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周氏医女 >

第815部分

周氏医女-第815部分

小说: 周氏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定了成王和小王子的罪了。
  成王一瞬间坐在地上,面灰如土:“父皇,父皇,您不能这么对我。”
  皇上道:“朕就是平时太纵容你了,才会让你做出这种畜生不如的行径来。”
  许是觉得在没有希望,许是承受了太多的不公,成王在侍卫来拉他的时候一瞬间爆了。
  “您骂我是畜生?那您呢?为了皇位,您从北打到南,残害了多少百姓?您亲手赶了自己的侄子下台,囚禁侄孙,害的先皇到现在都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您说我是畜生行径,我这都是跟您学的。“
  屋里的人魂都要被他吓飞了。
  皇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拉下去,给朕拉下去,乱棍打死。”


第751章 驱逐
 ?3?'?da?jzgd?n?+?2??y8 ?d??d?3?'tn?q??=底没有真的把成王打死,因为太子求了情。【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
  太子没有虚伪的说,弟弟犯错,其实是他当大哥的没有教好,因为皇上根本就不信这个,皇上知道他们为了皇位,关系早就不和了。
  太子只说:“兴许王弟是受人唆使的。”
  对,皇上要把成王党羽连根拔起,所以还不能让成王死了。
  成王捡回一条命,皇上把他交给了大理寺。
  审案需要个过程。
  可是此时天已经黑了。
  大殿里还关着许多人呢。
  皇上挥挥手让太子去善后,又叫林孝珏回家养伤,只留下了汉王。
  偏殿里就剩下爷俩,皇上声有疲惫对汉王道:“知道朕为什么单独将你留下吗?”
  汉王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父皇是要告诫儿臣不可像老六一样不知轻重。”
  皇上之所以喜欢这个儿子,还因为他懂事。
  皇上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他看着汉王道:“你方才也听朱高烈那个畜生说什么了,朕靖难起兵,是因为那人逼人太甚,他要削藩,若朕坐以待毙,就会走上你三位叔叔的老路。世人都说他仁慈,其实是假仁假义,是愚蠢,他不愿意担起谋杀叔叔的罪名,所以两军对垒时,他下令不准伤朕身体,但朕若真的束手就擒让他们削藩,你那之前的三个叔叔可没一个是活着的。他们不是仁慈,是蠢,忘了当时有人要扣下你和太子做人质,他的大学士怕朕知道了他们要削藩,所以把你们放了回来,当时你三个叔叔都已经死了,他们还想掩人耳目,也是蠢得无可救药,蠢的朕都哭笑不得。所以朕不是朱高烈,朕没有想过要骨肉相残,朕不过是想争取自己的利益罢了,是他们太蠢,太蠢,朕也没有杀害他,你明白吗?”
  事隔十五年,这应该是皇上第一次提起当年的起因,反正汉王是第一次听自己的父皇说起兵的事。
  他一脸肃然。
  皇上又道:“但是朕开了个不好的头,所以今日让朕亲眼见到骨肉相残,朱高燧。”他陡然叫着汉王的名字。
  汉王忙答着:“父皇,儿臣谨遵教诲。”
  皇上道:“你们都是朕的孩儿,可是皇位本来就只有一个,你大哥虽然身体不好,但他是老大,也是朕的儿子,朕疼你,也疼他,都是一样的,怨来怨去你不如怨不是皇后肚子里出来的,不是老大。”
  汉王道:“儿臣不敢怨恨任何事,儿臣对大哥尊敬有加,一定不会对大哥心生怨怼。”
