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最牛古董商 >

第441部分

最牛古董商-第441部分

小说: 最牛古董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农翻身匍匐在地爬到秦始皇面前,双手按在秦始皇脚上连连叩头,直起腰来泪流满面的望着秦始皇说道:上天开眼,大王英明,老朽这就回村去告诉乡民有吃的了,大家不必逃难了。

    秦始皇点头,老农翻身爬起撒腿就跑,跑了几步又折回来捡起地上遗落的锄头,连连向秦始皇鞠着躬倒退着跑了几步,转身飞奔而去。

    秦始皇微笑着望着老农的背影,轻声叹道:多好的子民,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目送老农带着一溜黄尘跑远,唐豆转向秦始皇问道:你说已经有办法了,什么办法

    秦始皇望着唐豆嘻嘻一笑说道:师父不是说有办法么,我的办法就是找师父。

    皓月公主和李斯在一旁点头赞同,刚才确实是唐豆说有办法解决的。

    滚,唐豆飞起一脚踢在秦始皇屁股上,又一脚踢在李斯屁股上,又一脚跺在了地上。

    丫的,哥只说有办法帮助百姓渡过灾年,大不了就多开粥棚,哥再当回苦逼搬运工搬些粮食过来,怎么也能想办法帮着大家把灾年撑过去,可是听这臭小子的意思,还得让每个人都吃饱穿暖,秦国这么多子民,就算是把哥累死也是绝对不可能填饱这么多肚子的。

    秦始皇嘻嘻笑着搂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脑袋问道:师父,你有办法对

    唐豆一头黑线,开口说道:你命令人统计一下受灾范围有多大,受灾百姓有多少

    一旁的李斯急忙开口说道:公子,这次旱灾受灾严重的地区一共有二十七个县,人口大约有四百余万人,咱们如今手中的粮食还可以坚持三四个月,如果左相能够从韩国借几十万石回来,咱们再从巴蜀等地调拨一些,应该可以支撑五六个月,可是,等到秋粮下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万一

    李斯犹豫了一下,小心的接着说道:万一旱情再持续三两个月,秋粮恐怕也无法接济上。

    唐豆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这就是说,他最少要想办法解决四百余万人两个月的口粮,按每人每月二十斤粮食计算,那就需要一亿六千万斤粮食,那就是八万吨

    唐豆晕了,他不知道自己这小身板能否在秦国断粮之前把八万吨粮食背过来。当初给朱元璋送粮的时候,满打满算也就是几吨粮食,当时自己就已经累得跟死狗一样了,八万吨

    唐豆满眼都已经是小星星了,他一头黑线的冲着正期待的望着他的嬴政李斯皓月公主三人无力的挥了挥手,吩咐道:你们先回去在咸阳别宫等我,我回去想想办法。

    说罢,唐豆也不理会小秦始皇等人,找了个避人的地方,避过那些随从们的目光,直接启动了穿越戒指,噔的一下飞走了。

    :3333068
 第830章 玉米

    三位老爷子在听到秦国发生的旱情之后也是一筹莫展,三位老爷子并非农业专家,杨一眼虽然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三间房临近湖泊,是个靠水吃水的地方,少有干旱发生。

    三位老爷子虽然不是农业专家,可是他们人脉广泛,周老掏出电话打给了农科院的某位老朋友,呵呵笑着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周老不着痕迹的将话题带到了抗旱问题上。

    对方的那位农科专家也是老学究型的人物,听到周老询问起自己专长的话题,登时就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周老偷偷按下了录音键,一个小时之后才与那位意犹未尽的农科专家挂断了电话。

    听了两遍录音,唐豆心里有了谱,又找来一些设备跑去秦国各地采集空气数据,还是周老给他一个当气象站站长的学生打去电话,那位学生接到周老的电话欣喜若狂,根本没有询问周老提供的那些数据从何而来作何用途,马上就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很快得出了结论。

    唐豆跟三位老爷子头凑头的商量了一番,周老笑呵呵的骂道:小子,赶快滚到秦始皇面前去装神棍吧。

    唐豆愁眉苦脸的摸着脖子苦笑道:师父,貌似我是去当搬运工好吧

    周老笑着赏了唐豆一巴掌:快滚吧。

    唐豆噔的一下穿越到咸阳别宫,老神在在的提着一个打包袋从房间里踱出来,小秦始皇皓月公主和李斯已经在大殿中等候了。

    小秦始皇见到唐豆出来,马上扑过来拉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头满怀希望的问道:师父,是不是有办法了

    唐豆呵呵一笑说道:现在是春季,春旱已经接近尾声,我料定十天之内天上必定会降雨。

    一旁的李斯愁眉苦脸的说道:公子,就算十天会有降雨,可是地里的禾苗也无法再支撑十天的时间了,就算雨后百姓及时补种庄稼,但是今年的收成也只有一季,恐怕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仍然会要挨饿。

