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641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41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事了,”

    “城外出事了……”

    “城外过来的梁朝使节出事了……”

    半响之后,

    李处温只能满嘴苦涩的看着,被砍杀后弃尸在城门附近的那些尸体,却是有些不知所措和犹豫起来;

    他试图左右逢源的打算和首鼠两端的做法,最终还是玩出火来了。虽然他努力安排和错开了两方阵营的使者和代表,进入南关城的时间和次数。

    但是显然还是不免留下了些许手尾和痕迹,于是在这一次就出了状况,

    护送洛都派来谈判代表的那一小队人马,居然不知什么时候在关城外埋伏下来,乘其不备而暴起袭击了南朝往返的信使一行。

    而将关城内李处温陷入了一个困境,等到他想要重新说服和取信南朝方面,再次派出足够护卫的代表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只怕还要再费上一番周折和时间了。

    但是,这也让他彻底下定了倒向某一边的决心,只是,他这个决心在下达之后还没能维持多久,

    紧接着当晚中关城失守的消息,则顿然给了他当头一棒。

    事实上,这些敌人居然是用堆积在桥面上,来不及清理的尸体累累,作为掩护而连夜摸过来了的。

    而河中沙洲上的中关城本身的狭小局促,让李处温分兵过去驻守只有一千多人而已,然后经过北岸不断的袭击,而积累了相应的伤亡和疲惫。更是给了这些来自北岸的偷袭之敌,充分发挥的机会。

    几乎被对方摸到面前,攀上了城头才有所察觉,然后就是惨烈异常的近身肉搏和苦战,然而源源不断冲过桥面的后续敌兵,最终还是成为了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

    而李处温甚至连派出去的援军,都在进入中关城后就被打的节节败退,而十不余三四的重新溃逃了回来。

    此时此刻,他手中可用的人马,连蹓伤员一起已经不足两千人。

    天亮之后,他才见到了黄河北岸令人绝望的那幕场景,

    隐隐约约笼罩在晨曦雾气里,是浩荡无边的旗帜和甲光,就仿佛是整个黄河北岸都已经蠕动着活了过来一般……

    而出现在中关城中的那一面大旗,更是让他有些肝胆俱裂,或者说是在这一刻不禁万念俱灰……

    洛都城南,中天津桥附近的临时中军。

    “新来的一万都亟团练已经折损殆尽了?”

    张叔夜看着城区防要图上,被取下来的一个标识道。

    “并非殆尽,还有十之一二存留下来,被就近补入军中了。”

    一名武吏恭声解释道。

    “那就再征发一万人过河好了,”

    他毫不犹豫的应道,

    “城北还不是有编管下户口二十万,至少十数万堪用的青壮么……”

    在经历过无数的战阵生死与朝堂是非险恶的张叔夜眼中,这些城下之民也不过是些许军报上的数字,或是牛马粮草辎重一般用来消耗的资源而已。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他们被彻底消耗殆尽之前,能够对敌军造成多少伤亡和妨碍而已。

    作为前一次洛都几乎被逼到丧亡边缘,所留下的深刻教训就是:没有能够充分编管和有效利用起来这些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城中之民,而只是不管不顾的一味放任他们纷纷饿死冻毙,却始终没有能够成为敌军的妨碍和困扰而已。

    是以这一次守城的相应准备和具体措施,就变得格外严厉起来,以求最大的利用和压榨这些城中户口的价值;至少没有接受编管并且获得相应身份编号的城中民户,是根本没有资格活下去了的。

    不但没有日常最基本的配给维持,一经查获就是重刑处置,举家配奴。因此这些日子下来,在洛水沿岸,已经陆陆续续以“怠工”“逃避”“非国民”等理由,砍下了数千颗形形色色的人头了。

    就算是他们缺少战斗能力的家眷和亲人,也会被严格的看守起来充作日常辛苦繁琐的杂役,作为这些编管之人的某种变相担保和督促手段。

    而这一切林林总总的举措,却还是通过东线各军这些年与淮东军的多次交手,以及频繁的刺探手段,才从淮东控制严密森严的体制下,获得某种似是而非的经验之谈和力图师敌所长的特殊产物。

    也是守住洛都的底气和保障所在;至于高压之下可能反弹和激化的矛盾,或是日后积累下来的些许隐患,相对于守住洛都坚持到冬天的基本目标来说,却不是不能接受的代价和结果;

    君不见那淮东之敌,还不是安然若泰的掌控和维持到现今的局面么。

    他思虑着前方突然传来了消息,当面攻战正酣的南军突然开始收缩兵力,而转入就近巩固了。


………………………………

第八百零九十章 反动10

    

