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129部分

钢铁皇朝-第129部分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这个百姓从袖口中摸出三个铜板扔向了戏台。

    这三个铜板一扔,顿时铜钱如同下雨一般落在了戏台上,这让戏台上的三个戏子瞬间怔住了。

    他们以前何曾在青州卖艺,何曾有这么多的百姓给赏钱,每年能够赚个三十个铜钱已经不错。

    而现在,只是一瞬间,这地上竟然铺了一地的铜钱,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上千铜钱了。

    前面的百姓给过赏钱就走,这时后面的百姓走上前去又纷纷向戏台上扔去铜板,不少百姓喊道:“演得好,比以前的戏好看多了。”

    “殿下,我能去给他们赏钱?”赵龙这时说道。

    萧铭一怔,回过神来才笑着点了点头,赵虎戏虐地说道:“你小子不会看上人家小娘子了吧,不过这小娘子长得倒是水灵。”

    赵龙木然的脸突然红了,他争辩道:“你不要瞎说,毁了人家的清誉。”

    赵虎大大咧咧道:“一个戏子,能有什么清誉。”

    赵龙猛地瞪了眼赵虎,赵虎顿时不敢说话了。

    萧铭饶有趣味地看着两兄弟斗嘴,这演喜儿的小娘子的确水灵灵的,因为入迷戏剧而喜欢上女主角的事情在现代比比皆是。

    这赵龙看来就是大渝国版的追星族了,不过不同于现代,戏子在大渝国的地位十分低贱,甚至不如匠人。

    正因为如此,赵虎才会毫不客气。

    望着赵龙把铜钱放在戏台上,还羞答答看了眼人家小娘子一眼,萧铭和赵虎纷纷笑了起来。

    不过笑归笑,萧铭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这个戏班子谈一谈,于是他说道:“赵虎,让这个戏班子到王府来见本王!”

    “是。”赵虎点了点头。

    赵龙回来,二人将萧铭送到王府。

    之后,赵龙赵虎出了王府再次向东市而来。

    路上赵龙担忧地问道:“殿下为什么要召见陈老实的戏班子,是不是这戏剧惹怒了殿下。”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笨了,这戏剧是殿下所创,又怎么会惹怒殿下?”

    “正是殿下所创,所以才会激怒殿下,他们肯定演的不够好。”赵龙说道。

    赵虎叹了口气,掐着腰说道:“二郎,你真不会看上了那个小娘子了吧,这陈老实的戏班子如何,关你何事?执行殿下的命令便是!”

    赵龙被赵虎训斥,只得点了点头。

    东市,戏班子正在清点这次收获的金钱,饰演喜儿的女子此时已经卸下戏服,穿上了一身朴素的麻布衣服,她对正在喜滋滋点着铜钱的瘦弱中年人说道:“爹,一共多少。”

    瘦弱的中年人正是陈老师,他转过脸来,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你叫喜儿,这戏里的女娃子也叫喜儿,看来上天注定你要演这个喜儿,咱们这次发财了,三千个铜板,这可是三两银子。”

    戏班里其他人俱都兴奋起来,一天就赚了三两银子,那这一个月岂不是要赚上百两银子。

    以前戏班子风餐露宿,现在来了个大翻身。

    “这都要谢谢紫菀小娘子,要不是她教的我,咱们戏班子要不能如此,爹,不如晚上我买些东西给紫菀小娘子送去,聊表一下心意。”

    “嗯,也对,咱们要知恩图报才是。”

    这时饰演黄世仁的中年人说道:“紫菀小娘子是齐王府的人,怎么会缺东西,咱们就不要去图惹笑话了,这钱还是自己分了算了,人家不差东西。”

    “吴三,你这话就不对了,差不差是紫菀小娘子的事,送不送是我们自己的事,做人怎能不知道廉耻?”

    “都快饿死了,还要什么廉耻,还是快点分钱吧。”吴三睁着三角眼说道。

    正在三人说话的时候,赵龙赵虎这时走入了戏台后面,赵虎说道:“陈老实,齐王殿下有请!”

    “齐王殿下!”陈老实惊疑不定,“你们是?”

    赵龙说道:“我们是齐王殿下的近身侍卫,还请跟我们走一趟。”

    说话的时候,赵龙看向陈喜儿,眼神闪烁,他刚才被陈喜儿的表演惊艳了一番,此时心中不禁有些情绪起伏,仿佛面前的就是戏中的人儿。

    陈老实吓得脸一白,哆哆嗦嗦抓了一把铜钱捧了过来,“二位官人,这殿下召见我们所为何事?”

    赵虎道:“去了王府自然便知道,这钱你还是收回去把,咱们齐王府不兴这一套。”

    “爹,就听两位官人的话吧。”陈喜儿落落大方的地说道,“紫菀姐姐在,应该不至于刁难我们。”

    陈老实脸色还有些苍白,只得点了点头,而吴三更是吓得面无人色。

    “请吧!”