    唐豆一笑问道:现在百姓耕种的作物以什么为主产量多少

    李斯答道:秦国向来以耕种谷粟为主,兼之耕牛和铁器的应用,产量一直居七国之首,亩产有四百斤。若非逢此大旱,自给有余。

    唐豆呵呵一笑,轻轻摇了摇头,伸手一指坐席说道:坐下来说吧。

    唐豆知道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发展是战国诸雄中最为先进的,据秦简秦律所载,秦国境内到处都有万石一积的粮秣仓库,栎阳粮仓二万石一积,咸阳粮仓更是达到十万石一积,各国均称秦国栗如丘山,秦国的粮食不仅供给本国人们食用,还变卖或出借给他国,如左转。僖公十三年所记载的泛舟之役,就是描写秦国向晋国运送粮食时的盛况,上千舟楫满载粮食,如同是一场战争一般。

    各国虽然对秦敌意颇深,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秦之富,十倍于天下。

    因此秦国连年征战,又逢此大灾之年,秦国的余粮尚能支撑几个月之久,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其他几国身上,恐怕国家经济早就坍塌了。

    坐稳之后,唐豆笑着说道:谷粟亩产四百斤,听起来产量似乎不少。

    李斯望着唐豆,亩产四百,何止是不少,那些没有使用耕牛和铁器的国家,谷粟产量不过才二百七八十斤而已,相差太大了。

    唐豆一笑说道:田间的青苗基本已经旱死,政儿,你吩咐下去,令受灾严重的各地不必再徒劳挽救了。三天之后,你令人到这里来领取种子,分别派送到各地,等到降雨之后马上耕种下去,等到这一季庄稼收获之后,想必这一季的收成已经足可以令所有人吃饱肚子了。

    一季的收成就可以令所有人吃饱肚子

    秦始皇皓月公主李斯惊奇的望着唐豆,秦始皇问道:师父,你要给我的是什么种子

    唐豆一笑说道:玉米,这种作物亩产将会达到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如果栽种适宜,产量也许还会更高一些。

    一千斤什么粮食产量竟然这么高秦始皇三人都吃惊的瞪大了眼。

    唐豆哈哈一笑,伸手将一直提在手中的一个塑料袋放到了面前的几案上,打开塑料袋,露出了几枚还在冒着热气的玉米棒子。

    唐豆拿起一根玉米棒子,伸手撕去苞衣递给身旁的皓月公主,笑着说道:你先尝尝,这就是玉米。

    其实秦始皇他们几个早就已经闻到了唐豆手中塑料袋中散发出的甜香,只是他们关心旱情,暂时还无心询问唐豆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皓月公主小心的接过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看了一眼唐豆,小心的在玉米棒子上咬了一口,瞬间瞪大了眼睛,不由得惊异的惊呼出来:好甜,好香。

    小秦始皇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抓起了一只玉米棒子,三把两把撕衣,向玉米大口咬去。

    唐豆一笑,将一个玉米递给李斯:李少府不要客气,你也尝尝,这就是玉米。

    多谢公子赏赐,李斯急忙双手接过玉米,小心的撕衣也品尝了起来。

    皓月公主手中的玉米刚刚咬了两口,小秦始皇已经狼吞虎咽的啃干净了手中的玉米,伸手将打包袋中最后一只玉米抓到了手中,苞衣撕了一半,这才想起唐豆,他讪笑着把玉米递向唐豆:师父,你吃。

    唐豆呵呵一笑,宠爱的说道:你吃吧,师父不饿。

    小秦始皇嘿嘿一笑缩回手,望着玉米吞了一口口水,伸手将已经撕开的苞衣又重新合拢塞进怀里,冲着唐豆嘿嘿笑着说道:其实我也不饿,这个玉米我带回去给娘尝尝,娘如果知道这是师父从上界带来送给她吃的,一定会很高兴的。

    皓月公主停住小口瞪了小秦始皇一眼,公子可没说是带给赵姬吃的,是你故意歪曲了公子的意思。

    唐豆丝毫没有听出小秦始皇话中之意,他笑着伸手揉了揉小秦始皇的脑袋:百行孝为先,不错,你喜欢的话回头我给你多带些过来。

    寻秦记中将秦始皇描写得心肠狠辣,连生母朱姬最后也是死在了他的手下,用一个假朱姬替代,实则现实中的秦始皇却也是个乖巧的孝顺孩子,这令唐豆很欣慰。

    不过黄大忽悠貌似也没错,在他的寻秦记中,秦始皇根本就不是秦始皇,而是被项少龙狸猫换太子,用赵盘替代的,也许本来的秦始皇就是如此呢。

    小孩子需要从小诱导,唐豆接触秦始皇的时候他不过才九岁,在唐豆的监督诱导下,小秦始皇的心性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只是如今的秦始皇跟真正历史中的秦始皇恐怕也已经大不相同了。