    河北相州

    已经被攻破的城?,正在血火荼毒当中痛苦呻吟着,而城中军民失魂落魄的惨叫和哀嚎的动静,甚至直冲云霄而让积郁的云层重新散开。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驻留在城下旗帜招展而人声鼎沸的连绵营盘。

    “兵强马壮而气势如虹,”

    就是河北行台大都督张邦昌此刻心中的写照,他也正在某种人生的**当中,自我陶醉的难以自己了。

    事实上,多亏了南朝的二度北伐,他起兵以来可谓是势如破竹而无往不利的很,因为那些地方州县的兵力和青壮,都被尽可能的抽调南下过河了,留给他的几乎是空虚且孱弱的地方势力。

    随着不断攻陷一座又一座的城邑和堡垒,不断的将一分又一份封官许愿的委任状,在沿途地方散发出去。

    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收刮和收编更多的钱粮和兵马。让他从冀州出发的麾下人马,像是滚雪球一般的日益壮大。

    而在平卢道下了几手闲棋,也终于派上了用场,特别是奔驰数百里而前来投奔自己的李希尧一行,更是让他得到了某个确切的好消息。

    黄河对岸那个一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安心的淮东镇,终于忍不住与平卢道的北军干上了,并且一出手就是直取要害,而令范阳方面几乎焦头烂额。

    看起来一时之间的这两方是无暇他顾了。

    这也意味着他再没有更多的后顾之忧,而能够全力西进以夺取那些空虚而孱弱的,依旧倾向和小众洛都的北朝地盘。

    想到这里,他终于对一直以来思考了很久的某个选择,下定了决心。

    “招齐众将,我要在相州城内设宴犒劳……”……

    洛水之畔,

    陆远为首的一行人,正在兴高采烈清点着收获,除了些许粮食和肉干之类的补给外,其中一只袋子里装满了财货,既有异域风情的银饼和马蹄银,还有大件的银器和首饰,看起来就像是为了犒赏某支队伍一般的。

    只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就再次为了自己轻兵冒进付出了代价,推着这些物资的他们还没走出多远,就被一只气势汹汹的北兵给追上了。

    虽然陆远努力的叫喊和怒骂,但是这些部下的大多数人,却舍不得已经到手的银子,而试图就地将车上的银器瓜分了带在身上。

    然而逃生的机会转瞬即逝,他们已经在南苑的边缘地带,被堵住包围了起来。

    虽然面对这些优势的敌人,他们背靠着背拼死抵抗,奋力挡隔和劈打着这些敌人刺过来的枪槊,但是武器装备上的明显差距,很快就让他们陷入了可怕的劣势。

    他们乃是轻兵突入的,在路上丢下了不少累赘,因此手上只有防身的短兵而已,面对四面八方刺过来的矛尖,他们只能徒劳的拨打着,然后被一一的刺中、戳死,颓然倒在同伴的脚下。

    虽然有试图奋力一搏的南朝轻兵,在同班的掩护下纷纷猛地跳起来,踩着下戳的矛杆欲要冲进敌人的队列里去,用近身肉搏打开一个缺口。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沿着那些北兵的后背和肩膀突然刺出的长矛,迅速粉碎了他们的企图和希望,这些跳起来的轻兵,不是在躲闪不及之间被顺势刺中腿脚而滚落在地上,就是同时毫无遮掩的被好几只矛尖交错刺穿身体,而挑高在空中又甩落下来。

    因此,都头陆远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凄厉的喊杀与叫唤声中,与自己并肩的士卒原来越少,脚下的尸体越堆越多。

    然而随着放出去的响箭,久候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到来,而他也被刺穿了肩膀和肚子,而有些不甘随着身体喷泄而出的气力,颓然跪倒在地上。

    “好像回老家结婚啊……”

    最后一刻他无意识的咕哝着,陷入了黑暗当中。

    与此同时长夏门内的临时帅司,面沉如水满是肃色的王端臣,也在凝视着沙盘上多出来的敌军标识。

    宿元景,居然是宿元景,这个在北地威名赫赫而闻名遐迩,却始终没有在南线出现的北院宣徽使,太尉、上柱国、雍国公,九边都检点,终于带领兵马出现在了都亟道的战场中。

    事实上,在接到河阳桥南关李处温所部,好容易送出来求援的讯息之后,就就直接下令安排在北面监视的马队,立即放下一切任务奔赴驰援。

    但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他们虽然突破和击溃了,聚集游曳在南关城外的零散北军骑兵,但见到的只有狼狈不堪从南关城中掏出来的李处温一行人。

