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 >

第32部分

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第32部分

小说: 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过是个还没满五岁的孩童,韩氏竟然把那么大的帽子扣在他的头,着实是很恶毒。
  二房的人都沉默了,等李奕智稍微有些安静,情绪不再那么激动时,李桂川轻声问道:“那小四告诉姐姐,方才都发生了啥,方才只有你在院子里,只有你看见,你把当时的事儿告诉我们,好不好?”
  李奕智抽噎,他开口:“我和豆豆在院子里玩,豆豆叼着玉米,到处跑,我担心玉米被它叼丢了,咱家本来没粮食,玉米再丢了,那多可惜,我便追着它……正当它停下来,我快拿到玉米时,我听到身后传来叫声……”

  ☆、145。第145章 第二步

  145。第145章 第二步 
  李奕智把发生的事儿说了一下,因为惊吓了,说得断断续续的,元氏也没催促,让他说完。
  原来,桂丫是端着粥出门时,一不小心绊倒了,摔在地,当时李奕智在不远处看着,看到人家一个大着肚子的人摔倒了,自然想过去扶着人家。
  李奕智是好心了,可听到桂丫在院子里惨叫,韩氏从屋里出来,看到儿媳摔在地,而李奕智一脸无措的样子,她二话不说,把李奕智推到一旁,拉起桂丫,发现桂丫身下的血流了很多,看着桂丫肚子里的孩子是保不住了,韩氏便想着,坑一把二房。
  她听闻脚步声过来了。她在李奕章的怂恿下,竟然把桂丫摔在地,只为了坑二房,李奕章是个心狠的,连自己的妻儿都不放过。
  二房的人和黄氏老两口是同时到的,他们到的时候,看着桂丫身下全是血,韩氏和李奕章在一旁,没有扶起她。
  而二房想着去外头,叫大夫来着,可韩氏和李奕章偏偏不让人叫。外头吵闹的声音,很快吸引来了一群人,崔氏也是这会儿才出门看的。
  哪怕当时的情况,只有李奕智在无措的看着他们,可二房的人还是坚信他不会这样做,不会恶毒到连堂嫂都要推,自然是和韩氏据理力争。
  后来的一切,大家伙都知道了。
  元氏听完,整张脸都黑了,她咬牙切齿:“这韩氏,未免太恶毒了一些,竟然还摔了一次桂丫,桂丫都已经见血了,她竟然还想再摔一次,难道她是担心她的孙子还没死透吗?”
  元氏说话,家里的几个大老爷们自然不好接,可李桂川没这样的计较,她说道:“娘,您难道没看出来吗?大伯母其实是想赖到咱家头,您想,若是大堂嫂的孩子掉了,大房能从咱家拿一些银子,这不过是第一步,再过几日,没了孩子的牵绊,大伯母肯定会听大堂哥的话,把大堂嫂喜欢偷看咱家大哥的事儿说出去,届时,村里必定再传流言蜚语,大堂哥顺势说,其实大堂嫂肚子里的孩子,是咱家大哥的,别人又联想到大堂哥和咱们大哥长得很像,那别人会怎么想,把大堂嫂赖到咱家大哥,这才是第二步,也是终极目标。”
  李桂川把一切分析得很在理,可大家伙都沉默了。李奕权不敢置信地问道:“大伯母应该不会那么恶毒吧?大伯母爱钱财,这我们是知道的,只是大伯母也只是爱钱财而已,向来不会因为其他事而伤害二房啊。”
  李桂川一副图样图森破的眼神看着他,反问道:“那前段日子,大堂哥不是想把他的婆娘赖到你的头?当时大伯母说啥没?这次大堂嫂又是不能生孩子的,难道你觉得,大堂哥难道还会对大堂嫂手下留情吗?将来大伯母怎么做?必定是再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一个不能生娃的儿媳,你觉得以大伯母的精明,难道她会要?”

