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绿茵行记 >

第1部分

绿茵行记-第1部分

小说: 绿茵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绿茵行记》

小小的杯子 著
 第一章 引子

    2002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尤其对于喜爱足球的人来说,欢笑与泪水俱全,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也是首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的世界杯。因举办国直接晋级世界杯的缘故,亚洲区晋级名额多出至少一个,中国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神奇米卢的带领下,拿到了决赛的入场券,作为球迷,回忆起2001年中国队出线的那一刻,能有几人不热泪盈眶,媒体上《历史性的胜利》、《梦圆了》、《米卢就是我们“上帝”》以及所有的国家队队员一夜之间全部成了民族英雄,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荣耀,至于2002年世界杯的惨痛结局,这不是现在要提及的事情,2002年5月,酷暑已至,我们的故事,或许就从这一刻开始说起……

    5月25日,广州,某学校操场,刚刚举行完了升国旗仪式,虽然太阳尚未完全发威,但几缕光线就够人汗流浃背了,操场的东边,整齐的横着站了两排人,看起来年纪都不大,初中生模样,他们的面前左侧站了4个人,穿着西装,有些孩子很好奇,他们多是农村的孩子,对于西装还是看得很少,有些甚至目不转睛的盯着,似乎这黑色光滑的衣服里也许突然会蹦出花来,正前方站者一个中年男人,面色红润,粗壮的腰间寄一根明晃晃的皮带,在太阳光线的照耀下,反射的几个孩子的眼睛发酸,他带着一定宽边的帽子,穿的并没有那么正经,手中抓着一只喇叭,中气十足的说着:各位小球员,十年前,有一群跟你们一样的孩子去到巴西学习足球技术,回国后他们学以致用,中国足球队在去年成功的进入了世界杯的决赛圈,其中很多人都是去过巴西回来的,他们是你们的学习榜样,我相信中国足球会越来越辉煌,你们是中国足球的将来,我也希望这次选拔你们去巴西学习,是一次正确的选择,也许你们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会跟中国队一起,参加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你们有没有信心?说完他停顿了一下,在一贯的套路中,马上将会有一个嘹亮“有”,但这些孩子都还是学生,跟成人打交道的时间很少,对社会的种种惯例似乎也掌握的不多,面对这样的问题,突然集体愣神了一下,中年男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一样,虽脸色如常,只是右侧的眉毛稍微抖动了下,孩子们又把目光移到了左边第二个男人那儿,这人名字叫邵兴光,孩子们都叫他邵老师,至于为什么要叫老师,孩子们不知道,只是被带来集训的时候,爸爸妈妈是这么教育的,跟邵老师相处的时间不长,仅仅十来天,但由于生活起居等琐事都是邵老师照顾,又是叫老师的缘故,孩子们都比较亲他,邵老师双手笔画了个姿势,示意孩子们该回答问题,而且必须是大声的;“有信心”,回复总算来了,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中年男子总算找回了些脸面,似乎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好了,我最后我跟大家说下安排,这次去巴西学习,因为时间比较久,所以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半路打退堂鼓是不允许的,各位可以回去跟家人商量下,要是不去可以提出来,这位是国家体育局派来的观察员曾世祥会跟你们一起去巴西,在巴西期间会对各位的学习状况做全面的评价,这位你们认识了,就是你们这次出行的主教练朱占波负责全面训练你们,还有这位助教冯卫国协助朱教练,邵老师是你们的总管,负责一切训练以外的事情。

    孩子们无言,只是听到总管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是想到了什么,偷偷摸摸的咧咧嘴。

    中年男子顿了一下,视线扫了一下所有的孩子,然后转头跟曾世祥说:“好了,剩下的都交给你了”;“保证完成任务!”左侧的四人商量了下,最后邵老师走了出来,说道“尹森,你带大家回住处开始收拾行李吧,明天我们就出发了,还有,如果要打电话回家的待会儿告诉我”,尹森已经17岁了,由于念小学比较早,如果还在学校,那么过完这个暑假应该快上高二了,但是他现在来了这儿,对于是否会继续学业,尹森仍然很迷茫。在这堆孩子中间,尹森1。7的身高,17岁的年纪,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长辈了,所以邵老师安排他当临时的头,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群小子跟尹森接触了几天,一起训练几次后,都对尹森很服气,而且毕竟年纪小,平时都当哥这么叫他,尹森也任他们这么叫着。

    尹森带着大伙儿离开了,也许今天中年男子义正词严的讲话,这些孩子们压根听不进去,或者说根本不明白,足球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纯粹好玩,与政治无关,与生存无关,但是谁又能保证传奇不可能诞生于此呢。

    空旷的操场,曾世祥走到中年男子身边,神情敬畏,“王局,您放心,我一定会让他们学有所成,回来为国争光!”

