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娱乐宗师 >

第226部分

娱乐宗师-第226部分

小说: 娱乐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尘一句话让众人再次笑喷!

    “我去,唱卡啦ok?这现代词语为何我听着毫无维和感呢?”

    “尼玛,嘴了。笑死我了。”

    “不过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啊,说不定空城计还真不存在。”

    林尘望着众人侃侃而言:“因此,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当时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以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当时诸葛亮借东风是个什么形象?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一身道袍,后世很多人说《三国演义》中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当时那些装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汉啊,这类的人物。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帅哥。

    《三国志》说诸葛亮身长八尺,这个八尺是汉尺,汉尺的八尺合现在市尺五尺五寸,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呢?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我们舞台上的一样不一样?借东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没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东风的人也不该是诸葛亮,该是周瑜啊。我们读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没说东风不与诸葛便啊。”

    好家伙,下方的观众听着林尘讲完已经彻底的呆住了,尼玛,合着以前我们读的都是错的?

    难道诸葛亮是一无是处?

    不应该啊,如果一无是处怎么可能被万人敬仰呢?

    很多人想要反驳,可是林尘说的是条例清晰,尤其是面对着众人的不解,林尘继续道:“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下方,突然有观众问道:“这么说,历史上空城计是不存在了。”

    “不,空城计是存在的。”

    林尘笑道、。

    “啊。什么意思?你都说了诸葛亮没有空城计,怎么还存在呢?”

    面对观众的质疑,林尘笑道:“在这里,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啪啪啪啪……

    林尘的话音一落,下方已经掌声如雷了,不管大家能不能够听得懂,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他们感觉林尘讲的好厉害。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

    林尘讲到这里的时候,现场的众人几乎是晕。逼了!

    “《三国志》这是哪个?没听说过啊。”

    “是啊,有这本书吗?”

    “我怎么遇到过呢?”

    何止是观众惊讶,就是林尘也是费尽了许多力气,才在图书馆最底层找到了这本《三国志》,很显然。在历史拐弯的时候,《三国志》的价值几乎是被抹杀了。

    望着众人,林尘继续说道:“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华夏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

    第二点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信的。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

    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信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的。

    所以要弄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做“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

    长知识了,真真正正的算是长知识了!

    这下很多人都是准备回去找找《三国志》,他妹的,原来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都是听的是错的东西?

    林尘接到了萧瑞的号,明白时间差不多了,因此,准备在这一期末尾再来一次争议的事件,所以说道》“其实,历史上《三国演义》是被当作兵书来看的,呵呵,明清之际,清人要入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做教材。

    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内部文件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官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满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满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内部文件,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

    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做批文的毛宗岗父子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做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做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子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马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强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管他娘的老子进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听得林尘的话,再看得林尘明面上是嘲讽清朝见识短,只能抱着看似宝贝的《三国演义》,很多人也是乐了。

    “林老师可真记仇啊!”

    “是啊,而且林老师果断是明朝铁杆,这个时候都不忘记把清朝拿出来鞭策一下。”

    “笑死我了。”

    ……

    时间也差不多了,林尘于是收尾道:“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真假曹操。”

    ……………………

    作者的话:更新暂时快不了,出了点事,身心俱疲,大家见谅一二。

 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加黑’的困境

    《林尘品三国》第一期落下了帷幕,而且是在众人震惊、佩服、质疑、不信、掌声中落下帷幕的!

    “周喻不是被气死的?”

    “空城计不复存在?”

    “诸葛亮只是被神化了?”

    “其实真正实施空城计的是曹操?”

    ……

    总之很多人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前来听《林尘品三国》的,但是当他们听完林尘的讲座后,一个个的不坑声了,尤其是汪海,他可是憋着大劲来看林尘的笑话呢,结果不仅仅没看成,反倒被林尘给嘲讽了一般。(。)

    “你大爷的,三国志是吧,这本书我压根听就没有听说过,我回去倒要查上一查,到底有没有这本书!”

    汪海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仅仅是汪海,就是其它众多观众也都是抱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回去查一下。

    《三国演义》竟然说的大部分都是假的。

    反倒是又出一本什么《三国志》里边说的全都是真的。

    这他妹的简直太反人类了吧!

    众人纷纷离开后,萧瑞、宋利等人也是长舒一口气!

    “林老师,您简直太厉害了!”

    “是啊,林老师,说的真捧,依我看来,这一期播出之后恐怕很多人都得跪了。”

    萧瑞几人是赞不绝口,不过随后宋利皱眉道:“林老师,真的有《三国志》这本书吗?”

    宋利的询问也是萧瑞等工作人员不解的,他们很想知道到底是不是林尘在瞎编的呢?

    望着众人,林尘笑了起来:“哈哈,你们想多了,我就是再瞎侃我也不可能拿这个事情说谎,总之我告诉你们的是,确实有《三国志》这本书!”

    哄!

    这么一句话,刹那间让众人都是给震住了,那么这期一播放,恐怕不少的人都是要疯啊!

    今天的录制赵亮和台长韩子琪也都是来到了现场。本来他们还担心林尘,但是随着林尘的开讲,他们两人对望一眼也是轻笑了起来。

    看样子是成功了!

    这一期宣传要加大啊!

    《林尘品明朝》最后一期明天就结束了,所以。接下来京城电视台文艺频道决定实现无缝衔接!

    本来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林尘也是被韩子琪给叫了回来!

    办公室里,韩子琪脸带笑容的道:“林老师,辛苦了!”

    “领导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尘笑呵呵的说道:“不知道台长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倒是没有。”

    韩子琪笑呵呵的说道:“我就是想问一下林老师,后天晚上我们就要开始播放了。不知道录播这一块能不能够来得及?”

    “这点领导可以放心,明天我可以连续录制个四五集。”

    林尘并不在意的说道。

    “什么?四五集?”

    韩子琪有些震住了,不可思议的说道。

    一旁的赵亮解释道:“台长,您或许还不知道,林尘可以连续录制六七期而不会出一点点错。”

    “啊?”

    韩子琪楞了一下,紧接着大笑道:“不错,不错,果然不亏是林老师,好。”

    刚下班,林尘竟然发现齐雨菲开车来接自己!

    “有什么事吗?”

    望着齐雨菲。林尘有些不解。

    “没事就不能请你吃饭吗?”

    显然林尘的回答让齐雨菲很不满意,有些生气的说道。

    “呵呵,你想哪去了,走吧。”

    林尘笑了笑,上车说道。

    “其实这顿饭不是我请你,是我姐姐请你,她说感谢你让他们公司起死回生。”

    齐雨菲启动车子后朝着林尘说道。

    “我没有做什么,倒不用感谢我,不过我倒是希望你姐姐步伐可以不要跨越那么大了。”

    林尘微微摇头,不过想起最近‘白加黑’的举动。也是皱眉说道。

    “啊?什么意思?”

    齐雨菲不解道:“难道宣传不应该趁势而上吗?”

    “有的时候,其实也需要适可而止的,尤其是目前的‘白加黑’已经把品牌打出去了,这个时候。你们要做的除了稳固品牌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定要严抓‘白加黑’的质量。”

    林尘轻声解释道。

    “呵呵,林尘,你这个倒是丝毫不用有任何的担心,我姐姐早就已经吩咐下去了。”

    齐雨菲浑不在意的说道。

    望着齐雨菲。林尘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