  ☆、146。第146章 元家

  146。第146章 元家 
  此话一出,屋子里谜一样的沉静,是啊,韩氏本没啥底线,又是十分宠儿子的,现如今,儿子不想要这个桂丫当媳妇,肯定会想办法赖掉桂丫,按照韩氏对李奕章的宠爱,必定会闹着把桂丫赖到李奕权的头。
  还好,洞察了她的目的,现在还有回旋的余地。
  元氏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这李家的人,实在是太恶毒,人心不古。
  李桂川看着大家伙都已经了然了,她又道:“所以以后咱们不能再和大伯母家有任何的牵扯,一点都不成,若是再牵扯,咱们家必然会倒霉,娘,大伯母家已经不把咱们当成是亲戚,也不觉得咱们是他们的兄弟,咱们只能狠心了。这十几年来,咱们步步退让,已经不能再退了。”
  元氏沉默了些许,深吸了一口气,道:“好,娘为了你们,不会再让步,川儿,你放心,娘会护着你们的,这件事,到底没完,以后你们在家,小心一些。”
  再过几天,天气好起来,这院墙已经做好,李海必定会去镇帮忙,李奕权在家也没啥活儿,也去镇,李桂川在家带着小四,两个孩子,面对韩氏的挑衅,不知道能不能对付。
  李桂川调皮道:“娘别担心,我还有周哥,周哥一个人顶俩。”
  说到周礼,元氏也笑了,周礼平时力气大,她是知道的,刚才在争吵时,周礼一个人把李奕章和李邦撂倒了,功夫不差。
  阴霾暂时过去,当天下午,元氏回到元家,让两个哥哥帮忙砌灶台。
  这乡下的灶台,是很讲究的,虽然谁都能砌,无非是堆砖块开个孔的事儿,可是做得好的人,塞柴火进去,不会有太多的火退出来,若是做得不好的人,先不说火会退出来,烟也会退出来,让厨房满是烟。
  所以灶台这种事儿,乡下人一般都是让专门砌灶台的人来做的,乡下人做灶台的人不多,有这种手艺的人,一般都很吃香。
  好巧不巧的是,元氏的二哥元二明这样的手艺人,元氏的大哥元大明也是做工匠活儿的,和泥的能力可是十里八乡都知名的。
  元氏的两个哥哥经常出去帮人砌房子,如今砌房子挣到的银子不少,一年到头,也能挣个好几十两,在元家村,元氏娘家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元氏还有一个姐姐,嫁去了府城,原本只是嫁去县里,结果人家因为升了官,去了府城。元氏的姐姐举家搬去了府城。
  这件事按下不提,元氏回到娘家,看到刚回家的大哥二哥,便前和人家说去了,元家村和耀河村相隔不远,脚程也不过是半个时辰,若是马车的话,一刻钟便到了。
  元大明元二明明儿也没啥事儿,便答应了妹妹的要求,元氏因为家里还有事儿,没留下来吃完饭。
  这元家,其实也是个幸福的家庭,和李家相,元家真的是很实在的庄户人家。元氏的父亲元老汉,是个很精明的老头,经营十几年下来,也能攒下不菲的家业。

  ☆、147。第147章 往事

  147。第147章 往事 
  元家有着二十亩的田地,都是很肥沃的,田的地势较高,也不怕南方多雨,被淹了土地。 地的地势较低,也不怕忽然不下雨,让田里干枯。
  元老汉的两个儿子,平时都是在外头忙活,做的工匠活,一年能挣到几十两银子,元老汉在家种田,有着几个孙子帮忙,一年除去家里吃的,除去租子,一年下来,卖掉一些多余的粮食,也能挣下几十两。
  一整个家,一年挣到几十两,在村里可真是数一数二的了,看元家的屋子便可知道,元家不缺银子。
  元家有着一个大院子,是在村心,这院墙,和寻常人家的相,更显得雄伟,因为元家是除了里正家之外,唯一一家的院墙是用青砖砌起来的。
  院子内有着许多的屋子,元家大房二房各有在一边,主屋是元老汉和老伴儿陆氏所住,院里还有不少的猪圈和鸡舍。
  元大明的媳妇是柳氏,生个两个儿子,老大娶了媳妇,胡氏,老二才十二岁,尚未娶妻,但也是个很有力气的半大小子。
  元二明的媳妇吴氏,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才十三岁,二儿子才十一岁,小女儿才八岁,和李桂川一般年华,都未婚嫁。
  柳氏和吴氏都不是来事儿的人,自家男人去了外头忙活,她们也都是在家照顾好公婆,讲道理,陆氏也是个温婉的南方女子,也不苛待儿媳。
  这元家的日子,才能过得蒸蒸日,几个孙子,虽说半大不小,却也都能去地里帮忙干活,元老汉这才能种那么多的田地。
  元家有着四个孩子,大女儿去了府城,官宦之家,过得也不差,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手艺人,在方圆十里都为人所知,活儿也不缺。
  只是二女儿元氏才是最让人糟心的,元氏倔强,嫁给李家后,发现李家是个狼窟,但也要把日子过好了,不让爹娘为难,不让哥哥接济。
  当初,元氏刚嫁过去时,生了李奕权这个大儿子,竟然惨到坐月子都没鸡汤补,元家人看不过去,给了银子,也送了一些母鸡过去,让元氏杀了熬汤喝。
  当然,在穷苦的乡下,很多人家生了娃,最多是给鸡蛋粥喝,哪有谁给鸡汤补的,只是元家宽裕,自然对女子好一些,不管是柳氏还是吴氏生娃,甚至到了胡氏,也都是给鸡汤补的。
  元氏进了李家,没了鸡汤补,气得陆氏将家里的母鸡送了过去给女儿补,当时李海自知理亏,便到镇去挣银子,送过去的母鸡,元氏竟然只吃到了两只。
  送了十只过去,元氏竟然只能吃到两只,另外八只,被韩氏圈养了起来,理由是,家里不宽裕,吃两只已经是极限了。
  都是乡下人家,哪有你那么娇贵,你既然进了李家门,是李家人,要按照李家的规矩来,别想着娇气,这些鸡,有些再过一段日子要下蛋了,要养着,下蛋。
  李海不在家,她不知道,元氏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底送了多少过来,直到出了月子,她才知道,自己的母鸡,被人昧了下来。