    因为在送出求援的信使之后,李处温的部下当中就发生了反乱;

    因为来自宿元景的淫威和强大压力,再加上事先潜藏在交涉中的劝诱手段和许诺,第二都的都头突然打开了南关城的北门,而让等候在桥上的北军一拥而入,

    最后,就连李处温亲自上阵也无法抵挡住对方,反而被其中的射雕手一箭射落了帽盔,披头散发的避让下来,连带最后一点士气和坚持也就此崩盘了。

    而通往黄河南岸的通路,自此被打开了,根据冒险留在附近监视的游哨回报,目前为止至少有上万人马出现在了关城之外,可谓是旦夕可致了。

    然而,这种种危机和压力、紧迫当前的同时,却也让我昂段郴有些暗自如释重负的轻松,这也意味着北朝最后的底牌和后手,终于出现了。

    虽然他对于意外的状况,早有所预备和留有余力,但是大半数散布在城中的军力,已经轮换在城外休整的其余部伍,想要重新调集和重整起来,还是需要时间和周期的,同样要有人来尽可能的争取时间。

    想到这里,他突然发问道。

    “河南别遣军在哪里……”

    “还在城东牵制和侧击么。”

    “请随军内使启用御封的黄诏,为某宣行阵前便宜行事之责。”

    “悉令移防北向就地构筑防线。”

    “不管用什么手段和法子,最少要阻敌三日。”……

    只是在宣达的学士和内官手中,接到黄封诏书的这一刻,河南别遣军大使魏晨,却是深刻体会到了,名为一路偏师却是被人另眼相待和变相冷遇,只能在想起来的时候,权且当作二三流炮灰应急式的境遇,和种种潜在恶意与用心。

    经过这一路的攻战,如今的宏威军只有不足四千的在编员额,而宣威军稍好一些,但是除却伤员之后也只有一半的战力。

    而他手上尚有四千刚补充过的殿前军,却是作为关键性的预备队来使用的。

    唯有火器为主的前军,虽然在三军一部的战斗频次最高,但因为偏于防守反击式的战术策略和手段的缘故;还保持着约莫八成以上的军额,只是比较疲惫而已;

    而且,因为伤员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和转运,相比其他两只残损满营而有些情绪低落的友军,在士气上还是保持了相当不错的状态;

    因此思来想去之后,按照身边的大多数幕僚和部下的主要意见,正所谓是淮军野战善守第一,这阻敌的第一阵,自然是舍前军还能取谁呢。

    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只潜在的外援,并不在战斗编制当中的那只淮东军;至少按照张霞木料的分析,在前军遇到困难和险境的时候,他们显然也有很大几率不会坐视不管的。

    当然,作为意味实质上的消耗帅臣,魏晨也不能轻率指望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一个命令,就能轻松让自己麾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承担,自发起这个最危险的作战任务;

    而是以上官的身份进行相应的交涉和协调,或者说,必须有所交换和妥协的条件,来调动这只部队的战斗意志和相对大局的服从。

    此外,中路大军那里的旨意,也不是白白接受而无条件执行的;既然前沿帅司要想让这数万河南别遣军,那就必须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更多的做些什么而有所表示,或是更加全面的接受自己的条件和要求。

    因此,随着信使往来驰骋的短暂幕间,中军再次升帐之后,

    “诸将听令……”

    魏晨已经有了决定,而断然喝声道

    “某将率殿前军所部与前军一同亲往应敌……”

    “余下两军各出一个齐编满装的营头……阵前听效”

    “其他军额就地转为驻队,轮流看营守垒确保后路输送不失”

    “此外,中行大军也会派出左骁卫一旅马军,又神机军重队一团……协同巡守后路”

    “二次北伐的兴亡成败,如今皆系我等之身……”

    “值此危亡赴难之际……”

    “还望诸军将士戳死与力,拼他各天大的功绩和前程出来……”

    “事情若有不谐,某将亲率断后……”

   
………………………………

第八百零九十一章 反动11

    相州州城安阳,奢华的夜宴上,却是一噤若寒蝉的气氛。(

    虽然已经清洗过地面,并且盖上毯子而重新摆上酒席,点起熏香和鲸油灯;却是依旧挥之不去那弥散的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

    而本地临时找来的乐工、歌者和舞姬,却已经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着,就像是一队抱团取暖的鸟兽。

    当然了,除掉那些已经被堵上嘴巴拖出去,或是当场解决掉的杂音之外,在场剩余的宾客们,脸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而作为宴会的主人,刚刚上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