    赵虎这时做了一个请的姿势便向王府走去,陈老实等人忙收拾了东西跟上。

    到了齐王府,赵虎领着一行人到了正殿,陈老实看见坐在正殿中间的男子顿时一惊。

    刚才他在表演的时候似乎在人群里见过这张面孔。

    此时不禁心中更是担忧。

    
………………………………

第二百九十章 本王给你讲个故事

    “你就是陈老实?”

    端坐在正殿中,萧铭的声音远远传来,紫菀站在萧铭的身边,面带笑容看着陈喜儿。

    “草民正是。”陈老实紧张地说道。

    在他心中,他们这些戏子在这些权贵眼中如同蝼蚁一般。

    以前王家,秦家在的时候,他们也是时常被召去唱歌曲之类的,那个时候,一个不小心便要被打骂。

    也正是因为这个,戏班子的人胆子都很小,做事小心翼翼。

    “你们不必紧张,殿下让你们前来只是为了戏剧之事,并非要责罚你们。”紫菀轻柔的声音响起。

    这让戏班子里的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萧铭这次把陈老实等人找来不是为了谈心,而是为了这文艺复兴之事,所以他需要一个民间的戏班子为自己打下手。

    上次在王府中的表演都是王府中的歌姬所扮演,她们并不适合抛头露面在大街小巷表演,毕竟这涉及王府的威严。

    虽说他拥有现代的思想,但是入乡随俗,他也不能把这个王爷当的太另类。

    “紫菀说得对,本王并非要责罚你们,所以你们不必如此拘谨,此次让你们前来,本王乃是要让你们为本王做事,不过,对外你们不能说是本王的人。”

    “为殿下做事!”陈老实几乎惊的跳起来,他哆哆嗦嗦也不知道如何应答。

    正在这时,陈喜儿说道:“殿下,你爱民如子,一向封地百姓一视同仁,我们都敬仰着殿下,殿下有何吩咐,我们戏班子一定照办。”

    “你倒是个伶牙俐齿的丫头。”萧铭面带笑容,怪不得紫菀找了陈喜儿,原来二人还有一些相像之处。

    陈喜儿笑道:“民女不过是说的实话,殿下明鉴。”

    摇了摇头,萧铭直言道:“陈老实,你有这么个女儿,倒是你的福气,胆子够大。”

    萧铭夸奖陈喜儿,陈老实闻言不禁憨笑起来。

    这时萧铭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本王也就不饶舌了,本王准备在青州专门建设一个剧院,这剧院就交给你们管理,不过本王若让你们演什么,你们就得演什么。“

    “剧院?什么是剧院?”陈喜儿问道。

    “剧院就类似东市的戏台子,不过这个戏台是在屋内,不过以后你们只复杂戏剧表演,府衙会调拨银两给你们所有人按月发放薪俸,剧院收支由府衙负责管理。”萧铭向陈喜儿解释了一番。

    “给我们发薪俸?”陈喜儿瞠目结舌,此时也陷入了震惊当中。

    而紫菀也露出了十分不解的神色,萧铭对这般戏子实在太好了。

    “殿下,民女想知道为什么?”陈喜儿冷静下来问道。

    “不是本王不说,而是说了现在你们也不懂,日后你们自然会明白,现在你们只要说同意还是不同意,不同意本王也不会刁难你们。”萧铭说道。

    陈老实还是没有明白过来,陈喜儿立刻说道:“我们同意,我们相信殿下不会亏待了我们。”

    “你说话算数吗?”萧铭这时看向了仍旧一脸懵逼状态的陈老实。

    陈喜儿说道:“我爹一定会听我的。”

    萧铭皱了皱眉头,有时候他觉得和这个时代的人沟通太难,他说道:“这样吧,你们回去商议一下,明日告诉本王。”

    说罢,萧铭挥了挥手,让陈喜儿等人离去。

    等人都走了,紫菀说道:“殿下为何如此看重这个戏班子?”

    “不是本王看重他们,而是青州民间的戏班子也就他们一个,抛头露脸的事情可不是谁都能做的,所以这就比较难得了。”

    “殿下说的也是,尤其是这女子,倒是鲜有和陈喜儿一样能抛头露面的。”紫菀点了点头。

    “所以,本王是懒得再寻找了,而且在东市的时候本王也看了陈喜儿的戏剧,的确不错。”

    “那是奴婢教的不错。”紫菀忽然俏皮地说。

    萧铭抓住紫菀的手在掌心摩挲,哼了一声,“自大,对了,既然这陈喜儿是你教的,那你就教到底吧,这纺织坊交给绿萝打理就行了,你来负责剧院的事情,本王还有不少戏剧的。”