  ☆、148。第148章 暴露

  148。第148章 暴露 
  她气急,和韩氏吵了一架,黄氏偏向于韩氏,自从哪儿之后,聪明的元氏便知道,不要和妯娌吵架,谁让你嫁的男人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呢,吵了也毫无益处。 
  只是从那儿之后,元氏不会再让娘家人送任何的东西过来,送过来也落不到她的头,还被人拿了去,平白糟蹋了娘家的东西。
  元家的人知道后,很生气,想来找韩氏麻烦,却被元氏拦住了,韩氏说得对,进了李家门,不能再任性了,为了自己将来的权益,她拒绝了家里人的救济。
  这一拒绝,是十几年,这元氏在李家过得不好,元家人都知道,可元氏有主意,不让人接济,元家的人也只能在逢年过节的那会儿,给几个外甥做几件衣裳。
  往事无须再回首,一直拒绝娘家帮忙的元氏,回到娘家寻求帮忙,元家的人自然愿意帮忙,听闻已经分家,这次是要自己做灶台,元家人都觉得很欣慰,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且不说这些,当天元氏回家说分家了,现在去镇摆摊,日子过得不错,分家虽然受了些委屈,但好在运气好,去镇摆摊,日子过得不错,地也买了。
  当天元氏回家后,陆氏作为娘的,在元家老泪纵横,别人咋说都不管用,这李家人都是黑了心的,如此欺负女儿,即使是女儿已经熬出头,她还是觉得意难平。
  于是,第二天,元大明和元二明载着一大家子,去了耀河村,家里只留下胡氏守着自个儿五个月大的儿子,其他人都到了耀河村。
  今天天气不好,早起下了点雨,现在虽然停了,但是天还是阴沉沉的,元氏起来没去镇摆摊,和几个孩子在家里整理家。
  眼看着天亮了不久,这元家的人还没来,元氏只能等,不一会儿,元氏听到院外有吵闹声,出去开了门,看到一大家子都来了,陆氏和元老汉铁青着脸,她错愕。
  问道:“爹,娘,你们咋来了,我马去做饭。”
  元氏以为只有大哥二哥过来,只多做了一些饭,这要是一大家子过来,压根不够吃。
  陆氏温婉如厮,现在也气得发抖,她道:“不急,我们是吃了早饭才过来的,都进屋,告诉娘到底是咋回事。”
  元氏和李海对视,两个人都很疑惑,二房的人都进了屋,元家的人也都进去了。
  元氏边走边问:“娘,咋了,您咋来了,今天天气还不好,您出来也不怕遇到下雨。”
  陆氏骂道:“我不来,能知道你在李家受了多少委屈吗?我再不来,这李家是不是要天了?”
  元氏问了咋地,经过柳氏的转述,大家伙才知道,元家的人在路遇到了耀河村的村民,这村民淳朴,看不过李家大房所为,便跟元家的人说了最近发生在李家的事儿,那村民也没添油加醋,只是把实情说了出来,这让元家的人听闻气得发抖,特别是陆氏,她整张脸都气得青了。

  ☆、149。第149章 不行

  149。第149章 不行 
  元氏是她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很是疼爱,嫁到李家,委屈了自己也罢了,李海老实,日子过得虽然贫苦了一些,但好在他疼媳妇,元家人也没追究他的责任。
  和那些打媳妇的人相,李海已经很好了,不是么?
  只是,那是以前的想法,现在她们听闻李海竟然让女儿受了欺负,二房唯一的女儿,被人卖了当童养媳,而卖了女儿的银子,二房都没能看到,二房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又险些被人欺负。
  每一次都是李家大房做的,而李海作为李家的人,竟然不出手,如此懦弱,实在是让人不齿。
  陆氏进了门,噼里啪啦地骂着李海,压根不给元氏求情的机会,李海只能低着头承受,谁让人家是丈母娘,还说得对呢。
  骂累了,陆氏喘着气,很疲累地道:“所以,你打算咋做,以后你大哥再将脏水泼在你们头,你还要忍吗?”
  李海猛地摇头,说道:“不会再忍,以后谁也不能欺负到我们二房头。”
  陆氏哼了一声:“最好不过。”
  陆氏也知道,这李家,是李海的家,他又是一个念着旧情的,若是把他逼得太急,他会觉得陆氏太苛刻,万事有个度,她活了大半辈子,是知道的。
  元氏趁着这机会,连忙求情:“娘,您也别再骂他了,这大房做的事儿,他又不能决定,何况他也是心疼孩子的。”
  “哼,你傻,还在求情,他以后要是再屈服,要是再顺从他的那个娘,你带着孩子回娘家,不用再顾虑他的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