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潜入梦 >

第218部分

重生潜入梦-第218部分

小说: 重生潜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名第二的就是去年的第一名老丽都,它的流水并没有因为新丽都的开张而下降,反而因为会员卡的实施而提高了三成,这也再一次向原本对会员卡这个玩意持怀疑态度的那些员工证明了一个道理,凡是洪涛说的,就踏实踏实听着,凡是洪涛干的,就赶紧跟着干!

    今年的新秀要算是金梅服饰了,以前它的年流水和奋进商店不相上下,都是四五十万左右。但是要算起纯利润来,它还不如奋进商店呢,因为商店那边不用开工资,也不用进货、销售,只要每三个月收取一次租金即可。不过它也有它的优势,,比如说它能通过各种经营手段迅速提高收入,而奋进商店只能是平稳的收租,年租金不可能大起大落。

    要说金梅服侍的强势崛起,主要还得感谢雍和宫,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化,来此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别看金梅服饰在京城里根本就谈不上太知名,但是在国外反倒比在国内要有名的多,原因就是前些年曾经在这里订做过服装的游客们大多很满意,于是金梅这个商标连同这些衣服一起,就被很多国外的旅行社和旅游杂志推荐成为来中国首都不可不买的物品之一。

    来订做衣服的人多了,洪涛立马就涨价,一涨就是一倍,而且还不是毫无理由的乱涨,他还是有说辞的,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说辞。他的理由就是我没涨价,我只是开发出来了一种新产品,这种新产品就手工定制服装,而原来那些卖一百多、二百多、三百多的服装都是机器缝制的。你愿意要机器缝制的,那就还是原价,你愿意要由高级师傅手工缝制的,那就得付出高价,这很正常也很合理。

    其实根本就没有手工和机器缝制的区别,这种订制的服装很多地方都是不能用缝纫机缝的,尤其是比较薄的丝绸面料,必须靠手工缝制,唯一能偷懒的就是可以用锁边机锁边,省了手工包边了。不过洪涛这个说法很狡猾,因为你没法去考证,你总不能把刚买来的衣服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针脚,而且如果不是专业搞这个的,你也分不清那个是机器缝的,那个是手工缝的。

    面对两种商品,一种听起来比另一种档次低,如果你手中不缺钱的话,那你肯定要买档次高的那件儿。但是档次的高低只能听洪涛白话,你没地方比较去,所以就靠洪涛这句话,原本一样的衣服,突然间就身价翻倍了。那有人问了,人家如果非要买那种便宜的、机器缝制的衣服怎么办呢?嗨!如果洪涛没有这个把握,他也不会出这个主意的,你非要买是吧?送你两个字儿:没货!(未完待续。。)

 三百四十八章 赚钱的买卖

    再有一样儿,就是刘白氏弄的那个裘皮服装了,自从韩雪姐妹拥有了之后,很快就传到了那些不差钱儿的妇人们眼中,于是各种需求都来了。要是光靠刘白氏一个人,肯定是不会去做这些买卖的,她忙不过来,但是小姨的学习能力超群,她居然用了一年时间就能照猫画虎了,而且连带着其他几个服装店的员工也都学会了一些。

    一旦这些手工裘皮服装出现,那营业额不高涨都不科学,这玩意虽然制作起来麻烦,原料也有限,但是售价和利润都是惊人的。最低档的狐狸皮短大衣,在洪涛的唆使下,还得买个上千块呢,像韩雪姐妹那种精品,不给个五位数都不让你看一眼。你还别嫌贵,有些毛皮的花色一年都不见得能凑上一件儿,这件儿你不买,那就拜拜了您呐,那年还能有这个模样的,那可就说不好喽。

    排在第四位的就是奋进商店了,它的收入很稳定,差不多每个柜台的价格都在1000一个月,所以一年的收入多也多不了,少也少不到哪儿去。现在里面的商户已经换了大半,原本那些捞够了第一桶金的知青们,要不拿着这几年攒下来的本钱出去闯荡挣大钱去了,要不就是跑去其他地方继续开店去了。

    新来的这些有多一半全是卖旅游纪念品的,要问京城想买旅游纪念品哪儿最全?您去什么广场、大栅栏、王府井、故宫、颐和园都没用,您得往雍和宫正门南侧的奋进商店里看。这里的旅游纪念品都是成套的。从十几块钱到几百块钱的档次都有,林林总总十几套,而且还能拆开重组。内容涵盖了京城里所有能找到的有特色的纪念品,除了吃的东西之外。你要是在这里还挑不到合适的,那你也就彻底挑不到了,所以不光来雍和宫的外国游客会来买,有些消息灵通的京城人也会时不时过来买一套送人用,虽然价格稍微贵了一点,但总比你满城去转悠强吧。用这个送给来京城探亲的亲朋好友最合适了。

