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185部分

韩警官-第185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技强警”说起来轻松,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物证鉴定及法医检验中心”不是挂块牌子所能成立的,需要花真金白银采购先进的实验仪器、计算机系统、鉴定检验所需的各种耗材及现代化的办公设备。需要斥资装修刚竣工不久的技术大楼,使其符合实验室的标准。

  局领导去兄弟市局乃至兄弟省份公安机关的技术鉴定中心考察过,韩博也结合实际情况拿出过几套方案,不管采用哪一套方案,把鉴定中心搞起来一千五百万都不一定够,这不仅不算基建,而且不是一次性投资。

  其它检验或鉴定是更新换代,dna实验室是新建。而dna检验相对常规法医物证技术及其它刑事技术而言,堪称一个“消耗大户”!

  dna检材采集、提取、检验需要成本,做一个鉴定要花一百多,简直是一个“无底洞”。以至于一些在南港市局前面“吃螃蟹”搞dna检验,由于经费短缺,上了设备却无力承担后续的购买检验试剂等运行费用,影响了计划性和持续性。

  市局一年经费才多少,当然要好好研究研究。

  会议从早上8点10分,一直开到中午11点多,政治处同事纷纷去食堂吃饭,韩博正准备跟着一起去,局办公室王主任突然走过来敲敲门,让去三楼会议室。

  “报告!”

  “小韩,进来。”

  “是!”

  局党委会看样子已结束,会议室里只有陈局、孟局、刑侦支队韦国强支队长和政治处董主任。

  韩博大步走到四位领导面前,再次立正敬礼。

  小伙子每年回单位汇报工作,逢年过节打电话问候,已经很熟了,不是刚来报到的新同志。

  陈局指指前面的椅子,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微笑着说:“小韩,首先给你通报一个好消息,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我南港市局正式启动dna生物物证鉴定实验室建设。考虑到投资比较大,筹建工作由孟局亲自牵头,你负责具体实施 。

  为了搞dna鉴定,为了提高我们在物证鉴定和法医检验技术上的整体水平,市局准备了近四年,你一样准备了近四年。勒紧裤腰带,其它地方省省,鉴定检验中心我们能搞起来,相信一定能发挥出作用。不过你第一套方案里提到的dna数据库,我们心里真没底,想再次听听你的意见。”

  在所有案件中,前科人员再次犯罪占很高比例。

  且重新犯罪的罪名集中,其中重新犯盗窃罪的前科人员占总数50%以上,抢劫罪、诈骗罪和涉毒罪依次排在二至四位。

  正因为如此,刑侦部门把刑事特情、阵地控制、刑嫌调控作为很重要的基础工作,治安部门尤其基层派出所,把辖区前科人员管控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前科人员那么多,警力那么少,光靠盯是盯不住的,所以有条件的公安局全在搞前科人员指纹库。

  如果他们再犯罪,在作案现场留下指纹,那么一比对就能比对出来。

  可越是惯犯,反侦查能力越强,要是他们戴手套作案,指纹库就发挥不出作用。于是国外同行想到了dna,跟建指纹库一样建dna数据库。

  这需要录入大量前科人员的dna信息,要采集检验大量dna检材。

  录少了不管用,录入多了需要投入巨额经费,相比之下,建dna生物物证实验室远比建dna数据库容易多了。

  要砸钱的,而且要源源不断往里砸,局领导不敢轻易采用第一套方案可以理解。

  从长远计,早一天建数据库比晚一天建好。

  韩博想争取一下,举例道:“陈局、孟局、韦支队、董主任,相比建dna实验室,我们现在建dna数据库确实有些超前。事实上直到去年,703才真正开始建全国第一个用于实战的犯罪dna数据库。

  一共六个人,引进一台200多万的基因分析仪,配备了一些辅助设备。自动识别仪改变了过去人工操作dna的阶段,其代价也颇为昂贵,建立一个人的dna样本大概需要200元,他们制定的目标是五万人的样本。”

  五万人,一人200,光检验录入成本就需要一千万,这是什么概念!

