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207部分

韩警官-第207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明,你是说嫌犯不一定是空调销售、安装、维修从业人员?”

  “有这个可能,也可能伪装成安装维修人员。”

  程文明把整理好的材料放一边,掏出香烟点上,接着道:“需要继续查的只剩下4个。从分局同志提供的情况看,他们都有正当职业,都没有犯罪前科,我感觉他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的任务就是排查他们,只要他们没问题,我们这一组就没责任。”刚破获一起死亡二人的强奸杀人案,就被抽调到01。01特大爆炸案专案组,金阳多少天没有好好休息过,身心俱疲,看上去很憔悴。

  机会难得,韩局对自己期望那么高,程文明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回良庄,抬头问:“金大,要是嫌犯不在指挥部给我们圈定的摸排范围,却在开发区分局辖区呢?”

  “你有什么想法?”

  “空调不是一般家用电器,不像电视机、电风扇一样家家户户都有,市区销售、安装、维修及回收空调的人算不上多,排查十几个小时,要是有收获,指挥部早通知我们收兵了。到现在没消息,说明侦破工作没突破性进展,至少我们这条线没有。

  嫌犯不太可能是专业人员,但又能拆开空调外机把炸弹装进去,这说明他多多少少懂一点,见过别人维修或亲手接触过空调外机。我今天见一些安装空调的人家,在外机外面焊笼子,生怕外机被偷。

  我们可不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调阅分局各派出所和刑警队所有空调外机被盗的案卷,看能不能发现点蛛丝马迹。运气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或许真能有点收获。”

  剩下四个要摸排的人外出打工,他们不同于其它线尤其海工集团和二建公司两条线上的嫌疑人,只要走访询问一下,确定案发前后他们在什么地方,没必要追过去见到人。

  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查就查查。

  金阳权衡了一番,同意道:“明天我走访询问,你了解空调外机被盗情况。”

  “行。”

  与此同时,“老帅”正在交警队会议室召集专案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小组负责人开会。

  程文明金阳所在的第八小组,相当于拾遗补缺,不是主力,在专案组的“地位”并不高,组长都不需要参加案情分析会,只要把三个探组的摸排材料汇总给研判组。

  “过去三年,活动房共出租过四次,第一次租给东港建筑公司青年小区建设项目部,出租时间大概六个月;第二次租给路桥公司的一个造桥组,第三次租给市政工程公司,安放在青年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第四次就海工集团基建工地。

  由于要走访询问的人太多,又正值元旦长假,暂时没发现什么异常。不过我认为问题极可能出在第三次出租期间,青年路与建设交叉口那是人民广场,现在人流量大,施工时人流量一样不少,嫌犯想制造大爆炸达到其不可告人目的,这那里引爆最合适。”

  老帅猛吸了一口烟,冷冷问:“你需要增加多少人?”

  “十个民警,再有十个民警应该够了。”

  “我给你抽调15个,连夜询问连夜摸排,只要发现具有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的立即采血样送检。”

  “是。”

  ……………………

  PS:中秋节,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拖到现在才更新,让各位书友久等了,抱歉。

  顺祝各位兄弟姐妹中秋快乐!

第三百三十三章 程文明的猜测


  元旦长假,党政部门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休息,民工不休息。√

  2号一大早,六个瓦工和五个小工准时上工。

  干活的人比之前多三个,效率高了,外墙瓷砖昨天全部撬完,今天开始掀房顶,动静太大,韩妈担心影响儿媳妇休息,非让李妈陪她出来散散心,下午收工再回去。

  总逛街没意思,这么冷天总不能逛公园吧。

  李晓蕾干脆驱车来到第一人民医院,找几年前就认识现在关系已经非常好的老卢儿媳妇赵秀丽做个检查,顺便帮田学文问问能不能进人民医院的事。

  主任医师很忙,一星期要去门诊值两次班,要做不下五次手术,在医科大学还有授课任务。

  赵秀丽直到走出手术室才知道她俩来了,急忙赶到9楼病区的医生办公室,跟二人打起招呼:“阿姨,晓蕾,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嫂子,别这样,搞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

  主任要接待客人,几个住院医师很有默契的出去查房,赵秀丽带上办公室门,坐下笑道:“单子呢,给我看看。”

  “在这儿,赵主任麻烦您了。”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比女儿肚子里的宝宝更重要,李妈忙不迭掏出检查的化验单。

  “挺好。”

  赵秀丽看看化验单,放下笑道:“怀孕14周,看上去还这么苗条。晓蕾,你是孕妇,是准妈妈,不能光顾着漂亮,营养一定要跟上。”

  “嫂子,我没节食,现在特能吃,从早吃到晚,一天喝几碗汤。”

  “可能跟个人体质有关,不光要吃,一样要保持适当运动,散散步,出来走走。”

  “我听您的,不能总窝家里。”

  “韩博呢,平时没空,放假怎么不陪你来?”

