他想着,不由身下一热,看李承恩兴味索然地站在一边赏花,知道他必定也没看上这几个女妓的姿色。
  他眼珠一转,让两个会弹琴唱曲的女妓在一边弹唱,让其余人回去了。
  酒菜上桌,李承恩坐下来,两人一边听着小曲,一边喝酒闲谈。
  聊着聊着,聊到了颜家作坊。金元宗羡慕地说,“这颜家兄妹真是好命,有了这颜家作坊,以后必定是财源滚滚了。”
  “就卖点胭脂水粉,能赚多少银子?一盒胭脂也就一二两银子吧。”李承恩有些不屑。
  “二公子可别小看这胭脂水粉的利润。您看颜家作坊一盒胭脂,听说一盒水粉要一两,一盒胭脂一两到十两不等。这每日若是做个一两千盒,一年少说也有二三十万的纯利啊。”金元宗喝了几杯,略有些酒意,艳羡地给李承恩算账,“如今连太后娘娘都给他们恩典,让内廷采买,这每年,也得不少银子吧。”
  “那颜大郎若是会来事,以后就是皇商。皇家可不计较蝇头小利,颜家以后贵不贵不知道,这一个富字却是占定了。”
  “看颜家那宅院,可不像多有银子的。”李承恩听说颜家有这么多银子,想到今天在颜家所见之物,可没一件称得起豪奢的。
  “下官想,这应该是颜家兄妹几个年纪小,窝在那乡下地方,能见到什么好东西?井底之蛙,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啊。”金元宗感慨地说,“这些银子,给颜玉栋那毛孩子,真是……啧啧……”
  “这倒是,几个孩子,二三十万两,他们拿着也烫手。”李承恩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
  “几个孩子,无权无势,二公子若是看上,是他们福气啊。”金元宗笑着说。

  ☆、236章 颜家佳人

  李承恩狐疑地看向金元宗,这话,听着意味深长啊。
  他做为靖王府二公子,孝敬他的商人不少,比如江南盐运漕运里就有每年的孝敬。他一向认为脂粉这种女人所用之物,都是小利。
  听金元宗这一说,居然还是暴利啊,倒是有些心动。可金元宗与自己,交情还没到这地步吧?
  他忽然告诉自己这些,是什么用意?
  “金大人说笑了。”李承恩不置可否地一笑,只要颜家还在明州境内,他自可慢慢谋划,不需要与金元宗合作。
  金元宗这种老狐狸,对李承恩刚才那一刹那的动心可没错过。
  “二公子想必知道,下官此次来身负皇命,查看沿路的府库。圣上仁慈,与民休养生息,可这税少了,各地府库就吃紧,国库就更加吃紧了。”他凑近李承恩,压低声音说道。
  李承恩不知道金元宗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他离开明州时,靖王有交代让他留心探听武帝查府库的心思。可金元宗一路都未深谈,今夜怎么吐口了?难道真是喝醉了?
  “国库吃紧,圣上加收税赋也就是了。”李承恩试探地低声接了一句。
  “圣上是仁君,一心为百姓计,如何能贸然加税?这国库吃紧,各地支出却不少,我们户部真是捉襟见肘。治水要用银,打仗要用银。我们尚书大人说,圣上这次让各地查府库,就是想看看还能上缴多少银子。”
  “这税赋不加,各地府库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靖王府在江南,是出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李承恩一听武帝查府库,是想从各地搜刮银子到国库,连忙诉苦,“金大人这一路南下,想必见到了,各地府库也是寅吃卯粮的多,富余的少啊。”
  “谁说不是啊?这银子吃紧,朝廷办事就难。现在北地那战事,听说宫里娘娘们为圣上分忧,连首饰都拿出来卖了。圣上正和礼部商议,打算将教坊给裁减些。”
  金元宗拿起酒杯又喝了一杯,“下官离京时,听说洛郡王为圣上分忧,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圣上高兴地直夸呢。洛郡王嫡长子一直没正经差事,这次,圣上说要让宗室历练历练,打算让洛郡王的嫡长子负责护城河疏通之事。”
  话说得这么明,李承恩自然都听懂了。武帝缺银子,谁孝敬银子他就提携谁。
  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