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335部分

韩警官-第335部分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请他们过来正好聚聚。”

  ……

  接到韩博电话,王燕愣住了。

  刘旭不明所以,抬头问:“教导员,怎么了,韩支队说什么了?”

  “刘所,韩支队要调走,要调大西南去。”

  “什么,去大西南!”

  “他让我们保密,等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交流名单出来再跟其他同志说。”

  “好好的,干嘛要调走?”

  “晚上见面再问,先办正事,他让我们叫上李固,同陈书记钱镇长一起去南港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关李固什么事?”

  “好像李固跟那个客商有点关系,不管那么多了,他和程大正等着呢,赶快安排一下,赶快过去。”

  “靠山”要调走,刘旭、王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接到韩博电话,李固则欣喜若狂。

  “韩打击”没事绝不会打电话,肯定又有什么案子。

  良庄的生活太平淡,快递生意又不好做,李固静极思动,一边手忙脚乱收拾行李,一边嘿嘿笑道:“小兰,跟妈说一声,我晚上不回来了。你先在店里盯着,没生意早点关门,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能瞎说,反正是好事,到底什么时候回来,你等我电话。”

  结婚这么久,小兰知道丈夫年轻时误入过歧途,但现在已经改邪归正了。

  婚礼那天,来了许多公安。

  人家不是来查什么,不是来警告的,是来祝贺的,甚至一人上了一份礼。派出所的王教导员,经过门口都会进来拉拉家常,非常关心。小兰不是傻子,隐约猜出丈夫在市区时总神出鬼没,很可能是在给公安做事,不然公安不会以礼相待。

  “你小心点,早去早回,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我肚子里的孩子着想。”给公安办事有危险,小兰忍不住提醒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南港我有多少兄弟,别担心,等我回来。”

  接到韩博电话,良庄镇党委书记陈文兵更高兴。

  现在不比以前,能帮上忙的家乡人越来越少。尤其在招商引资上,就算像老卢一样有威信,良庄走出去的干部和军官也帮不上什么忙。

  时代变了,现在是市场经济,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一名官员,最重要的客观现实之一就是能否出政绩。

  年年排名,政绩考核上大榜,“以招商论政绩,以项目论英雄”,评分有三档,每档有排名。人有脸,树有皮,就算镇党委书记不在乎个人的政绩和声望,也不能让整个镇领导班子跟着遭殃。

  想超越前任镇党委书记焦汉东很难,但不能比其它乡镇比下去。

  有项目必须拿下,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他紧握着手机兴奋不已地说:“韩支队长,谢谢,非常感谢,钱镇长在县里开会,我和江副镇长一起去,好好好,麻烦你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招商引资”

  信达电器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长风大道28号,占地四百多亩,主要生产高低压电器和电气成套设备,年产值三亿多元,职工500多人。

  杨信达白手起家,能打拼出这份家业非常不容易。

  最大的希望不是企业规模做得更大,而是希望两个儿子迷途知返,能够彻底戒掉毒瘾,振作起来继承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

  然而,事与愿违。

  本以为来南港投资建厂,在享受南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同时,让他俩换一个环境,断掉跟那些狐朋狗友的关系,结果到了南港他们一样吸,不光吸还被公安抓了,先强制戒掉,从戒毒所出来之后很可能还要劳教。

  劳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去,一接到电话,杨信达便放下手头上的事,一个人驱车赶到南港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见“传说中”的禁毒支队长韩博。

  “杨总是吧,我就是韩博。”

  停好车,刚拿起包,一个身穿蓝色衬衫的年轻人走过来,微笑着拉开车门。

  这么年轻,杨信达有些难以置信,急忙掏出香烟:“韩支队好,韩支队好,久闻大名,失敬失敬。”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个身家上亿的大老板,因为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跟一个警察低声下气。换一个场合,区领导乃至市领导都会对他以礼相待,对他客客气气。

  韩博婉拒他递上的烟,握了握手,侧身指指双臂夹着拐杖的程文明笑道:“杨总,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市局刑警支队正科级侦查员程文明同志,他参与侦办过一起毒案,知道您家两位公子的事。”

  “程警官好,犬子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杨总,千万别这么说,里面请,我们进去谈。”