  陈局微微皱起眉头,孟局和韦支队若有所思,董主任掏出香烟示意他接着说。

  “东海是大都市,本市人口多,外来人口更多,各种案件自然少不了,1900万资金没多久就花完了,效果却像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应,分局县局送去的样本没有一起比对吻合。许多同志听说设备那么贵,建库成本那么高,调侃说这不是烧钱吗,实验室的同志压力非常大。”

  韩博话锋一转,接着道:“今年1月22日,青谱区一家卡拉ok有一名从事,从事陪唱陪酒的女子在包房里被杀,法医从其大腿根部取到了凶手的精斑。分局侦查员天天加班,每天晚上送来样本,先后送去200多个样本。

  当时市局数据库里只有一万来个样本,一时没有对上,许多人觉得dna没什么效果,调侃说没有什么花头,也不抱希望了,此后便不再送样本。实验室周主任为此苦不堪言,只能默默地工作设法改变这种窘困的现状。

  他带领团队开始为基层刑队技术员办培训班,亲自上课介绍dna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取样和具体指标,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血样必须及时送去。

  培训结束之后,基层侦查员认识到dna的重要性,明白它必须建立在数据库扎实的样本基础之上。不久,青谱又送去一批样本,其中有一个盗窃手表的嫌犯在销赃后落网,其样本与ktv包房女被害人身上采集的精斑比对吻合 。

  科学不容怀疑,侦查员回去提审,在铁定证据面前嫌犯承认杀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从协助破获那起命案到现在,随着数据库内样本不断增多,又一连协助区县公安局侦查部门多起刑事案件,其中包括一起涉外命案。”

  发生大案要案,刑侦压力最大。

  韦支队对此非常感兴趣,比谁都想搞一个这样的数据库,不禁说道:“陈局、孟局,东海多少常住人口,我们南港才多少。人多案多,人少案少,他们搞五万人样本的库,我们搞八千至一万估计足够了。”

  基因分析仪本来就是要采购的,算下来只需要再追加两三百万投资。

  陈局有些心动,韩博趁热打铁地说:“四位领导,我认为建数据库不光是我们公安一家的事。我们南港濒临长江,不靠长江的几个县和县级市内河水网纵横,一年至少有四五十具水漂,大多为溺亡。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走失在外正常死亡的老人,以及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全市公安系统一年要面对上百具无名尸。

  无人认领,基层单位不敢轻易开证明让殡仪馆火化,殡仪馆更不敢私自火化。日积月累,产生一笔巨额冷藏费用。我们没这笔经费,民政部门可不管我们有没有,搞得区县公安局苦不堪言。”

  陈局反应过来,抬头笑问道:“小韩,你是说可以采集无名尸的dna样本,将其录入数据库,然后开证明让殡仪馆火化。保存骨灰比保存尸体费用低多了,dna样子将来可以作为亲属认尸的依据。”

  “是的,不过这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规问题,需要市里联合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民政局及我们公安,结合现有的,制定一份无名尸管理方面的文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无名尸,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公安头疼,民政一样头疼,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殡仪馆的冷藏柜快存放不下了。光送尸体不给钱,殡仪馆真会起诉把尸体送去的公安局。

  找市委政府,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顺便以此要点经费。

  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市里必须考虑,陈局感觉可行,不过在没要到经费之前不会轻易答应搞dna数据库,而是笑问道:“小韩,下午两点,董主任准时送你上任,宣布完任免之后,国强同志再主持支队党委会,调整支队班子成员分工,由你兼任三大队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上任之后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打开局面?”

  韩博笑了笑,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陈局,我没打算烧几把火,我是抱着在局领导支持下与同事战友一起创业的心态回来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局里不要透露方案的事,我想跟同事战友一起研究,然后向局里申请,局领导研究同意之后再确定方案。”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陈局愣住了,孟局第一个反应过来,不禁笑道:“陈局,小韩这个主意不错。让所有技术民警参与进来,集思广益,极力争取,让同志们切身感受到这一切来之不易,能大大激发同志们的积极性,等技术鉴定中心搞起来,三大队全体技术民警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树立起来了。”

  领导让干,跟自己想干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些技术民警不是整天抱怨设备落后条件差么,好,你们申请,你们“争取”,我来批,把你们想要的全给你们,想不到要的也给你们,以后谁也不能再抱怨,不仅不能抱怨而且要干出一番成绩。

  陈局乐了,哈哈笑道:“行,我们就统一口径,跟你唱一出双簧。事有轻重缓急,经费也需要安排,我们慢慢搞,争取两年内把技术鉴定中心搞起来。”

第三百零二章 新官上任

  