    家具厂的生意其实也挺火红,但是洪涛在这里只有两成股份,这还是大姨夫死活塞给他的。每年也就十万块左右,还没有大江爷爷的府菜馆收入多。张家府菜现在都快成了旅游定点饭店了,虽然每桌的菜价一涨再涨,但这个名声一打出去吧。你不想做这个买卖都不成了。每天的订餐电话响个不停,一聊都是下个月某天某天的订位电话。

    每次见到洪涛,张爷爷都要埋怨他几句,怪他出了那么一个给导游提成的馊主意,害得他每天一餐改成了两餐,每餐一桌改成了两桌,就这还是解决不了吃饭人太多的问题。为了家里的这个买卖,大江的妈妈已经从单位办了病退。专门回来帮着老头张罗这个饭馆,再加上大江平时也能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帮他爷爷一把。这才勉强不会累坏了老头。

    现在府菜馆的一桌菜价已经涨到了300,还不包酒水,一天就是1200,一年下来流水稳稳四十多万。由于不能点菜,做什么就吃什么,所以采购成本就又降低了,差不多可以达到涮肉店一样的六到七成毛利。房子没房租、电费和水费也可以忽略,还没有雇工的工资,所以纯利也是差不多,洪涛每年从这里又能拿到十多万。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洪涛就又多了一个进项,那就是小五那两个服装摊位和在同江的那个贸易公司。服装摊位的收入并不太多,主要原因不是那里不挣钱,而是小五放到那里的两个人根本就不是做买卖的料,既不会吆喝也不会拉买卖,完全是守株待兔型的,还爱答不理,这要是能把买卖干火了才是邪了门了呢。

    洪涛和小五都对这个问题无计可施,这两位据说还是小五手下脾气最好、最有耐心的两位,洪涛也不敢把别人派过去,因为小五这两个摊位在秀水街的名声太臭了,大家表面上全是笑嘻嘻,但是暗地里都是撇嘴,也就是小五这种人才能待得住,换别人早被挤兑跑了。

    不过洪涛和小五现在对这两个服装摊位的要求都不高,他们只是拿这里当做一个收集信息的据点,毕竟这里是全京城聚集外国客商最多的地方,多听听多看看,早晚会有用的。

    同江的商贸公司就不一样了,那个玩意简直就是一个吸金的怪兽,趁着现在那边刚刚开放边贸,洪涛这边又准备充分、资金充足,黑子他们在那边是混得风生水起,不光在江对岸勾搭上了几个苏联本地倒爷,还在同江这里认识了几个当地的大二倒贩子。

    大宗的、容易出手的货物,他们就堆放在货场里,等着有车皮之后拉回来交给洪涛出售。零散的、不太容易出手的玩意,他们就直接处理给那些当地倒爷,由他们各显神通去四处消化。虽然可能要让一点利润出来,但是架不住频率快啊,赶上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倒腾好几次。

    这样倒腾起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牢牢的把江对面的苏联大倒爷、大掮客们拴在黑子他们身边,因为他们只要有合适的货物,黑子就能用东西和你换,分分钟有货,谁不愿意和这样的客户做买卖呢?所以黑子他们越是折腾的欢,两边的倒爷们越是高兴,也越是信任这间叫做秀水的商贸公司,甚至有一些倒爷都误认为这里是京城秀水街的分支机构。

    现在黑子在那边已经不叫黑子了,一般人见到他都尊称方老板,因为黑子姓方,全名方清瑜,这个很秀气的名字和他那个人完全是两个位面。而苏联那边的人则称呼黑子为“方哈结衣”,刚开始洪涛以为这是一个日本名字呢,后来才明白,这个哈结衣是俄语里领导的意思,而黑子姓方,就成方哈结衣了。

    这位方哈结衣同志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从洪涛这里陆陆续续的弄走了五十多万的货物,但是他送回来的更多,木材、钢筋、盘条、工字钢、化肥都有,数量忽多忽少,有时候只有一节车皮,有时候一整列车都是,完全取决于弄到了多少车皮。

    这些东西到了京城,就都是抢手货,大部分都卖给了大姨夫的建筑公司,毕竟他名义上还是那里的员工,和领导们搞好关系,将来肯定没亏吃。而且人家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要少给钱,完全是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来结算,可能是比黑市价格稍稍低了那么一点,但是洪涛觉得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斤斤计较,因为你以后总有求着他们的时候。

    这些东西一共给洪涛带来了70多万元的利润,也就是说应该是140多万元的销售额,他和小五一人分一半嘛。另外在小五的贸易公司那边账上还趴着50多万元,那些都是在当地倒腾来倒腾去之后的利润,也就是说这家贸易公司,半年左右,就给洪涛划拉来了一百万。

