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浩然九界 >

第153部分

浩然九界-第153部分

小说: 浩然九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九歌站在皇城之外的门口停步,动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将本就干净而整洁的衣服又整理了一遍,又将自己的发髻之上的剑形发簪重新插了一遍,虽然之间那发簪已经是稳如一座神山大岳。

    接着,他向着正北的方向,建有太庙的地方,恭敬地叩拜下去,朗声道:“萧家不肖子孙萧九歌,前来叩拜先祖。”

    “先祖有德,泽被苍生,庇护万灵。”

    “然,今天下大乱,危机四伏,外族窥探,六地分离,中洲于水火。”

    “九歌今日叩拜太庙,禀明先祖,为万族苍生计,征兵千万,伐灭六地,重整江山,再塑山河,聚天下于一,共抗邪魔外族,护佑后世子孙。”

    所谓六地,自然指得便是六国。

    萧九歌起身再拜,一拜一叩,进入皇城,向着帝都长安最高的方向而去。

    他的话音,并无遮掩,朗朗之声,奋发之声,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遍长安。

    “征兵千万,这是要赌了大唐的一切呀!”人君东方玉轻声叹了一句,起身向着太庙的方向而去。

    大唐武王萧九歌以萧皇后人名义祭拜太庙,实则为了征兵,东方玉身为大唐人君,却也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前往太庙叩拜,虽然于理不合,但若不去,更加不合。

    他也找好了借口,代朋友祭拜先祖。

    他那个朋友,便是萧皇之后,萧九歌的父亲,中洲的一代传奇,完美之人,萧长天。

第一卷 正文 第332章 人皇虚影现

    从皇城到太庙,虽然没有武殿到皇城的距离远,但难在萧九歌一步一拜一叩首,这一段距离,也整整花费了一个时辰。

    距离午时还有半个时辰,萧九歌终于来到太庙之前。

    东方玉与他并肩跪在一片玉石打造成的肃穆广场,长辛就在两人身后不远处。

    前方向上,还有九百九十九台阶,台阶之上,才是朴素而庄严的太庙,太庙门口左边,盘膝坐着一位白发白眉几乎覆盖住全身的人。

    这个人就是太庙的守护者,代代相传,无论外面天地大变,风云变色,只要不危及太庙,太庙的守护者便会一动不动,绝不出手。

    这个家族的职责,就是守护太庙。

    萧九歌神态肃穆,表情庄严,叩拜道:“九歌今日叩拜先祖,征兵千万,伐灭六地,为人族未来,别无选择,还请先祖恕罪。”

    东方玉身为长辈,这时却后退了半步,跟随着萧九歌的动作,向着太庙叩拜了下去。

    长辛在两人后面三十几步远,一直长跪不起。

    “九歌今日许下誓言,定灭六地,否则堕落炼狱,永不轮回。”萧九歌闭上眼睛,双掌相合,属于皇族的血液浸润到了双掌手心之中。

    跪拜之时,双掌轻轻放在地上。

    忽然之间,太庙竟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萧九歌、东方玉和长辛霍然抬头,望向太庙之内。

    一直如磐石一样不动的太庙守护者睁开了双眼,沉寂如他,眼睛中也充满了费解,只是,这份疑惑只是持续了少许时间,他的目光就锁定了萧九歌,以他太庙特殊守护者的身份,隐隐约约感觉到萧九歌与太庙之中的联系。

    萧九歌望着前方,那是血脉在悸动,血液的力量在飞快地运转,他能感觉得到内心深处的那份联系,太庙隔绝神识,但是他仿佛能看到其中的塑像。

    三座雕像,让人不敢直视,如真人一般,站在那里。

    中间那人,黑发飞舞,身背长剑,一袭白衣,似乎要踏天而去。这个人就是行云大帝,行云大陆的传奇人物,行云大陆因他而命名,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人族被压制,人族先祖被禁锢,行云大帝倾尽一生征战,喋血诸天遍地,救回人族先祖,最终以身化道,守护整个大陆。

    左边那人,一头白发,一身黑衣,身躯有些单薄,眼睛有些狭小,但是其中神光迷茫,杀意一浪高过一浪。他手中的长刀无比的古朴,无比的普通,名为破天刀,在他的肩膀,还站着一只鸡,一只没毛的鸡。

    传说,离皇少年悲情,一夜白发,一生白发,以杀承道,顺杀为皇,那只鸡,其实是传说中的凤凰,是离皇一生的伙伴,也是离皇的启蒙老师。

    右边那人无比的俊美,几乎和萧九歌一模一样,但是却气质无双,似乎隐藏在朦胧的雾气当中,一身黑袍,如静止的湖水一样平静,垂在自己的身侧,在身侧之外,安静地漂浮着一柄剑。

