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247部分

韩警官-第247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无。小丽对我有一点印象,既没同意也没反对。

  过了两天,正好周日,王大姐把我们两个请到她家吃饭,给我们正式介绍。虽然都二十多岁,但在那个大环境下都不好意思,饭桌上全是王大姐和她爱人张主任说,我们是你偷偷看看我,我偷偷看看你,不敢对视。”

  那无疑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说着说着笑了。

  纯纯的爱情,想想是很甜蜜,但绝不能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来形容。

  韩博感慨万千,摆摆手,婉拒空姐提供饮料的好意。

  空姐把小车推走,沉浸在幸福回忆中的李海强接着道:“吃完饭,王大姐给了我们两张电影票,打我们去看电影。,我记得很清楚。看电影也不好意思说太多,看完送她回港棉二厂宿舍,互相留通信地址,写信交流。

  别笑,当时全这样。

  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平均一天一封,还写过诗。她刚开始回信少,后来回信多,大概一个月吧。通信不光是情书情诗,也不光谈理想谈未来,我家是什么情况,我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她家什么情况,通过信件相互了解。”

  这也很正常,自己家老姐上高中时还跟人交笔友呢,不过这事姐夫不知道。韩博再次婉拒空姐提供飞机餐的好意,等空姐走了微笑着鼓励他继续说。

  憋在心里难受,说出来反而会舒服一些。

  李海强摸摸下巴,继续道:“相互熟悉了,我们开始打电话。电影院归宣传科管,港棉二厂放什么电影,她管放映员要票,提前打电话叫我去看。我经常随毕书记出差,能买到许多南…港买不到的东西,比如地方土特产或东海江城等大城市的时髦货,每次出差都留意给她买点什么礼物。

  小东西,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当时工资很低的,想买珠宝饰或什么高档服装也买不起。就这么一来二去,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不再跟之前一样偷偷摸摸,可以光明正大交往,比如我骑自行车,她坐在后面。”

  两个一辆车,在当时已经很大胆了。

  “后来呢?”听他讲述爱情故事,韩博不由想起自己的爱情,下意识探头看看坐在前面的妻子。

  “她大专毕业,考大专时复读过一年,参加工作近两年。我比她大,我们年龄都不小了,开始谈婚论嫁。五月下旬,我请半个月假,陪她回西北老家。我家条件不好,她家条件更困难,我把所有积蓄拿出来,留5oo结婚请客,另外23oo给她家当彩礼。

  岳父岳母通情达理,尽管舍不得,彩礼也不算多,没反对,因为太远,他们年底也没来参加婚礼。说是婚礼,其实很简单,在市委机关食堂请大师傅抄了几个菜,去外面买了点酒和喜糖,以前当教师时的学校同事和市委机关同事凑份子,一个人二十、三十的。

  毕书记最多,他包五十块钱,小丽父母没来,我父母同样没来,毕书记不光包钱,还给我们主婚。最后算下来结婚不仅没花钱,反而赚了两百多,算上原来准备的5oo,我俩狠了一下心,去买了一台17寸黑白电视机……”

  婚宴在食堂,婚房就是机关干部宿舍,两口子领证,搬到一块儿就等于结婚了。

  旬丽被正式调到区文化局,当时不太愿意。

  文化局工资低,其它福利待遇更没法与港棉二厂相提并论。区领导开了口,丈夫又是市委毕副书记的秘书,为了丈夫的前途,她最终还是答应了。

  虽然工资都不高,虽然条件很艰苦,小两口日子却过得和和美美。

  可惜甜蜜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谈到之后生一切,李海强脸上再也没了笑容,吟着泪水,声音带着哽咽。

  旬丽参加人家婚礼,回来路上遇害,就这么简单,案时他人在东港,知道得并不多。不过对韩博而言,要询问的事情就多了。

  “李市长,毕副书记去东港检查工作是临时决定还是早有计划。”

  “临时决定的,其实不是检查工作,是去陪同省顾问委员会的几位老领导视察。很突然,几位老领导原来没打算去东港,一样是临时决定的,市委当天上午9点多才接到省…委办公厅通知。”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他当天不随毕副书记去东港,晚上就是小两口一起去参加婚礼。要是两个人一起去,两个人一起回市委机关宿舍,悲剧会不会生?

