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纯禽记者 >

第595部分

纯禽记者-第595部分

小说: 纯禽记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为什么好片子少呢?
  “不对,我发现现在港片、台湾片的质量比我们更差啊,怎么整个影视圈质量下降了?”老吊不明白了,他指了指那群投资的:“跟他们也没关系啊,他们就负责投钱,这钱多了还能是坏事?”
  “钱多了不是坏事,坏事就在于太多人想在这里面捞钱了。”高冷冷笑一声:“现在片子越来越难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如今的影片都是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
  “什么意思?”
  “创作过了几手的意思。”高冷细细解释道。
  以前的经典港片,在拍摄武侠剧的时候,会尊重原著,基本上原著怎么写就怎么拍,编剧是形同虚设的,连台词也会按照文章内容来说,不会增减太多。
  而如今的片子,在改编武侠剧的时候,多了一个岗位:编剧。这个编剧可就厉害了,能把小龙女和杨过在古墓中那种清清冷冷的情窦初开改成你浓我浓的情话绵绵。
  这就叫二道贩子,这个编剧就是二道贩子。
  改编其他人影视作品,然后再拍,是如今拍戏的常态了。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好看的小说改编之后,毁原著。
  编剧会加入大量的个人创作,这些个人创作毁了原本的味道。
  那什么是三道贩子呢?
  三道贩子,是在文学作品作者和编剧之后,又来的一个给作品加点料的人。这个人叫导演。如今演员要求加戏,并改动原本的台词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甚至如今的影视圈还有个风气:只要是番位高些的大咖,在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时候,是会有自己的编剧跟着一起进剧组。
  这些编剧干嘛呢?专门给自家演员加戏、改台词用的。
  这年头,如果大咖没自己的进组编剧,就跟没面子似的,都成了常态了。
  你想啊,一部戏起码有两三个大咖吧?那就是两三个大咖编剧,再加上原本的编剧,对了,还得堆一个喜欢现场创作的导演……
  这么一堆人挤出来的戏,能好看吗?
  “帝国这几年还是有几部好片子的,这些好片子都是尊重原著,或者说没有文学作品,直接有知名编剧写好了剧本,而导演也是最大可能地尊重原著而拍摄,这种作品一般就好看。”高冷说道补上一句:“要不然就是压根没剧本,但一切都是导演说了算,那个年代,演员听导演的。”
  “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老吊说道:“我们是投资啊,我们管那么多干吗,赚钱就行啊。”
  “所以,我说我的目的跟他们不一样。我的目的是拍好片,他们的目的是赚钱。”高冷拍了拍老吊的肩膀。
  “不对啊老大。”老吊摇了摇头:“你这话不对啊。你拍好片,但是不赚钱,那……撑不久啊!我觉得你还是跟欧洋一样比较好,这理想不能当饭吃对不对?现在整个行业是这样,你不能让那些人把编剧撤了吧?你也不能让明星把自己带进场的编剧撤了吧?
  理想不能当饭吃。
  更别说高冷根基很浅的情况下了。