    不过唐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他穿越而来的历史早就已经被他改变得面貌全非,干脆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好了,就比如现在,他不也是将明朝末年才出现在中国的玉米带到这战国时期来了么

    唐豆之所以选择玉米,自然是听了那位农科专家的话,玉米高产抗旱,亩产达到千斤轻轻松松,更主要的是,玉米的植株距离比较大,每亩只需要播种三四公斤就足够了,这样他虽然还是要当一回苦逼搬运工,向这里搬运一些种子过来,但是相比起其他抗旱品种的农作物,搬点玉米种子过来绝对是最轻松的工作,随便搬运几袋过来就可以耕种上百亩良田,更何况他还给自己预留了三天的时间,有这三天时间的缓冲,他已经足以搬过来足够的玉米种子了。

    这些玉米一旦在秦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此以后秦国将永不再有粮食之忧,这可是一劳永逸的大事情。

    解决了心头大事,秦始皇和李斯都变得轻松了起来,秦始皇望着唐豆说道:师父,我有一个想法,你看看可行不可行。

    唐豆一笑说道:你说来听听。

    秦始皇望着唐豆说道:目睹那老农对土地的眷恋,我想推行黔首自实田

    唐豆眼睛一立,秦始皇不知唐豆为何有这么大的反应,瞬间闭上了嘴。

    唐豆盯着惶然不知所措的秦始皇突然笑了起来,他伸手抚摸着秦始皇的脑袋笑道:政儿,你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很好,按照你自己的思想去做,师父支持你。

    秦始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伸手搂住了唐豆的胳膊,翘着脑袋兴奋地问道:师父,你同意了

    唐豆笑着点了点头:师父当然同意,黔首自食田,使耕者有其田,这是好事,师父当然支持。

    黔首自食田,就是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实行土地私有制,这项政策本来就是秦始皇率先推出并在全国推广的,此举一举打破了延续至战国末期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只是唐豆没想到小秦始皇现在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这比历史记载的又整整提前了好几十年。

    想友一下手机访问
 第831章 大难题

    得到唐豆的认可,小秦始皇更加兴奋起来,他恨不得将自己脑子里所有的想法全都一股脑的说给唐豆听:师父,还有水利建设,如果大兴水利,那咱们以后就不怕洪涝灾害以及大旱了

    唐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小秦始皇已经开始长大了。

    接下来的日子,唐豆又变成了这世上最苦逼的搬运工,往返穿越向咸阳别宫中搬运抗旱玉米种子,还好,这一次唐豆掌握好了节奏,七八吨玉米种子他用了现实中数倍的时间倒腾到咸阳别宫,并没有觉出疲惫来。

    三天之后,秦始皇带领人来到咸阳别宫,当唐豆微笑着打开别宫仓库的时候,秦始皇等人见到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玉米种子时,登时欢呼雀跃了起来。

    唐豆只向人们示范了一下该如何栽种玉米就拍屁股走人了,派发玉米种子这事儿自然就由秦始皇安排,李斯代为实施。

    此时秦始皇已经发布了黔首自食田的诏令,这个年代地广人稀,而且荒地甚多,划分土地并没有那么繁琐,只是那些封地领主感到不快罢了,不过此时就算那些封地领主也不敢公然站出来反对神龙眷顾的秦始皇帝,黔首自食田的政策被坚决地推行了下去,所有农民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第九天上,秦国普降大雨,久旱逢甘霖,百姓们跪倒在雨地中感恩上天开眼,而小秦始皇和李斯更是将唐豆奉若了神人,因为唐豆早就已经断言十日之内必有降雨,他们哪知道唐豆的这个断言是出自于周老那位学生对秦国空气数据的分析。

    各郡县官吏安排部署乡农栽种玉米,农民们从未见过玉米这种作物,栽种时还有一些犹豫,不过在官吏们的强压下,分发的玉米种子还是被栽种了下去,更何况栽种玉米还能得到官府的支持和奖励,甚至还能在官府借到铁器用于耕作。

    不过很多农民还是不放心这从所未见过的玉米是否能保证填饱全家人的肚子,于是他们又挑灯夜战开辟荒地,在新开辟的荒地上耕种下了传统的谷粟,做到了万无一失。

    按照秦始皇宣布的黔首自食田制度,对于开垦荒地的,谁开垦就归谁所有,农民垦荒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暂且不说秦国史无前例的大范围耕种玉米,在秦始皇宣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各国使节陆续回国。

    齐王建听闻秦国休养生息的决定之后,叹息小秦始皇错失争霸良机。齐王建斟酌之后,命令国相田单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攻伐聊城,试图趁燕国伐赵兵力空虚之时收复被燕国占领的聊城。

    赵孝成王则是松了一口气,下诏鼓励农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