  换言之,如果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案件,那么凶手要杀的可能不只是旬丽。

  可他当时只是一个秘书,旬丽只是区文化局的一个普通干部,谁能跟他们有这么大仇?何况市长女儿出嫁,婚宴摆在当时最高档的海员俱乐部,普通老百姓怎么会知道,能够确定他们小两口要去的只有干部,而且还不是一般干部。

  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专案组关于流窜作案、抢劫杀人的判断有一定道理。

  韩博沉思了片刻,抬头问:“李市长,您前妻在跟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有没有跟别人谈过。对不起,这个问题不太礼貌,但对我很重要。”

  “韩支队,我以一个丈夫的名义告诉你,跟我结婚之前小丽是清清白白、洁身自好、作风严谨、生活检点的好姑娘。”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李市长,我是指有没有跟王大姐一样给她介绍过。”

  “有,而且不少,”

  李海强解开安全带,转过来解释道:“韩支队,我们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一个单位分来一个未婚的女同志,怎么可能没人介绍?小丽既漂亮又有文化,脾气又好,这么优秀的姑娘爱慕的人不会少,帮着介绍的人只会更多。

  她跟其他姑娘不一样,虽然能歌善舞,但一点不爱慕虚荣。并且接受过高等教育,二十二岁参加工作,不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是成年人,有判断力。这些事她处理得非常好,领导同事介绍不去不好,去见一面,然后婉转地告诉介绍人不合适。

  该表态的时候就表态,不会拖,不想让别人误解,不会给其他人造成遐想。一些姑娘见过几个人之后往往会各种谣言满天飞,明明没有的事都众口铄金变成有了,她不存在这个情况,作风无可挑剔。”

  案卷上也是这么写的,曾爱慕过她的人和帮她介绍过的人,不是称赞她作风有多么好,而是说她清高,认为她眼界高。

  没有跟哪个爱慕者拖泥带水,更没有跟哪个爱慕者藕断丝连,至少从现在掌握的情况上看是这样的。

  韩博摸摸嘴角,又问道:“李市长,您跟您前妻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有没有跟其他女同志谈过?”

  “没有,小丽是我的初恋。”

  生怕年轻的刑警副支队长不信,李海强补充道:“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家庭条件很一般,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能认真学习,当时也只有这一条路。

  再说当时的风气跟现在不一样,跟你上大学时都不太一样,我上大学时很不起眼,以至于许多同学对我没什么印象。参加工作之后同样如此,不光教师工资待遇低,而且我家庭负担重,在市区又没住房,怎么谈?”

  …………………………

  ps:衷心感谢“好书就追”和“狂灬歌”兄弟的再次慷慨打赏!8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夜里去医院探望老卢不太合适,大医院管理严,就算去医护人员不一定允许进入病区。

  焦汉东三人婉拒韩博一家的好意,约定明早8点在医院见,拦下一辆出租车去建工集团BJ公司休息。

  作为县委常委,他完全有资格去思岗县人民政府驻京办。但他更是良庄镇党委书记,对他而言建工集团BJ公司宾馆相当于良庄镇人民政府的驻京办,自然把建工集团BJ公司作为下榻的首选。

  李海强很忙,韩博同样不闲。

  能在机场巧遇实属难得,既然遇上,既然同机抵达BJ,当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谈谈。

  韩博让妻子、岳父岳母先打车回家,同李海强一起乘车来到市区一所大医院附近的一家宾馆,开了个房间,挑灯夜谈。

  “她多才多艺,歌唱得特别好,一手字写得也很漂亮。平时喜欢看书看电影,在港棉二厂宣传科工作期间经常出板报,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脾气更好,活泼开朗,爱笑,从来没跟人红过脸……”

  一杯茶,一根香烟,李海强再次浸入美好的回忆。前妻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仿佛就在昨天。

  对他来说这一切记忆犹新,甚至是刻骨铭心。

  对韩博而言,旬丽这个之前只出现在照片和案卷材料中的人,随着她丈夫深情的回忆变得更形象、更鲜活、更丰满。

  她是一个既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女人,虽出身贫寒但不失浪漫,爱好文学文艺,有理想有追求。因为有共同语言,因为志同道合,最终与眼前这位走到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浪漫,理想。

  现在年轻人或许很难理解,不算老同样不算很年轻的韩博深信不疑。

第三百八十八章 探望

  约好8点,提前15分钟赶到医院,焦汉东、王总、马主席居然先到了。建工集团BJ公司一个副总送他们来的,正坐在病房里陪老卢说话。

  “又送花,来一个人送一大堆花,贵得要死,浪费这个钱干什么。再说我也不需要,这儿这儿这儿全是,能围着床摆一圈,开追悼会,当病房是纪念堂!”