  两个正常人搀扶着程文明走进接待室,戒毒所女民警很默契地沏了几杯茶,轻轻带上门坐到一边。

  韩博招呼杨信达坐下,打开监视器,看着画面里正在戒毒民警带领下做操的杨志杨坚兄弟,低声道:“杨总,刚才我看过材料,也问过戒毒所的同志,从现在的情况看,戒毒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能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他叫自己过来干什么,杨信达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凝重地说:“养不教父之过,小志小坚走到这一步,我这个做父亲的有责任。”

  “杨总,现在可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个责任也没法追究,当务之急是怎么巩固戒毒效果。”

  “韩支队长,程警官,我想好了,这次出来我会严加管教,把他们关在家里,不许出门,不许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更不会再给他们钱,让他们远离毒品。”

  “您能关他们一个月、一年,难道能关他们一辈子?”

  “关一两年应该能戒掉吧?”

  韩博摇摇头,轻叹道:“杨总,很多人误以为‘一日吸毒终生戒毒’这句话是禁毒的宣传口号,其实事实就是如此!特别是海…洛…因,它的成瘾性和依耐性最强。而依耐性又分身体依耐和心理依耐两种。

  您家两位公子身体依耐性很强,所以用了几个月才暂时戒掉了,但毒品的身体依耐性本来就很好戒掉,最顽固最可怕的其实毒品的心理依耐性。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市局戒毒所的王小青同志,她正在搞一个课题研究。

  跟踪观察了许多吸毒人员,最长的一个断毒时间达到三年之久,也就是说三年没吸过毒,在戒毒期间也一直深恶痛绝地表示永远不会再吸,但他走出戒毒所第一件事干的什么你知道吗?”

  “三年都没有吸,他出去后……又吸上了?”杨信达忐忑不安地问。

  “不错!”王小青接过话茬,语气冰冷:“他出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毒品,后来再进戒毒所时是这样给我描述的,走出戒毒所他就像被鬼上身一样找毒品,他告诉自己就这一次,吸完这一次就再不吸了,结果还是吸上了,毒瘾比之前更大,由单纯的吸变成了注射。”

  “王警官,这东西真戒不掉?”

  “杨总,我举的例子并非个案,三年复吸也不算什么事,我所知最极端的案例有接受系统戒毒二十余次的,当事人从十七岁一直戒到四十多岁……大多数的人沾上海…洛…因之后就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与毒品抗争,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叫一日吸毒终生戒毒了吧?”

  长期吸毒的人有个共性,那就是终日懈怠,除了吸毒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

  其实吸毒对正常人的危害绝不仅仅在于身体被毒品侵蚀,意志的消亡才是最可怕的。许多原本家道殷实的百万富翁因为吸毒到最后会沦落街头,其实购买毒品的花销并不是造成千金散去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吸毒会导致他们对家庭和事业的极度淡漠,极度懒惰,最后逐渐坐吃山空。

  杨信达听着女民警的话,看看监视器里没精打采的两个儿子,心痛不已地问:“那……那这么说吸过毒的人就再也没救了?”

  王小青同情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您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如果能同时做到以下几点,对戒毒应该有所帮助。第一,吸毒人员必须树立戒毒的决心;第二,完全脱离以往的社会关系,特别是毒友圈子,简单来说就是搬到接触不到毒品和毒友的地方,而且是让他永远接触不到;第三,身边的所有人共同帮助他戒毒,我说的所有人指的是他们的家人、亲人和朋友,特别是家人千万不能放弃。”

  杨信达点点头,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王小青继续道:“第一点我们戒毒所可以帮您,接下来十五天我们有一个心理辅导课程,树立他们戒毒的信心和决心,后面两点得靠您自己想办法。”

  “我会尽力的,我就两个儿子,我不可能放弃他们。”

  韩博朝女民警微微点了下头,等她走出接待室,意味深长说:“杨总,不会放弃一点我深信不疑。但您有事业,要经营那么大规模的企业,不可能24小时跟着他们。”

  “我招人,招几个保安。”

  “那跟监…禁有什么区别,他们不仅需要人盯着,更需要关爱。”

  “韩支队长,您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提议?”