    “真的吗?殿下还有比这更精彩的故事吗?”紫菀期待道。

    萧铭嘿嘿笑了起来,他脑子里科技知识多,戏剧故事也不少。

    对他来说,文艺复兴的开端就要从戏剧开始,通过戏剧的形式可以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传递出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改变。

    所以,即便是现代国家对文艺这块依然很重视,因为一部优秀的戏剧足以影响一代人的思想,而这就是文艺的可怕之处。

    等这个戏剧建成,他就会通过戏班子,将一股新的思想风潮通过戏剧的方式传递出去。

    当然他也不会局限于一种表演方式,歌曲,评书,都会成为戏剧的表演项目。

    望着紫菀娇俏可人的模样,萧铭说道:“不如本王给你讲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两个人的名字吗?”

    萧铭一本正经道:“对,这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女子和另一个男子私会的事情。”

    “私会?这是不守三从四德?天下还有这样不知羞耻的女子?殿下,紫菀猜这女子一定被浸猪笼了吧。”紫菀的眼中泛着天真。

    萧铭尴尬地张了张嘴,“……也差不多了吧。”

    “该!身为女子怎能不守妇道,殿下,这样的事在大渝国可不少,在宫中奴婢经常听说民间的女子因为私会男子被浸猪笼。”

    “那你觉得她们该被浸猪笼吗?”萧铭试探地问道。

    “当然该呀,私会男子这可是败坏家风的大事。”

    萧铭咽了口吐沫,他的本意是逗逗紫菀,没想到牵扯出紫菀这根深蒂固封建礼教思维,看来这文艺复兴的阻力会很大,他不能一下迈出太大的步子,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

    无奈叹息一声,萧铭说道:“那这个故事还是不讲了吧。”

    “那殿下要将什么故事?”紫菀一脸的期待。

    “不如本王给你讲个《金瓶梅》吧……”

    
………………………………

第二百九十一章 玻璃骗局

    《金瓶梅》最终以紫菀红着脸跑出正殿结束。

    萧铭自然不是为了什么封建礼教的问题来讲金瓶梅,他不过是借机说了一顿荤段子,占了一下紫菀的小便宜。

    事实上,萧铭倒是不急于改变封建礼教之类的东西,根深蒂固的东西只能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而他眼中的文艺复兴也不是说只是个简单的剧院,刻意为之不能带来他的预想的结果。

    他突然有兴趣搞剧院也是为了增加青州的娱乐项目,增加府衙的收入,这也属于城镇建设的一部分。

    当然这个目的他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因为附庸风雅之人必然会戳他的脊梁骨鄙夷他。

    在他看来,戏剧能帮助他在、民间传播一些思想,但是文艺复兴的基础还是在博文学院,在教育。

    只要博文学院的学员接受了他的知识,文艺复兴就完成了一半,因为西方的文艺复兴也不过是在高等人才身上体现出来,由上及下。

    所以,对萧铭来说,戏剧不过是他治理封地中一张很小的牌,现在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商业建设,普及教育以及军队建设。

    将戏班子的事情全部交给紫菀来处理,萧铭一心扑在了继火炮之后的另外一件战争利器――燧发枪上。

    在他掌握的知识中,现代十四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出现了第一种管形金属制火器,此时的火枪被称为火门枪,也就是后来的火绳滑膛枪,这种枪械在欧洲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十六世纪。

    而正在这时,同为16世纪,这个时期的火绳枪由葡萄牙人传入倭国时间在明嘉靖22年。

    所以对于明朝的鸟铳起源一直都存在争议,一个是鸟铳自创说,一个是倭国传入说,还有一个是西方直接传入说。

    但是不管怎么说,自从十六世纪之后,世界基本上进入了火器时代,而在十七世纪中期,燧发枪已经成为主流。

    至于大渝国为什么没有接触到火枪的问题,萧铭一直很纳闷,按照正常的轨迹,大渝国至少应该接触过火枪和火炮。

    但是事实是这个概念大渝国似乎没有,他唯一能找到的理由是大渝国很不重视海洋,而且大渝国近海如今已经成为倭寇的横行的地方,这进一步阻止了大渝国外界的来往。

    加之长安属于内陆,若是接触到洋人,也是魏王和楚王最先接触到。

    想到这里,萧铭眉头皱了皱。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他都不能等了,在火炮生产正常化之后,这燧发枪的生产必须提上日程,留给他的时间已然不多。

    一个是为了应付三年后倭国可能的入侵,而另一个,他计划准备在倭国入侵之前驱逐幽州的蛮族,将蛮族赶到山海关之外,这样一来,他到时候就可以避免到时候腹背受敌,同时还能让火枪队拥有实战经验。

    正想着,忽然刚才害羞跑出去的紫菀又回来了,“殿下,梁大海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