  “加班。”

  李晓蕾耸耸肩,苦笑道:“好几天没着家,好像有什么大案,一天一个电话,还火急火燎说不了几句。当警嫂就这样,我有这个心理准备,至少比当军嫂好。”

  “我小姑子不就是军嫂么,空勤家属,别人很羡慕,其实非常不容易。家里事全她一个人扛,不敢让丈夫分心。”

  韩卢两家关系不错,她家事李晓蕾全知道,不禁问:“嫂子,芦荟姐今年回不回来过春节?”

  “去年没回来,今年不能再不回来,不然老爷子会生气的。”

  “你们呢?”

  “也回去,过团圆年。我们打算腊月二十九回去,你们打算什么时候?”

  “我们在市里过年三十,初二回思岗给老人拜年。”

  ……

  拉家常正拉得投入,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窗户外,李晓蕾正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在对面值班的护士长敲门走进来:“赵主任,公安局的人想了解有没有人来我们这儿收治炸伤病人的情况,我们这是病区,又不是急诊,他非要了解。”

  “请他进来。”

  “好吧。”

  真是他,李晓蕾感觉很不可思议。

  程文明同样倍感意外,挠着脖子问:“李总,这么巧,你怎么来这儿?”

  “晓蕾,你们认识?”大水冲了龙王庙,赵秀丽乐了。

  “程警官,嫂子,算起来跟您也半个老乡,从良庄来的,刚来没几天,只是没想到能在这儿碰见。”

  “良庄来的!”

  “主任您好,思岗县公安局良庄派出所民警程文明,这是我的证件。”

  借调不是正式调动,不是市局民警,也不是分局民警,在市区了解点情况很麻烦,别人甚至怀疑是不是假警察。有证明人最好,程文明连忙掏出警官证。

  “程警官,你知道赵主任是谁吗?”李晓蕾再也忍不住了,笑得花枝乱颤。

  “李总,我不太明白……”

  果然是半个老乡,赵秀丽看看警官证,忍不住笑道:“程警官,我公公姓卢,叫卢惠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卢书记!”

  “嗯。”

  “哎呀,我说怎么这么巧呢,原来您是卢科长爱人。”

  “你认识我家爱人?”

  “只见过一次,听说过很多次,芦笋芦荟,良庄没人不知道。”

  老卢取名字很省事,儿子叫卢笋”,女儿叫卢荟,以至于出去办什么事要登记时,人家经常把姓登记错,稀里糊涂加上一草字头,变成了芦笋芦荟。

  他又喜欢喝酒,一喝酒就吹牛,以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为荣,只要是老良庄人,只要四五年前在良庄呆过的人,想不知道“芦笋芦荟”都不行。

  遇到半个老乡,赵秀丽很高兴,招呼他坐下,好奇问:“程警察,你想了解什么情况?”

  查空调室外机失窃,现一条线索。

  移动公司在开区的一个信号基站空调室外机一个多月前被盗,铁塔下面的小房子无人值守,辖区派出所民警去看了看,没找到目击者,也没通知技术民警去勘查现场,只是让回收二手家电的人留意留意,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程文明去现场转了转,在周围询问了几个人,一个在地里干活的老大爷反应,空调室外机失窃当天上午,有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小年轻去过附近,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好像受过伤。

  大多电工触过电,制作炸弹的人一样有可能被雷…管炸伤。

  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历史上许多爆炸案是在炸弹制作过程中爆炸现的,联想到海工集团基建工地爆炸现场那一根失效雷…管,程文明感觉那个人非常可疑。

  金阳认为可以查查,就这么兵分两路,分头走访询问市区各医院、诊所及开区几个乡镇的农村卫生室。

  案情需要保密,程明文只能挑能说的说。

  “……大概情况就这些,我去过急诊,急诊的同志查了一下记录,说没收治过这样的病人,他们让我来外科问问,说外科有时候也收治。”

  家乡人的忙,不能不帮,赵秀丽欣然笑道:“行,我让人帮你查查。”

  丈夫每年春节回思岗都要跟良庄分局的老同事聚集,李晓蕾不仅认识他,也认识他爱人,正准备问问他爱人的情况,手机突然响了,丈夫打来的。

  “老公,知道我在医院碰着谁了?”