    这柄剑竟然与行云大帝的那柄剑一模一样。

    萧九歌起身,望着太庙,一步一步前行,当那天他彻底觉醒时,已经知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现在他很清楚,这份联系来自于哪里,因为他是人皇见众生受苦,悲天悯人时留下的一滴清泪。

    他最初,来自萧皇。

    一帝二皇以身护卫人族,护卫万灵,虽身死,但精神与道长存世间。

    太庙作为无数生灵的寄托,被祭拜无数年,已经凝聚了帝皇的气息。

    当萧九歌出现,以皇族血液祭拜时,终于,引动了当初的那一滴清泪与太庙之中的联系。

    又过了片刻,太庙之中,离皇的那尊雕像仿佛活了过来,一尊巨大的虚影出现在太庙上空,似乎脚踏大地,头顶苍穹,掌控诸天万界,

    一股善良而威严,又不容亵渎的奇怪气息席卷了长安城,还在向外扩散。

    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气息,但所有人忽然间就似乎看通透了,那是皇者的气息。

    皇道气息。

    “那是什么?难道是远古人皇再现世间了吗?”

    “听说武王是萧皇血脉,当年武侯的人格魅力可以慑服六国,一人镇六国,武王作为他老人家的后人,难道竟然可以沟通太庙,祷告天地,请动远古人皇的英魂吗?”

    在修者当中,大部分人认为一帝二皇虽身为天地之间的最强者,但最后身死化道,护卫行云时,便不会再归来了。

    但无数的百姓和生灵却固执地认为,远古帝皇不会放弃他们,在危难之时,远古人皇便会降临。

    “远古人皇不灭的英魂重现了吗?这股悲天悯人的气息是皇道气息,传说中属于人皇。”

    “一身黑袍,难道是距离我们时代最近的萧皇吗?”

    长安有无数的高大的建筑,却都无法阻挡百姓的目光,他们敬畏地看着那俯瞰人间的巨大身影,有人开始讨论,有人开始跪拜,接着,又是无数人开始跪拜,成片的人,开始跪倒在地,向着太庙的方向,上方那个身影。

    在一处没人知道的深谷当中,当初墨风皇尊吩咐的那个中年男人,惊悸不已,隔着无尽的虚空,看着帝都长安的方向,手一抖,正在浇花的水瓢掉在了地上,满脸泪水,跪在地上,强壮的身躯颤抖不停。

    太庙之上,那巨大的身影俯视着萧九歌,怔了怔,眼睛中有笑意,向着萧九歌点了一指。

    那是一道黑色的光芒。

    萧九歌觉得丹田中一阵疼痛,但是过后内视,发现太极图更加凝实了,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盘神缩小了一些,只有三寸三。

    丹田似天地,那盘神虽然很小,却似乎掌控了整个天地一般。

    这一瞬之间,萧九歌清楚地知道,人皇虚影让自己的基础更加凝实,虽然没有拔苗助长,让自己的境界提高,但战力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皇虚影看了一眼炼情宗的方向,嘴唇似乎动了一下,萧九歌能够感觉到一股悲伤的情绪。

    萧九歌清楚人皇悲伤的原因。

    他也一瞬之间有了错觉,以为人皇活了过来。

    “战!”

    就在萧九歌心存将疑时,忽然之间人皇虚影轻轻出声了一句。

第一卷 正文 第333章 帝都之战前夕

    高大无比的人皇虚影,耸立于太庙之上,俯瞰长安,远眺山河,竟然开口。

    “战!”

    一个字,声若洪钟,语若惊雷,清澈无比地在每一个的耳朵旁边炸响。

    萧九歌呆呆地望着人皇虚影,震惊无比,他不过是为征兵走一个过场,却不曾想,这突兀出现的人皇虚影竟然开口。

    人皇开口,即为法旨,若此时征兵,则名正言顺,天下拜服,不敢不从,谁能有异议?

    人皇说“战”,谁敢不战?

    无论是大唐百姓,还是六国子民,都将因人皇一事而受到极为重大影响。

    这件事情传遍天下时,大唐百姓和兵士将受到极大鼓舞,为人皇而战,六国军士若知,却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人皇传说,中洲不绝,身为万灵之一,谁不感恩?对抗人皇法旨,谁能不心惊胆战?

    萧九歌没有看到,东方玉若一只老狐狸一般,在后面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大有深意地盯着太庙门口的守护者。

    因为,除了守护者,整个大唐,只有人君代代相传,天下气运汇聚皆为神龙,唯有大唐气运累积,是为人皇之影。

    大唐帝国危及之时,自有复杂而繁复的祭祀仪式唤醒无数年积攒的气运,护佑大唐一丝生存。虽然东方玉不知萧九歌为何能一人引动人皇之影,他将原因归结为萧九歌皇族血脉太过纯正,但是,他却清楚,人皇之影不会有自己的意识。

    人皇法旨,一定和守护者有关。

    守护者紧闭的双眼露出一丝笑意,看了一眼东方玉,又闭上了眼睛,若一尊守门的石刻神将,白须白发,一副神仙模样。

    东方玉心底轻笑,守护者孤独了这么多年,也不甘寂寞,要在世俗之界横插一手?