  “杨总,提议我倒是有一个,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跟您提过李固这个名字,您是我市著名企业家,我可以透露一点。李固表面上是社会人员,前科人员,事实上是我们公安的特情,您家两位公子对他比较信任,把他当成大哥。

  而李固呢,在当特情协助我们公安破案期间得罪过不少人,出于他的安全考虑,让他回良庄老家了。良庄镇您可能没听说过,是思岗县的一个乡镇,治安非常好,良庄派出所去年甚至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派出所。

  迄今为止,良庄没发生过一起毒案,良庄派出所辖区一个吸毒人员都没有,想在良庄买到毒品不是一两点难。如果有李固和良庄派出所民警盯着,就等于上三道保险,从根本上让他们远离毒品。”

  “李固这个名字我有印象,小志好像提过,没想到他是你们公安的人。”

  “您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韩支队长,您这个提议太好了,比劳教好!让他们去良庄,请李固,请良庄派出所的警官帮我盯着,费用不是问题,只要能把毒戒掉。”

  让人家掏钱,而且是掏大钱,怎么开口呢。

  韩博想了想,不无尴尬地说:“杨总,这也只能起到个隔离作用,关键还是树立信心,说到底就是让他们有事干,让他们整天忙,顾不上去想吸毒过瘾。最好能激发起他们的事业心,让他们有追求。”

  杨信达若有所思,不知道韩博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么绕下去不是事,程文明直言不讳地说:“杨总,实不相瞒,杨志杨坚吸毒我们早掌握了,之所以拖那么久才抓,是由于他们牵扯到一起特大贩毒案。在这个案件中,他俩无意中立过功,所以禁毒支队不打算送他们去劳教。不劳教只是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他俩的未来。

  良庄是思岗最西北边的一个乡镇,也是全思岗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乡镇,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工业园区。良庄建工集团、良工集团、良粮集团、良锅集团全在那儿,连正在筹建的南港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在良庄农民合作基金会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您能挤出一点资金,派一位经验丰富的副总协助,让他们自己去良庄打拼,既让他们远离毒品,又能树立起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我觉得在您、在李固、在我们公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全方位帮助他,坚持个五六年,他们应该能从毒品的阴影中走出来。”

  公安也招商引资,杨信达反应过来,被搞的哭笑不得。

  今天干得事实在有些见不到人,韩博尴尬不已,急忙道:“杨总,这么大事要考虑考虑,您别急着答应。良庄镇的两位领导正好在市里开会,要不先见见,您可以先了解下良庄的招商引资政策。”

  “良庄派出所刘旭所长和王燕教导员等会儿也来市里,杨总,您也可以借这个机会了解了解良庄的治安。”程文明点上香烟,微笑着补充道。

  钱重要还是儿子重要,当然是儿子重要。

  人家已说到这个份上,何况钱又不是扔进水里,就算投资建厂之后经营不善还有固定资产,只要不劳教,只要有利于两个臭小子戒毒就行!

  杨信达不想给手握大权的禁毒支队长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毅然道:“韩支队长,您这个提议太好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晚上我做东,一起聚聚,跟良庄镇的领导和良庄派出所的警官聊聊,请他们帮帮忙,总之,小志小坚以后就拜托你们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异地交流


  市局综合楼最左侧的一间办公室,钱晋龙坐在茶几上有些魂不守舍。

  今天上午,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南港市500名干部基层机关双向交流挂职锻炼报到大会暨援贵援藏援疆事迹报告会”,对全市2003年选派的500名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工作进行部署。挂职干部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及挂职干部本人近1000人参加会议。

  干部基层机关双向交流很正常,警力下沉其实跟双向交流差不多。

  援贵援藏援疆也很正常,每年都有干部去,有干部回来,但援贵援藏援疆跟公安局关系不大,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公安民警交流到西部去挂职。

  今年有,交流人员名单上赫然有“韩打击”的名字,这一去至少两年,禁毒支队长他显然干不成,估计最迟明天下午,局党委就会宣布新的支队长人选。

  “一出一进,韩博过去,贵省那边肯定会派个副处级干部过来挂职,这是双向的。”韦国强早预料到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放下报纸笑了笑。

  笑就是有希望,钱晋龙变得更紧张了。

  这是他的最后一个机会,“老帅”不想再钓他胃口,不无感慨地说:“中午吃饭时崔局说韩博推荐你接任禁毒支队长,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