  专案组不断送血样过来检验比对,同田学文轮流检验比对两天两夜,结果一无所获。韩博有些心焦,不过再怎么焦急也不能不给妻子打电话,没想到电话一通就遇到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

  “谁?”

  “程队,程队来医院找赵主任了解情况,我们正好遇上了,他就在我身边。”

  他不是分配在第八小组么,他去医院了解什么情况,韩博糊涂了,下意识说:“晓蕾,让程队接电话。”

  “好。”

  “韩支队,我程文明。”

  “找的说话方便的地方说。”

  程文明不无歉意的笑了笑,快步走出办公室,跑到电梯对面的楼道,简明扼要汇报他无意中的现和猜测。

  做个炸弹想爆的时候没爆,现场收集到的物证也证实嫌犯的制作水平实在算不上高,再加上一枚没殉爆的失效雷…管,韩博赫然现他这个推测有一定道理,嫌犯完全有可能“玩火**”、玩雷…管自爆。

  “程队,我建议你不要再犹豫,同金大商量一下,将这个情况及你们的分析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失窃现场没勘查,我可以安排人去勘查,你把具体位置到我手机上,看能不能找到点蛛丝马迹。”

  之前没汇报并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纯属猜测连一分把握都没有。

  老领导既是刑警副支队长也是专案组副组长,他让上报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程文明毫不犹豫答应道:“是,跟金大沟通一下,立即汇报。”

  限期破案,陈局一天几个电话问进展,“老帅”病急乱投医,只要有一丝线索都不会放过。

  搞到几百万经费,建成全省仪器设备最先进的微量物证实验室,必须干出点成绩,不然局领导会有想法的。

  为了破案,“少帅”一样病急乱投医。

  白天老同学帮着检验比对送检的血样,在不在单位无所谓,韩博顾不上跟妻子继续通话,叫上万鹏等三名技术民警,带上勘查箱,跳上勘查车,风风火火往程文明所说的失窃现场赶去。

  “韩队,应该就是前面那个。”

  目标太明显,方圆几公里就这么一个信号塔。

  几十米高,建在一块麦地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车开不过去。

  “下车,过去看看。”

  从地里走过来一看,空调室外机位置空荡荡的,可能气候比较冷,里面的仪器设备不需要用空调散热,没及时安装新的。

  管子挂在白色墙壁外面,两个三脚架完好无损,这个现场绝对是最简单、最干净的现场。

  韩博环顾了下四周,沉吟道:“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儿,除了出警的民警和移动公司的人,平时应该没什么人来。万鹏,你看看三脚支架和管子,其他人在周围找找,看有没有可疑的脚印。”

  “外机那么沉,嫌犯的脚印肯定很深,很明显,很容易分辨。”

  “对,勘查仔细点。”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脚印极可能被风吹起来的灰尘盖住了,众人蹲在地里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勘查,不一会儿,果然找一个!

  不管嫌犯与o1。o1案有没有关系,盗窃移动公司信号基站的空调室外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韩博走过来看看,命令道:“拍照,拍完照拓下来。”

  “是。”

  “韩队,这有一根烟头。”

  “捡起来,带回去检验分析。”8



第三百三十四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信号基站位于田中央,人迹罕至,保护得比较好,虽然过去三十多天,收获却不少。

  现场提取到九个鞋印,属于两个人。

  两对鞋印并排,相距8o多厘米,一路往北,在通往公路的田埂边消失。足印较深,右侧一人留下的更深,尤其左脚印。

  空调室外机体积那么大,那么沉,一个人很难将其搬走,且一头重一头轻,基本可以判定为嫌犯留下的,属于二人作案。

  现场现六个烟头,过滤嘴上的品牌清晰可见,其中五个十来块钱一包,一个属低档烟,两块多一包,农民和民工抽得比较多。

  ……

  按规定现场勘查需要找见证人,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北边马路上半天看不见一辆车,一时半会间想找也找不着,只能作罢。

  “出警的人太不负责任,现场痕迹这么明显,不可能看不见,竟然不通知技术中队过来勘查。”

  一上车,万鹏忍不住嘀咕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