第1205章 开机仪式的那些讲究
  更别说高冷根基很浅的情况下了。
  别说像欧洋这样的投资者了,如今大型影视公司都是分散投资,大公司虽然熬得起,可是不愿意去熬,拍一部精品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投资多少钱?
  这些时间这些钱,投资其他影片足够赚好几倍了。
  再说了,现在精品片有那么好拍吗?这年头,一起拍片子,你让大家都能赚得到钱才是王道,都能赚钱,那干活都卖力,就这么简单,也就这么现实。
  当下的事实是这样,大环境是这样,一己之力难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而此时高冷的能力,他的一己之力在影视圈只是一点小水花,整个人砸进去都激不起浪花。
  “不。”高冷摇了摇头:“恰恰相反,如今这种大环境,我逆流而上这才是最赚钱的地方。”
  “最赚钱?”
  “对。”高冷淡淡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玩的就是脑子。”
  老吊摸不到套路,一头雾水,而高冷却没有继续往下解惑的意思,便没再多问。眼下,开机仪式为上。
  “高总,我是jo的经纪人,早就听说过您了,一直没有机会认识,这是我的名片。”一位知名经纪人走了过来掏出了私人名片递了过去笑容满面:“常联系。”
  “高总,我和林志的关系挺好的。”一位背景强大的女演员说这句话的时候笑容暧昧,看来她从林志那听到了什么,一口软哒哒的调调和林志差不多,将自己的私人名片递给高冷:“常联系哦。”
  应该是菜姐要认高冷当干儿子,这事儿发酵了。
  很明显,高冷感觉到这些一线的大咖对他敬重加重了很多。以前的话也很客气礼貌,可没到奉承的份上,如今却有些奉承的意思了。
  在帝国影视圈,是很讲究地位和背景的。放眼在帝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后辈级人物,哪一个没背景?如果之前没背景,那起了势后也会搭上背景。
  背景就是人脉圈,人脉圈决定了你的地位,这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通用的法则,尤其在帝国。帝国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升斗小民,都有自己的圈子。
  “恭喜你啊。”慕容语嫣是等这群人都敬过之后才走了过来,一开口却有些娇羞,下意识地默默咽了下口水。
  许是想起在车上那吻了。
  不知道语嫣有没有想到,反正高冷是想到了。
  他举了举杯,暧昧地朝着语嫣眨了眨眼:“谢谢。”
  “那……”语嫣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那我们去那边吧。”高冷接过话头,指了指门口:“到外面去一下。”
  “干嘛?”
  “你说呢?”高冷眨了眨眼,目光落到了她的红唇上后,又游离到她的胸口。
  “不要,好多人呢。”慕容语嫣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拿着酒杯惊慌失措又娇羞无比地离开了,跟逃走无异。
  高冷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就喜欢这样逗女人,尤其是慕容语嫣这样的女人。
  “吉时快到了,大伙儿移步去拜各方神灵吧。”导演看了看时间,朗声说道。话音刚落,房间内就安静了下来。
  高冷发现这些艺人很自觉地开始排起了队,菜姐在最前面,欧洋在菜姐后面,而一些老一辈居然排在欧洋的后面,依次走了出去。
  “那个位置,大家朝向不要搞错了。”导演助理提醒道。
  开机仪式安排在这个汉式院子的外院,走出房门穿过两条长廊,一路上都扎了红色绸带,顺着绸带走就不会错。高冷是投资者,走得随意。而艺人们却十分有次序。
  “在个圈子很讲究地位,辈分在地位的后面,你看,欧洋就在那几个老前辈的前面。”
  “这部剧欧洋是最大的咖啊,这么多演员来捧场,那几个虽然是老前辈,可是戏份很轻。”
  “是啊,这是官方剧,几乎所有演艺圈有名的都来了,这后面那些二线,也就出镜个十几秒,嘿,这面子。”
  几个经纪人将目光投向了走在前面的高冷。
  “我说,这高总很有能耐啊,第一次投资影视剧居然就能拿下官方剧。”
  “而且菜姐还要认他当干儿子呢,前途无量。”
  开机仪式要开始了,大家议论的点回归到了这部戏上,这部戏,真正的主角不在演戏的那些人,而在高冷和张导的身上。他们才是这部戏的灵魂人物。
  观众么,看热闹,看明星。
  行家么,看道道,看能人。
  “诸位,今儿个请的是关二爷,吉位朝西南,每人三炷香。”导演见人站定了,转过身朗声说道,这一开口,真的很有江湖的味道。
  众人知会,纷纷点头。
  “当然了,信基督的爷,老规矩,不上香,各自请各自的神。”导演环顾一周:“手机什么的不用我多说了吧,开机仪式了,这仪式你信不信的,我不管,反正你得按照规矩来,各位都是业内的行家了,都守点儿礼。我可不想出现关二爷来的时候,我们这仪式乱套了的情形。”
  张导确实有大导演的魄力,开机仪式一开,他身上那股子江湖气就出来了。冷着眼扫了众人一眼。
  众人再次点头。
  仪式呢,很多年轻人不信。
  可这是个礼数,打祖辈儿就传下来的。
  就这好比你去了庙,别人供着菩萨,那你就得拜拜,你不跪下来拜拜你也不能大声喧闹,也不能在那嚷嚷着说什么你不信这玩意儿。这就是到了人家家里,人家家里都脱鞋进的,你不脱鞋一个道理。
  那叫没礼数。
  桌子上供着猪头,水果,按照老辈传下来的摆法,张导讲究这个,那些礼数是一点儿都不落下。旁边放着摄影机,机器被大红布盖着。
  这有个讲究。
  红布盖着,请神下来保佑,仪式结束的时候才能掀开。
  以前拍摄都是用的胶片,就怕划片。划片的意思就是你拍着拍着,里头进了点东西或机器出了点故障,把里面的胶片给划坏了。可以前机器不先进,划坏了也不知道。等最后整理的时候才知道。
  这就麻烦了。
  你想啊,以前用胶片拍照片,曝光过度了,你这照片就白拍了。而影片的胶片也是如今,那么大一卷胶皮,划了片了,那就得重拍。
  重拍就是钱啊,损失巨大!所以慢慢地就开始请神来庇佑,庇佑的无非是几点,第一,首当其冲自然就是保佑摄像机了,不要划片,请摄影机神保佑千万不要划片。第二,保佑拍摄一切顺利,别出个灾闹个人命什么。
  第三嘛,顺顺利利,大红大紫呗。
  如今的机器不存在划片了,可仪式却保留了下来,摄像机改用红布盖着,还是端端庄庄地盖着。
  “行咧,大伙儿先净手。”工作人员端上来水盆,一一洗手。
  然后就一群人站在那等着,离吉时还差五分四十几秒,一秒都不能错。
  记者们开始了录像和拍摄,他们的镜头都首先对准了欧洋,开机仪式虽然请的是神,可也是电影的宣传噱头之一,所以明星是重中之重。
  虽然这一次没有官方电视台过来,可是资料可以给他们,照样宣传。
  “好家伙,这么多大咖,我拍开机仪式这么多年了,难得见这种场景呢。”一个记者感叹打,看着镜头里的那么多一线居然出现在一个开机仪式上,确实罕见。
  “镜头里欧洋还是最好看的。”一个女记者感赞道:“一会宣传,照片肯定是以欧洋为主。”
  “那当然了,宣传嘛,民众谁认识高总啊?当然是拍欧洋,还有那些一线大咖了。”
  记者们说得没错,开机仪式之后就会立刻发表宣传文章,配的图片往往是导演和演员,尤其是当只有一个大咖演员的时候,那所有的注意力就都会放到大咖演员的身上,大咖就是开机仪式宣传的吸金点。
  《建国帝业》来的大咖太多了,拍大咖都拍不过来,自然不会拍高冷了。
  “高总,麻烦站旁边一点,他们要拉一个一线大咖全部在内的镜头。”导演走到高冷的身边轻声说道。
  高冷有些尴尬,但还是很快就让到了一旁。
  毕竟宣传为上,他自己是记者出生,知道记者的需求:一个镜头下来全是大咖,这文章都不用怎么写,观众一看就会惊叹。
  镜头最中间是张导和欧洋,欧洋长期面对镜头,眼睛看向镜头就似乎与其融为一体。记者们很满意地点起了头。记者最烦的就是那种找不到镜头感的艺人了。
  “吉时到!”工作人员敲响了鼓,悠长透着喜庆的调调。
  按照规矩,先是导演上香,然后就是投资者,高冷,然后才轮到演员。
  导演举起香虔诚地拜完后,高冷拿起香拜了起来。
  “高总完了后就是欧洋了。”
  “晕,高总我没拍好。”
  “高总没拍好不碍事,关键是后面的艺人。”
  “后面的艺人有七八个要好好拍,主要的还是欧洋。”
  一群记者,包括星光集团来的记者,在高冷拜神的时候严正以待,镜头都对准了高冷身后的欧洋。
  嗯,高冷是配角。
  (谢谢大家的新年祝福月票,谢谢邹达邹,玫瑰和剑,哒金宝,谋书而已豪赏,谢谢lwydavid2,stongny,晨宝宝丿,翼天疾打赏)


