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255部分

韩警官-第255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国钢反应过来,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有这种可能,禁不住问:“韩支队,您是说……”

  “只是猜测,到底是不是需要查证。”

  “是,我立即去查!”

  一挂断电话,周素英迫不及待问:“韩支队,什么猜测?”

  韩博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用双手蒙着额头和鼻子嘴,只露出一双眼睛。回想起案当晚的环境,周素英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凶手的目标不是旬丽,凶手认错人,杀错了!”

  “你那天说过,在海员俱乐部工作的小伙子是小姑娘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在那儿工作的小姑娘应该同样是小伙子的梦中情人。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身材好,要是有一个身材跟旬丽差不多,又恰好有一件跟旬丽一样外套的姑娘,在昏暗的路灯下被认错很正常。”

  “路灯隔那么远一盏,有些地方不是昏暗,是根本看不清。”

  “凶手不敢在俱乐部门口等,只可能在远处监视,看见一个跟目标几乎别无二致的人骑自行车过来,本来就很紧张,根本顾不上仔细辨认,于是冲上去就捅,捅完现搞错了,手忙脚乱善后,跑掉之后不敢再作案。”

  “可是旬丽没反抗。”

  “不是没反抗,是来不及反抗,或者说没机会激励反抗。”

  “冲上去自行车会摔倒,笔录材料和照片上显示自行车完好无损,旬丽身上一样没其它伤痕。”

  “所以说是猜测,先查查看。要是确实有一个工作人员跟旬丽身材差不多,有一件跟旬丽款式差不多的呢大衣,有一辆飞鸽女式自行车,且案前一段时间与别人生过感情或其它纠葛,那么这种可能性就很大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很多案件真是巧合,周素英点点头。

  韩博不想浪费时间,收拾好办公桌,抬头道:“政委,我手机放这,你帮接电话,我上楼做实验,实验没问题立即检验凶器。只要能检出指纹或dna,我们就能有针对性的采样比对。”

  “行,这里我盯着。”

  这个实验准备很长时间,痕迹文检室和理化室的工程师全知道。

  韩博乘电梯来到三楼,跟两个实验室主任先打了个招呼,等换好鞋和衣服走进实验区,四甲基联苯胺、茚三酮、氨基黑1oB、无水乙…醇、双…氧…水和醋酸等化学试剂,夹子、脱脂棉、松香、烧杯等工具已经准备好了。

  影像室技术民警检查相机,随时准备拍照。

  “开始吧,小陈,你做第一个检材。”

  “我?”

  “让你做你就做,试验检材,出问题也没关系。小陈操作,小万做补救准备,开始吧,别浪费时间。”

  韩博不会错过任何让部下锻炼的机会,这也不是技术难度很高的试验,搞刑事技术尤其现场勘查这一行,以前经常遇到,以后一样会遇到,支队长不可能出所有现场,不可能检验所有血手印,具体工作还是需要眼前这些部下去做。

  年前准备的十几个样品,一个一个来。

  第一个失败,第二个依然失败,第三个显现出来了,纹路不管清楚。

  换实验方案,采用第二个原理进行试验。

  ……

  他们在楼上紧张的工作,周素英在楼下紧张的等待。

  光等不是事,给当年参加一起参加过婚宴的朋友打电话,请朋友帮着回忆案当晚旬丽到底有没有围围巾。这个问题很重要,要是围了意味着她回去时可能蒙过脸,凶手有可能认错了人。

  “我跟小五先走的,菜没上完就走了,那么多菜谁吃得下。没注意,真没注意。”

  “我坐车走的,走前我爸跟王副市长说好一会儿话,我差点在车上等睡着,没注意大门口……”

  事情过去十几年,能记得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谁会记得当晚一个不认识的人走时什么样。周素英挂断电话,长叹了一口气。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一楼只剩下值班室亮着灯。

  正准备给家打个电话,让爱人和父母别等自己,外面来一辆车,从车里下来一个身材魁梧的人。

  “韦支队,您不是明天才回来么。”

  周素英倍感意外,急忙跑上去相迎,技侦支队是从刑警支队独立出来的,况且刑警支队长是局党委成员,“老帅”有资格受到这样的礼遇。

  “周政委,还没下班。”

  韦国强看看四周,亲握着她手不无遗憾地说:“本来打算赶回来参加你们的挂牌仪式,结果紧赶慢赶硬是没赶上。”

  “谢谢韦支队关心。”

  “别这么客气,小韩呢?”