  技术大楼刚竣工不久,按计划要进行内装修,技术大队仍在市局北门斜对过的一个院子里。

  由于要做活体检验,要直接面对群众,独门独院,有自己的传达室,两个快退休的老民警和两个工勤人员轮流值班,在当门卫的同时接待前来做鉴定或拿鉴定报告的群众。

  两栋六七十年代的两层旧楼,前排办公,后排宿舍。

  楼虽然很旧,绿化搞得很好,好几株参天大树,围墙上长满爬山虎,郁郁葱葱,闹中取静。两公里外的新办公楼全钢筋混凝土,一点绿色看不到,自然环境真没这边好。

  楼前空荡荡的,两辆车都出去了,不知道哪里又发生大案,需要大队安排人员出现场。

  李佳琪钻出南岗县公安局的警车,跟司机说了几句客气话,同往常一样背着包走进法医办公室。

  法医的工作与影视剧里完全不一样,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

  医院、荒野、丛林、河流,甚至是坟墓,哪里有案件哪里就是工作岗位。东奔西跑,日常所面对的是一位位伤者、一具具尸体、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场和一件件现场检材。

  今天没出现场,今天是受南岗县公安局委托,去南岗县殡仪馆检验一具县局法医对死因有争议的尸体。

  包括副大队长在内,法医室总共五个法医,轮流轮班倒,两个法医值班一周。严寒酷暑,夜半三更,遇到案件随时要赶赴现场。最忙的时候,和同事一天检验过6具尸体,解剖了3具。

  现在天气不热,最怕夏天。

  解剖大多在殡仪馆进行,殡仪馆条件不好,没空调,那味道足够让人几天吃不下饭。可是不得不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头套,拿起解剖刀检验,常常搞得大汗淋漓。

  走进办公室,主任正坐在电脑前笨拙的敲击键盘,打一份尸体检验报告。

  确切地说应该是修改,他年龄大了,一直没学会五笔,拼音又不太好,于是把一份两年前的报告当模板,左上角的“机密”、中间“南港市公安局”的抬头等格式不动,直接把委托单位、案来、死者、检验地点等后面的内容删掉,输入需要输入的内容。

  对他而言干这个,比去检验两具尸体都难。

  李佳琪急忙放下包,走到电脑边笑道:“师傅,让我来吧。刚才见车出去了,以为您出现场呢。”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个个会用电脑。

  吕晨君不会跟徒弟客气,起身让开位置,把手写的报告放到键盘前,看着她麻利地输入,低声问:“那具尸体到底怎么回事,死因有没有搞清楚?”

  南岗县局在一座大桥下发现一具女尸,尸检中,县局两名法医在死亡原因上产生了分歧,一个认为是高坠死亡,一个认为是车辆撞击死亡后抛尸,双方都拿不出确凿证据,难题交给了市局。

  刑事与民事,一字之差,性质却天壤之别。

  通过对尸体全面、细致的复检,李佳琪搞清楚了死于,不无得意说:“尸体脊柱骨折、心脏破裂,将这两点与死者背部的撞击伤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交通肇事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不是自杀,应该一起交通肇事逃逸。”

  吕晨君看过南岗县局送来的现场照片,沉吟道:“下面是水泥地,从那个位置跳跟跳楼差不多,跳下去会死得很难看,一般想自杀的人没这个勇气,并且已经在桥上,为什么不往前走走,往河里跳,我一开始就觉得不太像自杀。”

  师傅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

  李佳琪点点头,将他手写的报告翻到第三页,一边继续啪啦啪啦打字,一边好奇地问:“师傅,您今天去复检的那具呢?”

  郊区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死者被烧焦,办案民警认为不太可能确认被害人身份。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去检验,吕晨君终于找到一点线索,捧起茶杯说:“死者尺骨、桡骨有陈旧性骨折,从恢复程度上看应为半年内的损伤。我给他们划定死者大概年龄,让他们去周边几家医院查阅影象档案,筛选尺骨、桡骨骨折的送过来比对。”

  烧成那样,判断年龄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李佳琪抬头问:“师傅,你判断被害人死亡前大概多大?”

  “30岁至40岁之间。”

  ……

  师徒二人正聊着,平时从不涉足法医室的小王兴冲冲跑进来,回头看看外面,神神叨叨说:“吕主任,佳琪,刑大调走了!”

  “刑大调走了?”

  “刚宣布任免,免去大队长职务,调哪儿不知道,说是另有任用。”

  吕晨君放下杯子,追问道:“邢大调走,谁接任大队长?”

  今天真是巧了,去支队办公室送材料居然赶上这么大事,小王眉飞色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