    但,人皇之影真的只是简单的气运累积?人皇虚影真的没有意识?那么,为何人皇虚影会望向炼情宗的方向?

    但这些都不重要,至少目前不重要。

    因为,人皇法旨已下,执行人皇法旨更为重要。

    “今大唐武王萧九歌,为人族未来计,奉人皇法旨,征兵千万,伐灭六地!”萧九歌双膝着地,双手在前方相握,向前跪拜,缓缓行礼,以额触地。

    帝都长安,无数百姓军士,不停地向着人皇之影叩拜,有人在祈福,有人在诉说自己的愿望,有人在忏悔自己曾经的罪行,也有人对着人皇之影发誓,要进入军营,誓死护卫大唐。

    人皇之影缓缓消散。

    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对无数人心灵上的直击却是一生的。

    特别是那一个“战”字,更对整个天下的战局的胜负有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起身时,萧九歌笑了笑,低声道:“竟然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东方玉皱眉,斥责道:“太庙重地,慎言!”

    萧九歌讪讪一笑,道:“明白!”

    历经无数轮回,拥有无数记忆,但记忆总归只是记忆,回忆总归只是回忆,当世他也只是十七岁的少年,说白了,他还是个少年,当然有一些少年心性。

    三人离开太庙,步伐不快,也不能飞,也不敢高声语,直到离开太庙范围,东方玉试探性问道:“九歌,若真的征兵千万,大唐也一时拿不出来那么都的装备武器,如果没有那么多装备武器,这些普通士兵一旦遇见修者,将毫无还手之力。”

    东方玉说言皆是实话,大唐朝廷可以镇压整个大唐修行界,让无数实力高强的修者安分守己,凭借的便是恐怖的装备和完美的配合,就算是地始境修者在那种专门针对修者的战阵之下也讨不到任何好处。

    “之前,我虽想征兵,但说千万,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现在人皇颁下法旨,或许,我们连虚张声势也不需要了,借这股势,来增长我方气势,削弱对方气势,敌消我涨,胜利便不远了。”

    萧九歌说出自己的想法,又回身看了一眼高耸的太庙,太庙之上已经空空如也,他虽然相信那人皇虚影有自己的意志,因为人皇看了一眼炼情宗的方向,但理智告诉自己,人皇已经不在了。

    但是人皇又颁下了法旨。

    虽然心存疑惑,但那个法旨总归是有利于大唐。

    “既然这样,一切都交给你们年轻人了,等这场大战结束,天下定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去那个地方,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了。”东方玉拍了拍萧九歌的肩膀,既然决定将所有交给年轻人,便不再怀疑,自行向着龙魂小筑的方向去了。

    “自当年叛乱到如今,经历无数人努力,才有今日的局面,这一场仗,必须赢,大唐没有退路,我自己没有退路,人族也没有退路。”萧九歌喃喃自语,坚定自己的决心,深吸了一口气,走出太庙范围,踏空而去。

    下方,长安的大街小巷内,虽然人皇之影消失不见,但还是有无数人在叩拜,而且有人更是摆上了香案,正在焚香祷告。

    萧九歌微微一笑,身影降落到武王府,武殿,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股无形的势正在扩散,正在席卷天下,终究会加诸于众人身上,化作恐怖的力量和信念,推平敌军,换来万古的太平。

    长辛没有跟来,在与东方玉分手之后,萧九歌便传音给他,让他通知东方莫宁,去安排征兵事宜,萧九歌相信,以东方莫宁的手段和心性,一定会将虚张声势这件事情做得十分完美,看不出破绽。

    “大概,我是大唐自古以来,最不负责任的统帅了。”萧九歌自嘲地笑了笑,他每做一个决定,都是吩咐别人去做,一切具体事宜,都没有关心,甚至说,他其实,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想法而已,可行,还是不可行,他都不关心,他只让别人做事。

    “可我似乎又是承受压力最大的统帅。”萧九歌微微摇头苦笑。

    因为这场战争是空前的,决定了未来中洲的走向,也决定了大唐和六国的未来,他是这场灭国战争的决定者和实施者,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他也会成为万古罪人。

第一卷 正文 第334章 修者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中洲之地,已经战火连天,大唐的无数机构和部门正在疯狂运转,来维持着这场战争对国力民心的消耗。

    武王府内外看似平静,却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萧九歌在等,等着六国高手的来临。

    现在的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