  “在三楼做实验,试着提取12。26案凶器上有可能存在的手印和dna。”

  “当年没能破案,让你们帮着擦屁股,想想就惭愧。”

  “您怎么这么说,条件不一样啊。走,去办公室坐会儿,没吃饭吧,我让值班民警去外面买几份快餐,我没吃,韩支队他们也没吃。”

  “那我就不客气了。”

  跟值班民警说了一声,回到办公室坐下,韦国强抬头道:“周政委,从东海往回赶的路上,田国钢同志给我打过电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细想起来确实有小韩猜测的那种可能。这个案子拖十几年,不能再拖,只要有希望就不能再贻误战机。

  我在路上打了几电话,从支队、从长江分局刑警大队抽调十几个民警,加强专案组力量,这会儿正在国钢同志组织下走访询问。破案心切,不是抢功,我明天就要退居二线,抢多少功也没用啊。”

  人还没回到南…港,命令已经下达了。

  或许过去这些天专案组所做的一切,田国钢事无巨细全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过。

  12。26案本来就是刑警支队的专案组,这本来就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之所以由技侦支队长组织侦办过一段时间,完全由于当时技侦支队没正式挂牌,当时的搭档还是刑警副支队长。

  周素英怎么可能会有想法,嫣然笑道:“韦支队,您这话说的,您这是把我们当外人。”

  “现在分家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必须解释一下。”

  韦国强指指对面办公区,又不无羡慕地补充道:“搞得不错,确实不错,新单位就应该有这样的新气象。”

  自立门户,让刑警支队一下子少了一半人。

  面对他,周素英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儿,感觉像是做了什么错事,偷了人家什么东西似的。

  韦国强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抚摸着桌面感叹道:“队伍搞正规化建设,工作分工越来越细,警种越来越多。现在是刑事技术和技术侦察,估计用不了几年,经侦、禁毒一样会独立出去。

  警力下沉,分局负责各自辖区治安,便衣大队也没必要继续存在。禁毒力量薄弱,禁毒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打算这两天跟局领导请示撤销便衣大队,把便衣大队并入禁毒队,加强禁毒力量。”

  有那么点英雄迟暮的意味。

  周素英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失落,立即岔开话题:“韦支队,您觉得韩支队猜测的那种可能性有多大。”

  “这说不准,不过我们当年做了很多工作,小韩接手之后又做了许多工作。一个大活人不可能无缘无故被杀,排除掉其它可能,好像只剩下这一种可能。”

  请输入正文8



第三百九十九章 峰回路转

  把晚饭买回来了,给楼上打电话,理化室主任说正在做实验,一会儿再吃。

  “试营业”半个多月,周素英已习惯他们一进实验室就不会轻易出来的工作方式,同老帅及值班民警一起先吃。

  支队没食堂,值班时已成家的技术民警从家带饭,没成家的技术民警吃晚饭时在斜对过交警队食堂多打一份,留着夜里当夜宵。

  吃冷饭菜对肠胃不好,支队专门采购一台冷藏柜和一台微波炉,值班民警什么时候肚子饿,什么时候拿出来放进微波炉里热。

  等了一个多小时,周素英再次给楼上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痕迹工程师,说正在忙,再等一会儿。

  这么等要等到什么时候,要是“老帅”没来周素英会闷死。

  楼上紧张的做实验,楼下工作同样紧张。

  “老帅”破案心切,把曾经部下的办公室当成他的专案指挥部,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有给他的老领导打的,有他曾经的部下田国钢打进来的。在海员俱乐部工作过的人员名字,不断汇总到白黑板上。

  十一年时间,海员俱乐部、港务局、南…港乃至整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曾红极一时一时的海员俱乐部,经过一次又一次改革、改制,从当年南…港最高档的涉外酒店,变成了一家港务局职工办喜事都不太愿意去的普通饭店。当年的工作人员,有的调走,有的下海,现在能联系上的只有四个。

  韦国强坐在椅子上,凝视着一个个名字:“当年我们仔细勘查过现场,方圆一点五公里范围内组织警力地毯式搜寻过,找血迹、脚印、车轮印,确实没发现围巾。询问海员俱乐部工作人员,他们一样没提到围巾。

  后来去市委机关宿舍找线索,李秘书打开书桌抽屉和衣橱让我们看了看遗物,宿舍很小,那时候什么条件你知道的,没多少东西。可能涉及隐私,也可能想留下一点念想,李秘书只允许在宿舍看,不许我们带走任何东西。