  皇上点点头道:“是该如此,你可以怨朕,可以怨你生母,也可以怨你自己,就是不能怨太子。”
  汉王也知道这种事怪太子没有用。
  低下头:“儿臣谁都不怨,儿臣甘愿做个富贵王爷。”
  “好。”皇上就是在等汉王心甘情愿,他又道:“当年也难怪他忌惮诸王,王府守军配备是上万的人马,如今三大营的骑兵就是当年贤王府的守军,想想这样生龙活虎的军队,他担心的睡不着也是应该,所以这件事是你祖父的错,你祖父想着让他的好孙子安安稳稳的做皇帝,这些个叔叔们就为他戍边守疆,都是一个姓的,你祖父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所以他的父皇当时是燕王,驻守北方门户。
  汉王也知道自己的父皇对太祖多有不满,因为太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当时的太子,并不看重他们这一支。
  当着他的面牢骚,实在是太平常的事了。
  不过汉王听了心头还是以颤,他父皇说这些话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牢骚。
  果真,皇上随即道:“所以朕以后不想你或者其他人说是朕异想天开,既想太子安安稳稳做皇帝,又要利用你帮着太子戍边守疆,所以你此去云南,不用领任何任务,王府只保留两千人的编制就行,就如你说的,朕希望你做个富贵王爷,如闲云野鹤一般,把朕没想过的清闲,你都帮着朕享了。”
  “父皇……”汉王差点叫出声,不过他字到嘴边又咽下了。
  他的父皇怕他以后谋反,所以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警告他,是实实在在要夺他的权。
  兵权。
  没有这玩意,拿什么跟太子对话?
  他转念一想,朱高烈那个笨蛋才进大牢,他现在说什么都是枉然。
  他只是很委屈的道;“父皇说其他儿臣都能遵从,可是儿臣舍不得父皇,您让儿臣现在就去就藩吗?”
  皇上道:“早晚都要去,早去晚不去,朕跟你说了很多次让你去云南,你就是拖着拖着,这下拖出了朱高烈那个畜生的阴谋,好在瞻基没有受伤,不然你们两个朕都不会放过。”
  汉王心想真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朱高烈是傻逼该我什么事?
  他道:“可是这都要过年了,儿臣的两个侧妃年后才会生产,这大冬天的,您真的舍得让儿臣这时候走?”
  是啊,还有一个多月要过年了。
  皇上负手站着,仰头思考。
  汉王在皇上身边团团转,一脸委屈和无奈:“父皇,儿臣一定老实,等天气好了,儿臣会毫无怨言的去云南。”
  皇上想了想道:“年后,留在京城过个年,然后你就去就藩。”
  就是说什么都要赶他走,把他留下来不是为了叙骨肉亲情,是为了给那个瘫子铺路,赶他走。
  汉王心想拖得一天算一天,那云南鸟不拉屎的地方,鬼才去呢。
  他佯装十分惊喜的样子:“谢谢父皇,这样太妃娘娘和母妃也能多看儿臣一时。”
  皇上脸上的表情更柔和了,他道:“有时间多陪陪太妃娘娘和你母妃,以后去了云南回来一次不容易。”
  皇上说什么汉王都乖巧的答应着。
  林孝珏这边,跟周光祖一起回了周府。
  她的伤势不轻,但是为了避免有人问起今天的事,林孝珏还是告诉周光祖不要声张:“大伯母那边您也别说了。”
  毕竟是皇子犯错,别人爱怎么传就怎么传,但是像他们这种人家,最好还是离是非远一点。
  这些朝堂上的生存法则周光祖也懂,认同林孝珏的话,又蹙眉道:“不知道这次要如何惩治成王。”
  林孝珏心想成王就算不死也成不了气候了,不过成王身边有个人挺重要的,就是李文涛,那是李老将军的孙子,难保那老头子为了孙子,就支持成王,所以这次要把李文涛拖下水。