    确切的说不止一百万,因为小五过去之后,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仔细盘点了一下那边租用的货场和库房,然后给洪涛发来电报,大概意思就是说:兄弟,货物太多了,车皮不够用,发不回来啊,有些木材堆在那里,下了几场雨之后,都长出蘑菇来了。

    具体有多少,小五也说不清楚,按照他的初步推算,货场里那些东西至少有运回来的四到五倍那么多,也就是说大头合算都扔在旷野荒地中发芽长锈玩呢,好几百万的物资就白白堆在那里,拿到手的只不过是个小头,也就五分之一。

    但是对于这个情况洪涛也无能为力,他就算亲自跑过去,也不可能让双|鸭山货运站里多出五十节车皮来。这还真不是黑子他们不努力,也不是这里的货运站调度们拒腐蚀永不沾,而是这里的运力本来就那么点,总不能全都调拨给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贸易公司吧。

    办法洪涛确实没有,不过他有馊主意,他立刻就回电给小五,让他拿出百分之十的利润,使劲砸,就算把那里的站长拉下水,也得多搞出点车皮来。另外别光盯在双鸭山一个货运站上,再多跑几十公里,去佳|木斯,把那里也砸出关系来,两个货运站一起运总比一个强啊。

    原则就是一个: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与其让那么多好木材、好钢铁都在荒野里生锈长蘑菇,不如把钱分给大家赚,就算多赚不了一分钱,你不是还多落一份儿人情呢嘛,人情这个玩意,你是越用越厚,咱又不是打算干一锤子买卖,今后很多年都可以用上这些人情的。

    赚钱的生意看完了,洪涛觉得自己这十年的功夫没白下,和上辈子比起来,他现在已经是个大大的富人了,年入近四百万巨款,而且还不用操心受累,你还想怎么过啊?以这个年代的物价水平来讲,至少相当于二十一世纪里的亿万富翁了吧,而且待遇只高不低。当然了,在享受上还是没法比的,毕竟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哪儿摆着呢,就拿最简单的出行来讲,你肯定不能说坐飞机就做飞机,更不能想出国就出国。(未完待续。。)

 三百四十九章 花钱的窟窿

    “哎呀,尼玛呀,看来我还是个穷人啊!不成,我还得琢磨琢磨,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过洪涛只高兴了一袋烟的功夫,准确的说是一根雪茄烟的功夫,也就半个小时吧,然后当他再翻开那些支出账本的时候,眼前那一大片红灿灿的数字,又让他重新精神抖擞起来,小眼睛里放出了阵阵绿光。

    这些年的支出大户,首先就是房子,从他开始翻建小二楼开始,每年基本就没闲着,否则也锻炼不出来大姨夫手底下那好几支工程队。现在实际上归属他所有的房产总共有十四处,小二楼不算,那是街道的产权,和他无关,只能算是租用。除了小二楼之外,新丽都、灵境胡同、东四、沙子口这四处都翻盖成了临街铺面,而且都已经使用上了,目前转移到了韩燕名下。

    新丽都不用说了,自己开店;灵境胡同出租给了皮尔卡丹开店,楼上是临时的库房;东四的铺面还在精装修,那里也是地面两层、地下一层的小楼,洪涛打算是给谭晶开健身房美体中心外加健身舞蹈学校用的;沙子口的房子盖成了一个大库房,因为高度原因,只有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目前也被用于中转货物,从京城发往同江的物资和同江发回来的物资都有一部分暂时存在哪里,毕竟货运站不是咱自己家开的,有些东西还是放到自己的地盘上更省心。

    剩下的十处房产就都是不临街的院落了,大部分都已经修缮或者翻盖完毕。唯一还未完工的就是旧鼓楼大街上那座最大最完整的院子。由于洪涛对那里的翻建要求比较高,什么材料都得用原汁原味的老料,所以工程进度很慢。基本是干一周停一周,全是在停工待料呢。

    这些房产的购买,就花了洪涛近三十万,再翻建、装修一番,又是近四十万的支出,光是旧鼓楼大街上那个院子,修缮、装修的造价就达到了十万。直接就可以再买两所院子了。但是洪涛不心疼,那里是自己以后的小窝,挣钱不就是买快乐、买舒服的嘛。花了再挣呗,只要自己高兴就可以。

    除此之外,洪涛这几年每年的个人支出平均起来也要好几万,这里有他自己买东西买车的钱。还有带着那些女孩子乱逛的花销。这里还不算他那个篮球联赛和从拉尔夫那里进货,如果算上这两笔,他一年十万都打不住。

    最后还有一个谭晶呢,光是在八六年,洪涛就在她身上投入了近三十万的投资,除了养成她的消费、生活习惯之外,还要给她请各种老师,这些老师不见得是教她什么技能或者知识的。但是有这声老师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