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最牛古董商 >

第178部分

最牛古董商-第178部分

小说: 最牛古董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扶起二人,走到那些护粮队的兄弟面前,望着面前的一百多个兄弟大声说道:“蛇无头不行,咱们现在护粮队也有一百多个兄弟,我看咱们得推举出一个带头的人,领着大家把神仙赐给咱们的粮食保护好。”

    闻弦音知雅意,汤和知道朱元璋这是要一个大家公认的名目,率先举起了手:“若没有朱大哥,神仙岂会赐给咱们这些粮食,我推举朱大哥当咱们的头领。”

    “对,朱大哥,你就当大家的头领吧。”

    “我支持朱大哥当咱们的头领。”

    大家都亲眼目睹朱元璋跟着唐豆一起走进破庙,然后朱元璋高喊着神仙显灵把粮食从破庙里扛出来的,人们见证了这个奇迹,他们虽然不知道刚开始给大家施舍包子的唐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是都清楚如果真的是神仙显灵的话,那么朱元璋必定是被神仙眷顾的人。

    而后来,人们见到破庙中突然冒出来大堆的粮食,再无人怀疑神仙显灵之说,更不会怀疑这是唐豆和朱元璋两个人串通好了搞的鬼。

    在这灾荒之年,除了神仙显灵之外,无法解释这一大堆的粮食是怎么来的。

    而朱元璋和唐豆二人自然就变成了神仙所指派前来帮助大家的人。

    而现在唐豆既然故意淡化自己的形象,那么朱元璋自然成了护粮队头领的不二人选。

    朱元璋谦虚一番,正气凛然的接掌了护粮队的头领,随后任命汤和和常遇春为左右总旗,将一百二十多名兄弟平均分到两旗,每旗六十多人,又选出十二名小旗长,每名小旗长各领十人。

    在朱元璋的调度之下,眨眼之间原本乱哄哄的护粮队竟然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建制。

 第342章 关门打狗

    大悲院是濠州唯一的喇嘛庙,就坐落在距离钟离不远的琅琊山下,寺中的喇嘛大多都是蒙古人,有百人之多。   (  。    。 c  )

    大悲院庙产丰厚,钟离镇有近半的土地都属于大悲院所有,镇中有不少汉人都是租种大悲院的田地。

    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可是大悲院的喇嘛们收起租子来却丝毫不比那些地主们心慈手软,每年讨租时节被他们逼的家破人亡的汉人比比皆是,喇嘛们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收租队,配备刀枪棍棒,防止那些卑贱的汉人逃租或者抗租。

    此时本是春季,远远还没到讨租的时节,大悲院的收租队的十几个喇嘛闲来没事出来寻找那些欠租者的晦气,却正见到汉人们聚集在破庙前的场院上施粥。

    听闻有粮食,那些喇嘛们马上想到了欠收上来的租子,在汉人中抓住几个欠租的农户逼迫讨要,自然是讨要无果。

    那些喇嘛恼羞成怒,对着欠租的农户一顿拳打脚踢,突然改口庙里丢失了大量粮食,要将破庙里堆积的那些粮食强行拉走,结果就跟汤和常遇春等人发生了冲突。

    喇嘛虽然凶恶,可是却哪里是汤和和常遇春等人的对手,这两位可是在后世鼎鼎大名的大明开国猛将,再加上汤和等人人多势众,那些喇嘛被一顿拳打脚踢之后,鼻青脸肿的逃回了大悲院,找到大喇嘛达尔玛扎布哭诉,自然是将一切过错都推到了汉人身上。

    抗租不交,还殴打讨租的喇嘛。就算是那些被打的喇嘛不推脱过错,达尔玛扎布又岂能容忍卑贱的汉人殴打尊贵的喇嘛,这个苗头如果不及时镇压的话那还得了,以后汉人还不得养成习性不听教化。

    达尔玛扎布听闻殴打喇嘛的那些汉人人多势众,虽然知道有可能是这些被打的喇嘛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也不敢大意,一声令下召集起寺中的喇嘛,从中挑出身强力壮的五六十人,又亲自手一封,使带头的喇嘛手持信前往驻扎在琅琊山下的千户所寻找千户和达鲁花赤寻求帮助。

    达鲁花赤是蒙古军中的监军官,由蒙古或色目贵族担任,专门负责监督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千户所。

    琅琊山下的这个千户所驻扎有五百多名兵卒,大部分都是蒙人,其他还有一少部分是汉人、唐兀人和奈曼人。

    千户所统兵千户见到喇嘛们拿着大喇嘛达尔玛扎布的亲笔信前来求助,他深知喇嘛的权势,哪敢怠慢,毫不犹豫的派了一个百户带领百名士卒跟随着喇嘛们前往钟离缉拿镇压殴打喇嘛的乱民。

    还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把乱民的帽子给殴打喇嘛的汉人扣上了,由此可知汉人在蒙人眼中的地位比之猪狗恐怕也是不如。