第752章 翻旧账
  林孝珏在家里养伤,因为那日大殿上的人不少,她又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所以自第二天起,就陆续有人来探伤。
  林孝珏没有那么多时间招待人,于是就找了不宜见客的理由,将客人都推给了旁氏。
  张氏怀着孕,一家人都把她当老祖宗一样供着,刘氏待人接物实在让人不放心。
  旁氏作为武国公世子的夫人,以后也必须要面对这些应酬。
  很幸运的,旁氏虽出身不高,但是为人稳重有心计,又是别人来国公府,所以她接待女眷越很是得心应手,几天之间,就跟城里的贵府圈打成一片了。
  当然,这些都是琐事。
  林孝珏一边养伤一边打探外面的动静,是关于成王的,他要看这次都能拔起谁。
  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香料是从蒋太医那里找到的源头,看守豹子的下人是成王威逼利诱收买的……竟然没有李文涛什么事。
  说是意料之外是不可能没有李文涛搀和,他是成王的智囊,意料之中是成王也知道自己不会死,所以留着李文涛,日后说不定他还能东山再起。
  林孝珏等了五天都没有等到要处决李文涛。
  有些坐不住了,这个狗东西太讨厌,说什么也得弄死他。
  她想到巧娘之前给过她的一个钱袋子。
  是李文涛纠缠巧娘时,巧娘从他身上扯断的。
  本来想还给他,但是巧娘受过李文涛很多欺负,巧娘又缺钱给父亲看病,就把钱袋子私藏下来了。
  后来巧娘被她带回医馆,提起李文涛的时候把这个钱袋子拿了出来。
  林孝珏不认得李府的徽记,但看绣工和材质都是好的,向来李文涛想赖掉也难。
  于是她提笔先给太子写了一封信。
  下午的时候太子就回了信,让她放手去做。
  跟太子通过气,林孝珏抵了帖子要面见皇上。
  皇上这几日因为成王的事整个人消沉了不少,毕竟是亲儿子,别管怎么养大的,真犯了错,老爹不光难堪,还心疼。
  正好他也想让林孝珏帮他瞧瞧身体。
  在御书房的冬暖阁,皇上就坐在床边,一脸颓然。
  林孝珏给他诊了脉,心中一突,因为皇上身体好像潜藏着大病,但此时有没发作出来。
  既然没有把握,也没有想好思路,林孝珏还是选择不说实话。
  她道:“父皇近日太过劳心,出了这种事,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劝父皇,儿臣只知道,父皇为汉王糟心,可生了病是我们这些人担心,是父皇受苦,汉王还不领情,儿臣觉得不甘心。”
  敢在皇上身边抱怨皇子不满的,可能也只有她了。
  而且劝人都不说点好听的。
  皇上哭笑不得,指着对面的椅子:“坐着回话。”
  林孝珏坐下来,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皇上。
  皇上想了想屏退了伺候的人,只留下了大刘公公:“有些事,跟你说说朕这心会舒服很多,也挺奇怪的,朕怎么就爱听你说话呢?”
  林孝珏扬起小脸十分认真的道:“可能儿臣比较可爱吧。”
  大刘公公抿嘴笑。
  皇上也笑了,道:“可是瞻基比你可爱多了。”
  林孝珏心想一个小孩子我不跟他争。
  就很得意的道:“可儿臣又可爱,又明白事理,父皇您看我像不像花?”说着双手拖着自己的脸,做出太阳花的表情。
  大刘公公:“……”
  真是没法看了,以前永安公主还只是熬,现在竟然熬的恬不知耻。
  当大刘公公在心里跟林孝珏说笑。
  可是没人看他。
  皇上被林孝珏的不要脸逗的哈哈大笑:“像,真像一朵解语花。”
  林孝珏又想你说像什么就像什么吧,你高兴了就行。
  她放下手瞪着圆溜溜如黑水晶一般的眼睛问道:“那父皇您要对儿臣说什么啊?”
  皇上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想到儿子们的相互残杀很是心灰意冷。
  他突然道;“你是不是读易经的?易经上有命运之说吗?”
  林孝珏道:“万事分阴阳,阴阳总是同时出现的,所以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易经告诉我们的是无常,无常就没有命,过去的才是命,没有发生的事就有无限个可能。”
  皇上道:“那总有因果吧?”
  林孝珏道:“因果是无能为力的人安慰自己的话,不能说没有,但也可以没有。”
  皇上脸色一动:“怎么说?”
  大刘公公也竖耳细听。
  林孝珏道:“刑部每年下来都会积攒上百件案子,有的案子时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查不出凶手,如果真有因果,这里的每一个案子都应该破解了,儿臣经历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别人妻女,自己的女儿被别人***如果这是因果报应,那么老天是不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被**的不是这个父亲,那个女儿可什么过错都没犯过,所以这世上哪有什么因果,他们不过是以强欺弱罢了。再者说,万事万物盛极而衰,盈满则亏,这是自然规律啊,经历战争的人们,他们可能质朴无华,什么恶都没做过,那他们种了什么因?秦汉时期,贵族视庶民为草芥,他们有行过什么善呢?就是一种制度,一个人,没办法适应当时环境了,就要被取代,就要被淘汰,这就是因果。”
  大刘公公很想掏掏耳朵,因为不是所有的他都能听懂。
  皇上喃喃道:“难道不是因为朕没有开个好头?”
  “当然不是。”林孝珏道:“龙生九子,九子各有不同。”
  她又画了个小太极:“父皇您看,这边是阴,这边是阳,这就告诉我们,人总有坏人和好人,儿子中也总有安分的和不安分的。别说皇家,就是农户吴老二家只有一口缸,两个儿子还要争一争呢。”
  大刘公公心想农户吴老二又是谁家?
  皇上道:“一口缸也要争?”
  林孝珏点着头:“因为他们的眼界小,眼里只有这一口缸,忘了争夺缸的时间,其实可以挣来很多缸了。”
  皇上心想可是皇位跟缸又不同,就算剩下时间不争吵,那没办法再挣个皇位出来。
  点了点头,因为自己这口缸太值钱了,所以打的凶。
  林孝珏眼睛微弯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尤其是当有可能实现的时候,为了权势,人是会愿意冒险的,这是人性。”
  所以是人性,就不是他的问题。
  皇上舒了一口气,看向林孝珏点着头:“清野说的很好。”
  “父皇。”林孝珏陡然间语气变得严肃:“我知道您是在自责成王的事,有一件事儿臣知道了一直没说,其实成王根本配不上您的费心,他谋杀长皇孙不是一次两次了,上次是贤王警告的他,他死不悔改,这次又犯,他根本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皇上大惊:“你说什么?他已经谋杀过一次瞻基了?贤王还知道。”
  大刘公公也是一脸震惊。
  林孝珏咬牙道:“儿臣不能再瞒着您了。”
  林孝珏把成王将长皇孙带出宫的事说了一遍:“要不是吉庆班的人都是自己人,那次也是凶多吉少,可是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