  隔壁病房的人昨晚说漏嘴,被他无意中听见了,知道看个病要花几十万,吓一大跳,一夜没睡好,看谁都不顺眼,逮着谁跟谁没由来的发火。

  “小韩,晓蕾,来了就坐,站在干什么。”

  化疗,头发掉差不多了,就算不掉估计也不敢再染。头上戴一假发,看上去要多滑稽有多滑稽。他指指长椅,一脸不快,喋喋不休。

  “不让来,非要来,一来还来这么多人,打飞机票不要钱!一张机票一千多,算是回去的,五个人一万都不够,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我是副县级调研员,退休的副县级调研员,不是省部级领导……”

  你生病,让着你。

  焦汉东仰头看天花板,王总低头看手机,马主席研究挂在床头的输什么液、让他吃过什么药的记录,全装着没听见。韩博笑而不语,李晓蕾把鲜花交给他老伴,朝一脸尴尬的卢家兄妹点头打招呼。

  事实证明老卢不是天不怕地不怕,除了顾政委和已经去世的黄书记,还有那么点“怕”家里学历最高的儿媳妇。

  赵秀丽实在看不下去,回头道:“爸,人千里迢迢来探望您,不仅不领情还发火,有您这样的吗?”

  “我没发火,我是说这件事。”

  “什么事?”

  “行行行,我不识好歹,我态度不好行了吧?”

  “焦书记、马叔叔、韩博、晓蕾,对不起,你们坐,我去倒水。”

  “赵主任,别这么客气,又不是外人。”

  焦汉东干咳了一声,笑看着一身病号服的老卢:“卢书记,出发前罗书记、杨县长等县领导全给我打过电话,委托我转达他们的问候,委托我给你拜年,让你安心养病,祝你早日康复。”

  “驻京办杨主任来过。”老卢心不在焉敷衍了一句,他脑子里全是钱,谁看病要花几十万医药费,越想越不是滋味儿。

  焦汉东笑了笑,接着道:“我无权代表县委县政府,但可以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就你为良庄作出的贡献进行总结,不夸张地讲没有你卢书记就没有良庄的今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受益的不光十几万良庄群众,还有我焦汉东。

  全县那么多镇党委书记,思岗镇党委书记都不是县委常委,我焦汉东凭什么是,凭什么提副处?归根结底是你打下一个好基础,让我摘了一个大桃子,市县两级领导看良庄经济建设搞得不错,破格提拔,任命我为县委常委。”

  “卢书记,没您也没我韩博的今天,先是乡长助理,紧接着推荐我进入镇党委班子,在基层尤其那些年提副科多难。”

  “我一样,要不是您当年搞基金会,委托陈处长邀请我加盟,我王晨辉虽然不至于没饭吃,但过得绝不会有现在这么滋润。”

  “卢书记,我这个董事长也是您提拔的,要不是您做工作,谁认识我李晓蕾,谁又会选我当董事长。”

  马主席最逗,起身道:“我没沾到你光,就受过你气。别人受几年,我受十几年。一片好心来看你,还给我脸色看,这是给老徐给孩子们面子,不然我掉头就走。”

  “受我气,我什么时候给你受了?”

  “是非自有公道,全良庄人都知道。”

  ……

  “几十万,你们说说谁命有这么金贵,就算治好我卢惠生又能活多少年,不值,浪费,造孽!”众人先捧一下,老马再插科打诨,老卢心情好了许多,终于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卢书记,你为良庄作出的贡献岂止几十万,再说有病就要看,已经到这儿了谈钱有意思么。”

  焦汉东回头看看李晓蕾,岔开话题谈起工作。

  这个他感兴趣,住院以来几乎天天在电话里谈工作,嗓门那么大,周围几个病房的人个个能听到,再加上三天两头来人探望,知道的他是退休的副调研员,不知道的真以为他是省部级领导。

  让韩博倍感意外的是,在良庄大老板要往县城发展的这一问题上,他不仅没反对而且支持,居然反过来做焦汉东工作。

  “走出去才有前途,总窝在良庄能有什么出息。”

  老卢指指建工集团BJ公司黄副总,眉飞色舞:“建工集团五六年前就开始在大城市设立分公司,良工集团在外一样有好多办事处。要是没分公司,要是没办事处,接工程能有现在这么方便,设备能有现在这么好卖?

  他们去县城,镇里应该支持。当然,支持归支持,要有条件支持。比如扩大生产规模,再开分厂,要建在良庄,不能建在其它地方。比如工商税务手续不能变更,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