    此时,在破庙前的场院上,朱元璋双手握着一把柴刀,猛地发出一声喝喊,手起刀落,拴在木桩上那头黄牛斗大的牛头应声而落,庞大的黄牛轰隆一声倒地。

    朱元璋丢下柴刀,冲着面前正在欢呼的兄弟们大声喊道:“兄弟们,剥牛,吃肉。”

    杀了地主的黄牛,朱元璋绝去了自己的后路,显示出孤注一掷的决心。

    这时,庙门打开,唐豆费力的拖着半扇肥猪从破庙里走出来,正好见到朱元璋杀牛这一幕,忍不住苦笑着摇了一下头。

    丫的,早知道你小子杀牛,哥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搬来半扇猪肉。

    见到唐豆出来,朱元璋急忙快步迎了过来,汤和、常遇春紧随其后。

    汤和和常遇春现在已经从朱元璋口中得知唐豆乃是‘上界仙人’,此时再见到唐豆从原本一无所有的破庙中拖出来半扇肥猪,更是深信不疑,望向唐豆的目光也变得恭敬小心。

    唐豆笑着将半扇猪肉扔在地上,冲着快步走过来的朱元璋笑道:“你小子手倒快,咱先说好了,那地主要是找你赔牛我可不掏钱。”

    朱元璋哈哈大笑,吩咐人将唐豆带来的半扇肥猪抬下去跟牛肉一起煮熟给大家分食,把编制护粮队的事情跟唐豆说了一下。

    唐豆笑着摆了摆手:“那是你的事,不用跟我说,我还带来一些丹药,咱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把瘟疫控制住。”

    四个人就在庙门前的台阶上席地而坐,汤和走过的地方较多,对濠州附近比较熟悉,此时他手持一根树枝在地上勾勒出一个大概的地图,为唐豆讲解濠州瘟疫流行的大概趋势。

    伤寒瘟疫并不可怕,只是在蒙元统治下的汉人缺医少药,生存条件又极其艰苦,有些人家甚至连一口热水也舍不得烧,再加上蚊虫鼠害的传播,因此才会受到瘟疫肆虐而不可控制,如果有效控制,再加上药物治疗的话,灭绝伤寒传播并非一件难事。

    控制瘟疫的传播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唐豆既然已经参与到这个年代的事件中来,就不想半途而废,所以才会这样不遗余力的帮助朱元璋先把瘟疫的事情控制住。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唐豆估计了一下受到瘟疫感染的大概人数,知道自己所带来的这些正露丸还远远不够,跟朱元璋三人说了一下,噔的一下又穿越了回去。

    正露丸不是什么处方药,在药店里购买很方便,可是像唐豆这样扫货也已经把临近几个药店的存货全都一扫而空了。

    而唐豆又不能大张旗鼓的满世界购买正露丸,那不合常理,现在他只能求助于华佗。

    华佗对于伤寒也有颇深的研究,他与与他同时期的张仲景曾就伤寒医治共同探讨过,张仲景更是借鉴了华佗的一些学说著作了著名的《伤寒论》,致使后人谈起伤寒时只知张仲景而不知华佗,实则不然,华佗在治疗伤寒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张仲景,更有大小承气汤、大小柴胡汤等秘方专治伤寒,只是华佗的医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传承下来,后人不知罢了。

    只是华佗听唐豆说要大批配置治疗伤寒的药剂,以为是某地又爆发了伤寒,一边配药一边缠着唐豆询问了半天,还要带领门下弟子前往疫区救治。

    唐豆感慨华佗医者父母心,可惜又无法解释是距华佗一千多年后的元末爆发了疫情,只得胡诌了一通,说了一个华佗鞭长莫及的地方搪塞了过去。

    且不说唐豆到华佗这里求医问药,朱元璋三人刚刚送走了唐豆,正闻着十几口大瓮中散发出来的肉香商量如何巩固和扩大势力,这时朱元璋安排在镇外负责眺望的哨探一脸紧张的狂奔而至:

    “头领,大事不好了,官兵和喇嘛从琅琊山方向杀来了。”

    朱元璋一脸压抑不住的兴奋,噌的从地上跳了起来,喝道:“来得好,他们来了多少人?”

    “黑压压一大队,恐怕得有一二百人。”

    汤和和常遇春也是一脸兴奋的从地上跳了起来,摩拳擦掌的望向了朱元璋:“大哥,这是咱们的第一战,怎么打,你吩咐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关门打狗,打完吃肉。兄弟们,抄家伙。”

    33/33068

 第343章 想死都死不了

    唐豆有心想要看看自己不在朱元璋身边的时候,朱元璋会做些什么事情,他从华佗那儿求医之后,故意延迟了两个时辰穿越回朱元璋所在的空间,已经是黄昏时分。 

    唐豆刚从穿越的短暂眩晕中恢复过来,就听到破庙之外传来纷乱的喧嚣声。

    唐豆心中一惊,急忙放下手中的药材,从袖中拿出手弩快步走向庙门,透过门缝向外望去。

    一眼望去,唐豆有些愣怔。

    场院上燃起了几堆篝火,每堆篝火上都烘烤着牛羊一类的牲畜,肉香弥漫整个场院,那些原本满脸菜色的饥民此刻竟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火光映在脸上竟然多出了几分血色,看他们愉悦的表情,很显然他们正在欢庆。