  市委机关宿舍不是其它地方,要注意影响,不光李秘书在,市委许秘书长也在。流水账当时翻看过,时间太仓促,没注意到围巾这个疑点,就算注意到也可能会以为在衣橱或箱子里。”

  李海强提供给搭档的三大箱遗物中,不光有信件、流水账本及旬丽生前的报刊书籍,甚至有内衣裤乃至卫生带等很隐私的东西。

  作为一个丈夫,谁会允许别人乱翻爱妻的遗物。

  周素英能够理解他们当年的无奈,轻声道:“流水账本身也不可疑,那会很多人喜欢记这些。我爸就记,当时工资不高,开支不少,不量入为出,不精打细算不行。”

  “可不可疑放一边,疏忽事实存在。”

  韦国强长叹了一口气,点上香烟:“那么冷的天,要是不围条围巾,不戴个耳罩,耳朵很容易起冻疮。我一个大男人得戴一副里面带绒的耳罩,她一个女同志怎可能不采取点防冻措施。

  小韩说得对,旬丽的身份,旬丽这个既漂亮又能歌善舞的人本身,以及案发当晚的婚宴,吸引,确切地说应该是转移走我们几乎所有注意力。一开始以为情感纠纷,以为旬丽嫁给李秘书之前有过恋爱经历,凶手因爱生恨,痛下杀手。

  社会关系调查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后,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参加婚礼的人身上。排除掉高干子弟作案的嫌疑,又开始想李秘书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想到李秘书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毕副书记,联想到政治斗争……”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市领导很遥远,对办案民警来说市委市政府一样属于高高在上且很神秘的领导机关,产生各种联想很正常,干这一行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哪怕已过去十几年,周素英沉默不语。

  韦国强弹弹宴会,苦涩地说:“后来发生的一切你可能隐约听说过,就算没听说过也能猜出来。没本事破案,居然秘密调查市领导,胆大包天,无组织无纪律。喜事办完办丧事,市领导本来就很生气,知道这个情况更生气,问局领导谁给公安局这个权力的,组织原则还要不要。

  局里立过军令状,在规定期限内没能破案,市委毫不犹豫换人。一个案子闹出这么多事,继任局长不敢再碰,有一段时间甚至提都不许提及,就这么悬着一直悬到小韩上任。凶手逍遥法外,旬丽亲属需要一个公道。那么多人受波及,他们一样需要一个交代!

  作为当年的主要侦办人之一,我韦国强难辞其咎,绝不能让这个案子变成悬案。这次要是能破,别说退居二线,就算明天就退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要是这次破不了,退居二线之后什么不干,就追查这个案子,掘地三尺也要那混蛋给挖出来。”

  他是唯一没受到波及的,或许是时任局领导想方设法保住的。

  让他留在刑侦部门,暗中支持他走上刑侦部门领导岗位,或许就是想让他一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

  周素英突然想到另一种可能,当时调离的局领导极可能认定这个案子与时任市领导有关。在他们心目中这极可能不只是一起刑事案件,而是一起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大案!

  如果查证出这一切纯属巧合,真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正胡思乱想,韦国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周政委,这个人叫张兴宝,今年35岁,当过兵,参加过两…山轮战,退伍之后在市委小车班当司机,开市委8号车。”

  “民警!”

  “徐副书记调走时他主动要求调入公安局的,现在是开发区分局治安大队民警。”

  搭档没猜错,他一直没放弃,一直在秘密调查。周素英急忙起身带上门,再次看看照片,欲言又止问:“韦支队,您,您觉得他可疑?”

  “徐副书记不是平调,是高升,当时领导干部工作调动,带走秘书和司机很正常,而且当时公安局工资待遇并不好。提干对他这样的领导司机不是难事,继续给领导当司机一样有前途,为什么偏偏要求来公安局?”

  韦国强掐灭烟头,冷冷地说:“田国钢做事很谨慎,查其他人时没被发现,唯独被他发现了,并且当时他形迹确实可疑。更重要的是,调入公安局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总是有意无意打听旬丽案侦破进展。”

  “少帅”怀疑是巧合,怀疑凶手杀错人。

  “老帅”一直盯着主动调入公安机关的这个张宝兴,始终没排除他作案的嫌疑。

  周素英脑子有点乱,静下心想了好一会儿,小心翼翼问:“韦支队,张兴宝与旬丽有没有交集,跟李海强之间有没有矛盾?”

  “没有,要是有,我还能等到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