    “好,小曾,你能这么表态我就放心了”这次世界杯出线,体育总局的领导很高兴,所以才有我们的第二次宝力选拔赛,虽然我们都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是作为体系内的一员,该做到的我们还是要做到,是么?”

    “王局说的是!”

    “下午我就要飞韩国为世界杯做准备,后年的夏天等你们的好消息!”

    “您放心!”

    “哎,对了小曾,这次选拔赛,你都参与了么?”

    “是啊,怎么?”

    “我看刚才那个高个子还带副眼镜,是近视眼么,你认识?”

    “是近视的,但是我不认识,要不要我去问下选拔小组的人?”

    “算了,明天就要启程了,就这么着吧,这次派遣学习是宝力集团赞助的,具体选拔是他们那边安排的,我们就不插手了。”

    “明白了,王局,我送你上车”

    “走吧”

    又两道身影慢慢离开,操场一片寂静,偶尔吹来的东南风,让国旗缓缓飘扬……

 第二章 临行之前

    紧靠着操场的,是两排平房,黑白的砖墙加上黑色的瓦片,是那时候学校常见的建筑方式,这十几天来,孩子们就住在这儿,教练和老师的待遇又高一点,住在平房后面的教师宿舍,这时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聊着天,东西都在尹森和邵老师的协助下准备妥当了。

    “要打电话回家的,跟我来吧,我们到了巴西,可能联系家里就不是很方便了哦”十五六岁的孩子虽然已来到叛逆的年龄,但偶尔对于家还是有很大的牵挂,虽然来这儿之前父母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孩子们打完电话还是木木的坐在一旁,似乎少了一些生气,邵老师看在眼里,也微微一叹气,要离开家这么远,这么久,连自己都有些犹豫,何况是孩子呢。

    片刻之后,邵老师醒过神来,打量了四周,最后眼神落在远处的尹森身上,邵老师的记性打小就不好,但是这个孩子却记得很清楚,因为十天前尹森是有他哥哥带来集训的,他有个很奇怪的名字,个子高高,带着一副近视眼睛。

    “小森,你不用打电话回家么?”

    “不要了邵老师,家里没人,我爸妈现在应该在上班呢,而且出门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说好了,我会照顾自己的。”

    “哦”

    邵老师摸了摸自己的手臂,似乎刚刚被一只该死的蚊子叮了一口

    “这孩子倒也成熟。”

    想着接触的这几天来,并不怎么爱说话的尹森说出这么一段难得的话来,邵老师灿灿想到,随即转身说道:“孩子们,明天我们就要坐飞机了,今天老师请你们吃东西吧”。他似乎也习惯自己老师的身份。

    “好!”

    孩子们吵吵嚷嚷的争先恐后的跟着邵老师出门,门口正巧朱、冯两位教练也在,于是汇成一路…。

    尹森不明白这些孩子一听到吃东西怎么会这么开心,对于尹森来说,长这么大吸引他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几年前家里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尹森就天天看,天天看,最终不得不配上眼镜,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的字,另一件,就是第一次看到表哥踢球,那时表哥疯狂的迷着一个叫马拉多纳的踢球的人,每周四中午都守着电视,据表哥说是在放足球比赛,那是在意大利,表哥年长尹森9岁,差距不小,但还没到有代沟的差距,于是那个时候表哥就是尹森最崇拜的人,所以,慢慢的对足球的好奇心变成了一种致命的吸引力,等尹森渐渐能够看明白足球比赛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表哥喜欢的球员踢球了,但是这个名字尹森一直记得,10号马拉多纳。

    到17岁的这一年,尹森已经接触足球整整5年了,表哥26岁,他那赖以炫耀的颠球在他面前也已经不够看了,除了缺少力量,足球在尹森脚下能做到的事情,比表哥已经多了很多了,而且足球从来不是靠力量取胜的运动,尹森有5个姨妈和1个舅舅,在这个庞大的家族内,表哥大专的学历是最高的,所以在哥哥的强烈建议下,尹森的父母同意给尹森报名参加了选拔赛,最终脱引而出,来到了这儿。

    对于足球来说,很多人最先知道足球,是通过两个国家,巴西、阿根廷,对于90年代的中国,也许巴西这个名字比阿根廷要响亮很多,巴西,在很多人心中就代表足球,尹森很好奇,是怎么样一个国家,能被称之为足球王国,所以对于明天的飞行尹森一直很期待,他隐隐的有一种激动,放肆的不时从眼神中流露出来。