    唐豆看到朱元璋正坐在最临近庙门的一堆篝火旁与身旁的汤和、常遇春等人欢快的畅谈,而让唐豆有些意外的是,朱元璋、汤和、常遇春三个人身上都穿了一身整齐的盔甲,常遇春怀里还抱着一根虎头錾金枪,正在爱不释手的擦拭着。

    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这才两个时辰没见,这帮小子们竟然鸟枪换炮了。

    唐豆释然,收起手弩,拉开庙门走了出去。

    把守庙门的两个护粮队员见到庙门从内打开,看清走出来的人是唐豆时,忍不住兴奋的冲着正在欢笑的朱元璋大声喊了起来:“朱大哥,唐大哥睡醒了。”

    擦,睡醒了,啥意思?

    朱元璋闻声扭头看到唐豆,兴奋的从地上跳起来快步迎向唐豆,人还未到近前已经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你终于睡醒了,向你报告一个好消息,你进破庙不久,那些喇嘛们带着一百名官兵杀了过来,被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埋伏仗,全歼来敌,一个都没跑掉。”

    “我去”,唐豆忍不住爆出了粗口,两个时辰不见,这小子竟然搞出这么大的事儿来。

    唐豆也没有心思询问自己睡醒了是啥意思了,他估计那也是朱元璋使出的障眼法,蒙蔽其他人的。

    唐豆拉住朱元璋,低声问道:“你是说你们杀了官兵?”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冲着唐豆低声说道:“如果不见血,咱们的护粮队永远是一盘散沙,现在杀了喇嘛和蒙古人,大家都没有了退路。我们不光杀了喇嘛和官兵,还趁势把钟离和临近几个村子的蒙古地主也给灭了,把地主囤积的粮食布匹财物都分给了老百姓。老百姓现在士气正旺,很多人都要参加咱们的护粮队。大哥,你猜咱们的队伍现在有多少人了?”

    唐豆眉梢挑了一下,伸手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天生就是个做大事的人。”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哥,我已经被你夸的有些飘飘然了。大哥,现在附近几个村子的汉人都来投奔咱们,咱们的队伍已经有八百多人了。”

    唐豆笑着纠正道:“兄弟,那些百姓是来投奔你的,跟我可没有什么关系。你能这么快就拥有这么大一支队伍,实在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朱元璋掩饰不住呵呵笑着,伸手一指身旁紧随的汤和和常遇春,笑道:“大哥,这俩小子今天一下午官升两级,我们准备吃饱喝足之后趁夜去把琅琊山下的喇嘛庙和千户所给端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天攻打县城。”

    唐豆笑着点了点头,被朱元璋三人簇拥着在篝火旁坐了下来,常遇春殷勤的撕了一条烤熟的羊腿递给唐豆,还用大海碗给唐豆倒了满满的一碗酒。

    看来打土豪的收获不错,这才半天的工夫,这些连稀粥都喝不上的饥民现在已经过上了有酒有肉的日子。

    唐豆咬了一口羊腿,虽然没有什么调味,却是最纯正的原始肉香。

    其实唐豆已经在华佗那儿吃饱喝足回来的,如今象征性的吃喝两口,是不忍拂了常遇春等人的热情。

    唐豆又喝了一口自酿的土酒,放下海碗,望着朱元璋三人说道:

    “如何作战是你们的事儿,我不管。不过你们要记住,蒙古人统治中原这么多年,已经拥有了很深的根基,你们在作战的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于没把握的仗,咱们宁愿不打,保住咱们的有生力量,积极发动群众,孤立蒙古人,使他们瞻前顾后寸步难行。江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下来的,你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先不要好大喜功打硬仗,打大仗,要先把自己的队伍磨练出来,形成凝聚力。我看可以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慢慢的消磨蒙古人的锐气。还有,你们应该尽快的联络其他的农民起义军,跟他们建立起合作关系,大家遥相呼应,拧成一股绳,这样才可以迅速的打开局面。”

    汤和和常遇春连连点头,朱元璋却凛然变色,冲着唐豆抱拳说道:“多谢大哥及时提醒,就在刚才我还和他们两个商量拿下琅琊山下的喇嘛庙和千户所之后就一鼓作气的攻打县城,如今想来,此举实在是太冒失了。”

    唐豆笑着拍了拍朱元璋,刚才他不过是把毛爷爷的游击战、论持久战理论给他们讲了一点,他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出现促使朱元璋提前八年就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唯恐此时的朱元璋还不够成熟,莽撞行事,致使这一段历史发生巨变,所以才出言提醒朱元璋一下,如今见朱元璋已经领悟了,他也就放下了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