第1206章 好吃难做
  【正版在纵横中文网,如果你没花钱看到现在,你看的就是盗版,如果你不是在纵横花钱看得现在,也是盗版,其他软件和网站收费,与我无关。】
  高冷心里明白,而欧洋也明白。在宣传这一块,欧洋以及后面那一长串艺人才是重点,尤其是当高冷本身在影视圈还没什么知名度的情况下。
  你要是投资过十几部片子的大制片,那也是个卖点,问题是你不是。
  整个开机仪式,高冷都安静地站在一旁,给足了艺人们拍照的时间,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憋屈的,站在他投资者的角度,只要这部片子顺利完成就好了。
  顺利完成是一定会大火的。
  广电力推的剧,又是历史抗战剧,帝国各个单位都得组织来看,票房根本就不会是问题。
  目前《建国帝业》在高冷这基本就告一段落了,如果说还有什么要他操心的话,那就是他在这大电影里有个角色,第一次当演员拍摄,这也算个小挑战了。至于其他的,拍片有张导顶着,后续有专业团队跟着,至于宣传,那就更不用他操心了,广电点了名的片子还会没宣传吗?再说了,惊动了整个娱乐圈的片子还怕没宣传?
  票房就更不担心了。
  在高冷这里,在投资的角度来说,《建国帝业》这一页算是翻过去了,接下来就要投资别的了。
  投资什么呢?建国的钱还没回收,不过大电影回收得快,半年就差不多了。可这收益绝大部分要给慈善机构,高冷捞不到什么鱼。
  所以,这投资得压缩,不能投太多,接下来还是只能投两三部影片。就这些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可投资什么片呢?
  高冷心中有了数,可对这个行当还是不太了解,趁着开机仪式一结束吃的敬神饭,跟圈内这群老油条喝起来了,多和他们聊聊,多问问,探路子也探得清楚一些。
  “高总,你为什么不多投几部影片呢,每部影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