    5月26日,跑道上传来飞机的轰鸣,专机从广州起飞,转道香港,最终将会降落在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那儿也是宝力小组此行的目的地,看着飞机窗外的蓝天白云,尹森恍惚的思绪又飞出老远,“巴西……。”

    按照体育总局及宝力集团制订的学习计划,宝力小队的训练是跟巴西圣保罗州当地的圣保罗足球队的青年队,也就是预备队一起的,圣保罗足球俱乐部是美洲数一数二的大俱乐部,虽然经过了90年代的动荡,俱乐部的战绩不佳,甚至在1995年到2001年间,圣保罗频繁的进行着球队经理的更迭。但千禧年之中圣保罗获得最令人瞩目的奖项就是圣保罗省联赛冠军还有2001年队史上第一座里约圣保罗杯冠军。

    这种大的足球俱乐部,经营足球的理念已经相当成熟了,预备队的成员往往是俱乐部外派的大量的球探在大街小巷、足球学校中物色而来,优秀的俱乐部拥有大量优秀的球探,优秀的球探物色来资质尚佳的球员,因此预备队除了给圣保罗足球队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球员,还向海外租借或有欧洲俱乐部以外援的形式引进以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预备队的队员基数较大,但是需要经过一个不断筛选,不断淘汰,不断补充的过程,因而圣保罗预备队的队员人数往往变化不大,30-40人,但是对于具体的人员,往往1年前后是完全的两支队伍;

    圣保罗足球预备队跟一队的管理团队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班子,预备队除了球员外,配置了主教练、助理教练、一名翻译、一名队医、一名营养师,都是巴西人,这样的配置跟欧洲顶级的大俱乐部的配置比起来略显简陋了,但是跟宝力队的一比,简直是豪华无比,由于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宝力队中,唯一能扯几句葡萄牙语的还是监督员曾世祥,所以曾督查又承担了一项新任务,负责作为两队沟通的桥梁,宝力队的总体学习计划是由圣保罗预备队的助理教练制订的,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完全参照预备队的训练体系进行训练,然后每两周举行一次对抗赛以检验训练成果,所以宝力队的主教练重点就转移到检查队员们的训练状况,冯助教则偏重于队员的体能训练。

    训练场是按照标准的球场兴建的,只是在球场边上又有两处较大场地,但比标准球场要小,但设备设置样样不少,而且都用铁丝网分隔开,其中一个还在铁丝网上面挂上了厚厚的帆布,宝力队刚来这儿的时候,负责介绍的一个官员就跟他们说过,那个是圣保罗一队的训练场地,除了开放日外,一般不允许有外人进入的,而宝力队和预备队平时的训练就在另一个场地上,只是标准球场是公用的,但是使用时间有明确规定,而且每当联赛关键时期,一队有无偿征用标准场地的权力,对这个规矩尹森是完全理解,毕竟一队是代表俱乐部的脸面,只有一队在联赛或是一些杯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圣保罗俱乐部的品牌价值才能提升,从而给俱乐部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章 训练开始了

    于是,宝力小队从来到圣保罗俱乐部的第二天起,就开始了正常的训练。

    2周后的第一次对抗赛,毫无悬念,宝力队输了个0:5,尹森没有上场,虽然训练的时候很积极,很努力,但是没有得到上场机会,毕竟20个球员里面上场比赛的只有11个,而且他还是近视眼;

    虽然踢球的门槛是很低,只要你身体健康就行,习惯用脚的就去当球员,习惯用手的就去当门将,但是不管如何,一个近视眼在踢球总会受到异样的眼光,人们看到近视眼踢球,往往会有很多疑问:“看得到球门么?”“球砸到镜片怎么办?”“可惜头球废了”

    而且由于尹森家里不是非常小康,配的镜片是玻璃镜片,要是真如担心的被球砸碎了,指不定搞出一些流血事件,所以宝力队这边的朱、冯教练都因有所顾忌而未安排尹森上场,而曾督查自从与王局谈话之后,对尹森确实有所关注,但多数是负面的,在他看来尹森肯定是走关系进的名单,然而他也许忽视了一件事,进名单不像进政府机关,前途一片光明,进了这份名单意味着失去很多其他的选择,而且中国足球借着世界杯的热潮确实有所起色,但是说到底在中国发育是畸形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么跋山涉水的来到异国他乡学习足球技术,没有绝对的热情,怎么做到呢?

    宝力小队这帮散兵,本来就是从各个不同的队伍或者城市中选拔出来的,相互之间默契性和位置感就不是很好,碰到业余爱好者也许凭借个人能力还能获胜,但在张弛有度的圣保罗队员面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